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我们采用鼻内筛前神经电灼治疗变性鼻炎,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35例完整的材料整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l·l一般资料。本文35例中,男8例.女27例。年龄26~56岁。本组的患者均有典型的鼻痒、连续打喷嚏及流清水样鼻涕的病史,病程为8个月~10年。该病发作时,均有明显的季节性。本组行变应原皮肤试验的阳性者21例,其中,8例在电灼前曾接受变应原特异性脱敏治疗.未获效。1·2方法。患者采取坐位,以l%麻黄素少许加1%地卡因纱条行鼻腔粘膜的表面麻醉,将电灼器头置于鼻中隔前端粘膜表面,高度为中鼻甲的水平,稍施压力,通协3S…  相似文献   

2.
鼻内窥镜下电灼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电灼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电灼蝶腭神经、筛前神经及下鼻甲62例.术后定期复查,随访2 a后对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2例均行一次手术,术后2 a显效46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7.1%.结论对于药物或脱敏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或不愿意接受上述药物治疗的病人,使用鼻内窥镜下双极电灼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辛芩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鼻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避免接触变应原 ,然而对有些变应原特别是气传性变应原 ,常常难以避免 ,药物治疗仍然是变应性鼻炎首选疗法 ,我科使用辛芩颗粒口服治疗过敏性鼻炎 4 5例 ,并与 30例使用息斯敏治疗本病进行对比 ,借以观察辛芩颗粒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选择临床表现典型 ,确诊为常年性或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 75例 ,其中男 4 0例 ,女 35例 ,病程 3~ 5年 ,均有阵发性鼻痒 ,连续喷嚏 ,水样鼻涕 ,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 ,检查见鼻粘膜特别是下甲粘膜苍白水肿 ,分泌物涂片检查可见嗜酸性白细胞增多 ,按就诊顺序将病人分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应用5%咪喹莫特乳膏联合电灼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6例。电灼组应用常规电灼治疗,电灼+药物组应用5%咪喹莫特乳膏联合电灼方案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HPV-DNA载量和治疗总有效率、1年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电灼+药物组尖锐湿疣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电灼组的71.74%(P<0.05);电灼+药物组1年复发率为2.17%,明显低于电灼组的17.39%(P<0.05);治疗前两组HPV-DNA载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灼+药物组患者治疗后HPV-DNA载量均明显低于电灼组(P<0.05)。结论:尖锐湿疣应用5%咪喹莫特乳膏联合电灼方案治疗效果确切,可降低HPV-DNA载量和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4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鼻炎治疗方法虽多 ,但疗效常常不佳。近年来作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 4 6例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  90例过敏性鼻炎 ,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男 31例 ,女1 5例 ,年龄 1 7~ 61岁。西医治疗组男 2 8例 ,女 1 6例。两组均为常年发病或季节发病 ,就诊时均为过敏性鼻炎发作期 ,病程 2 5天~ 7年。诊断标准 ①本人及家庭多有变应性疾病的病史 ;②接触某种变应原后立即发病 ;③无定期 ,可长可短 ,有典型的鼻痒 ,陈发性喷嚏发作 ,嗅觉减退或消失 ;④鼻镜检查鼻腔粘膜水肿…  相似文献   

6.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症。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鼻甲部分切除术[1] 。近年来我科采用经鼻内窥镜下应用广西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生产的GX 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 4 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 ,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4 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中 ,男性 31例 ,女性 17例 ,年龄介于 18~ 6 4岁 ,其中下鼻甲粘膜均肥厚患者 34例 ,中鼻甲粘膜肥厚患者 11例 ,中、下鼻甲粘膜均肥厚者 3例。双侧病变 4 2例 ,单侧 6例。病程 1~ 2 4年 ,平均 9年。全部病例均有持续性鼻塞、闭塞性鼻音 ,部分病例伴有流…  相似文献   

7.
我院 1994~ 2 0 0 1年采用高频电灼双筛前神经分布区治疗常年性鼻炎 15 2例 ,经随访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 2例 ,男 89例 ,女 6 3例。年龄 16~ 6 3岁 ,平均年龄 36 .5岁。病程多在 2年以上 ,最长 18年 ,平均7.6 5年。其中 16例曾行过敏原试验 ,6例过敏原阳性并行脱敏治疗无效。按诊断记分标准 :30例 8分 ,4 4例 7分 ,78例 6分。1.2 治疗方法 患者半坐于手术床上 ,将 1%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 (10ml地卡因含 0 .1%肾上腺素 1ml)置于双侧鼻腔行表面麻醉 2次 ,2 %利多卡因在双鼻丘部及中隔前上部鼻丘对…  相似文献   

8.
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目前常用下鼻甲硬化剂、激光、电灼及手术等方法繁琐且有并发症,我院自1997年10月~1999年10月使用珠海市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EBH-型耳鼻喉微波综合治疗仪治疗肥厚性鼻炎110例,疗效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以鼻塞为主要的症状,呋麻棉片置鼻腔下鼻甲无明显收缩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110例。其中男79例,女31例,年龄19~65岁,平均47岁。病程2~25年,平均8年,绝大多数患者均有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史。其中10例有鼻中隔弯曲。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用1%地卡因棉片行鼻腔粘膜表面麻醉…  相似文献   

9.
我科从1998年2月份起,采用天津格兰德医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GW-92C型多功能微波治疗仪治疗6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经诊断为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62例,男35例,女27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2岁。其中双下鼻甲肥大伴中鼻甲肥大及息肉样变者8例。患者鼻塞均为持续性,部分患者尚伴有头痛史。病程1~10年。12 治疗方法121 术前常规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以减少微波治疗时引起的鼻心反射及病人焦虑烦躁,从而保持患者安静。122 用1%丁卡因棉片表面麻醉中下鼻甲粘膜,均为2…  相似文献   

10.
变应性鼻炎为机体对变应原敏感性增高而呈现以鼻腔粘膜病变为主的型超敏反应。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多见于青少年。其主要症状为鼻塞、鼻溢、鼻痒和打喷嚏,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学习。我院1996年11月~1999年10月应用微波治疗86例变应性鼻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86例,均符合1990年乌鲁木齐会议制定的变应性鼻炎的标准,其中男57例,女29例,年龄17~67岁,病程为3个月~13年,均为各种药物长期保守治疗无效者。1.2 方法 采用EBV-型(珠海市和佳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1.
我院制备的复方卡那霉素滴鼻剂 ,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小儿鼻前庭炎等的治疗。经多年的临床观察 ,本制剂以其使用方便、疗效确切、价格低廉而深受广大患者喜爱。现就制备方法及临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5 1例患者均来自我院耳鼻喉科门诊 ,男 2 39例 ,女 112例 ,年龄 10~ 6 5岁 ,病程最短 5天 ,最长 6年。其中过敏性鼻炎 16 8例 ,干燥性鼻炎 92例 ,小儿鼻前庭炎 6 2例 ,萎缩性鼻炎 2 9例。所有患者就诊前 1周内未进行治疗。1 2 方法1 2 1 制备方法 :称取CMC -Na 17 5 g放入适量水中 ,待自…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 1 997年 4月~ 2 0 0 1年 4月应用微波凝固配合口服自拟“去敏愈鼻汤”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98例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8例均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其中男5 5例 ,女 43例 ,年龄 1 4~ 60岁 ,其中 1 6~ 3 6岁 64例 ,占 65 .3 % ,病程 1~ 2 2年。既往均使用过抗过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有 5例曾行特异性脱敏治疗中途中断。以上病例均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2 治疗方法2 .1 微波治疗 病人取坐位 ,用 1 %地卡因棉片行鼻腔粘膜局麻 2遍 ,间隔时间 5 min。再以 1 %利多卡因浸润麻醉鼻中隔前上方 ,鼻…  相似文献   

13.
微波手术是一门新兴的科学,近年来,它的临床应用普遍受到重视。自lop年6月一lpes年6月,我们使用微波凝固鼻腔内筛前神经的分支治疗过敏性鼻炎35例,取得较好近期疗效,现报导如下。l资问和方法1.l$床资料:本组患者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13一刀岁,守均35岁。病程l-22年。10例伴有肥厚性鼻炎。1.2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以混有1:1000肾上腺素的1啪地卡因棉片行界胶粘膜麻醉,15llllll后取出棉片。打用成都锦江征被电扭厂生产的WB-10型微波治疗机,用它的钝头辐射线接伯征点状征固界坡外侧壁的鼻丘部和界中田的前上方,使局部…  相似文献   

14.
经尿道电切术与电灼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经尿道电切术与电灼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 2007年9月至2010年8月期间确诊为腺性膀胱炎的患者94例,其中53例行经尿道电切术(电切组),41例行经尿道电灼术(电灼组),两组患者术后均联合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化疗并随诊6个月,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指标及患者随访情况。结果电切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略高于电灼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灼组术后病率和复发率均高于电切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电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疗效优于电灼术。  相似文献   

15.
鼻丘去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和鼻溢液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变应性鼻炎及鼻溢液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症 ,局部及口服用药疗效欠佳。鼻溢液按其性状可分为水样、浆液性、粘液性、粘脓性、血性、痂皮及脑脊液数种。我科自 1994年 6月至1998年 11月采用双侧鼻丘粘膜下去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及鼻溢液 5 6 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 5 6 0例 ,其中临床诊断符合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讼断标准的患者 474例 (84.6 4% ) ,男 34 4例 ,女 130例 ;年龄 14~ 75岁 ,平均 35 .6岁 ;病程 1~ 30年 ,平均 2 .3年 ,均为口服及局部应用抗过敏药物无效者 ;鼻溢液患者 86例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变应性鼻炎患者68例,表面麻醉下在鼻内窥镜下应用双极电凝筛前神经及下鼻甲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结果:显效38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6%。结论: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筛前神经及下鼻甲可作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鼻衄既是全身性疾病,又是鼻局部疾患常见的的临床症状;若出血不止,见头昏晕者,先师秦伯未称为“鼻洪”,近年来我们用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因慢性干燥性鼻炎引起的鼻衄重症患者14例取得良好疗效。患者因长期慢性炎症,使鼻腔粘膜上皮变薄,纤毛脱落,腺体萎缩,分泌物减少,粘膜干燥,易于破裂:或由鼻腔粘膜炎性糜烂,小溃疡而经常鼻衄。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14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者53岁,最小者12岁;病程最长者二十年,最短者四个月;经检查11例为慢性干燥性鼻炎伴粘膜糜烂,3例为慢性鼻炎伴粘膜糜烂及小溃疡。病情重者每周鼻衄1~2次,最多每次出血200毫升,轻者每月鼻衄2~3次,每次最少出血20~30毫升。因长期失血伴不同程度贫血者9例,14例患者经过电  相似文献   

18.
本院自 1996~ 2 0 0 0年采用微波在鼻内窥镜下筛前神经烧灼 ,下鼻甲部分烧灼治疗变应性鼻炎 4 4例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4 4例中男 2 0例 ,女 2 4例 ,年龄 18~ 4 8岁 ,病程 3~ 2 5年 ,其发病的季节性不明显 ,均有喷嚏、水样涕、鼻阻、鼻痒主要症状 ,依据《耳鼻咽喉科学》“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打分 ,诊断为重度 32例 (72 .7% ) ,中度 10例(2 2 .7% ) ,轻度 2例 (4 .6 % )。2 手术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鼻腔粘膜表面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 ,在0°和 30°内窥镜下用微波烧灼鼻腔外侧壁及鼻中隔前上方(靠近鼻…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两广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变应原谱检测及分析,筛查出两广地区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为变应性鼻炎的鉴别、诊断、治疗、预防等提供统计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科诊治的200例具有2个以上变应性鼻炎症状(喷嚏、清水样涕、鼻塞、鼻痒)且症状持续或间歇发作一年以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行标准化变应原皮肤点剌试验。结果受试患者中149例(74.5%)变应原呈阳性反应,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前3位依次为粉尘螨136例(68.0%)、户尘螨131例(65.5%)、蟑螂52例(26.0%)。结论在两广地区导致变应性鼻炎的吸入性变应原中屋尘螨、粉尘螨占据主要地位,是该地区防治变应性鼻炎的的重点变应原。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 ,我院于 1999年 1月~2 0 0 0年 1月开展微波机治疗肥厚性鼻炎手术 ,临床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微波手术 (治疗组 ) 4 8例 ,男 30例 ,女 18例 ,年龄 18~ 6 6岁 ,平均 35 .6岁 ,下鼻甲部分粘膜切除术 (对照组 ) 4 2例 ,男 18例 ,女 2 8例 ,年龄 19~ 6 0岁 ,平均 30 .2岁 ,两组病例均为长期药物和滴鼻剂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病例。1.2 治疗方法 1.2 .1 微波手术  1)采用坐位 ,1%地卡因棉片表面麻醉 3~ 5分钟 ,麻醉棉片 ,置鼻腔粘膜表面更换 2次。我科采用天津中亚科技公司制造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