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了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入住我院的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72例、进行了心理护理、各项常规训练和适应性训练;术后一般护理、功能锻炼和出院的康复指导等护理.结果:本组7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5个月患者最终随访融合率为100%.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是加强术前心理护理护理和术后呼吸道护理,对于提高颈椎病手术治疗效果及有效预防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颈椎前路手术已广泛应用于颈椎创伤、脊髓型颈椎病和肿瘤等疾病的治疗[1],由于颈椎前路手术的解剖关系比较复杂,涉及诸多重要结构,手术风险高,难度大,术后易发生并发症[2]。本院75例患者颈椎前路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总结分析120例施行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患者的护理经过.结果 120例患者中106例患者能遵医嘱随访和坚持综合治疗,术后随访满意度为88.3%,围手术期无病例发生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不遵循指导随访或出院后不随访12例, 2例在出院后随访期间发生交叉感染.结论 并发症的观察、健康宣教、预防感染是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重要护理内容.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研究缓解围手术期痔疮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73例围手术期的痔疮患者,随机将分为两组:特殊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成员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特殊护理组成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特殊疼痛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对比评价患者的疼痛状况.结果 特殊护理组成员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在对痔疮患者进行疼痛护理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其他特殊护理方法如舒适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教育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蒋念  单斌 《药物与人》2014,(5):171-172
目的:分析不同围术期护理方法对妇科术后腹胀情况的缓解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需做妇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治疗组患者采取针对性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法。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术后腹胀程度不同,对照组患者无腹胀的人数为16例,疼痛发生率为60%,治疗组无腹胀的人数为30例,疼痛发生率为25%,可见治疗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法可有效缓解妇科术后腹胀,具有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较快,腹胀减轻,伤口愈合加快,痛苦减轻,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护理,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前路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椎病前路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共42例围手术期护理情况,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注意病情观察。结果42例患者术后2~3d可佩戴颈围床边坐起或下地,平均住院15.0d,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及术后病人的监测及护理对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以减轻胃癌患者病痛,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疼痛、心理及饮食等护理措施,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 52例患者手术前情绪稳定,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生活质量较高,对护理疗效满意.结论 在围手术期对胃癌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可以提高其手术成功率,促使其术后康复,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需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各种需通过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两组疼痛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7%vs8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女性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中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两组均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从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在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中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患者进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呼吸功能和气管食管推移练习;术后实施体位护理、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2例患者因合并肺部感染于术后3~6w死亡,26例颈髓不完全损伤患者有17例恢复行走能力,8例颈髓完全损伤患者术后部分感觉功能改善。经8~16个月随访,34例患者均获稳定骨性融合,无手术和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科学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做好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使乳腺癌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治疗及放化疗,为控制肿瘤复发、延长生命得到保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75例乳腺癌患者,采取一系列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和全身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行乳腺癌根治切除术35例,占46.7%;行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40例,占53.3%.结论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乳腺癌患者减轻了心理负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化疗、放疗等,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深层肌康复护理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深层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及腰部功能(ODI评分).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1例行经鼻-蝶窦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21例患者垂体瘤均全部切除,经积极治疗与整体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对经鼻-蝶窦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进行有计划、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障手术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肝癌患者围术期护理需求,评价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对患者围术期的积极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1月诊治的肝癌疾病患者,共计80例.进行随机法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ERAS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肝...  相似文献   

15.
张艳红 《中国校医》2019,33(2):114-116
目的 研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进行调查研究,为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强化患儿的一般护理,密切观察患儿围术期相关数据指标,同时护理人员做好患儿的饮食护理干预、口腔护理干预和疼痛护理干预。观察患儿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88例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术后恢复状况良好,没有任何护理并发症。结论 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通过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并对患儿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能够帮助患儿顺利完成手术,并且降低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可以有效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颅内及颈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介入科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行栓塞术的颅内及颈内动脉瘤患者9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n=46例)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VAS评分、SAS及SD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SF-36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颅内及颈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有显著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黄玲 《现代保健》2014,(17):76-78
目的:总结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中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甲状腺肿瘤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4、48 h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SAS和HAMA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4、48 h VAS评分分别为(3.6±0.8)分、(2.2±0.7)分、(1.9±0.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1.0)分、(4.9±1.3)分、(5.3±0.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6.5±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6±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观察组SAS和HAMA评分分别为(45.18±3.06)分、(14.12±2.0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34±3.24)分、(17.45±2.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和焦虑情绪,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上胸椎脊柱肿瘤并椎管占位的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侵犯机体的上胸椎单节段肿瘤并有椎管占位的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后路椎管减压,病灶刮除,经椎弓根应用蛋壳技术,刮除椎体内的肿瘤并注射骨水泥成形,随访6-18个月。结果本组已进行8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患者1个月后均可坐起进食。未出现骨水泥渗漏、术后症状加重、感染、断钉及内固定脱落等并发症。结论后路经椎弓根蛋壳技术,能较完整的切除椎体肿瘤,同时可行椎管减压,刮除侵犯椎管的肿瘤组织,加上骨水泥填入成形,可以通过热效应消灭残余的肿瘤细胞,又可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再加上椎弓根固定系统,更进一步增加了脊柱的稳定性。减轻患者手术痛苦,缩短了卧床时间,延长了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重要性。方法对实施该术式的80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归纳。结果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使患者接受手术,顺利配合完成手术直至康复出院,出院及术后3个月电话随访,术前症状完全消失并无复发。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操作简便,术后疼痛轻微、恢复快,加上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系统化运动指导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46例,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给予系统化的运动指导,于出院后1个月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各功能评分均有所增加,但对照组患者QOL总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分数均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系统化运动指导可以显著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借荐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