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987年开始,我们以自拟痹证汤为主,辨证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48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采用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提出的诊断标准。1.2一般资料本组148例,其中男54例,女94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0岁;病程最长30年,最短3个月。2治疗方法痹证汤药物组成川牛膝30g,生甘草9g,苍术6g,生麻黄10g,制乳设各9g,全虫9g,白僵蚕12g,制马钱子1g,制川乌6g,每日1剂,分3次服。加减:寒盛加制草乌6g;热盛加生石膏30g,知母20g,防风12g;气血两虚加黄芪30g,白芍30g,鸡血藤20g,当归20g;肝肾两亏加…  相似文献   

2.
近10年来,笔者自拟止遗方治疗小儿遗尿症42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22例,女20例;最大年龄12岁,最小年龄5岁,平均6.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7年;全部病例经X线摄片或CT检查,其中有腰骶部脊柱裂者10例。2治疗方法止遗方处方:益智仁9g,复盆子9g,桑螵蛸12g,台乌药6g,党参9g,茯苓10g,菖蒲6g,远志6g,生龙骨15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2次服。小儿兼有多汗,面色晃白或萎黄,精神差等气血虚弱症状者,加黄芪12g,当归8g;兼有食欲不振等症状,加神曲氏麦芽6g,鸡内金6g。1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运用自拟活血化痰汤治疗女性乳腺增生患者33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本组33例均经临床辨证为痰瘀交阻型,其中已婚者27例,未婚者6例。年龄23~30岁者11例;31~40岁者16例;41岁以上者6例。治疗方法:自拟活血化痰汤药物组成有丹参30g、赤芍12g、穿山甲10g、丝瓜络12g、清半夏18g、生牡蛎30g、昆布30g、海藻30g、夏枯草15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2次。20天为1个疗程。加减:肝郁气滞者加柴胡、郁金;气虚者加黄芪、党参;月经不调者加益母草、香附。治疗结果:33例中,治愈31例,显效1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31例均选自1992年至今服药半年以上的门诊和住院的患者,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对 SLE修订的11项标准中4项以上者。其中男4例,女27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12岁,平均年龄28岁;病程最长11年,最短40天,平均病程1.8年;其中服用激素者22例,未服用激素者9 例;盘状红斑狼疮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9例;有发热症状者9例,关节疼痛者15例,皮肤红斑者18例,肝脏损害者12例,肺脏损害者2例,肾脏损害者19例,心脏损害者5例。 2 治疗方法 31例患者均以滋阴清热为主治疗。方药:生地30 g,元参30 g,白花蛇舌草20 g,半枝莲20 g,生石膏30 g,知母20 g,山药30 g,地骨皮 20 g,甘草 10 g。其中发热者加羚羊粉、大黄、大青叶等;关节疼痛者加防己、木瓜、透骨草、乌梢蛇;皮肤红斑者加紫草、青蒿、双花、山豆根;肝脏损害者加柴胡、枳壳、香附、郁金;肾脏损害者加山萸肉、白术、泽泻、龟版;肺脏损害者加百合、大贝、沙参、葶苈子;心脏损害者加党参、白术、云苓、桂枝。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1994年以来,运用中药加结肠宁膏剂,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50例,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男对例,女对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7岁,病程最长10年,短者半年,均经乙状结肠镜检查后证实。1.2治疗与方法1.2.l中药治疗:以病泻要方为基本方:白术15g、白芍20g,陈皮、防风、柴胡、机壳、炙草各10g;热盛者加黄连10g,葛根15g;腹痛重者加川柿子、元胡各10g;气虚者加北茂30g,升麻6g;肾阳虚者加制附子10g,肉桂6g;久泻不止加五味子、粟壳各6g。1.2.2灌肠治疗:结肠宁膏剂主要成份:蒲黄、丁香…  相似文献   

6.
输卵管梗阻所致不孕症在妇科疾病中占相当比重,约占不孕症的40%,是造成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1994年3月~1996年5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5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56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全部经泛影葡胺造影摄片诊断为输卵管不通,排除结核性及先天性畸形造成的输卵管阻塞。56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3岁,最大37岁,平均年龄30岁;不孕病程2~5年者41例,6~10年者15例;原发性不孕12例,继发性不孕44例。2治疗方法2.1中药治疗基本方药:川芎15g,当归15g,丹参15g,香附10g,路路通15g,穿山甲159,桃仁6g,红…  相似文献   

7.
笔者运用《伤寒论》竹叶石膏汤加味治疗美尼尔氏病共70例,男24例,女46例。年龄最大者48岁,最小者23岁;病程月余者6例,l~2周者30例,1周之内者34例。治疗方剂;谈竹叶129、生石膏309、太子参12g、麦冬12g、半夏6g、生姜3片、粳米gg、炙甘草6g、芦根309、白芍159、薄荷12g。加减:烦热少气者加五味子og;心悸明显加龙牡各309;呕吐恶心明显、苔垢者加麦香、佩兰各129;血压偏低着加黄茂159,偏高者加泽泻gg,慈仁15g。服药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服约10~20ml,稍凉,l日数次频眼。疗效标准:显效;典型的三联症即眩晕、耳鸣、听力减…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1977年~1994年间运用本验方加味治疗鼻衄40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10岁,其中35~58岁者20例,占57.4%;病史:3~10天者12例,11~15天者8例,6个月以上者5冽。治疗方法基本方剂组成:藕节30g、生地20g、炒黄芩15g、麦冬15g、牛膝10g、阿胶烊化10g、元参15g、炒桅子12g、甘草3g.随证加减:如属温热病久,明亏邪热者,可加白芍、丹皮,以助益明清热之力;久病阴亏孤阳独炽者,加龙骨、牡蛎、大小蓟以助滋阴潜阳,凉血止血之力;若见便秘者可加大黄、瓜笑通利腑气;口渴…  相似文献   

9.
自1986年以来,根据情肺化痰、祛风平喘扶正固本的机理,自拟平喘饮及平喘九,治疗支气管哮喘10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106例中男49例,女57例;年龄18岁以下29例,18~35岁46例,36~50岁21例,51岁以上10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4年,平均6.6年。1.2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1988年哮喘病诊断标准(修改稿)为难。1.3方药及其加减(1)平喘饮:金银花20g,桔梗10g、炙麻黄12g,蝉农10g、炒杏仁12g,清半夏10g、五味子15g、苏子10g、白术12g、云苓12g、白果10g、地龙15g、制僵蚕15g、补骨…  相似文献   

10.
自1993年4月至1996年3月,我科运用自拟止哮散治疗支气管哮喘30例,达到了止咳平喘、缓解发作之目的。现介绍如下。l一般资料所治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42岁,最小5岁,平均年龄17.8岁;病程最长14年,最短1.5年,平均7.8年;有哮喘家族史者12例,占40%。皆为发作期患者。其病情属重度者2例,中度14例,轻度14例。2治疗及观察方法处方:西洋参109,蛤蚣Zg,麻黄109,杏仁109,川贝10g,蝉蜕109,地龙159,甘草6g,水煎服,日1次。小儿用量酌减,一般5岁~10岁用VZ量,10岁以上用2/3量。用药7天为一疗程。观察期间停用其他…  相似文献   

11.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6例均来自门诊,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者62岁。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9天。2诊断标准贝《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①起病突然;③患侧眼裂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③患侧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低并向健侧牵引。3治疗方法基本方:白附子10g,白僵蚕10g,防风10g,鸡血藤30g,络石藤15g,钩藤15g,丹参30g,赤、白芍各12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6天为1个疗程。随证加减:伴面部抽搐者加全蝎10g,蜈蚣3条;伴肝阳上亢者加石块明30g。本组16例患者中除1例配合肌…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笔者自1987年以来用自拟“蔓芎汤”,治疗60例患者,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本组病例男性24例,女性36例。年龄20~58岁。病程2个月至12年。药物组成:蔓荆子12g、川芎15~20g、白芷15g、羌活12g、防风9g、细辛5g、半夏6g、薄荷6g、升麻6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若肝火偏盛,加龙明草、振子;失眠者加枣仁、柏子仁;痰多可加陈皮、胆南星;久痛人络加桃仁、赤芍。疗效标准分为痊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停药后1年复查无复发者;显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停药半年后复发者;好转:头痛及伴…  相似文献   

13.
眩晕是指以头晕目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笔者用温胆汤加减治疗中医辨证属痰浊中阻证之眩晕38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18~17岁,其中30岁以下4例,31~40岁8例,41~ 50岁14例,51~60岁6例,61~70岁6例;诊为内耳眩晕症者8例,脑血管疾病所致眩晕者10 例,药物副作用所致眩晕者3例,高血压所致眩晕2例,不明原因所致眩晕者5例。 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年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的中医诊断标准:1)有典型的眩晕症状:自身有旋转或晃动感,或目眩,或视物有旋转感;或自觉头晕、昏沉或晕胀不适。2)有反复发作史。3)中医辨证属痰浊中阻证:除眩晕外,尚有头重如蒙,胸闷身困,食少神疲,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舌苔白腻,脉儒滑或弦滑。 3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半夏16 g,陈皮18 g,茯苓20 g,枳实15 g,竹茹10 g,甘草6 g,生姜6 g,天麻12 g,石葛蒲18 g,大枣1 枚。伴肝阳上亢加钩藤、石决明;伴气血亏虚加黄芪、当归;伴肾精亏虚加黄精、枸杞子;伴失眠者加酸枣仁;伴心悸者加远志。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口服,1周为1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它中西药。  相似文献   

14.
慢鼻渊是界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青少年发病率较高,以致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笔者近年来运用黄羊汤合苍耳子散治疗慢鼻渊108例,收效较佳,现整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8例中,男67例,女41例;年龄最大32岁,最小12岁;病程在1年以内者36例,1~3年者52例,3年以上者20例;西医诊断:慢性上颌窦炎72例,慢性额窦炎13例,慢性多鼻窦炎23例。全部病患均经西药或穿刺治疗而收效欠佳。2治疗方法本组108例患者全部采用中药治疗。方药:黄答12g,桑白皮159,桅子109,连翘129,赤芍12g,桔梗109,薄荷10g,荆芥穗109,苍耳…  相似文献   

15.
刘凡 《河北医学》1998,4(10):87-87
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疾病.由外感时邪所致.临床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为主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二季气候寒凉多变时发病率最高。笔者自1994年至1998年3月问以囱拟解肌退热方治疗小儿感冒发热1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门诊病人80例.住院者38例;男性68例,女性50例;年龄1.5~13岁;病程3~10d;体温38.5℃~39℃者71例.39℃以上者47例。2治疗方法2.1基本方药:银花10g.连翘12g.柴胡9g.荆芥10g,葛根9g,板蓝根20g、丹皮6g、竹叶6g。此用量一般适用于7~12岁患儿.3~7岁患儿约用2/3量,3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临床中常遇到不少久治不愈的咳嗽,采用一般常法治疗,效果不佳,甚为棘手。1995~1997年作者采用升阳鼓火汤治疗火郁型咳嗽共6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67例,其中男31例,女36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3岁;病程最长3月余,最短1周。1.2治疗方法:升阳散火汤组成:羌活、独活、防风、升麻、柴胡、白芍、党参、大枣各10g,生甘草、炙甘草各4g,葛根12g,每日一剂分二次服。并根据临床辩证进行加减,阴虚者加北沙参20召,素有胃寒者加干姜6召,咽痛者加射干10g,汗多加五味子10g,便搪者加…  相似文献   

17.
笔者多年来运用补中益气汤为主治疗复发性目疮40例.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临床资料:40例中,轻型20例,日炎型12例,重型4例,白塞氏征及创伤性磋疡4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14~67岁。方药组成及用法:黄茂159、党参129、白术比、陈皮sg。升麻6g、柴胡6g、当归109、炙甘草6g。水效分2次服,五日正剂。方中加白艺纪,芳香消肿,止境生肌;加黄柏109,知母109,滋阴降火,清热解毒.疗效标准:眼药2剂,疼痛消失,3日内溃疡愈合,观决2年无复发者为治愈;服药4~6剂,疼痛消失,1周内治病愈合,观范1年无复发者为有效;眼药10剂…  相似文献   

18.
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60例中,男51例,女9例。其中20~30岁18例,30~40岁39例,40~60岁3例。病程3年以内36例,4~6年12例,6~15年12例。诊断:上腹规律性疼痛,胃区压痛,胃钡餐X线检查发现龛影或纤维胃镜发现溃疡灶。治疗方法:基础方:乌贝散6g(冲服),甘草12g,黄芪12g,延胡10g,砂仁6g(后下)。乌贝散是由85%乌贼骨加15%浙贝炒脆打成粉。  相似文献   

19.
扁平疣是皮肤科常见病,好发于青少年,笔者自1995年2月~1996年1月治疗5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8例均为近期未经其它治疗的门诊病例,男28例,女30例,年龄<14岁12例,20~40岁44例,>40岁2例。病程2个月~3年,平均1年2个月。皮疹最小3粒,最多187粒,平均45粒,皮疹为米粒至绿豆大小,肤色或淡褐色扁平丘疹。2治疗方法2.1中药基本方板兰根、大青叶、苡仁、紫草、丹参各30g,桃仁12g、红花4g、三棱9g、莪术9g、半夏10g、浙贝12g、升麻3g、生草6g,随证加减。虚证去板兰根,大青叶,加当归10g,实热证去半夏,加蒲公…  相似文献   

20.
王李民 《海南医学》2001,12(5):67-67
自 1990年 1月至 1999年 6月 ,笔者用自拟加味止嗽散治疗顽固性咳嗽5 7例 ,疗效很好 ,特介绍于此。1、临床资料5 7例病人中 ,男 30例 ,女 2 7例 ,年龄 15岁以上 16例 ,16岁— 6 0岁 2 9例 ,6 1岁以上 12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者42例 ,下呼吸道感染者 15例。2、治疗方法2 .1 基本方 :荆芥、白前、紫苑、百部、北沙参、款冬花各 19g,连翘、银花、桔梗各 10 g,五味子、甘草各 6 g。2 .2 加减法 :痰粘胸闷苔腻者 ,加法夏 9g,茯苓 12 g。咽痛声哑者 ,加黄芩10 g,桑白皮 15 g。干咳无痰者 ,加白薇12 g,玉竹 12 g。喉痒者 ,加薄荷 8g。2 .3 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