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防止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效果。方法将82例川崎病患儿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用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症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冠状动脉扩张1例,对照组发生8例,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如发热、淋巴结肿大及皮肤黏膜改变的恢复时间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缩短。结论良好细致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可增加患儿及家属对川崎病的了解,积极配合医疗各个环节,可减少并发症,加快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防止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效果.方法 将82例川崎病患儿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用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症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发生冠状动脉扩张1例,对照组发生8例,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如发热、淋巴结肿大及皮肤黏膜改变的恢复时间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缩短.结论 良好细致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可增加患儿及家属对川崎病的了解,积极配合医疗各个环节,可减少并发症,加快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3.
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川崎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正锡  陈凤 《现代护理》1999,5(4):27-28
川崎病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采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本文对89例川崎病住院患儿采用单次冲击疗法,在退热和预防冠状动脉损害等方面疗效更佳。配合用药前的准备,用药中的观察护理等措施,89例患儿无任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治愈、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4.
沙志芳 《护理学报》2009,16(21):54-55
总结30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的早期观察与护理。认为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容易误诊,故早期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疾病症状与体征,做好发热、皮肤黏膜的观察与护理,防止误诊及漏诊;注意冠状动脉病变的表现,及时报告医生病情变化;及早确诊,遵医嘱正确、合理使用药物。通过早期观察积极获取的信息,本组患儿均诊断为不典型川崎病,其中最早于入院后第3天确诊,最迟第12天,无1例误诊。本组患儿经确诊治疗后均好转出院,28例出院后门诊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川崎病患儿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001年1-12月收治的川崎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均完全治愈,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川崎病系以全身皮肤、粘膜广泛损害及部分患儿心脏损害为特征,经临床系统观察,正确治疗和护理,预后均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不完全川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5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及早给予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包括发热护理,皮肤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结果由于护理方法得当,所有川崎病患儿痊愈出院,无一例发生冠状动脉扩张等心脏并发症。结论加强对不完全川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及早识别,及早规范治疗及护理,并加强用药观察,并保证应用丙种球蛋白的连续性,有利于不完全川崎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黄静  熊衍君  胡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440-4440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的早期护理干预方法,提高川崎病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对56例川崎病患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的全过程,即进行应用丙种球蛋白的护理、发热的护理、对皮肤黏膜的好、心血管系统的护理等。结果56例川崎病患儿未发生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提高川崎病患儿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了我院儿科自1989年3月至1994年6月收治的9例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氏病)的临床资料。作者提出凡确诊患儿需绝对卧床,保持安静,并密切观察心率、心律以及脉搏和呼吸,减少心冠状动脉病变并发症发生,做好高热、口腔和皮肤护理。  相似文献   

9.
川崎病,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病理表现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儿科近期收治了一例主要以发热,眼结合膜炎,口腔粘膜溃疡。颈淋巴结肿大为临床表现的川崎病患儿。现介绍病情观察与护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皮疹、双眼结膜充血、手足皮肤硬性肿胀、淋巴结肿大以及心血管系统病变的表现。笔者对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31例川崎病的患儿,做出全面的观察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欲清 《天津护理》2012,20(1):17-18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其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发疹和淋巴结肿大。潜在危险因素是冠状动脉病损致狭窄、栓塞.动脉瘤形成.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肌梗死。该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KD已取代急性风湿热成为我国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本文对19例川崎病并发心脏损害患儿进行分析.探讨川崎病导致心脏损伤的早期危害因素及观察的护理措施,尽早干预以减少心脏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2.
邵莹  解春红  魏林琳  谢昕  朱建美 《护理与康复》2014,13(12):1150-1152
总结5例川崎病合并肠道损伤患儿的护理。护理要点是及时发现并处理肠道损伤症状(尤其是肠出血),重视高热和皮肤黏膜护理,加强营养支持,注意观察人血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做好患儿家长的出院健康教育和随访指导。5例患儿治疗6~14d,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3.
张国娣  黄群仙  张园 《护理与康复》2012,11(10):934-935
总结6例川崎病伴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做好高热护理、呼吸道护理、皮肤和黏膜护理、用药护理,注重出院指导,促进患儿康复。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6例患儿均治愈,平均住院9.3d。  相似文献   

14.
陈翠云  廖秋珍 《家庭护士》2008,6(6):525-526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皮肤黏膜出疹、淋巴结肿大和多发性动脉炎为特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自日本医生川崎富作1967年首次描述本病以来,该病已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有报道,1979年、1982年、1986年日本曾有3次大流行,每次持续6个月。在美国和韩国的一些城市每隔2年~4年也流行1次,我国也有川崎病流行,但流行情况未见详细报道。绝大多数患儿年龄在2个月至5岁,但也有成年病人,男女比例为(1.3~1.5):1,复发率为1%~3%。现对我科2001年3月-2006年10月收治14例川崎病患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蒋林  李百玲 《妇幼护理》2022,2(13):3050-3052
目的 探讨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川崎病冠 状动脉病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采用综合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消退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 发热、手足肿胀、粘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儿采用 综合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儿症状消退,提高疾病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6.
川崎病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其病理改变是全身血管炎,部分患儿可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并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并发症。但其早期症状多不典型,易误诊并延误治疗。我院1995—2003年共收治川崎病49例,本文对其临床表现、治疗结果及随访情况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川崎病的有效的细节护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2例川崎病患儿的护理措施.结果 20例治愈,2例自动出院,4例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结论 在护理工作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患儿口腔、眼、皮肤护理要注重细节的护理,以便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临床路径在川崎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雪婷  齐爱华 《护理学报》2009,16(10):75-77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对川崎病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确诊的120例川崎病患儿被随机分为路径组、对照组,制定川崎病临床路径表,根据临床路径表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出院前患儿及家长对川崎病相关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路径组川崎病相关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患儿和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川崎病患儿家长对川崎病相关知识及健康技能的理解和认知,也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利于系统规范地进行健康教育,促进了整体护理的深入。  相似文献   

19.
84例川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是一种以婴幼儿多发的急性发热,皮肤粘膜发疹,淋巴结肿大的疾病。以我国有限的临床资料统计和许多医院收治病人的病人的比例来看,川崎病的发病率遂年增加,已成为儿科后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病因之一。为观察其临床表现、治疗及愈后,我院对住院的84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对川崎病患儿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3月~2015年8月对本院儿科收治的50例川崎病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5例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治疗护理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川崎病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护理依从性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