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术后镇痛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后切口疼痛可引起机体明显的应激反应.加剧组织分解代谢,影响切口愈合及患者的康复.术后镇痛能有效地控制术后切口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目前很多镇痛方法,特别是病人自控镇痛的应用,大大缓解了病人的术后切口疼痛,但仍有50%-70%的病人术后疼痛得不到有效缓解,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术后疼痛管理体系.近年来欧美流行的术后镇痛管理模式是控制术后疼痛的最佳模式,即以护士为基础,以麻醉医师为督导的疼痛管理模式.护士在病人术后镇痛管理中起到关键的作用[1,2] .我院2005年以来对术后病人采取疼痛管理模式,分析疼痛未及时控制原因.采取相应对策,使病人术后切口疼痛得到有效缓解.现总结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泽云 《护理研究》2007,21(20):1842-1843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对产妇镇痛效果及术后早期泌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需行剖宫产孕妇根据自愿选择术后镇痛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对照组术后不使用镇痛泵,观察两组产妇切口疼痛程度、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初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镇痛泵能有效地解决剖宫产术后产妇切口疼痛问题,促进早泌乳。  相似文献   

3.
黄泽云 《护理研究》2007,21(7):1842-1843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对产妇镇痛效果及术后早期泌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需行剖宫产孕妇根据自愿选择术后镇痛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对照组术后不使用镇痛泵,观察两组产妇切口疼痛程度、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初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镇痛泵能有效地解决剖宫产术后产妇切口疼痛问题。促进早泌乳。  相似文献   

4.
邵虹 《天津护理》2012,20(3):158-158
手术后疼痛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剖宫产患者术后切口疼痛,严重影响了产妇术后活动及按时哺乳,继而影响了产妇术后身体的恢复和乳汁的分泌。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应激反应,有利于术后病人呼吸、循环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加[1]  相似文献   

5.
疼痛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应激反应,有利于术后病人呼吸循环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病人产后身体的恢复。近年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已广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现将我院在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龚向弘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1):1029-1030
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由产妇进行疼痛自我管理,减轻术后切口疼痛,已在我院广泛开展。据统计,2006年7~12月,剖宫产术后镇痛泵使用率已达98.6%。术中、术后留置导尿管是剖宫产的必要配合工作。但在按常规术后24 h内停留置导尿的情况下,有很多产妇不能顺利自行排尿。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子宫收缩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3月—2001年10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15例,其中65例于剖宫产手术结束后留置硬膜外导管施行术后自控镇痛(观察组);另50例剖宫产手术结束后即拔除硬膜外导管不施行术后自控镇痛(对照组)。结果:剖宫产术后施行自控镇痛对子宫收缩无不良影响,不增加产后阴道出血量;同时镇痛效果显著,病人伤口疼痛明显减轻,能及早下床活动,促进机体的康复;并能作到早期哺乳,促进母乳喂养。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良好,对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无影响,不增加术后阴道出血量。  相似文献   

8.
消炎痛栓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英娣 《护理与康复》2005,4(3):236-236
剖宫产术后切口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而且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影响机体的康复。剖宫产术后给静脉镇痛泵镇痛,费用昂贵,患者嗜睡、头晕、乏力。自2003年8月开始,本院采用消炎痛栓肛塞用于剖宫产术后止痛,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术后切口疼痛不仅严重影响产妇术后的活动及按时哺乳,而且对术后身体恢复及乳汁的分泌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甚至导致术后严重的并发症[1].传统的间断肌内注射镇痛剂,不仅用药量大、起效慢,而且镇痛效果不确切.为了有效地解决术后镇痛的同题,本文应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技术用于剖宫产术,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疼痛严重影响了术后活动及按时哺乳,从而影响了剖宫产术后身体恢复及乳汁的分泌,甚至产生术后并发症。为了有效地解决产妇术后疼痛的问题,2003年12月-2006年12月,我们为862例剖宫产的产妇术后安置了一次性持续微量麻醉镇痛泵,均收到了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也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现将该泵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Headache》1988,28(4):280-281
  相似文献   

13.
14.
黄莉英 《护理学报》2008,15(1):88-89
目的通过镇痛知识教育提高患者对术后镇痛的认知度,改善术后镇痛需求,有效控制术后疼痛。方法将168例择期腹腔手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施镇痛教育组(观察组)和未实施镇痛教育组(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后一对一实施常规疼痛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镇痛知识教育,统一教育内容,包括术后镇痛的临床意义、术后常用镇痛方法、镇痛方法优缺点、术后镇痛注意事项、止痛药的不良反应、』临床使用止痛药的常见误区,术前1d再次复述巩固教育内容。术前1d由责任护士用同一指导语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患者对术后镇痛的认知度,术后2d内由责任护士询问和记录每位患者的不同镇痛需求。结果两组患者对镇痛的认知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镇痛的临床意义、术后常用镇痛方法、镇痛方法优缺点、术后镇痛注意事项、使用止痛药的常见误区等知识的了解多于对照组(P〈0.00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镇痛需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术后使用PCA镇痛例数、肌内注射杜冷丁镇痛和口服止痛药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5)。结论开展镇痛知识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对镇痛的认知度,提高患者术后镇痛的接受程度,改善患者术后镇痛需求,有效控制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术后镇痛与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应激伴随着复杂的内分泌代谢改变,可以直接影响免疫系统,并增加感染和肿瘤恶化的机会。使用镇痛剂可以抑制术后疼痛应激反应,但另一方面镇痛剂本身也对免疫系统功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合理使用镇痛剂对保持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创伤应激和镇痛剂都可引起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现综述如下。1围术期免疫功能抑制的可能机制1.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活化手术创伤应激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剧烈兴奋,大量的糖皮质激素释放入血,使免疫细胞内合成释放β-内啡肽,而这种内源性阿片肽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物质,可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产生免疫抑制效应。糖皮质激素的水平与组织损伤的程度以及术后免疫功能抑制的程度密切相关。1.2交感神经兴奋围手术期大量的儿茶酚胺释放入血。体外实验提示儿茶酚胺通过β受体介导的cAM P通路直接抑制自然杀伤细胞(N atura l K iller C e ll,NK)和细胞毒淋巴细胞(Cyto-tox ic T Lym phocyte,CTL)活性。此外儿茶酚胺还可影响巨噬细胞和TH细胞因子的分泌,减少IL-2、IL-12、γ干扰素(In ter-feron,γIFNγ)释放,刺激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