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医德源远流长,其宗旨在于仁爱,其标准为精诚,具体要求有六:作风严谨,广征博采,沉潜专精,不慕名利,一视同仁,实事求是。中国传统医德对当代医德建设和医学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故以新安医家医德观为研究对象,阐明其在《新安医学》课程教学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伟 《医学动物防制》2001,17(10):547-548
<正> 医德医风近几年来已成为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行业管理的难点问题。我站自1996年以来通过建立个人《医德档案》,以档案资料为依据进行严格奖  相似文献   

3.
我院医德医风教育的一贯做法是坚持不懈地抓宗旨教育,提高医德认识;坚持不懈地抓医患交流,增强医德情感;坚持不懈地抓义务践行,锻炼医德意志;抓领导垂范,坚持医德信念。今年根据总部《关于加强医德医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通知》精神,医院党委认真组织学习,吃透《通知》精神实质,明确通知标准和要求,经过教育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谈谈我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加强组织领导,摸清情况找对策 医院成立了以首长为正副组长,机关三处干部为组员的医德医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工作制度,各组员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科室设医德医风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支部委员组成,负  相似文献   

4.
论医德医风建设与医德档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医德档案的特点及来源医德档案的形成是医院在新形势下对医务人员实行监督、制约、教育的结果 ,是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医德医风监督制约教育机制。其特点是 :医疗工作者个体道德行为所引发的外界对单位总体行为的评价。医德档案的特点决定了其资料来源渠道有别于人事档案、科技档案等其他种类档案。其来源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是自我鉴定形成的医德材料。主要有主体与医院签订的《职业道德责任书》 ,执行医院加强医德建设 ,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各项规定的情况 ,执行岗位工作制度、服务规范的情况 ,执行《医院医德…  相似文献   

5.
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应该是造福于人类,而不应有损于人类。一个人的道德培养应自幼开始,一个医生的医德培养应自医学生开始。一、浅谈道德与医德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论语》《墨子》《孟子》等著作,论述了深执的伦理观念。做为一个大国的公民也应具有好的社会公德及个人道德。而医德乃医务人员的职业使命,救死扶伤本身就蕴含着高贵的医德。医生行医,必行其德,医与德之关系就如鱼儿离不开水,  相似文献   

6.
医德医风档案电子化的探索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步月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2):1030-1031
<正>2008年底,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指导意见》规定,全国各地各级医疗机构,均要实行医德考评制度。而落实好医德考评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环节就是建立医务人员医德档案。完善的医德医风档案可以充分发挥档案的监督约  相似文献   

7.
1医德教育的途径进行职业活动,就要受到职业道德的约束,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医药卫生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称为医学伦理道德,简称医德。目前,中等卫校开设的医德教育的课程主要有《医学伦理学》、《职业道德》、《人际沟通》,以及《护理人员礼仪》等科目。学校的医德教育途径与方法主要有思想政治课教育、业务课教学中的德育、学校管理中的德育,以及在劳动和课外活动中进行的德育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实施医德教育的基本途径。由于它目的性、计划性强,而且由专职教师来担任,所以它是中等卫校整个医德教育最主…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 ,我国各医学院校普遍开设有《医学伦理学》或《医学职业道德》、《药学职业道德》课 ,这一事实表明 ,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医德医风教育在医学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 ,我们也很切实地感受到当前医德医风的教学效果并不很尽人意。由于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认识偏差及教学方法上的失当或过时 ,从而极大程度地制约着这一课程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下面我对这些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1 对医德教育的地位认识不到位 ,应当给予其更高的定位  目前各类医学院校虽然普遍开设了医德这门课 ,但仍普遍把它定位于…  相似文献   

9.
先秦、秦汉时期的医学伦理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黄帝内经·素问》四失五过、《史记》六不治的今释及淳于意、张仲景医术、医德医风再述,勾勒我国早期医学伦理思想的发展轨迹,阐述我国医学伦理思想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先秦、秦汉朴素医德思想,进而挖掘其对改善当前医生职业道德与医患关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医精诚》对医者应具备的道德规范和人文素养提出了相关要求。通过追溯《大医精诚》的形成背景,探析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并以《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为基础反思当代社会对医学道德的需求,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和医改背景,以及医疗环境中存在的道德困境,提出当代社会应以“道德自律”的内在要求和“道德他律”的外在约束相互结合作为医德建设新路径,旨在为完善当代医德建设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品行及构建良好医疗环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医德与医生职业相伴而生,自从医疗业和医学产生以来就有人提倡医德。我国古代医家著作里有丰富的医学伦理思想和优秀的医德传统,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医书《皇帝内经》,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明代龚迁贤的《万病回春》等著作里都有丰富的医德内容。南宋医书《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在谈到医德时说:“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廉恭,动须礼节,举乃和要,无自忘尊,不可骄饰。”又说“医小不可云大,事易不可云难,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等。总结古代优秀的医德传统,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本文浅论一名合格医务人员的道德规范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是几千年历史发展的智慧结晶,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堪称传统医德文化的经典,融汇了儒家仁爱?道家无为?佛家慈悲的思想,是医学史上最全面最系统的医德专著,对其从儒?释?道三方面进行文化溯源,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对现代医德有着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百论寻径》是作者几十年来发表的一百多篇文章的集编稿,较集中地探寻了医德医风建设的路径和规律。综述了医德理论、医德规范、医德组织等四项建设及医德层次教育、他自合律运用、医德医风形成等十项规律。  相似文献   

14.
从独尊医术到兼重德艺——传统良医论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时期,“良医”已成为一个比较流行的概念。考察多种典籍的有关记载可知,当时良医纯粹是基于医术的精良而作出的判断。传统医学名著中最早论及医德的,是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自序”则是一篇具有很高价值的医德文献。晋代杨泉首次明确地将医德内涵纳入良医概念,实现了传统良医论从独尊医术到兼重德艺的嬗变。其后,唐代孙思邈对良医概念的道德内涵作了进一步的扩充,而明代陈实功的“医家五戒”、“医家十要”以高度概括的语言系统地总结了祖国传统医德规范,被西方学者推崇为世界最早成文的医学道德法典。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医务人员医德的法律地位的分析,进一步论述了医德的广义性与狭义性、倡导性与约束性、法定性与强制性,特别是法定性医德法规和医德法律条文对医务人员医德的规范作用.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执业医师法》和医德法规、规章,自觉养成良好医德,尽职尽责为人民健康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中外医德规范通览》收录了中国古近代、中国当代和中国医界拟议的医德规范,外国古近代、外国当代和国际医德规范。一书在手,即可将古人、今人,外国的医德规范来为我们订定医德规范、推进医德医风建设作参考和借助。  相似文献   

17.
当前医德医风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 ,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是医院形象的集中反映。当前在加强行业行风建设过程中 ,医德医风问题为全社会所瞩目 ,多为人们所关注。近年来 ,我院深入持久地开展医德医风教育 ,不断加强行业行风的建设 ,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1 医德医风教育经常化、多样化、制度化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务人员道德规范》 ,我们按照各类人员的工作特点 ,提出不同的医德规范 ,如医生医德规范要求 ,护士医德规范要求等 ,并将其作为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准则 ,使医…  相似文献   

18.
我院在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时,将《医学伦理学》作为重要内容;将临床实习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讨论了医德与法律的界限。结果:学生不仅从理论上弄通了医德和医术的辨证关系,医德  相似文献   

19.
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人才的基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知识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医学生的医德医风也提出了新的课题,救死扶伤的职业要求决定了其医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近几年,医德医风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经济观念的引入使医德的树立已发生动摇.据调查职业道德水平最差的职业中,医师已排在第二位.因此,医德教育是医学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医德的提高与完善是医师职业道德中的核心,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20.
麻醉医师除了应履行《医德规范》外,还应具备其独有的道德素质,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及与手术医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