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立体定向内窥镜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an J  Jiang C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9):536-538
目的探讨经内窥镜切除脑肿瘤的可行性、适应证及优越性。方法自行设计生产一种工作道相对宽大、能在脑实质中进行操作的脑立体定向内窥镜,用来进行脑深部肿瘤切除手术和其它颅脑手术。临床试用30例:颅内肿瘤13例,颅内血肿15例,脑脓肿1例,脑囊虫病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及大部切除7例,活检2例。血肿全清除7例,大部清除8例。脑脓肿吸除1例,脑囊虫孤立病灶切除1例。全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脑立体定向内窥镜切除脑深部肿瘤定位准确、损伤小,其适应证为边界清楚、血供不丰富的微小肿瘤。直视下迅速清除脑内血肿,能止血。内窥镜手术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微侵袭性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弥散性神经胶质瘤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临床诊断弥散性神经胶质瘤的水平,方法 对4例神经胶质瘤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MRI进行分析。2例开颅手术,2例CT立体定向活检术,均经病理证实为弥散性神经胶质瘤病。结果 4例均有颅内压增高表现,除1例病灶累及大肠2个脑叶外,其余均累及大脑3个叶,病灶在T1W1均呈低或等信号,在T2W1上呈高信号,局部脑组织肿胀,无坏死囊变及出血,占位效应不明显,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3例胼胝体肥大增厚,结论 MRI有其特有表现。手术或立体定向活检术是确诊该病的最佳选择。确诊后化疗及放疗应作为常规治疗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立体定向辅助显微手术切除脑功能区病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立体定向技术的进展.尤其是神经导航技术出现.立体定向切除术已成为神经外科手术的主流.尤其当病灶位于重要功能区或脑深部时.常规方法手术容易造成医源性损伤。采用立体定向和显微外科技术.经脑沟或非功能区切除肿瘤损伤最小.手术效果好旧。本院自2004年9月以来.采用ASA602S立体定向仪与ASA620手术计划系统辅助.利用双靶点法优化手术路径.对9例额顶颢叶功能区病灶施行显微切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开颅手术与立体定向微创脑胶质瘤切除术治疗脑胶质瘤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2014-04—2018-04间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脑胶质瘤患者,将行开颅脑胶质瘤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立体定向微创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各3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量表(CCS)评分及术后随访1 a期间的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可改善患者的CCS评分,近期总有效率高和复发率低,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5.
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显微切除手术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显微切除手术治疗脑转移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局麻下安装立体定向仪头架,行CT扫描,计算出肿瘤中心、肿瘤距离皮层最近点及其连线的延长线与颅骨外板交点(作为骨窗中点)的三维坐标,然后用环钻钻一骨窗,根据已计算出的三维坐标用探针指出肿瘤位置,在手术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临床应用18例,全部病例均达到肿瘤全切除,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立体定向显微手术治疗脑转移瘤有显著疗效,这一术式特别适用于功能区或深部脑转移瘤手术。  相似文献   

6.
立体定向脑内病灶活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先进图像引导立体定向脑组织活检术方法 ,明确其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7年12月至2009年1月立体定向脑内病灶活检的1187例病历资料,其中男性694例(58.5%),女性493例(41.5%);年龄1~85岁(平均39.7岁).CT(含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引导活检607例,MRI(含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引导活检580例;采用常规框架立体定向活检手术726例,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活检手术461例(含定向引导神经内镜活检).早期450例立体定向手术定位,采用CT或MRI图像测量靶点坐标方法 ,不能立体显示穿刺途径;后期737例立体定向手术定位,采用计算机三维重建病灶方法 ,能够立体显示穿刺路径.结果 活检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1156例(活检阳性诊断率97.4%).本组中983例(82.8%)获得肿瘤学病理诊断,主要包括神经胶质瘤、转移性肿瘤、原发性淋巴瘤、生殖细胞瘤等;173例(14.6%)为非肿瘤性病变,其中包括多发硬化和瘤样脱髓鞘病变、神经变性疾病、炎性病变、寄生虫病等.活检穿刺手术并发少量血肿(<10 ml)而无神经功能障碍20例(1.7%),较大血肿(>10ml)需要外科处理(置管引流或开颅血肿清除)9例(0.8%);活检出血导致死亡3例(0.3%).本组无颅内感染病例.结论 先进影像技术引导的立体定向脑组织活检术是一种微侵袭、可靠的脑内疾病确定诊断手段.生化成像、功能成像技术的发展,为立体定向引导的活检技术赋予了崭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立体定向和皮层脑电精确定位切除颅内癫痫灶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立体定向和皮层脑电精确定位切除颅内癫痫灶是癫痫外科的重要治疗手段 ,手术方法简便可靠 ,手术创伤小 ,但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满意的效果 ,手术中护理配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科自 1998起利用ASA— 60 2型定向仪对 2 0例颅内单发病灶进行螺旋CT引导下立体定向和皮层脑电精确指导手术进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手术配合经验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 ,男性 11例 ,女性 9例 ,年龄 9~48岁 ,平均 2 8岁。其中癫痫灶位于顶叶 5例 ,颞叶 5例 ,额叶 6例 ,枕叶 4例 ,病理报告脑囊虫 8例 ,钙化灶 6例 ,脑脓肿 4…  相似文献   

8.
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神经内镜下清除脑内血肿术19例。结果手术有效率95%,1例术后1个月再出血行开颅手术。结论内镜手术使立体定向手术的不可视性变为可视性操作,是脑内血肿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脑立体定向手术中,研究采用无框架定位方法,取代传统的定向仪框架的效果。方法:CT扫描确定脑内病变及头部标志点,计算机建立与靶点对应的三维坐标体系和手术规划,智能机械臂为术者提供准确导航和操作平台。结果:临床成功完成无框架定位脑手术42例,手术种类包括脑肿瘤内放疗28例、脑内病变活检6例、小型脑瘤切除2例、脑脓肿抽吸2例、脑内血肿排空2例、金属异物取出2例。结论:采用无框架定位脑手术,具有减少病人痛苦、方便术者操作、扩大手术范围、提高手术安全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MRI导向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在颅内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ng YQ  Zhao GG  Li KC  Li JY  Yu T  Wang L  Li YJ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9):667-669
目的 探讨MRI导向立体定向活检手术的准确性及其在颅内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安装CRW立体定向框架,采用MRI容积扫描与多层重建技术,对26例临床表现不典型或CT扫描不能发现明确病灶的患者施行立体定向脑活检手术。结果 26例患者均未出现因活检手术而造成的出血、偏瘫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得到明确的病理诊断及相应的治疗。结论 MRI导向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在准确性上明显优于CT导向活检手术;对于颅内疑难病例的诊断,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切除中的意义. 方法利用MD-2000系列脑立体定向神经导航切除颅内肿瘤28例. 结果转移瘤8例、脑膜瘤10例均全切,胶质瘤全切8例,次全切2例.导航精度(1.5±0.5) mm.手术时间3~4 h.18例随访6个月,7例胶质瘤中3例复发再手术,5例转移瘤出现颅内新病灶,6例脑膜瘤无复发. 结论在神经导航下切除颅内肿瘤,定位准确,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采用立体定向技术与显微外科技术相结合以清除浅表脑实质内血肿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 对36例高血压性浅表脑实质内出血患者,头部安装Leksell立体定向框架,行头颅CT扫描定位,设计手术通路.采用局部麻醉下皮肤直切口,开颅骨小骨窗,在手术显微镜下切开脑皮层,逐步清除血肿,深部残余血肿者术后注入尿激酶溶解引流. 结果 术后复查CT,36例患者脑实质内血肿均得到有效清除.随访12 ~ 36个月,除2例失访外,其余患者按ADL分级评价:Ⅰ级(痊愈)9例占26.5%,Ⅱ级(轻残)16例占47.1%,Ⅲ级(中残)7例占20.6%,Ⅳ级(重残)2例占5.9%. 结论 应用CT引导下立体定向显微外科手术可以快速有效地清除血肿,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14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Tian ZM  Lu WS  Zhao QJ  Yu X  Xu YG  Wang R  Qi SB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0):702-704
目的应用自行研制的无框架脑立体定向仪(CAS—R-2型)取代传统立体定向仪,实施脑立体定向手术。评价此系统的临床实用性、操作精确性和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1月,我们应用CAS—R-2型机器人系统,临床实施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14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48个月(平均24个月),观察定位精度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临床成功完成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定位操作均一次性完成,无相关手术并发症,手术有效率93.3%。结论此方法与前期普通立体定向手术比较,具有减轻患者痛苦、扩大手术范围、方便术者操作、提高手术安全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立体定向经额部软通道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分两组,治疗组:用改良立体定向经额部软通道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52例。对照组: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52例,比较这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改良立体定向治疗组与传统开颅对照组相比,前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病死率、致残率明显下降,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改良立体定向经额部软通道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病死率低,尤其适用于高龄危重、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原发病灶切除及脑转移灶的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临床治疗3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脑转移瘤加肺部原发灶的根治性切除治疗21例;接受γ-刀照射脑转移瘤加肺部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治疗16例.观察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和1年生存率情况.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18~26个月).显微手术切除治疗和γ-刀照射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8个月和12.6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12/21)和56.25%(9/16).结论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灶的病例应采取手术处理;至于脑部转移灶的处理,γ-刀的使用具有创伤小、疗程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原发病灶切除及脑转移灶的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临床治疗3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脑转移瘤加肺部原发灶的根治性切除治疗21例;接受γ-刀照射脑转移瘤加肺部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治疗16例.观察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和1年生存率情况.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18~26个月).显微手术切除治疗和γ-刀照射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8个月和12.6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12/21)和56.25%(9/16).结论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灶的病例应采取手术处理;至于脑部转移灶的处理,γ-刀的使用具有创伤小、疗程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原发病灶切除及脑转移灶的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临床治疗3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脑转移瘤加肺部原发灶的根治性切除治疗21例;接受γ-刀照射脑转移瘤加肺部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治疗16例.观察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和1年生存率情况.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18~26个月).显微手术切除治疗和γ-刀照射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8个月和12.6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12/21)和56.25%(9/16).结论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灶的病例应采取手术处理;至于脑部转移灶的处理,γ-刀的使用具有创伤小、疗程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原发病灶切除及脑转移灶的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临床治疗3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脑转移瘤加肺部原发灶的根治性切除治疗21例;接受γ-刀照射脑转移瘤加肺部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治疗16例.观察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和1年生存率情况.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18~26个月).显微手术切除治疗和γ-刀照射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8个月和12.6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12/21)和56.25%(9/16).结论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灶的病例应采取手术处理;至于脑部转移灶的处理,γ-刀的使用具有创伤小、疗程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原发病灶切除及脑转移灶的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临床治疗3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脑转移瘤加肺部原发灶的根治性切除治疗21例;接受γ-刀照射脑转移瘤加肺部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治疗16例.观察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和1年生存率情况.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18~26个月).显微手术切除治疗和γ-刀照射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8个月和12.6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12/21)和56.25%(9/16).结论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灶的病例应采取手术处理;至于脑部转移灶的处理,γ-刀的使用具有创伤小、疗程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原发病灶切除及脑转移灶的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临床治疗3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脑转移瘤加肺部原发灶的根治性切除治疗21例;接受γ-刀照射脑转移瘤加肺部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治疗16例.观察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和1年生存率情况.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18~26个月).显微手术切除治疗和γ-刀照射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8个月和12.6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12/21)和56.25%(9/16).结论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灶的病例应采取手术处理;至于脑部转移灶的处理,γ-刀的使用具有创伤小、疗程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