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易言群  彭仲先  赵柱莲 《西部医学》2010,22(8):1554-1555
目的探讨不合作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的方法及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左手固定皮肤,右手食指后退针芯至套管内,根据血管情况决定送管长度进行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结果观察组穿刺置管成功率97%,对照组为82%。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单手置管可提高不合作病员静脉留置针的穿刺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杨小球 《当代医学》2012,(31):133-134
目的改良神经外科患者四肢微小血管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方法将120例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由1名护士按照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术独立进行操作;观察组由2名护士配合完成,采取低角度,缓慢进针,穿刺后见回血操作者右手固定针翼不动,左手继续绷紧皮肤,而由另1名护士协助将外套管推入静脉,之后,操作者右手退出针芯方法。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6.7%(52/60)比71.7%(43/60),P<0.05]。结论改良双人配合方法可提高神经外科患者四肢微小血管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进静脉留置针置管方法,提高内科病房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置管成功率及满意度.方法将60例需要静脉穿刺留置针置管的患者按穿刺入选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取一个穿刺护士和另一人共同操作植入静脉留置针;对照组病人采取一个护士按常规方法单独操作植入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置管方法的效果,同时采用自制的问卷比较两组患者对各自的置管方式的满意度.结果两人配合送管的一次成功率为93.33%,病人满意度为96.66%,一人操作的一次成功率为66.66%,病人的满意度为73.33%,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入选的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两人配合进行穿刺方法一次成功率高,病人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直接送软管法行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的成功率。方法:随机将106例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53例采用传统方法,观察组53例采用直接送软管法;比较2组置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81%(P〈0.01)。结论:直接送软管法可以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置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置管改进技术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采用改进的静脉留置针穿刺。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8.18%,对照组为87.27%;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为6.25%。结论采用改进的静脉留置针置管穿刺,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改进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将160例患儿随机分成传统组件80例,改进组80例.传统组采用见回血后助手绷紧皮肤,操作者左手与右手配合一退一进将外地管送入血管的方法.改进组采用见回血后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不动,右手食指固定针芯,拇指将外地管送入血管的方法.结果 改进的方法提高了静脉留罟针的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张堤  陈兰 《右江医学》2012,40(5):692-693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进行采血和输液的效果及优越性。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2月因各种疾病入住我院儿科的危重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头皮及四肢浅静脉置留置针进行采血和输液,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置留置针进行采血和输液,对两组患儿每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每次采血成功率、每次成功穿刺置管的时间、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儿每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每次采血成功率、每次成功穿刺置管时间、留置针留置时间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将采血和输液两项操作融为一体,既缩短了操作时间,又增加了置管成功率,为抢救工作赢得了时间,减轻了患儿的身心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快速提供实验室检查数据,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将21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06例和试验组104例。对照组采用见回血后,操作者左右手一进一退配合将外套管送入血管的方法。试验组采用见回血后,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不动,右手食指退出针芯2~3mm,拇指与食指将外套管送入血管的方法。结果:试验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5.67,P〈0.05),两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4,P〉0.05)。结论:试验组单手操作法优于双手穿刺法,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使用静脉留置针行儿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拟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置管,观察组在B超引导下应用静脉留置针代替改良塞丁格技术中的穿刺针进行置管操作.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置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置管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间、术后静脉炎发生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静脉留置针代替改良塞丁格技术中的穿刺针进行B超引导下PICC置管,可以提高儿童PICC置管一次穿刺及置管成功率,降低置管后静脉炎发生率,缩短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0.
李志敏  刘金凤 《吉林医学》2013,(20):4173-4174
目的:探讨两种静脉进针法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效果。方法:将需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24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进针方法穿刺,观察组采用负压进针法穿刺。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回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负压进针法可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魏西霞 《吉林医学》2012,33(19):4237-4238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所起的作用。方法:将300例使用留置针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包括评估、告知、宣教、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健康教育、皮肤的观察、置管的护理、并发症干预等,对照组实行了简单的输液护理。结果:两组在置管并发症、成功率的发生方面都有显著差异。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减少了留置针在使用中的并发症,保证了留置针的使用效果,健康教育在小儿静脉留置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提高穿刺成功率,延长置管时间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新生儿直型静脉留置针两种不同置管方法 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将90例使用直型安全留置针静脉穿刺的新生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穿刺成功后对照组采用边推套管边退针芯,观察组采用拔出针芯后连接抽取生理盐水的2m l注射器根据血管长度边推边送入套管,然后接肝素帽或输液.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和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直型安全留置针的改良置管方法 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儿静脉穿刺的痛苦,降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改进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及固定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方法 将5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采用传统方法一人操作及胶贴固定留置针.改良组采用两人操作,助手固定患儿并绷紧血管下方的皮肤,利于外套管的送入,穿刺成功后用弹力帽固定.结果 两组经过比较,改良组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均优于传统组.结论 改良组的操作及固定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利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方法的临床效果,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方法:将21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10例采用新方法穿刺置管,对照组106例采用传统方法穿刺置管,比较两组穿刺一次成功率。结果:试验组一次性成功率94.5%,对照组一次性成功率78.3%。结论:新方法穿刺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两种穿刺送管方法的穿刺成功率。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穿刺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沿血管前行1~2mm,退出针芯3~4㎜后,左手仍绷紧穿刺部位下方皮肤,右手平稳送外套管及针芯至血管再取出针芯;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沿血管前行1~2mm,然后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采用的方法明显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将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穿刺见回血后固定针芯,缓慢送导管再撤出针芯的常规方法;观察组采用穿刺见回血后继续进针0.2 cm 后撤针芯0.2~0.3 cm,持针座和针翼将导管与针芯一起全部送入血管再撤出针芯的方法。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观察组采用的操作方法可以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磺酸粘多糖乳膏在静脉穿刺困难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静脉穿刺困难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山莨菪碱治疗,观察组患儿使用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留置针和PICC置管耗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留置针和PICC置管耗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4/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穿刺困难患儿采用磺酸粘多糖乳膏进行治疗,能够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同时可以预防静脉炎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对小儿静脉穿刺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6个月~1.5岁的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静脉穿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音乐干预,比较2组小儿一针穿刺成功率以及留置针的有效留置时间.结果 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率及留置针留置时间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音乐干预能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并延长留置时间,有利于减轻患儿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武玉娟 《甘肃医药》2016,(4):296-297
目的:观察30度进针法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实际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80例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例,采用30度进针法进行穿刺。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10~20度进针法进行穿刺,记录两组患者穿刺一次成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30度进针法显著提升了一次成功率,延长了留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方法 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120例患儿,按需要留置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6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的送管方法见回血后再进针2~3mm再送管方法,改良组采用见回血后单手退针再送管的方法.结果 传统组一次穿刺成功51例,成功率为85.3%,改良组一次穿刺成功有56例,成功率93.3%.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采用见回血后单手退针再送管的方法比传统的见回血后再进针2~3mm再送管的方法更能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