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对内镜、口腔诊疗器械的集中管理模式进行探讨。方法由消毒供应中心对内镜、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进行集中管理,制定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人员培训,提供技术指导,定期检查评价。结果内镜、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及灭菌工作的条件得以改善、人员素质得到提高、工作质量大幅提升,达到了消毒供应中心三项规范的要求。结论通过消毒供应中心的集中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内镜、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及灭菌工作,对提高工作质量、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丽 《中国实用医药》2012,(34):237-239
目的探讨口腔专科诊疗器械集中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处理与保养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将集中式管理模式实施前口腔诊疗器械120件作为对照组,口腔诊疗器械在口腔科内处理。120件集中式管理模式实施后口腔诊疗器械作为观察组,将口腔诊疗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对两组器械的清洗效果和灭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清洁率为90.83%,显著高于对照组清洁率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器械灭菌效果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9.17%,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腔诊疗器械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及保养的模式,可明显提高清洗质量和灭菌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朝阳市医院口腔科消毒灭菌效果调查与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诊疗器械种类多、使用频繁,消毒与灭菌效果不好直接导致医源性感染,加强和改进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作,对预防医院感染,尤其是控制外源性感染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对辖区内6所医院口腔科进行消毒灭菌的效果调查、监测,根据卫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进行采样监测和细菌培养,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和医护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门诊口腔科是医院最易造成交叉感染的场所之一[1],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口腔科的各个环节,防止污染扩散,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技术操作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上海市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的要求,同时结合本院特点制定了口腔诊疗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口腔诊疗器械清洗灭菌操作规程、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处理流程、手卫生规范制度及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消毒灭菌状况监测制度、医疗废物处置制度、人员岗位管理制度、消毒产品采购、验收制度.做到人人知晓、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口腔专科手机器械的消毒和清洗消毒灭菌的规范要求。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总结医院2015年9月—2016年3月期间科室对口腔手机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的方法及保障措施。结果:通过本次调研,明确了科室口腔专科手机器械的处理流程,能保障灭菌效果及临床的使用。结论:规范口腔专科手机器械的消毒供应,使手机器械得以安全使用,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是举证的重要依据,同时提高了消毒灭菌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医疗机构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卫生部颁布了《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的制定是在征得中华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  相似文献   

7.
牙科手机消毒灭菌的流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器械在诊疗过程中直接与患者的唾液、血液接触,污染概率较多,尤其是牙科手机的污染更为突出,由于牙科手机结构复杂,管路较多,消毒灭菌技术难。因此,保证手机的灭菌质量,阻断医源性感染的途径依然是一项重要课题。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用全新的理念、技术、方法、装备打造手机消毒灭菌的流程和管理规范。通过严格手机的流程管理,注重清洗质量,规范工作的每一步骤,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规范手机的消毒灭菌流程是提高手机灭菌质量,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既有效又可行的管理模式,更好地起到了医疗安全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口腔诊疗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对消毒隔离及自身防护意识淡薄,同时口腔器械种类繁多,管腔复杂,消毒灭菌困难,在诊疗过程中极易发生交叉感染.通过,对口腔科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程序,加强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限制血液、唾液、分泌物的扩散,维护医护人员和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9.
肖松艳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129-130
规范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管理方法。分析现状,参照《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消毒灭菌办法。最大限度地控制口腔科医院内感染,保护医生的健康安全。加强诊疗器械及物品的管理,有利用于控制医源性感染及医院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医疗单位牙科器械消毒灭菌效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海妹  姜智 《河北医药》2010,32(10):1312-1313
在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所用口腔器械种类多,结构复杂,使用频繁,极易造成医源性感染^[1]。为了了解牙科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状况,探讨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方法,加强对各级医院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监督,于2009年4至5月对保定市4所市级医院、13所个体诊所牙科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现状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的方法。方法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对各类诊疗器械进行集中化清洗、消毒、灭菌、包装等管理。结果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清洗消毒及相应管理后,有效规范了器械的消毒处理流程,强化了器械消毒的专业性。结论重复使用诊疗器械集中清洗消毒有效提高了器械消毒的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机率。同时,集中清洗消毒延长诊疗器械的使用寿命,节约医疗资源,适于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陈凤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0):2851-2851
口腔门诊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高危险科室之一.口腔诊疗引起的交叉感染一直是国际口腔界和感染学界极为重视又极为棘手的问题,我院口腔科于2005年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实行了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使诊疗工作达到规范化标准,经过省、市卫生局的多次检查,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总结我们的做法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3.
口腔门诊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高危险科室之一.口腔诊疗引起的交叉感染一直是国际口腔界和感染学界极为重视又极为棘手的问题,我院口腔科于2005年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实行了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使诊疗工作达到规范化标准,经过省、市卫生局的多次检查,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总结我们的做法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4.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消毒供应中心的布局、设施、人员配置及其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消毒灭菌工作的质量及医疗护理质量、患者的安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的前提[1,2].为了解我市公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现状,2010年5月对晋城市12所公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柴桂凤 《青岛医药卫生》2005,37(6):454-454,45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加强口腔医疗活动的消毒管理是杜绝医源性感染、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6.
王悦  张英怀  史利克  张鲁涛  刘燕 《河北医药》2009,31(20):2824-2825
口腔科门诊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由于口腔内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而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中又不可避免地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等口腔内分泌物,易造成诊室空气、环境及诊疗器械的污染。如果不重视消毒、灭菌、隔离工作,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很容易造成乙肝、丙肝,艾滋病,结核病等血源性和呼吸性疾病的传播,增加门诊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因此加强口腔科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是保证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改变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状况.方法 实施消毒供应室集中化管理.结果 通过实施集中化管理,由供应室定时将使用后的口腔器械回收,根据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性质选择合适的消毒、清洗、包装、灭菌方法,极大地提高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率.结论 实施集中化管理是确保消毒灭菌质量的有效方法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一次性口腔检查器,5号针头的注射器是口腔科临床常用的必备器械,本产品采取密封包装,经钴灭菌消毒,供临床一次性使用,从而克服了原有普遍口腔器械重复使用灭菌不彻底所造成的疾病和交叉感染,同时又减少了医院用于灭菌消毒的大量人力物力,近年来由于使用方便,易于保存,灭菌效果好、安全、可靠、越来越广泛适用于临床,受到广大口腔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优化质量管理在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及实施效果.方法 将已经使用过的口腔复用诊疗器械进行椅旁预处理后,集中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对器械进行程序化的分类、清洗消毒、检查保养、包装、灭菌,加强对诊疗器械清洗质量以及灭菌后湿包率的管理力度.结果 实施质量管理后清洗合格率比实施前提高(90.63%比84.00%,P=O.000 2),无菌物品的湿包发生概率明显降低(3.13%比5.56%,P=0.000 7).结论 优化质量管理能够提升口腔科复用器械的清洗质量和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20.
口腔是微生物侵入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制订严格的口腔无菌操作规范及器械消毒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口腔科器械大多数采用高压灭菌、煮沸灭菌、干烤和化学灭菌法。化学灭菌法有酒精、新洁尔灭、来苏、过氧乙酸和84消毒液等。在一般无条件下可将牙钻、扩大针、砂石磨头、成形夹等口腔器械采用消毒方法如下:将器械浸泡于已于1%次氯酸溶液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