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目标设定式认知教育联合个性化饮食护理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老年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认知教育和饮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目标设定式认知教育和个性化饮食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营养状况好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UC患者采用目标设定式认知教育联合个性化饮食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综合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 119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 ,随机分为观察组 (5 9例 )和对照组 (6 0例 )。对照组病人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综合康复训练。采用生活质量问卷 (QOLI)、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 (SDSS)评定病人精神残疾的减轻程度。结果 6个月后QOLI评分 ,除物质生活维度外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出院后 1个月SDSS评定 ,精神残疾减轻程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提示综合康复训练可降低精神分裂症病人精神残疾程度 ,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探讨延续护理对烧伤患者瘢痕增生预防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2年12月我院收 治的16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 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瘢痕增生情况、对自身残疾的接受度及生活 质量。结果 观察组V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S-R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SHS-B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 烧伤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有效预防瘢痕增生,提高患者对伤残的接受度,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9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理论模型综合护理干预。出院后6个月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干预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跨理论模型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三度空间护理模型在前列腺电汽化术后病人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度空间护理模型(下简称模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52例前列腺电汽化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按术后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按护理模型进行护理,即将病人的术后自护成熟度分为4个层次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于病人出院3个月后进行前列腺症状(IPSS)和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 IPSS、QOL优良率分别为93.4%、94.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模型的应用能系统确定病人存在的自护缺陷,明确护理人员与病人的角色关系.使整个护理过程围绕病人的自护缺陷展开,提高了康复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2例IVAP化疗患者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上述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乳腺癌患者IVAP化疗期间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心理干预对机械性手伤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机械性手伤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276例机械性手伤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评估并实施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于入院后第1天、第7天、出院时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除精神病性外,其余8项因子评分均>3分,入院第7天、出院时观察组除精神病性外,其余各因子评分与入院第1天及对照组同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机械性手伤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消除患者心理障碍,使之正视伤残事实,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增强再就业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阶段性健康教育对烧伤整形植皮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9月-2018年9月笔者医院106例烧伤整形植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围术期常规治疗护理和阶段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干预后患者烧伤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心理健康状态、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烧伤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GSES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简明烧伤患者健康量表(BSHS-A)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关系、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及总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领域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阶段性健康教育对烧伤整形植皮患者进行干预,可提升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对提升治疗效果和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瑞姆自理理论在恶性肿瘤患者固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03例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实施自我护理)和对熙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应用症状自评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状态和自护知识掌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自护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将奥瑞姆自理理论用于化疗病人,能改善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可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机械性手伤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276例机械性手伤残患者随机分为时照组和观察组各1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评估并实施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于入院后第1天、第7天、出院时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除精神病性外,其余8项因子评分均〉3分,入院第7天、出院时观察组除精神病性外,其余各因子评分与入院第1天及对照组同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机械性手伤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消除患者心理障碍,使之正视伤残事实,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增强再就业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We reviewed 39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three- and four-part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21 patients (group A) we had used an anatomical prosthesis for the humeral head and in 18 (group B) an implant designed for fractures. When followed up at a mean of 29.3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overall Constant score was 51.9 points; in group A it was 51.5 and in group B 52.4 points. Th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was assessed using a numerical rating scale and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In group A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was found in 29% and 50% in group B. Partial integration was seen in 29% of group A and in only one patient in group B, while resorption was noted in 43% of group A and 44% of group B. The functional outcom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or partial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p=0.022). The specific trauma prosthesis did not lead to better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The difference in clinical outcome obtained by the two design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