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小婴儿腹股沟斜疝的腹腔镜手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婴儿的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方法103例患儿因嵌顿性疝行急诊手术22例。均于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下,经腹腔镜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时间为19~43min,平均手术时间28min。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2~4d出院,平均住院时间3.7d;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婴儿的腹股沟斜疝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单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女童腹股沟斜疝的方法和经验,探讨这种新术式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单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女童腹股沟斜疝36例.结果手术时间 10~15 min,平均12 min,手术顺利,患儿均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至2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单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适合治疗女童腹股沟斜疝,其疗...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治疗腹股沟斜疝24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价值。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4例。采用二孔法,腹腔镜下找到患侧内环口,缝针从内环口的体表投影处穿入腹壁至腹膜外层,荷包缝合关闭疝环口。结果24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单侧疝手术时间18~30 min,平均23 min,双侧疝35 min。术后2~3 d出院。无阴囊血肿及切口感染并发症。22例随访3~18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治疗腹股沟斜疝安全可行,且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1 58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5年9月到2010年6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利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 582例,患儿年龄2个月至14岁,中位年龄1.75岁.对腹股沟内环采用双股4号慕斯线经皮荷包关闭结扎,对隐匿性开放的内环...  相似文献   

5.
小儿疝囊超高位结扎术式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近年来,小儿斜疝手术趋向微创,多采用横切口经腹股沟管和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我院自2001年1月起,在横切口经腹股沟管疝囊高位结扎基础上采用疝囊超高位结扎术,至2005年1月治疗小儿斜疝2300例,效果满意,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下拉幕状修复内环口治疗小儿巨大腹股沟斜疝4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腹腔镜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并可探查对侧。本院自2002年1月起,采用腹腔镜下拉幕状修复内环口的方法治疗小儿巨大腹股沟斜疝4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直疝的可行性并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腹腔镜下诊断为腹股沟直疝的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平均月龄为52个月,范围为20~144个月;术前均诊断为斜疝,术中经腹腔镜证实为直疝;其中6例既往因误诊为腹股沟斜疝而行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再次出现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此次手术经腹腔镜探查证实为腹股沟直疝;右12侧,左6侧,其中3例为双侧;3例pantalon疝,1例疝囊底部有脂肪瘤。选取经腹腔镜下直疝疝环口结扎+脐内侧韧带覆盖加固修补术的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结果6例患儿中,2例既往因误诊腹股沟斜疝行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再次出现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此次手术证实为腹股沟直疝;2例为单纯腹股沟直疝;1例为pantalon疝,同时行斜疝内环结扎及直疝疝环结扎并以脐内侧韧带覆盖加固;对1例疝囊底部的脂肪瘤同时予以切除,然后修补疝环缺损并以脐内侧韧带覆盖加固。所有患儿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2~60个月无复发,也无血肿、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直疝避免了对腹股沟区的解剖,操作简便、耗时短、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作为儿童直疝治疗的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经脐双孔腹腔镜手术在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实施的125例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患儿腹腔镜手术治疗资料,并与95例传统开放手术病例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右侧腹股沟嵌顿性斜疝89例,左侧36例。其中85例麻醉后复位;35例腹腔镜直视下手法复位;5例难复性嵌顿疝经腹股沟小切口打开外环口后腹腔镜下复位。13例患儿合并其它临床问题,其中2例嵌顿肠管浆肌层撕裂;4例嵌顿肠管合并穿孔;3例合并阑尾炎;4例美克尔憩室,同时手术处理。平均住院时间(4.4±0.3)d,术后无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发生。随访9~15个月,无睾丸萎缩、复发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右侧嵌顿80例,左侧15例,平均住院(7.4±4.3)d,术后切口感染3例,阴囊血肿10例,睾丸萎缩3例,复发3例。结论经脐双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特别是在处理复杂性嵌顿疝时优点更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治疗上主要采用传统腹股沟区切口手术或腹腔镜下手术。我院于1999年5月~2007年4月对51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腹股沟区小切口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方式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优缺点.方法 将180例临床确诊为单侧腹股沟斜疝的患儿,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小切口手术组,每组各90例.腹腔镜手术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内外结合腹膜外疝囊高位环扎术;小切口手术组采用下腹小横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通过对腹腔镜手术组及小切口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等方面的比较来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同时在术后3d及半年后对手术患儿进行门诊随访,以了解两种术式的预后情况.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患儿手术时间较小切口手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3岁以下年龄段比较中差异显著(P<0.05);组内比较中,小切口手术组3岁以上年龄段患儿手术时间较3岁以下患儿短(P<0.05),而腹腔镜手术组组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短期恢复进食后,腹腔镜手术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小切口手术组高.术后短期随访发现小切口手术组阴囊肿胀的发生率高于腹腔镜手术组.而半年后随访,小切口手术组8例出现对侧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组未发现对侧疝.结论 两种手术方法均能有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较小切口手术佳,可发现对侧隐性疝;但操作技术及器械要求较高,手术开展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开腹手术一样,主要操作步骤是疝囊高位结扎,由于腹腔镜可以同时探查双侧腹股沟,因此较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更彻底,但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率仍有0.5%~2.7%。为进一步降低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率,我院从2003年1月起,建立并开展了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该术式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现对比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1岁以内婴儿腹股沟斜疝可出现反复嵌顿现象,对睾丸血供造成一定影响,需早期手术治疗。我院于2000年11月-2005年11月共施行1岁以内婴儿腹股沟斜疝手术8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手术在小儿腹股沟巨大嵌顿性斜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我们采用改良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嵌顿性斜疝52例,均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后腹腔镜下辅助手法复位,对复位失败者于腹股沟外环体表投影处做1.5 cm小切口,松解嵌顿,均行腹腔镜下双荷包加缝脐内侧襞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改良法)。结果 5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下辅助复位36例,手术时间(35.4±9.16)min,住院时间(4.5±1.5)d,腹腔镜下嵌顿松解16例,手术时间(54.9±13.6)min,住院时间(5.5±1.7)d。无输精管、精索血管损伤,无阴囊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5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l4个月,术后无一例出现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切口疝、疝复发等。结论改良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嵌顿性斜疝安全可行,疗效确切,腹腔镜下可同时发现和处理对侧隐性内环口未闭。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修复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简易、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腹腔镜下法修复小儿腹股沟斜疝45例。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未发现复发。结论腹腔镜下修补小儿腹股沟斜疝不破坏腹股沟管解剖结构,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小儿腹股沟疝多为斜疝,直疝极为少见.我们于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收治小儿腹股沟直疝2例,均经腹腔镜技术确诊并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腹股沟斜疝80例,115侧。传统手术,38例,44侧,其中6例双侧疝,有3例为对侧二次手术。腹腔镜手术42例,71侧。其中5例双侧疝,2,4例为对侧隐匿性疝,术中发现而手术。结果传统手术平均住院5天,术后随访无术侧复发,有2例对侧再发;腹腔镜术后平均住院18h,随访无复发和对侧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方面,具有疗效确切,痛苦小,住院时间短。能及时发现隐匿疝,一次完成双侧手术,避免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腔股沟斜疝的方法和经验。方法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腹腔镜下运用自制带线针钩,对59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进行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顺利。发现隐性疝17例,无并发症,50例追踪观察3~6个月,暂无1例复发。结论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可靠,创伤小,可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一期治疗腹股沟型隐睾伴腹股沟斜疝(以下简称为腹股沟型隐睾伴斜疝)的可行性。方法对48例腹股沟型隐睾伴斜疝患儿采取一期腹腔下镜疝囊高位结扎+睾丸牵引固定术。年龄1—5岁(平均2.3岁),左侧16例,右侧32例,双侧2例。结果48例获有效随访,B超随访6~12个月,无睾丸萎缩及回缩,无腹股沟斜疝复发。结论腹股沟型隐睾伴斜疝患儿可行腹腔镜一期疝囊高位结扎、睾丸牵引固定术,此手术方法简单,损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单孔腹腔镜下特制疝针实施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及处理技巧。方法 2014年3月至7月,我们收治19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均接受腹腔镜下特制疝针经皮穿刺腹膜外内环口结扎术。回顾性分析术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本组完成腹腔镜经皮穿刺腹膜外结扎术193例,3例中转为传统小切口手术。手术时间5~40min,平均14.5 min,术中出血1.5 mL,术中在其他部位增加操作通道和器械5例。腹膜皱襞遮挡33例,大网膜疝入并与疝囊粘连2例,腹膜外气肿2例,结扎线缠绕大网膜12例,合并其他疾病1例,断线脱线2例,内脏下滑靠近内环口5例,腹膜撕裂2例,巨大疝3例,阴囊积气1例,穿刺部位小血肿2例,脐疝1例。结论单孔腹腔镜经皮穿刺腹膜外结扎术已成为小儿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能同时发现对侧隐性疝等多种优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正确处理可以减少或避免意外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本院实施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360例。单孔经脐5 mm腹腔镜辅助,采用双钩疝针将爱惜邦00#聚酯编织线从斜疝内环体表投影处穿刺导入与牵出,完全腹膜外高位双重结扎疝囊。结果全部病例手术过程顺利,单侧斜疝249例,双侧斜疝111例,其中109例术前诊断为单侧腹股沟斜疝,术中发现对侧鞘状突未闭(或隐性疝),均予以同期处理。手术时间:单侧5~9 min,双侧10~15 min,平均11 min。术中出血量0~1 mL。术后恢复平稳,术后1~3 d出院。无精索血管、输精管损伤,无术后阴囊血肿、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等。360例术后随访3~9个月,平均6个月,复发2例,经再次腹腔镜手术治愈。结论单孔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复发率低,创伤小,恢复快,无明显瘢痕,可发现并同期治疗对侧鞘状突未闭(或隐性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