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儿童睡眠结构的改变,探讨OSAS儿童术后症状改善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方法对1998年12月至2003年10月广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15例OSAS儿童进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于夜间睡眠时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比较手术前后宏观睡眠结构和微观睡眠结构的变化。 结果手术治疗对OSAS儿童宏观睡眠结构无明显改善。微观睡眠结构:术后觉醒指数(27±02)较术前(62±04)明显减小(t=725,P<001)。 结论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对OSAS儿童睡眠结构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微观睡眠结构上,即觉醒指数明显减小。因此微观睡眠结构的改善应该是OSAS儿童术后症状改善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睡眠是整个脑部特有的现象 在人的一生中,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由此可见睡眠对每一个人是多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睡眠的质量决定着生活的质量。可是一个人为什么要睡眠?这个问题一直是科学家想要彻底解决的问题。最近,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科学家们针对睡眠的原因提出了几种说法,  相似文献   

3.
《妇幼健康》2004,(3):42-44
当宝宝哭闹或睡眠不安时,一些年轻妈妈便将宝宝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宝宝越哭越凶,妈妈摇晃得也就越猛烈,直到宝宝入睡为止。  相似文献   

4.
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也称为睡眠障碍性疾病,包括睡眠启动及维持障碍、过度睡眠障碍、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及与特定睡眠阶段有关的各种功能障碍等。近十余年来,儿科因睡眠问题就诊的患儿明显增多。国内开展的“全国2~12岁儿童睡眠状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存在睡眠问题的儿童约为28.87%[1]。然而,国内不同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所得出的结果差异很大,推测除与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有关外,也可能与研究采用的评估方法及技术不同有关。流行病学调查中主要通过问卷调研形式来评价睡眠状况,因此,当评定结果异常时发现的仅为异常的睡眠行为表现,而不是睡眠障碍性疾病。   儿童睡眠障碍可引起儿童身心发育障碍,导致学习与记忆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下降等问题。引起儿童睡眠障碍的因素很多,多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有研究认为,2~6岁儿童的遗传与环境因素是睡眠障碍的两大主要致病因素。此外,儿童心理行为异常、躯体器质性疾病等也常致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与睡眠卫生、社会、家庭、营养和抚养教育方式等因素有关[2]。   随着对儿童睡眠认识的不断深入,睡眠障碍及其相关疾病已受到儿童神经、精神、心理、呼吸内、耳鼻喉、儿童保健和发育行为儿科等各专业的重视。但仍有许多问题,如诊断、治疗等内容尚需各学科达成共识,共同协作解决。  相似文献   

5.
据健康专家的调查,有不少人在清早觉得醒不过来,老是睡不够。这并不是说他们比别人懒,而是说明他们需要更多的睡眠.并需要提高睡眠质量。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睡眠失调中心主任沙森博士说:“你之所以起不来,就是因为你没有睡足。”  相似文献   

6.
据健康专家的调查,有不少人在清早觉得醒不过来,老是睡不够。这并不是说他们比别人懒,而是说明他们需要更多的睡眠.并需要提高睡眠质量。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睡眠失调中心主任沙森博士说:“你之所以起不来,就是因为你没有睡足。”  相似文献   

7.
睡眠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项生理活动,与人类的生理、心理功能以及病理状态密切相关。很多人有过被各种睡眠问题困扰的经历,10%~23%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睡眠障碍的研究。癫痫发作存在昼夜分布规律,且有睡眠-觉醒依赖性,睡眠-觉醒节律与癫痫存在多种联系,且癫痫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症状也多种多样。因此,熟悉、掌握儿童睡眠障碍与癫痫的相互关系对癫痫的诊治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儿童睡眠状况,探讨提高儿童睡眠质量的措施。 方法延边大学医院儿科于2005 10,应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儿童睡眠中心临床问卷的中国修订版,对贫困县(吉林省汪清县城区)750名2~6岁儿童的睡眠时间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儿童全天睡眠时间均值为(1088±100)h,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各年龄组睡眠时间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抚养人睡眠习惯、母亲学历、儿童性格倔强、患鼻炎和有出生窒息史等是睡眠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贫困县2~6岁儿童全天睡眠时间明显低于上海地区和国外儿童,但与北京地区、延吉市儿童相似;做好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及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高母亲的睡眠质量,尽力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睡眠环境,才能有效地保障他们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相似文献   

9.
血精过低时,人会感到倦怠、疲劳、暴躁、反应迟钝等。研究发现,低血糖还可能在入睡后发难,使人容易在噩梦中惊叫而醒、浑身出汗,难以重新入睡。 为什么低血糖与做噩梦有关呢? 实验研究证实,人在睡眠过程中,会以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两种形式交替进行。  相似文献   

10.
《妇幼健康》2007,(9):53-55
优质的睡眠,是成长的关键,适当的睡姿,是睡眠的绝佳保障。尤其新生儿还不会翻身,他们的睡相完全掌握在父母手上,是要以安全舒适为依归?还是头型美观为考虑?该让宝宝采取什么样的睡姿,正考验着新手父母的智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健康儿童和哮喘儿童睡眠紊乱状况调查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初步调查北京地区2~12岁健康儿童和哮喘儿童中睡眠呼吸障碍常见症状的发生率,比较二者的差异。 方法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间对北京6个近郊区县随机整群抽取6193例2~12岁健康儿童和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疾病专业门诊随机抽取的200例2~12岁缓解期哮喘儿童,由专人负责对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状况问卷调查。 结果哮喘儿童睡眠障碍症状发生率为47.0%(94例)。其中睡眠频繁鼾症发生率为11.0%(22例),喉头哽咽1.5%(3例),张口呼吸13.0%(26例),睡眠呼吸暂停1.5%(3例),磨牙8.0%(16例),梦呓7.0%(14例),梦游0.5%(1例),睡眠中肢体抽动4.0%(8例),睡眠不安28.5%(57例)。哮喘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较无呼吸道疾病的正常儿童高,其中睡眠频繁打鼾、睡眠不安、张口呼吸和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哮喘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于无呼吸道疾病的正常儿童,其中睡眠频繁打鼾、睡眠不安、张口呼吸和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应引起重视。对哮喘儿童睡眠障碍的防治应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孕妈咪会出于种种原因不能睡个好觉,然而睡眠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不但能够消除身体的倦怠,而且还可以促使大脑产生更多的成长激素。这种激素对于胎宝贝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可以帮助他们在子宫里长得更快。因此,孕妈咪一定要让自己拥有充足而良好的睡眠。  相似文献   

13.
《妇幼健康》2005,(6):65-66
小孩子在睡觉时爱打呼噜,许多家长可能会认为那是睡得香。其实不然,从医学上讲,打呼噜又叫“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睡眠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呼吸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建立完全性睡眠剥夺的幼鼠模型,探讨短期完全性睡眠剥夺对幼鼠体温调节及生长的影响。 方法2005 01 03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科研究所12只出生后3周刚断奶的雄性幼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小站台水环境的方法对幼鼠进行48h的睡眠剥夺。睡眠剥夺前、24h及48h后,分别进行体温、体重及进食量的监测,并计算日能耗,睡眠剥夺结束后处死幼鼠并对重要脏器进行称量。 结果实验结果表明48h睡眠剥夺后,两组幼鼠体温均出现随时间变化特点,在睡眠剥夺24h后增高,48h后出现体温下降;睡眠剥夺后试验组幼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试验组的进食量在48h后明显多于对照组;在日能量消耗的比较中,试验组在24h睡眠剥夺后的能耗明显高于对照组;睡眠剥夺48h后各器官重量仅双肺重量与体重的比值在两组间存在差异。 结论幼鼠完全性睡眠剥夺的早期即出现体温显著下降,较早显现体温调节中枢的失衡,并且体格发育受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妇幼健康》2005,(1):59-59
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中国青少年的研究发现,与那些充分睡眠的同龄人相比,那些长期缺觉的青少年更加容易产生自杀的念头。  相似文献   

16.
《中外妇儿健康》2006,(3):47-47
睡眠是人正常的生理需求,深沉、甜美的睡眠是每个人所希望拥有的,不过任何人在其漫长的一生中,都难免会遇到失眠的现象。精神、创伤、药物、浓茶也可能导致失眠。那么,性生活不和谐不完美是否也会导致失眠呢?回答自然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发病率较高、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疾患,表现为睡眠时反复发作性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产生低氧血症,并可导致多系统器官功能损害,在围手术期如不给予足够的重视,有可能发生猝死等严重后果。现对我院妇科近期手术病例中出现的3例此类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广东省中山地区某小学6~12岁学龄儿童的夜间睡眠时间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2005-11-12,随机整群抽取广东省中山市城区某小学6~12岁全部学生,共2012名学龄儿童,对其家长进行儿童家庭社会环境与睡眠健康问 卷调查。 结果发出调查问卷2012份,结果回收合格问卷1936份,回收率96.22%。6~12岁学龄儿童的夜间睡眠时间平时为(9.10±0.57)h,周末为(9.47± 0.81)h,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16.437,P=0.000);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年龄组(相差1岁分组,共6个年龄组)儿童平时的夜间睡眠时 间逐渐减少,依次为9.28h、9.27h、9.04h、9.04h、8.96h、8.85h。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父母认为孩子睡眠时间足够、儿童的年龄、 家庭人口数、有固定的睡眠时间、抚养人的睡眠时间、常常晚上看电视入睡、父亲文化教育程度等7个变量是影响儿童平时夜间睡眠时间的主要 因素(r=0.261,F=60.683,P=0.000)。 结论6~12岁学龄儿童的年龄、家庭社会环境是其夜间睡眠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应提高家长对儿童睡眠健康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儿童及鼾症儿童多导睡眠图的特点及多导睡眠图对儿童睡眠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4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74例OSAHS儿童及62例同年龄组原发性鼾症儿童进行整夜多导睡眠(PSG)监测,并进行比较,观察呼吸紊乱指数、觉醒次数、周期性腿动指数、睡眠最低血氧饱和度等16项指标。 结果与鼾症组相比,OSAHS儿童周期性腿动指数、呼吸紊乱指数、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发生在非快速眼动期的呼吸紊乱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PSG是鉴别诊断儿童OSAHS与鼾症的重要方法,通过对PSG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强调PSG是诊断儿童睡眠有关疾患,特别是OSAHS的分型、病情评价的有用和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睡眠姿势与睡眠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 2006年6月至2007年4月对长沙市5个行政区内2706名3~12岁儿童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状况调查问卷》调查。 结果 2706名儿童中睡眠姿势为侧卧位者为50.92%,俯卧位为26.42%,仰卧位为22.65%。平均年龄:侧卧位组(7.83±2.69)岁、俯卧位组(6.35±2.49)岁、仰卧位组(7.79±2.63)岁,3组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睡眠障碍发生率:俯卧位组为50.6%,侧卧位组为37.6%,仰卧位组为29.9%,不同睡眠姿势组间的睡眠障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3.101,P < 0.05)。俯卧位组多汗、磨牙、辗转不安、肢体抽动、觉醒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仰卧位组(χ2 = 61.828、8.973、8.946、8.614、7.154,均P < 0.0125);俯卧位组多汗、打鼾、辗转不安、用口呼吸的发生率亦高于侧卧位组(χ2 = 6.553、11.176、9.693、9.552,均P < 0.0125)。结论 睡眠姿势与睡眠障碍有相关性,儿童以采取仰卧位睡眠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