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全胃切除三种不同消化道重建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恶性肿瘤行全胃切除后不同消化重建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67例胃恶性肿瘤行全胃切除术后采用3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其术后半年饮食状况、消化道症状和营养指标等进行观察.结果三种术式患者6个月后并发症SS型与P型空肠间置吻合术两组间比较总并发症发生率P值<0.05(χ2检验),而SS型和P型空肠间置吻合与Roux-en-Y或Lahey+Broun吻合术(R/或L)组三组间比较结果,R/或L总并发症发生率P<0.01(χ2检验).三组术后6个月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指标,其数据经统计学处理(t检验),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全胃切除术采用SS型和P型间置空肠代胃,恢复食物经过十二指肠通道,可降低全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42例中,男性36例,女性6例.年龄24~77岁,平均56.3岁.胃体腺癌33例,残胃癌4例,平滑肌肉瘤3例,胃多发性息肉2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近端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近端胃癌患者106例,均进行近端胃癌根治术,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空肠间置组(57例)和直接吻合组(49例)。比较两组术后的烧心症状、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血红蛋白增加值及体重增加值。结果空肠间置组反流性食管炎Ⅱ级及烧心症状各级例数均明显少于直接吻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 1.8%( 1/57)、3.5%(2/57)]明显低于直接吻合组[ 8.2%(4/49)、14.3%(7/49)],体重增加值和血红蛋白增加值[(3.29±1.95) kg、(2.94±8.29) g/L]明显多于直接吻合组[(0.35±1.12)kg、(0.85±7.64)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空肠间置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张玉国  陈勇 《现代保健》2010,(33):143-144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环状襻式单通道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科2008年11月~2009年12月完成全胃切除环状襻式单通道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的手术方法.结果 本组5例手术均获成功,生活质量较好,术后随访无反流性食管炎及恶心、呕吐、腹胀、倾倒综合征、消化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全胃切除环状襻式单通道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保持了重建消化道神经-肌肉功能的连续性,是全胃切除术后一种较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癌、贲门癌及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癌、贲门癌及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癌4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2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上段癌3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中段癌6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下段癌6例.行残胃全切+食管部分切除,空肠食管吻合术6例;食管胃部分切除,弓下食管胃吻合3例;食管次全切除结肠代食管12例.结果 术后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1例死于肺部感染,随访20例患者中,4例术后第3年死于心脑血管意外,存活的16例患者饮食基本正常.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癌、贲门癌及食管癌患者若全身情况许可,无远处转移均应争取手术治疗,消化道重建器官的选择应根据患者首次手术切除情况及术者熟练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31例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式进行探讨。结果认为: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术后恢复较好,较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加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手术治疗胃近端癌的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在2010年6月~2011年12月间,共20例病人行腹腔镜下全胃切除,并行D2/D2+淋巴结清扫.与2009年1月~2010年6月的17例开腹全胃切除手术相比较.结果 20例腹腔镜和17例开腹全胃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21.78±44.35) min和(182.35±30.04) min,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61.00±109.06) ml和(241.18±161.28) ml,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分别为(21.75±7.17)枚和(21.06±7.03)枚,远近残端无肿瘤残留.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05±0.89)d和(3.88±0.99)d,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3.15±0.81)d和(4.21±1.30)d.术后上消化道钡餐有钡剂反流入食管的发生率分别为(10%)和(29.41%).结论 腹腔镜下全胃切除加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手术治疗胃近端癌是安全可行的,能达到开腹手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率低等优点,且能够最大程度减少胃-食道返流.  相似文献   

8.
赵辉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5):715-716
目的总结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手术经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6例经腹行全胃切除空肠三腔代胃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现食管吻合口裂漏1例、食管吻合口狭窄2例、无胃综合症6例、营养不良9例,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本术式具有抗反流、模拟胃腔储存、促进吸收等优点,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赵辉 《临床医学工程》2011,18(5):715-716
目的总结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手术经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6例经腹行全胃切除空肠三腔代胃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现食管吻合口裂漏1例、食管吻合口狭窄2例、无胃综合症6例、营养不良9例,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本术式具有抗反流、模拟胃腔储存、促进吸收等优点,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总结胃癌全胃切除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本院142例胃癌病人采取全胃切除,其中根治性切除术110例,姑息性切除术32例。结果术后5年生存率为38.7%(55/142);术后并发症36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合理掌握全胃切除术及联合脏器切除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及消化道重建方式,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希罗达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1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希罗达2500mg/(m2.d)口服,2次/d,第1~14天;21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31例患者中CR0例(0%),PR9例(29%),SD7例(22.6%),PD15例(48.4%),总有效率29%;生活质量改善12例(38.7%),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手足综合征。结论:希罗达是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的药物,特别适宜于老年体弱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黎丽嫦 《临床医学工程》2012,(12):2212-22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晚期胃癌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0例晚期胃癌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分为A组(n=100)和B组(n=100),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B组患者则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 A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99.00%)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满意率(98.00%)明显高于A组(91.00%,8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措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接受胃全切治疗的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胃全切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1年死亡率,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胃癌患者死亡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情况的因素。结果参与本项研究的210例患者中,1年内死亡28例,死亡率为13.3%;年龄≥65岁,肿瘤部位位于上部,直径≥4 cm,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和高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较高的患者死亡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不同性别的患者死亡率差异不显著;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CEA、CA125和CA19-9水平为自变量,以患者是否死亡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CA19-9水平进入回归方程,OR分别为4.356、5.238和3.562,(P0.05,P0.01)。结论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CA19-9水平是影响胃癌胃全切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伊利替康联合5-Fu/LV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1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化疗方案:伊利替康140mg/m^2持续静脉滴60-90min,d1,甲酰四氢叶酸200mg/m^2持续静脉滴入2h,d1,5-FU400mg/m^2静脉推注,d1,5-FU1200mg/m^2,持续静脉滴注46h,14d为1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1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获得CR0例,占0%;PR5例,占45.4%,SD4例,占36.4%;PD2例,占18.2%;有效率为45.4%(5/11)。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迟发性腹泻。结论对于晚期胃癌患者,伊利替康联合5-Fu/LV是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5.
Patients after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are at risk of malnutrition, and poor nutritional status negatively affects patients’ clinical outcomes. Knowledge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patients’ nutritional status can inform interventions for improving patients’ nutritio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scribe nutritional status and related factors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fter gastrectomy. A convenience sample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ith gastrectomy was recruited from general surgery or oncology clinics of a medical center in northern Taiwan. Data were collected with self-reported questionnaires, including the Functional Assessment Cancer Therapy—Gastric Module version 4, the Concerns in Meal Preparation scale, 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and the Mini Nutrition Assessment. One hundred and on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There were 81 cases of subtotal gastrectomy and 20 cases of total gastrectomy. Most patients (52.5%) were malnourished or at risk. Linear regression showed that symptom severity (β = −0.43), employment status (β = 0.19), and difficulty in diet preparation (β = −0.21) we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nutritional status. Together, these three variables explained 35.8% of the variance in patient nutritional status (F = 20.3, p < 0.001). More than 50% of our participants were malnourished or at risk for malnutrition, indicating a need for continued monitoring and support after discharge from hospitals.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patients with severe symptoms, unemployment, and difficulties in diet prepara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FOLFOX方案治疗转移性胃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至2011年收治的经细胞学或组织学证实的转移性胃癌患者35例,接受FOLFOX方案化疗治疗。3~4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对患者的生存状况进行随访。结果 35例患者化疗后总有效率为65.7%,内脏转移患者总有效率为59.1%,显著低于淋巴结转移(P<0.05)。随访率为91.4%,中位TTP为6.4个月,中位OS为11.8个月,3年生存率达43.8%。结论 FOLFOX方案治疗转移性胃癌临床疗效显著,毒副作用较轻,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对淋巴结转移敏感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向波 《现代保健》2013,(24):55-57
目的:观察并分析采用不同术式来进行急性胃穿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临床选取的12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分组,将行单纯修补术的60例患者定为实验组;将胃大部切除术6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如治疗效果、溃疡复发Visick分级、并发症等,记录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溃疡复发情况等临床指标与比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胃穿孔时采用单纯修补手术的方法优势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间置空肠代胃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癌行全胃切除后I或Ⅱ型间置空肠代胃生理功能。方法:31例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其中胃底贲门癌经胸腹联合切除8例,行I型间置空肠代胃吻合3例,Ⅱ型间置空肠代胃5例;胃体癌经腹切除者23例,其中I型吻合13例,Ⅱ型10例。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率及吻合口瘘发生。术后1个月至6个月作钡餐检查,见间置空肠袢均呈不同程度的“囊袋”扩张。30-60min I型和Ⅱ型排空时间分别为62.5%和66.7%,80-120min内分别为37.5%和33.3%。饮食恢复正常,血浆总蛋白56-75g/L,占74.2%(23/31),46-55g/L 25.8%(8/31)。血红蛋白110-160g/L占38.7%(12/31),96-105g/L 61.3%(19/31).体重比发病前减轻3-5kg,从事较轻的体力劳动者9例。按Visik分级,全组患者生活质量达到Ⅱ-Ⅲ级之间。结论:临床Ⅱ,Ⅲ期的胃上部癌应选择行全胃切除术,而全胃切除术后间置空肠I型或Ⅱ型代胃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张琳 《现代保健》2013,(19):114-116
目的:通过用替吉奥来治疗老年胃癌患者,观察治疗结果的疗效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方法:选取入住本院的老年胃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替吉奥胶囊来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方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主要的不良反应体现在肝功能损伤、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三个方面,治疗组的患者出现Ⅲ-IV级毒副作用的有7例(14.5%),而对照组为13例(2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满意情况统计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6.7%,对照组为5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用于治疗老年胃癌患者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