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胃肠造影(MSCTGI)表现,评价并探讨多层螺旋CT胃肠造影技术(MSCTGI)对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0年11月经病理证实的32例GIST患者的MSCTGI资料表现。结果 32例患者中,良性17例,恶性10例,交界性5例,无明显肠梗阻现象。病灶位于小肠14例,位于空肠8例,位于回肠5例,位于胃4例,位于空回肠交界处1例。局部均无淋巴结转移,转移到肝脏的4例,同时伴前腹壁转移1例。5例肿块长径≥5cm,密度多不均匀,可有囊变、坏死、出血等,增强不均匀强化,其中11例病理为高风险性;17例肿块长径<5cm的病灶中,大多中度均匀强化,其中13例为中度及以下危险性。多层螺旋CT显示肿块主要以腔外生长为主,大部分病灶边界清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密度欠均匀,多数有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持续强化。结论胃肠间质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胃肠造影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层螺旋CT胃肠造影能够准确定位,并且能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为临床提供良好的参考价值,对于胃肠间质瘤危险程度的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陈金才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5):79-79,81
目的研究各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应用,提高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7例GIST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例行胃肠道钡餐造影,9例行CT检查并1例同时行MRI检查。结果①胃肠钡餐X线显示:1例食道中下段弧形压迹,正常粘膜推压移位,4例胃体呈类圆形充盈缺损,2例胃窦肿瘤呈不规则充盈缺损及腔内钡斑,粘膜破坏,1例仅见外压性改变;②CT显示:5例胃部及4例小肠肿瘤向腔内外生长,平扫均为等密度,边界清楚,发生于小肠的可见小肠推移。1例肿块内见不规则钙化斑;(3)MRI显示:1例胃内肿瘤于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双期增强扫描示肿瘤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显著。结论钡餐造影和CT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14例经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GIST的CT表现。方法:14例GIST中,良性6例,恶性8例。位于胃8例,小肠4例,结肠1例,肠系膜1例。肿块直径约(11.2±2.6)cm。位于消化道的13例中,腔外生长者9例(69.2%),腔内、外生长者4例(30.8%)。结果:CT检查者中,肿块密度均匀5例,不均匀9例。增强后均匀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10例。6例影像学随访检出复发4例,其中3例经口服STI-571治疗患者中2例观察到肿瘤缩小和液化,1例肿瘤增大。结论:GIS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消化道来源的腔外生长肿块,伴有囊变、坏死或与消化道相通和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应考虑GIST可能。CT在GIST诊断和随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点.结果:肿瘤位于胃部4例;十二指肠3例;空肠3例;回肠2例.肿块直径<5.0 cm者4例;直径≥5.0 cm者8例.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2例;密度不均匀8例;囊实性混合2例.增强扫描均匀强化2例;呈不均匀强化10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良性2例;交界性3例;恶性7例.结论:对胃肠道间质瘤行CT检查有助于准确定位,发现肿块,判断肿瘤性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和分析小肠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15例小肠间质瘤的MS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15例小肠间质瘤CT表现为:病变内生性生长3例,外生性生长11例,腔内外同时生长1例,其中良性3例,低度恶性3例,恶性9例。3例良性肿块CT平扫密度均匀,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3例低度恶性及9例恶性恶性肿块直径大于4cm,密度不均匀,其内见坏死灶及囊变去,3例与肠腔相通,出现气液平,增强后瘤体内及瘤周见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小血管影,部分肿块侵犯邻近器官组织。结论 多层螺旋CT是小肠间质瘤的主要影像学诊断方法,对其定位、定性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在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25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CT表现:向胃肠道腔内、外生长或跨胃肠道壁生长的软组织肿,肿块密度均匀或混杂。增强后,良性肿块密度均匀,强化显著,恶性肿块,周边强化,内见液化坏死及囊边区域,部分可见溃疡形成。结论: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够反映肿瘤的特点,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准确定位,能够反映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和CT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胃肠道间质瘤的MRI和CT诊断。结果13例胃肠道间质瘤发生于胃8例,小肠5例,其中十二指肠1例,空肠2例,回肠2例;瘤体位于消化道腔外8例,腔内外混合生长3例,腔内2例。MRI和CT表现为肿块密度及信号多不均匀,可有包膜、囊变、坏死、出血、转移灶等。结论胃肠间质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二者结合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提示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影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结果31例间质瘤中22例发生于胃,2例发生于十二指肠,3例发生于小肠,2例起源于食管,1例起源于肝胃间隙,1例起源于后腹膜。良性5例,低度恶性8例,恶性18例。X射线造影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或肠腔被推压,局部粘膜展平,少数可见粘膜破坏,蠕动消失。CT表现为肠腔内、腔外或腔内外肿块,病灶多呈圆形、类圆形或哑铃状,邻近肠壁无增厚,瘤体内可见气体影,平扫肿块呈均匀等密度5例,肿块边缘呈等密度,中央为低密度区26例,增强后实质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较明显强化,少数病例增强后强化不明显。结论X射线钡餐造影是诊断消化道GIST最常用的方法,而螺旋CT是诊断GIST最有价值的方法,尤其是多排螺旋CT在诊断GIST有明显的优势,多平面重建及三维后处理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GIST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并对GIST的定位、定性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多排螺旋CT影像特点,评价多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1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多排螺旋CT影像表现资料.结果 21例胃肠道间质瘤中,发生于胃9例,小肠6例,结肠4例,腹膜后2例;23个病灶直径为2.3cm-15.5cm,<5 cm者6例(28 6%),>5cm者17例(73.9%).8例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15例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平扫患者中密度均匀者7例,不均匀者16例,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有不同程度强化,均匀强化8例,不均匀强化15例,静脉期增强明显高于动脉期.23个病灶生物学危险性:极低度2个,低度1个,中度3个,高度15个.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准确定位GIST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为临床设计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严睿  万慧  刘力  张剑  丁薇  贺斌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106-5108
目的 总结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征,评价64排螺旋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2例外科切除术后GIST病例的临床、64排螺旋CT及病理资料.结果 本组GIST其中7例(占58.33%)发生在胃,2例(占16.67%)发生在肠系膜;CT显示低度危险性病灶密度均匀,轻中度强化,界面清楚,腔内生长;高度危险性病灶内见液化坏死、囊变、出血、钙化,瘤旁簇状血管及增粗供血动脉,无淋巴结转移.结论 64排螺旋CT对显示GIST内部结构、肿块与胃肠道关系和肿瘤血管情况等具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MPFL)急性损伤的低场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证实的26例MPFL急性损伤患者的0.35TMRI影像资料。结果:26例患者均为单膝受累。MRI主要表现:MPFL区域信号增高(n=26)、韧带周围肿胀(n=11)、变细(n=11)、中断(n=4),以轴位显示最佳。病变部位:股骨侧10例、髌骨侧14例、体部2例。伴发症:伴髌骨半脱位和(或)脱位13例,伴骨折和(或)骨挫伤22例,伴软骨损伤15例,其他韧带损伤14例,膝周肌损伤9例,滑膜囊及关节腔积液26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12例,髌股关节先天性异常4例,滑膜病变7例等。结论:MRI是评价MPFL损伤及其伴发病变较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血管外皮细胞瘤8例,男6例,女2例,所有病例均进行了CT和MRI检查。结果回顾分析其CT和MRI影像表现有如下特点,CT:(1)肿瘤形态多呈不规则分叶状;(2)肿瘤表现为等低或等低高混杂密度,增强扫描肿瘤通常为明显不均匀强化;(3)肿瘤临近骨质可有破坏,但无增生硬化;(4)肿瘤多数与硬膜窄基相连。MR:(1)肿瘤外形不规则分叶状;(2)肿瘤T1T2信号混杂,增强后肿瘤强化明显但不均匀;(3)肿瘤内常可见血管流空影;(4)脑膜尾征少见。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有比较典型的CT和MRI影像特点,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CT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诊断及侵袭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经螺旋CT检查后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肿瘤生长部位、方式、强化形式、平扫及双期增强的CT值等评价肿瘤侵袭性.结果 GIST最常发生于胃.72例GIST中14例误诊,5例未作出明确定性诊断.肿瘤同一部位不同GIST危险度分级动脉期与平扫差值与静脉期与平扫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3.5,13.1,15.8,P< 0.05).肿瘤同一部位不同GIST危险度分级平扫、动脉期、静脉期CT值及动脉期与平扫差值和静脉期与平扫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34.8,28.5,39.4,32.2,40.1,P> 0.05).重建图像显示肿瘤与其周围组织的关系及肿瘤供血动脉,其中33例存在门静脉侧支,18例存在动静脉瘘,17例伴肝脏转移.结论 侵袭性不同的GIST双期增强CT扫描,动静脉期肿瘤均明显强化;后处理技术可帮助明确GIST的供血血管及与邻近血管与组织的关系,术前需综合多方面影像学信息进行分析,以做出正确的定位与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四脑室占位病变的MRI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四脑室占位病变的MRI影像学表现。其中经手术证实83例;经3名以上专门从事神经放射诊断工作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确诊7例。结果:本组病例中包括髓母细胞瘤(27例)、管室膜瘤(18例)、脉络丛乳头状瘤(11例)、转移瘤(7例)、星形细胞瘤(6例)、胶质瘤(混合型或未分类5例)、表皮样囊肿(5例)、脑囊虫(4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静脉血管畸形(3例)。肿瘤形态呈类圆形及不规则型,可为实性或囊实性。增强检查多数病灶可强化,少数无明显强化。结论:四脑室病变的诊断主要依据MRI的影像学征象,在诊断时应注意区分原发于四脑室内或外侵至四脑室的病变,以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MSCT和MRI表现.提高对该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胰岛素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12例行CT平扫+增强检查;8例行MR检查,其中3例同时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5例同时行CT和MR检查。结果13例均为单发胰岛素瘤;发生在胰头(包括钩突)4例,胰颈1例,胰体2例,胰尾6例;11例良性肿瘤边界清楚。均无血管、胰管和胆管受侵及肝转移表现。12例CT平扫均呈等密度的肿块:12例于动脉期整个瘤体明显强化;门脉期肿瘤强化程度下降;实质期9例密度略高于正常胰腺;3例呈等密度。MRI表现:T1WI:5例呈的低信号,3例呈等信号;T2WI(抑脂):7例呈高信号,1例体积较大者呈等、高信号;DWI序列均呈高信号;MRI动态增强扫描均呈富血供。结论胰岛细胞瘤有较为典型的MSCT和MRI表现。对其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少突-星形细胞瘤的MRI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少突-星形细胞瘤患者进行MRI影像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病灶多位于大脑半球且同时累及灰白质(86.95%),额叶8例,颞顶叶1例,顶枕叶2例,颞枕叶2例,岛叶2例,小脑1例,胼胝体及左侧侧脑室1例,第三脑室1例;多发病灶4例,单发病灶14例;WHO-2级10例, WHO-3级8例(间变性)。(2)MRI表现:肿瘤内部多见大小不等坏死灶或囊变区(86.95%),T1WI及T2WI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实性部分轻至中度强化,囊变区无强化。结论:颅内少突-星形细胞瘤MRI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但与少突胶质瘤鉴别比较困难,而囊变或坏死的发现有可能成为鉴别诊断的关键。MRI检查可明确病灶部位及范围,结合临床可以倾向性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6月至2008年6月经外科治疗的18例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均无特异性早期症状,其中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者2例,癌胚抗原(CEA)升高者4例,糖类抗原(CA)199升高者3例,肝硬化4例。超声诊断率11.1%(2/18),CT诊断率42.9%(6/14),MRI诊断率45.5%(5/11)。7例术前诊断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11例误诊;行根治性切除术8例,姑息性切除术10例。结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血清肿瘤标记物,误诊率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应进一步熟悉本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贺佳俊 《药物与人》2014,(7):99-100
目的:探析隐匿性骨折应用64层螺旋CT及MRI扫描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入选苏州市九龙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疑似隐匿性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入两组,各48例。观察组进行MRI扫描检查法;对照组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法,比较两组的隐匿性骨折阳性检出率及损伤部位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组的异常阳性41例(85.4%),其中31例仅经横断面图像显示骨折,10例行斜面或冠状面,结合矢状面图像诊断为骨折,骨折累及关节面者15例,其中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显示11例,4例通过斜面图像调整确诊;MRI组的发现异常阳性45例(93.8%),T2WI周围出现高信号水肿区,T2WI、T1WI呈条状、不规则状低信号带;T2WI部分信号带较T1WI欠清晰,范围缩小;48例T1WI、T2WI均见骨折线周围片状高信号水肿,少数病例T1WI低信号带周围夹杂小片状或斑点状高信号,T2WI呈现一致高信号。MRI膝关节损伤T1WI显示松质骨内低信号带,另外MRI显示膝关节积液3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3例,膝关节侧副韧带或前、后交叉韧带4例。结论:隐匿性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是多排螺旋CT扫描,对于诊断不明确者,可进行MRI扫描,二者相结合,可显著提高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度,同时可清晰显示骨折损伤部位,便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所导致的放射线肠炎( RE)磁共振成像( MRI)特征。方法选取武警医院放射科进行MRI检查,并经内镜活检或手术证实的RE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MRI特征。结果 RE主要发生在放疗后4~8月;发生部位在小肠46.0%,直肠22.0%,结肠32.0%;MRI主要特征表现为肠壁明显增厚,T2W、DWI上肠壁表现为环状分层信号,呈靶征样分层改变;CT检测发现163处病变,MRI发现171处,MRI和CT检出病变肠段的符合率为91.8%(χ2=0.375,P>0.05)。结论妇科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的放射性肠炎具有一定的MRI特征,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