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伪麻黄碱与麻黄碱对豚鼠气管条的快速耐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交叉应用伪麻黄碱和麻黄碱后,豚鼠气管条的快速耐受作用。方法:采用豚鼠气管条离体实验,结果:两碱交叉应用后,其舒张豚鼠气管条的曲线上计算出的PD2值均显著减小(P<0.05和P<0.01)。结论:交叉应用伪麻黄碱与麻黄碱对豚鼠气管条产生快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呋喃二氢吡啶(FDP)0.5mg.kg^-1,iv,在体兔心肌动作电位时程(APD)延长,心率减慢,FDP1umol.L^-1灌流豚鼠离体心房,能对抗乙酰胆碱(ACh)所致APD缩短的作用,FDP0.5,1umol.L^-1还有抑制兔离体窦房结细胞的APA,延长APD和窦性周长(SCL)的作用,硝芒啶0.5mg.kg^-1 iv,或0.2,1umol.L^-1灌流,均使整体或离体心肌APD缩短,亦不能对抗ACh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复方右旋麻黄碱的抗过敏、抗组胺、抗炎性渗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复方右旋麻黄碱片的抗过敏、抗组胺和抗炎性渗出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口服复方右旋麻黄碱能够抑制大白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能够对抗豚鼠组胺性休克,抑制组胺致离体豚鼠回肠收缩;能够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抑制组胺致大鼠鼻粘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复方右旋麻黄碱的药效强度与Benadryl相近。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研究钩藤碱对豚鼠左右心房的作用,对自发节律右心房,钩藤碱具有负性变时作用,此作用在15-200μmol/L范围内呈浓度效应领带关系,对电驱动离体左心房,钩藤碱在浓度大于200μmol/L时产生负性肌力作用。200μmol/L钩藤碱使阈刺激波宽-强度曲线上移,表明心肌兴奋性下降,钩藤碱抑制肾上腺素诱发的心肌自律性,延长功能性不应期,显著抑制正阶梯现象,上述作用对抗心律失常有益,作用原理可能同其抑制钙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5.
7-氯苄基四氢帕马丁(7-Cl-BTHP)及奎尼丁(Qui)均能明显延长豚鼠离体左心房的功能性不应期,显著抑制肾上腺素诱发的自律性,但7-Cl-BTHP能明显增强豚鼠离体左心房的收缩力,而Qui则对其无影响.在心脏肥厚大鼠及正常大鼠的离体主动脉环,7-Cl-BTHP及Qui对去甲肾上腺素所致的收缩均有抑制作用.7-Cl-BTHP的IC50分别为76及39μmol·L-1,而Qui的IC50则分别为4.6及8μmol·L-1.Qui对氯化钾所致心脏肥厚及正常大鼠主动脉环的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pD2′分别为4.3及4.0,而7-Cl-BTHP则对其无影响.结果提示7-Cl-BTHP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延长不应期,降低自律性和抗α受体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乙醇对离体豚鼠心房肌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乙醇 (ethanol)对豚鼠离体心房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豚鼠左右离体心房测定ethanol对其自动节律、收缩力、功能不应期、静息后增强效应和正阶梯现象的影响。结果 ethanol(12 5 ,2 5 0 ,5 0 0 ,10 0 0 ,2 0 0 0mmol·L-1)明显降低豚鼠离体右心房肌的收缩力 ,同时减慢心率 ;ethanol(12 5 ,2 5 0 ,5 0 0 ,10 0 0 ,2 0 0 0mmol·L-1)抑制豚鼠离体左心房肌的收缩力 ,明显抑制左心房静息后增强效应 ;高浓度ethanol(10 0mmol·L-1、2 0 0mmol·L-1)延长左心房的功能不应期 ,并且抑制左心房正阶梯现象。结论 ethanol具有降低心房自律性、抑制心房肌收缩力、抑制左心房静息后增强效应、延长左心房功能不应期和抑制左心房正阶梯现象的作用 ,其负性变频和负性变力作用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内贮钙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7.
磷酸羟基哌喹(PHPQ)对离体豚鼠左心房的实验显示:30μ-mol/LPHPQ显著地抑制收缩力和收缩力上升速度(dT/dt max),抑制肾上腺素诱发的自律性,延长功能不应期(FRP),降低兴奋性。对离体豚鼠右心房的自发搏动频率和收缩力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上述作用均呈浓度依赖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速激肽NK-2受体拮抗剂SR-48968(1μmol/L)能抑制抗原(OA,10mg/L)诱导的气管和支气管平滑肌收缩;NK-1受体拮抗剂CP-96345(1μmol/L)仅抑制支气管的收缩.两药均抑制辣椒素和P物质引起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对组胺和氨甲酸胆碱引起气管、支气管收缩作用无明显影响.结果证明速激肽参与抗原诱导的气道平滑肌收缩,速激肽受体拮抗剂具有抗过敏性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研究了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小檗胺(Berbamine)对人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的产生及PAF引起的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并与钙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小檗胺(50umol/L,100umol/L)和维拉帕米(10umol/L,100umol/L)预处理的人粒细胞,用A-23187攻击后,PAF的产生明显降低,小檗胺和维拉帕米也能抑制PAF(70pmol/L)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本实验结果提示,小檗胺和维拉帕米对PAF生成及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可能与阻断钙离子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10.
观察了盐酸二氢埃托啡(DHE)对豚鼠和兔离体和在体奥狄氏括约肌运动的作用.结果发现,DHE1.0-100μmol·L-1可浓度依赖性地舒张豚鼠离体和在体奥狄氏括约肌;DHE5μg·kg-1iv抑制兔在体奥狄氏括约肌放电.在相同条件下,吗啡0.1-100μmol·L-1能浓度依赖性地诱发豚鼠离体和在体奥狄氏括约肌收缩;吗啡5mg·kg-1iv增加兔在体奥狄氏括约肌放电.结果提示DHE和吗啡对奥狄氏括约肌的作用性质完全相反,前者抑制,后者兴奋.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