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背景: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如何减少肝移植相关并发症以及如何对其并发症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肝移植领域中的重点问题。目的:探讨肝移植的可行性、适应证、禁忌证及移植后并发症的防治等。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9-01/2011-07关于肝移植的相关文章,以"肝移植,排斥反应,并发症"为中文关键词,以"liver transplantation,rejection,complication"为英文关键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肝移植技术手段及并发症防治相关文献,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06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新近的19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肝移植数量、质量逐年提高,存活率逐年提高,移植后并发症逐年下降,国内肝移植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终末期肝硬化是目前肝移植的首要适应证,活体肝移植解决供肝不足导致患者在等待肝移植时死亡的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麻醉等医学相关学科,肝移植指征、移植技术改进,肝移植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
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背景:常规的内科保肝治疗效果不佳,原位肝移植仍然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措施,但肝源缺乏、费用昂贵、移植排斥反应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引起并发症等成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干细胞移植有利于受损肝组织修复,能够代偿部分肝功能,已成为治疗肝病的一种新方法.目的:介绍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的研究现状.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 Pubmed 2002-01/2007-12的相关文献,检索词"transplantation of stem cell,liver disease,hepatic disease",并限定文献语种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2002-01/2007-12的相关文献,检索词"干细胞移植,肝病",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共检索到125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文章内容与干细胞移植应用于肝病的治疗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对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方面内容进行汇总分析,其中36篇相关度较高,对完全符合标准的30篇作为参考文献进行综述.进一步查找全文,2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①干细胞移植动物实验:采用不同方法建立肝损伤动物模型,对成模动物以不同途径进行不同种类的干细胞移植实验,移植后行肝脏组织学检查及检测转氨酶和白蛋白等肝功能指标,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能够改善肝功能,修复肝脏组织结构,减轻肝脏损伤.②干细胞移植用于临床治疗:多项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和难治性肝病患者的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症状缓解,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明显好转,治疗时间缩短,改善预后,且无严重并发症出现.③干细胞移植相关并发症及其应用评价:行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患者的临床研究,未经合理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其治疗效果不确切,至今仍存在不同观点,且移植后可出现病毒感染及肝静脉梗阻等并发症,以及干细胞的致瘤性,均限制了其应用.结论:尽管目前多项干细胞移植用于治疗肝病患者的临床研究均已取得一些疗效,但有报道认为其对肝损伤无明显改善,且产生相关并发症,同时仍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需要合理设计,并进行随机对照来确证以往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使其成为治疗肝病的一个安全有效措施,从而排除质疑,推进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活体肝移植仍面临很多问题:如供体的匮乏、移植后的免疫排异反应及其高额的费用等,因此使其在临床上的开展受到限制.目的:说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以分化成熟肝细胞而替代受损的肝脏组织发挥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利用计算机在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2000-01/2010-12关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相关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用"骨髓干细胞;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肝硬化"或"Bone marrow stem cell,autologous bone marrow stem cell,hepatic cirrhosi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与骨髓干细胞移植相关的文章内容,同一领域文献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35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0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通过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从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的了解,说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在对肝硬化的治疗方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脑卒中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随着人们对神经系统再生与干细胞的认识逐渐加深,干细胞移植有望成为治疗脑卒中的新手段。目的:利用Scopus数据库文献检索和深度分析功能,对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研究的近6年文献资料进行多角度的探讨分析。设计:文献计量学分析。资料提取:由第一作者以"neural stem cells(干细胞),stroke(脑卒中),cell transplantation(细胞移植)"为关键词检索Scopus数据库2006-01/2011-12的相关文献,并将分析结果及资料导出,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进行统计和计量分析,描述其分布特征。入选标准:纳入标准:检索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研究相关的文献。文献类型包括研究原著、综述、会议记录及摘要、快报文章、编辑素材。排除标准:与文章目的无关的文献,大于6年较陈旧的文献,未发表的文章。主要数据判定指标:发表文献的国家地区分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来源期刊、文献被引情况。结果:Scopus数据库2006/2011收录的文献中共检索到1045篇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研究相关的文献,研究原著以517篇位居首位,其中有15篇可以确定为经典文献。在时间分布上,文献数量2006/2011总体呈上升趋势,来源出版物呈分散情况。目前已发表文献中以美国为主,占全球相关领域发稿量的39.8%。中国在过去6年间在数据库中收录文章总量中排在第2名,共发表88篇相关文章,占全球相关文章的8.4%。结论: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来源于Scopus数据库关于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可为了解该领域的概貌、现状和研究者进一步确定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难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背景:肝移植后监测移植肝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肝移植的成功率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后并发症的监测效果.方法:由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及Medline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中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肝移植,移植后并发症"为关键词,检索1990-01/2010-12有关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后并发症监测效果的文章,共查到相关文献60余篇.经阅读标题、摘要、全文,排除内容重复普通综述、Meta分析类文章后,筛选纳入22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无创、简便、直观、定位准确及可动态观察等优点,在肝移植后不仅能有效地检测肝脏大小、移植肝形态,而且可以从内部回声及血流动力学方面为肝移植后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对临床及早治疗、保证肝移植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肝移植后监测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学术背景:常规的内科保肝治疗效果不佳,原位肝移植仍然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措施,但肝源缺乏、费用昂贵、移植排斥反应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引起并发症等成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干细胞移植有利于受损肝组织修复,能够代偿部分肝功能,已成为治疗肝病的一种新方法。 目的:介绍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的研究现状。 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2002-01/2007-12的相关文献,检索词“transplantation of stem cell,liver disease,hepatic disease”,并限定文献语种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2002-01/2007—12的相关文献,检索词“干细胞移植,肝病”,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共检索到125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文章内容与干细胞移植应用于肝病的治疗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 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对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方面内容进行汇总分析,其中36篇相关度较高,对完全符合标准的30篇作为参考文献进行综述。进一步查找全文,2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 资料综合:①干细胞移植动物实验:采用不同方法建立肝损伤动物模型,对成模动物以不同途径进行不同种类的干细胞移植实验,移植后行肝脏组织学检查及检测转氨酶和白蛋白等肝功能指标,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能够改善肝功能,修复肝脏组织结构,减轻肝脏损伤。②干细胞移植用于临床治疗:多项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和难治性肝病患者的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症状缓解,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明显好转,治疗时间缩短,改善预后,且无严重并发症出现。③干细胞移植相关并发症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替代材料补片在盆底重建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维普数据库及 PubMed 中检索有关盆底功能障碍、盆底重建以及补片植入物材料的应用等方面的文献,中文检索关键词为"补片,盆底重建".英文检索关键词为"biological Patch,reconstructive pelvic surgery".选择文章内容与补片类型、材料学特点及其应用效果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普通综述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16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生物材料补片分为自体和同种异体及异种材料.同种及异种移植材料目前多为脱细胞组织基质,其优势是不含细胞表面受体的特异识别位点,不易引发受体的免疫排斥反应,增加了组织相容性,减少了感染概率,而且可能存在某些复合生长因子,能够诱导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合成材料补片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可能发生感染、排斥和侵蚀等并发症.结论:生物材料补片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侵蚀问题,但使用寿命、安全性及客观效果尚有争议.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的人肝细胞来源主要是在器官移植过程中供者的肝脏不适用于肝移植的边缘性肝脏,故其限制了向临床提供良好功能的肝细胞源.目的:阐述人肝细胞移植的临床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对人肝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和面临的困难进行总结.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中1990-01/2010-09关于肝细胞移植方面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肝细胞;移植;肝衰竭;肝细胞源"或"hepatocyte transplantation; Liver failure;Liver-based metabolic disorder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肝细胞移植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排除陈旧和重复性研究文献.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213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0篇文章进行综述.全球已有超过80例肝脏代谢性疾病和肝衰竭的患者接受了人肝细胞移植,移植后,初步早期的临床结果显示肝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的结果表明其广泛的临床应用是很有前景的.但进一步开发并完善肝细胞源是现阶段的最大挑战,移植的人肝细胞整合到受者肝脏内而存活的过程也需要进一步地完善.  相似文献   

9.
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传统血液透析和同种异体肾移植仍是目前仅有的治疗选择.随着以干细胞为基础的再生医学研究的进展,有可能从干细胞的角度找到慢性肾病治疗的理想治疗措施.目的:就不同来源干细胞治疗慢性肾脏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可能性等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6-01/2009-12关于干细胞治疗慢性肾病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胚胎干细胞;骨髓干细胞;诱导性多少能干细胞;慢性肾脏疾病"或"Embryonic stem cells; Bone marrow stem cells;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chronic kidney diseas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干细胞治疗慢性肾病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28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0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多种来源的干细胞具有向肾组织细胞分化的潜能,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肾损伤修复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于肾脏纤维化疾病、终末期肾病的治疗等也有相关研究报道.通过对干细胞相关特性的描述及干细胞治疗肾病的相关机制的研究,希望能通过新的方法治疗慢性肾病.  相似文献   

10.
背景:脊髓损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创伤,一些研究认为,干细胞移植可为脊髓损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的:利用Scopus数据库文献检索和深度分析功能,对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的6年文献资料进行多角度的探讨分析。设计:文献计量学分析。资料提取:由第一作者以"neural stem cells(干细胞),spinal cord injury or spinal injury(脊髓损伤),cell transplantation(细胞移植),spinal transection(脊髓横断)"为关键词检索Scopus数据库2006-01/2011-12的相关文献,并将分析结果及资料导出,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进行统计和计量分析,描述其分布特征。入选标准:纳入标准:检索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相关的文献。文献类型包括研究原著、综述、会议记录及摘要、快报文章、编辑素材。排除标准:与文章目的无关的文献,大于6年较陈旧的文献,未发表的文章以及需电话追踪和手工检索逐一分析的文献。主要数据判定指标:以文献的类型、出版时间、发表文献的作者分布、学科类别、机构分布、国家地区分布、来源期刊、及文献被引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copus数据库2006/2011收录的文献中共检索到1080篇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相关的文献,研究原著以607篇位居首位,其中有15篇可以确定为经典文献。在时间分布上,文献数量2006/2011总体呈上升趋势,来源出版物呈分散情况。高被引研究原著类文章主要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神经科学杂志》)上,目前已发表文献中以美国为主,占全球相关领域发稿量的28.5%。中国在过去6年间在数据库中收录文章总量中排在第2名,共发表212篇相关文章,占全球相关文章的19.6%。结论: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来源于Scopus数据库关于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为了解该领域的概貌、现状和研究者进一步确定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难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背景: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后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胆道内镜微创技术正逐步成为解决原位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手段.目的:分析文献中关于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阐述和论证,明确胆道内镜在胆管铸型并发症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以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biliary complications, Biliary tract, endoscope technique 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80-01/2008-10);以肝移植,胆道并发症,胆管铸型,胆道镜为检索词,检索维普咨询数据库(1994/2009-01)、CNKI数据库(1994/2009-01).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纳入肝移植后胆管损伤导致胆管并发症相关的内容.排除肝移植胆道并发症以外的研究.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52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30篇进行分析.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后患者常见死亡原因,由于早期识别困难及处理棘手,正越来越受到重视.治疗性ERCP和胆道镜技术,成为解决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和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performed in adults and children to treat patients with irreversible liver damage when medical or other surgical treatment has failed. The most common indications for transplantation are cirrhosis secondary to fulminant acute hepatitis or chronic active hepatitis, sclerosing cholangitis,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Budd-Chiari syndrome, 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and unresectable but loc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sonographic findings in th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briefly describes the surgical technique, and demonstrates normal postoperative findings in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as well as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liver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3.
肝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但世界性的供肝短缺问题导致每年全球约有10%的患者在等待移植过程中死亡。活体肝移植(1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是在尸体供肝短缺的背景下产生的,成人间的LDLT多需切取供体的右半肝作为移植物。尽管活体右半肝移植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但是关于活体右半肝移植时是否保留供体的肝中静脉(middle hepatic vein,MHV)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同时,不包含MHV的活体右半肝移植在MHV引流的V、VIII段属支的处理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MHV的局部应用解剖、LDLT手术时MHV的供体或受体归属、不带MHV的半肝移植时MHV属支重建与否等问题结合华西医院肝脏移植中心的经验及相关文献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the therapeutic option of choice for acute and chronic end-stage liver disease. The i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 to liver transplantation have become established, as has the 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practical clinical approach to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nd chronic liver failure,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 selection, clinical management, and complications. The goal is to provide helpful guidelines to caregivers involved in the multidisciplinary care of these complex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是治疗小儿各种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手段,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肝移植技术在国内外已日趋成熟。由于多种原因,国内小儿肝移植的发展滞后于成人肝移植,并且与成人比较,小儿肝移植有其自身的特点,反映在适应证、供体选择、手术技术难度、术后管理等方面均与成人有明显不同,如原发性胆道疾病和先天性代谢疾病占较大比例。本文就小儿肝移植受体的选择和评估作一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6.
背景:肝移植已成为治疗脾亢相关终末期肝病最理想的方法,行肝移植过程中保留脾脏,是否会出现移植后脾功能亢进相关问题,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目的:观察肝移植治疗脾功能亢进相关终末期肝病移植后脾功能的恢复过程。方法:纳入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63例,按有无脾功能亢进分为脾亢组和非脾亢组。比较两组移植后血小板计数、彩超测定脾脏上下径、厚度、门静脉直径及随访15个月的结果。结果与结论:纳入患者63例,死亡8例,55例进入结果分析。其中,肝移植并行切脾者4例,仅1例存活。脾亢组移植手术结束时血小板较移植前明显降低,移植后3d降至最低,而后逐渐上升,移植后7d明显增加(P<0.05),稳定至15个月;非脾亢组血小板移植后5d降至最低,17d达到移植前水平,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7d脾脏上下径及厚度开始明显减小(P<0.05),3个月脾静脉直径明显减小(P<0.05),至15个月稳定,患者均无门静脉高压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史。说明肝移植过程中若无绝对切除脾脏的适应症,应尽量保留脾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我院4l例肝移植患者长期生存情况,分析影响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至2007年1月连续完成的41例肝移植病例,统计生存率,分析死亡原因、并发症情况和再移植原因。结果本组1年、3年、5年实际生存率达到95.00%、87.50%、81.96%。终末期肝病组1、3、5年生存率96.15%、92.31%、88.46%,肝癌组1、3、5年生存率92.86%、78.57%、70.71%。结论肝癌复发、胆道铸型综合征、原发疾病复发、免疫抑制剂副作用是影响本组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肝移植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背景:现今用于肝移植的抑制免疫排斥反应的药物种类繁多,新型药物也在不断开发中,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亦多种多样,尚无统一标准。目的:总结和评价肝移植后临床上常用的各型免疫抑制药物并介绍近年来关于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热点问题。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2000/2011)和PubMed(2000/2011)数据库,检索词分别为"肝移植、免疫抑制、应用、不良反应、撤除"和"Liver transplantation,Immunosuppression,Application,Side-effect,WithdrawaI"。从肝移植后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现状与进展、免疫抑制方案的选择、激素撤除与免疫抑制剂撤除等方面进行总结。共检索到158篇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共纳入45篇。结果与结论:结果表明,目前临床用于肝移植的各种免疫抑制药物都存在着较多不良反应;各种新型、高效、低毒的免疫抑制药物仍在不断研发中,具有广阔前景。激素撤除与免疫抑制剂撤除等新治疗方案的尝试,在一定条件下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其长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证实。合理选择和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开发新型药物、探索新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使肝移植受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得到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9.
背景:肝移植已成为治疗脾亢相关终末期肝病最理想的方法,行肝移植过程中保留脾脏,是否会出现移植后脾功能亢进相关问题,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目的:观察肝移植治疗脾功能亢进相关终末期肝病移植后脾功能的恢复过程。方法:纳入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63例,按有无脾功能亢进分为脾亢组和非脾亢组。比较两组移植后血小板计数、彩超测定脾脏上下径、厚度、门静脉直径及随访15个月的结果。结果与结论:纳入患者63例,死亡8例,55例进入结果分析。其中,肝移植并行切脾者4例,仅1例存活。脾亢组移植手术结束时血小板较移植前明显降低,移植后3d降至最低,而后逐渐上升,移植后7d明显增加(P〈0.05),稳定至15个月;非脾亢组血小板移植后5d降至最低,17d达到移植前水平,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7d脾脏上下径及厚度开始明显减小(P〈0.05),3个月脾静脉直径明显减小(P〈0.05),至15个月稳定,患者均无门静脉高压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史。说明肝移植过程中若无绝对切除脾脏的适应症,应尽量保留脾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