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由于骨肿瘤切除造成的骨组织缺损是临床面临的难题之一,而如何修复缺损是骨科领域的热点问题。目的:探讨采用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股骨上段肿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于2000-07/2005-06采用辐照冻存的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股骨上段良性肿瘤切除后遗留大块骨缺损12例,手术采用类似脊柱的"蛋壳"技术,掏空股骨头,保留股骨头圆韧带及头的皮质骨,尽量保留股骨头的1/3的血供,应用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加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患者术后随访6~11年。术后所有12例患者的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在X射线中均显示整合血管化良好,骨小梁通过自体骨。MSTS93总体平均评分为26.33分,患者肢体功能总的优良率为83.3%。提示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是修复股骨上段肿瘤切除后骨大块缺损的有效方法,并能充分整合成周围的自体骨。  相似文献   

2.
目的:验证股骨远端肿瘤切除同种异体单髁移植重建的可行性,并观察其初步结果.方法:对2003-07/2008-08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行股骨远端肿瘤切除、新鲜深冻同种异体单髁重建修复骨缺损的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中,病变位于股骨内髁者5例,位于股骨外髁者7例.8例是骨巨细胞瘤,其中2例就诊时伴有病理骨折;3例骨肉瘤和1例低分化纤维肉瘤.移植前进行MRI和/或CT检查,明确肿瘤的范围确实小于半侧股骨髁.骨肉瘤和纤维肉瘤的患者接受移植前3个疗程和移植后6个疗程的抗肿瘤药物治疗;骨巨细胞瘤患者术中未进行辅助处理.移植后标本的边缘常规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X射线片或CT进行随访;采用骨骼和肌肉肿瘤协会的评分系统对移植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移植后随访时间平均35个月,无患者死亡.在最近的随访时未发现肿瘤出现局部复发或者转移,未出现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或者感染,钢板也无松动或者断裂.所有患者的移植物均存位.3例患者出现软骨下骨塌陷和关节退变,但是功能良好;3例患者出现膝关节不稳.在30点满分的骨骼和肌肉肿瘤协会评分中平均为26点.结论:对于病变限于股骨单髁的骨巨细胞瘤和抗肿瘤药物治疗后具有清晰边界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充分切除肿瘤的基础上,进行同种异体单髁移植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自体及异体骨软骨移植与骨缺损修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前临床上可用于修复骨缺损的材料较多,但理想的骨移植材料应具有成骨性、骨诱导性、骨传导性及完全生物相容性。目前常用的移植物包括自体或异体骨软骨、软骨膜或骨膜及软骨细胞。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具有移植软骨固定可靠、软骨细胞存活率高等优点,由于供区的限制,自体骨软骨移植难以满足修复特长段骨缺损的要求,众学者开始研究应用多种材料来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其中软骨膜的应用较多,但由于其来源于自身,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使其应用受限。异体骨软骨移植材料获得相对较易,大小形状不受限制,且具有生物活性与受体部分能发生生物愈合,其主要问题是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深低温冷冻处理技术虽然保留了成骨活性又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免疫源性,但其生物力学强度仍明显低于自体骨。配合各种生长因子的刺激作用增强骨移植物转化成软骨的能力,构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骨移植物将是骨移植材料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屠重棋  裴福兴 《华西医学》2003,18(4):470-471
目的 :研究大段冷冻异体骨移植复合人工关节置换修复股骨远近段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本组 2 4例 ,行复合股骨上段的全髋关节置换 10例 ,复合股骨下段全膝关节置换 14例。按Enneking分期 ,广泛边缘性切除股骨上下段肿瘤 ,选用长柄人工关节将大小和形态合适的同种异体骨关节与宿主骨经骨水泥髓内固定 ,假体柄插入宿主骨髓内长度与异体骨轴心长度比≥ 0 8~ 1。结果 :2 2例患者随访 6~ 12 8个月 ,平均 4 8个月。 2例分别于术后 9个月和 15个月死亡 ;4例于术后 7个月内局部复发 ;其余均无瘤生存。所有患者均无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和断裂。 6例异体股骨大转子区部分吸收。异体骨和宿主骨间均达骨性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为 8月。 10例复合股骨上段的全髋关节置换者 ,髋关节活动度平均为 87°。 12例复合股骨下段全膝关节置换者 ,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 82°。按ISOLS骨肿瘤术后功能重建评定 ,平均为 2 6 5分。结论 :大段冷冻异体骨移植复合人工关节置换具有异体骨和人工关节两者的优点 ,更适应于生存时间长的良性或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术  相似文献   

5.
同种异体骨移植用于骨缺损修复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创伤、感染和骨种瘤等原因导致的骨缺损难以自身愈合,目前治疗主要以骨移植为主。同种异体骨移植与实质脏器移植有所不同,诱发的免疫排斥反应相对较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目的:总结中国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骨肿瘤、创伤性骨缺损和脊柱病变的现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83-01/2011-10有关同种异体骨移植在各种骨科疾病中应用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bone allograft;bone trans plantation;repair;bone defect",中文检索词为"同种异体骨,骨移植,修复,骨缺损"。排除重复性及非中英文语种研究,共保留27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同种异体骨移植作为临床上修复骨缺损的方法,广泛用于骨折、骨肿瘤切除后导致骨缺损的修复、脊柱和关节疾患的治疗。虽然同种异体骨移植存在细菌和病毒感染、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等危险,但是由于它在修复骨缺损时具有的一些优点:结构类似于自体骨,排斥反应较异种骨轻,而且不存在自体骨移植引起的供区损伤、延长手术时间等问题,使其成为修复骨缺损的常用材料。  相似文献   

6.
背景:骨肿瘤及瘤样病变切刮后骨缺损取自体骨填充,由于取材量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且供骨区常遗有不同程度并发症,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明显限制。异体骨以其结构及生物特性与自体骨相似、来源丰富、可以长期保存及使用方便等特点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骨用于填充修复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切、刮除术后骨缺损后的生物相容性表现及临床应用效果。 设计:回顾性分析。 单位: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肿瘤科、骨盆外科。 对象:选择1999—12/2005-12在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肿瘤科因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行病灶刮除、高温灭活,冻干同种异体小块骨填充修复骨缺损的患者230例,男156例,女74例;年龄5~56岁。患者同意使用异体骨,并签订植入异体骨协议书;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①使用由由山西奥瑞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山西省医用组织库提供的同种异体骨填充修复骨缺损。对良性骨肿瘤及骨囊肿和骨纤维结构不良等行囊内刮除术,用同种异体骨填塞空腔。②根据Mankin等对同种骨移植结果的评分标准评估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个层次。于术后3,6和12个月对手术部位拍摄x射线平片,并平均随访38个月以观察疗效。 主要观察指标:异体骨填充修复骨肿瘤骨缺损的组织相容性。 结果:患者230例全部进入主要结果分析。①同种骨生物相容性:少数患者术后有轻度排异反应。该植入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可与植入部位患者骨组织直接进行融合,不阻止骨细胞在其表面的正常活性或干扰自体骨细胞的自然替代过程,即无免疫排斥反应或很小。所有病例在术后6~18个月达到骨性愈合,平均6.5个月。并发症:34例切口渗出淡黄色液体,其中30例于2周后切口愈合(14.8%)?  相似文献   

7.
骨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修补一直是骨肿瘤领域的一个难题,同种异体骨移植和人工假体置换是两种重建骨缺损最有效的方法。前者常因移植的异体骨关节软骨变性、坏死而致骨折、关节塌陷和骨性关节炎;后者常由于人工关节缺乏软组织附着影响功能,并容易发生松动而致失败。如何弥补两者的不足,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深低温冷冻贮存同种异体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将经过无菌处理后贮存于-80℃冰箱进行深低温冷冻储存的健康异体骨,移植于17例因良性骨肿瘤或骨折术后形成的骨缺损区域、大段移植或不稳定者,并加以内或外固定。结果17例患者,平均随访28个月,16例愈合良好(占92.16%)。结论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10.
11.
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治疗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到目前为止,国内人工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新鲜骨折、骨缺损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分析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修复四肢粉碎性骨折骨缺损的作用途径。方法:42例四肢骨缺损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均采用内固定方法修复骨折骨缺损。复合组采用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人工骨移植组仅作单纯的人工骨移植,自体骨髓移植组仅将单纯的自体骨髓注射入骨缺损处。所有患者均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和影像学随访,观察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在内固定后第3,4,6周,复合组伤肢骨痂形成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人工骨移植组及自体骨髓移植组(P〈0.01)。提示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较单纯的人工骨移植或自体骨髓移植更能促进早期骨痂反应,加速骨折后骨缺损愈合,缩短骨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背景:到目前为止,国内人工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新鲜骨折、骨缺损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分析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修复四肢粉碎性骨折骨缺损的作用途径。方法:42例四肢骨缺损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均采用内固定方法修复骨折骨缺损。复合组采用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人工骨移植组仅作单纯的人工骨移植,自体骨髓移植组仅将单纯的自体骨髓注射入骨缺损处。所有患者均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和影像学随访,观察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在内固定后第3,4,6周,复合组伤肢骨痂形成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人工骨移植组及自体骨髓移植组(P<0.01)。提示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较单纯的人工骨移植或自体骨髓移植更能促进早期骨痂反应,加速骨折后骨缺损愈合,缩短骨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远端固定生物型股骨假体结合异体颗粒骨植骨在近端骨缺损型股骨翻修术中的应用.方法 2001年4月至2008年10月对23例非感染性股骨假体松动患者进行翻修手术,其中2例为再次翻修,均采用远端固定生物型股骨假体结合异体颗粒骨植骨.男9例,女14例,年龄57-77岁,平均64岁.翻修前人工股骨头置换7例,全髋关节置换16例,从初次关节置换到翻修手术的间隔时间最短6年,最长16年,平均12.6年.股骨骨缺损根据Paprosky分型,I型8髋,Ⅱ型11髋,ⅢA型4髋.术前Harris评分(39.3 ±14.6)分.翻修用假体:MP(Link)2髋,AML(DePuy)13髋,Full-coated(Zimmer)6髋,Enchelon(Smith-Nephew)股骨距替代型假体2髋.结果 本组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8个月(22-56个月).术后Harris评分为(87.6 ±9.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X线摄片显示植入骨愈合良好,假体部位骨皮质密度和厚度明显增加.结论 远端固定生物型股骨假体结合异体颗粒骨植骨应用于伴有近端骨缺损的股骨翻修术中,中短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联合人工骨与自体浓缩骨髓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7例ANFH患者纳入治疗组,另选取同期25例ANFH患者纳入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髓芯减压联合人工骨与自体浓缩骨髓移植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髓芯减压联合人工骨植入。根据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和影像学检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过7~29个月(平均13个月)的随访,治疗组Harris评分由术前的(51.6±4.2)分提高至术后的(81.5±7.9)分,且高于对照组术后的(70.2±3.6)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除1例进展为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ARCOⅢ期外,其余患者股骨头囊变及坏死区面积减小或消失,未发生股骨头变扁、塌陷。结论髓芯减压联合人工骨与自体浓缩骨髓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改善髋关节功能,延缓股骨头坏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恩替卡韦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78例.从患者髂后上棘抽取骨髓,体外分离纯化骨髓源性干细胞,经过股动脉穿刺植入肝脏.在术后2、4、8周复查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 术后第4周和第8周,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改善,其中腹水减少或减轻者分别为68例和72例,乏力症状得到改善者分别为69例和75例,腹胀减轻者分别为69例和72例.干细胞移植后第4周,多项实验室指标出现显著变化,ALT、AST、TBIL明显下降,ALB、PT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肝内移植是临床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体外冲击波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33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先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再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术前采用针对性心理干预,术后严格观察生命体征,积极预防并发症,加强康复训练的指导.结果 随访6~14个月,30例髋关节疼痛消失,3例髋部疼痛较术前减轻.结论 股骨头...  相似文献   

18.
自体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免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背景: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骨膜移植等方法可促进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但其各自的成软骨能力有限,治疗效果欠佳.目的:观察自体骨膜复合向软骨细胞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软骨缺损的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8/2007-03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6~8月龄新西兰白兔1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单纯骨膜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12个膝关节标本.方法: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采用胰酶消化法采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贴壁培养,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向软骨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同时进行PKH-26细胞膜免疫荧光标记.在全部兔双侧股骨内侧髁造成直径3 mm,深度3 mm的全层软骨缺损,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单纯骨膜组取同侧胫骨上段内侧骨膜,骨膜生发层朝向骨髓腔覆盖软骨缺损,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先期缝合3针,向缺损区注入1×109L-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悬液20μL,植入细胞后缝合最后1针.单纯骨膜组只进行单纯骨膜覆盖缺损处理;空白对照组只钻孔不作任何处理.主要观察指标:术后6,12周时,对缺损部位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Wakitani评分以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所有缝合骨膜未发现脱落,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6周时,软骨缺损已由透明软骨样修复组织填充,12周时修复组织进一步改建,且修复组织中细胞主要为带有PKH-26荧光标记的植入细胞.单纯骨膜组缺损区修复组织为乳白色,表面光滑稍微凹陷,与周围正常软骨组织之间界限清晰;空白对照组缺损区多数比较凹陷,或缺损部位形状不规则,周围软骨组织断裂.术后6,12周时,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Wakitani组织学评分均优于单纯骨膜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单纯骨膜组的评分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同时,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修复组织内细胞周围基质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阳性,证实修复组织内的细胞为植入细胞.结论:自体骨膜复合向软骨细胞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形成透明软骨样修复组织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19.
背景:脱钙骨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临床常用的骨缺损修复材料.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向骨及软骨细胞分化的潜能,适合骨软骨缺损修复.目的:观察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复合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27只兔均建立骨软骨缺损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3组:复合材料组钻孔植入复合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培养8 d的脱钙骨基质块,单纯脱钙骨基质组钻孔单纯植入脱钙骨基质块,模型对照组钻孔后不植入任何材料.取材后对修复组织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并参照Wakitani评分标准对修复组织进行评分.结果与结论:植入后12周,复合材料组修复组织呈透明软骨样,表面光滑平坦,与周围软骨及软骨下骨结合良好;单纯脱钙骨基质组有部分软骨样修复;而模型对照组仅有少量纤维性修复.植入后12周,复合材料组、单纯脱钙骨基质组修复组织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阳性,修复细胞表达Ⅱ型胶原,为软骨细胞;模型对照组呈阴性表达.植入后4,8,12周,复合材料组修复效果评分均显著优于单纯脱钙骨基质组、模型对照组(P<0.01).说明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支架材料修复兔全层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