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早期神经康复对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脑科中心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接受正规神经康复治疗方案。2组患者于溶栓前、溶栓6h、康复治疗前、康复治疗14d和30d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于康复治疗前、康复治疗14d和30d分别进行Fugl-Meyer运动评估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并记录并发症及继发障碍发生的情况。结果 2组溶栓6h、康复治疗前、康复治疗14d和30dNIHSS评分明显低于溶栓前(P0.01)。2组康复治疗14d和30dFMA、BBS、M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康复治疗30d 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FMA、BBS、M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肩痛1例,对照组坠积性肺炎2例,体位性低血压1例,肩痛2例,肩手综合征1例,治疗组并发症和继发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vs 24.0%,P0.05)。结论静脉溶栓联合超早期神经康复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有效减少并发症及继发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8例,分为动-静脉联合溶栓组(溶栓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溶栓组先按0.6 mg/kg计算静脉rt PA用量,10%静脉推注,余量在60 min内滴完。随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血管闭塞者,酌情给予rt-PA 5~20 mg超选择接触性溶栓。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16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8 d。采用欧洲脑卒中神经缺损评分量表(ESS)、Barthel指数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溶栓组患者在溶栓后24 h、21 d ESS评分明显升高(P0.05)。溶栓组(58.3%)明显高于对照组(25.0%)。结论小剂量rt-PA及时静脉溶栓,延长了治疗时间窗,联合动脉溶栓又提高了血管再通率,促进了临床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发病时间小 于24小时的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25例,女10例,平均年龄54.9岁±12.7岁。给予 国产尿激酶150万U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9.7岁±11.0岁,每日仅静脉点滴脉通 500ml,连用14天。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h、12h、24h、7d、14d、28d神经功能缺损及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 于治疗后3h、12h、24h、7d、14d、28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 疗急性期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2月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静脉溶栓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急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术后3个月死亡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Rankin修订量表(MRS)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急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静脉溶栓组(P<0.05);联合治疗组术后3个月死亡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静脉溶栓组相近(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RS评分相近(P>0.05);出院时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RS评分优于静脉溶栓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增加死亡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颈动脉穿刺与经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采用颈动脉穿刺注射尿激酶50万u溶栓治疗,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总有效率与显效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经颈动脉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2月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静脉溶栓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急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术后3个月死亡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Rankin修订量表(MRS)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急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静脉溶栓组(P0.05);联合治疗组术后3个月死亡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静脉溶栓组相近(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RS评分相近(P0.05);出院时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RS评分优于静脉溶栓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增加死亡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3h与34.5h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特征。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3例,其中从发病症状出现至给药时间<3h患者22例(A组),发病至给药时间在34.5h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特征。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3例,其中从发病症状出现至给药时间<3h患者22例(A组),发病至给药时间在34.5h患者28例(B组),均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同期发病至住院<4.5h未溶栓而常规治疗患者23例(对照组)。观察溶栓和常规治疗后24h,7、14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A组和B组治疗后7、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6.3±5.7)分和(5.9±4.6)分vs(9.8±5.1)分,(5.5±5.6)分和(4.9±4.3)分vs(9.1±5.1)分,P<0.05)];与治疗前比较,A组和B组治疗后7、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7%、82.1%vs 30.4%,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发病分别<3h与34.5h患者28例(B组),均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同期发病至住院<4.5h未溶栓而常规治疗患者23例(对照组)。观察溶栓和常规治疗后24h,7、14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A组和B组治疗后7、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6.3±5.7)分和(5.9±4.6)分vs(9.8±5.1)分,(5.5±5.6)分和(4.9±4.3)分vs(9.1±5.1)分,P<0.05)];与治疗前比较,A组和B组治疗后7、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7%、82.1%vs 30.4%,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发病分别<3h与34.5h的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2年-2004年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人60例,随机分为溶栓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溶栓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h、6h、24h、48h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且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d、3d、7d、21d对两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结果 溶栓后1h血浆中D-二聚体急骤升高至峰值,维持约6h,24h后基本恢复至溶栓前水平,48h后明显下降,基本恢复正常。溶栓组治疗后1d、3d、7d、21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尿激酶在治疗时间窗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6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1例,分为联合溶栓组(20例)、单用rt—PA组(22例)、单用尿激酶组(18例)及对照组(21例)。联合溶栓组静脉给予rt—PA20mg,尿激酶30万-50万IU;单用rt—PA组静脉给予rt—PA0.9mg/kg;单用尿激酶组静脉给予尿激酶1万~2万IU/kg(体质量超过75kg者按75kg给药),最大剂量150万IU;未溶栓病例为对照组。主要疗效指标是观察治疗前与发病后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以溶栓后出血转化、24h内再梗死及死亡等作为安全指标。结果联合溶栓组、单用rt—PA组、单用尿激酶组及对照组的观察结果为:①NIHSS评分治疗前分别为18.1±3.6、17.9±3.6、18.0±3.4、17.3±4.0,治疗后分别为9.1±5.6、8.8±5.5、9.6±5.2、14.1±4.6,符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溶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溶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4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5.0%(17/20)、86.4%(19/22)、83.3%(15/18)和42.9%(9/2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溶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联合溶栓组溶栓后24h内再发脑梗死1例,出血转化1例;单用rt—PA组出血转化3例;单用尿激酶组再梗死1例,出血转化有2例,其中死亡1例。对照组再梗死1例,死亡1例。结论与单用rt—PA和单用尿激酶比较,联合低剂量rt-PA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同样安全、有效,相对rt—PA价格便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轻度低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燕  贾建平  韩迪 《山东医药》2007,47(1):13-14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与轻度低温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22例,给予r—tPA0.7~0.8mg/kg静滴,60min滴完;低温组急性脑梗死患者18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辅以降温毯。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低温组溶栓治疗7d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低温组治疗后7d血浆磷脂酶A2(Lp—PLA2)活性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r-tPA静脉溶栓与轻度低温治疗的联合应用可使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血管再通和得到有效的脑保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组(治疗组48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4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D-二聚体及凝血因子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及14d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两组D-二聚体及凝血因子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配合奥扎格雷钠、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及对照组(90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纳8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输注,2次/日;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输注,1次/日,连用14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4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1次/日,连用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总有效率75.9%(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有改善,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配合奥扎格雷钠及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分析2010年2月—2014年1月4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资料,并应用rtPA溶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rt.PA联合丁苯酞治疗,对照组只给予rt.PA溶栓。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7 d、1个月及3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7 d 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在远期效果上优于单用阿替普酶治疗。  相似文献   

15.
张兆  张千  李先锋 《内科》2014,(4):383-385
目的观察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老年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infarction,ACI)的效果,评价发病3~6 h内动脉溶栓和发病3 h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发病6 h内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动脉溶栓组(发病3~6 h内)18例患者给予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组(发病3 h内)15例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 h、24 h、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7 d和90 d的Barthel(BI)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 h、24 h、14 d的NIHSS评分和治疗后7 d、90 d的BI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各时间点NIHSS评分和B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和远期预后均与静脉溶栓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中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37例)。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疗效、并发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HI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治愈率、恶化率、总有效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2 h、24 h、7 d、14 d NHI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 05),观察组治疗后2 h、24 h、7 d NHI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 05),两组治疗后14 d NHI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再灌注损伤、颅内出血、血管闭塞发生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脑梗死后超时间窗溶栓治疗对脑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梗死组和溶栓组,建立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溶栓组建立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后6 h经股静脉注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 PA)溶栓治疗。脑梗死后1、3、7 d测定神经功能评分(NSS)、脑梗死体积、微血管密度(MVD)以及皮层脑组织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脑梗死后1、3、7 d,溶栓组脑梗死灶体积均小于梗死组,NSS均低于梗死组(P<0.05),MVD均高于梗死组,皮层脑组织NO含量均低于梗死组,MDA含量均低于梗死组,NOS活性均低于梗死组,SOD活性高于梗死组(均P<0.05)。结论超时间窗溶栓治疗对大鼠急性脑梗死后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和超时间窗溶栓治疗增加MVD、减少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许元胜 《内科》2011,6(3):224-22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观察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口服辛伐他汀10 mg,1次/d,共14 d;对照组26例用常规方法(包括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静脉注射奥扎格雷钠、胞二磷胆碱等)治疗14 d。观察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急性期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3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在门头沟区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并符合静脉溶栓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1例,于发病4.5 h内进行静脉溶栓,溶栓药物为rt-PA,剂量为0.9mg/kg(最大剂量90 mg)。分析患者危险因素、溶栓的时间窗、溶栓前NIHSS评分及溶栓后24 h及14 d时的NIHSS评分及脑出血等溶栓并发症情况。结果入选患者主要危险因素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吸烟史71.0%,大量饮酒史51.6%,高血压病49.6%,糖尿病32.25%,心房颤动9.6%,既往脑梗死病史9.6%。发病到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20.91±50.29)min。溶栓前、溶栓后24 h、溶栓14 d时NIHSS评分分别为(8.32±2.77)、(5.48±1.07)、(5.41±1.26),溶栓后24 h及溶栓14 d NIHSS评分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进相关性分析显示,静脉溶栓时间窗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234,P=0.490)。溶栓过程中1例(3.2%)出现皮下出血,2例(6.4%)出现牙龈出血。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4.5 h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效而且安全;rt-PA静脉溶栓后主要在24 h内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纤溶酶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已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病例80例,随机分为纤溶酶联合疏血通注射液组(治疗组)与疏血通注射液组(对照组),每组40例,疗程均为14d。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90.0%,明显较对照组疗效70.0%显著。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纤溶酶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可改善脑梗死患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