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罗恩病外科治疗85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总结分析肠道克罗恩病(CD)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对1980—2005年收治的85例CD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年来CD病人呈增多趋势,术前确诊率为23.53%。肠梗阻(25.88%)、右下腹包块(回盲部肿物,10.59%)、盲肠癌(12.94%)、急性阑尾炎(4.71%)是术前误诊的几大主要原因。手术方式以右半结肠切除术(37.65%),小肠部分切除(21.18%)为主,内、外瘘及肛周CD行外科处理预后良好。结论手术仍是目前肠道CD的重要治疗手段;手术方式依病变部位和并发症类型不同而有差异,术式选择和规范化手术操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on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病,CD),是由环境、基因和免疫因子联合影响,产生免疫反应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首例UC并发肠癌报道于1925年。IBD通过多步骤介导肿瘤发生,其中UC并发结  相似文献   

3.
克罗恩病是一种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回肠末段与邻近右侧结肠,但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本病起病大多隐匿、缓渐。本例患者从发病至确诊历经两年时间,病变位于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并以直肠受累为主。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予美沙拉嗪、柴胡舒肝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疏肝理气、健脾益气治疗,并选用天枢穴、气海、关元穴施灸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1病例介绍患者陈某,男,14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d,于2005年1月12日入院,既往无反复腹泻,低热病史。入院后查血常规:WBC10.8×109/L,N0.81;B超、立位腹平片均未见异常征象,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术中见阑尾充血、水肿,末端回肠、近端结肠未见异常病灶,腹盆腔无渗液,术后病理诊断:单纯  相似文献   

5.
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众所周知,长期慢性IBD可发生癌变,此种结直肠癌被称为IBD相关结直肠癌。尽管仅有约1%结直肠癌为IBD相关结直肠癌,但这是UC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因此,研究其癌变机制和如何预防及早期诊断IBD相关结直肠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上属常见病,肠阿米巴病与克罗恩病相对而言较少见,而三者的X线表现往往有很多相似之处,难以分辨,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现分述如下。1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腹部X线透视可发现有无肠梗阻及中毒性巨结肠;膈下的游离气体是否出现,鉴定有无肠穿孔发生。钡剂灌肠造影是检查本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了解结肠受累范围和程度,以及回肠末段情况,有无瘘管、息肉、癌肿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克罗恩病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一种可累及全消化道的慢性炎性疾病,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共同构成炎症性肠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肠道症状为特征,可伴有局部或全身的并发症。目前推测我国CD的患病率为1.4/10万,并有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但至今尚无诊断的金标准,且与CD表现相似而需鉴别诊断的疾病较多,因此只有联合CD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组织学诊断、影像学检查、实验室诊断等来确诊疾病,评估活动性及预后。近几年,各种新的诊断技术和方法的提出,大大提高了CD诊断的准确性。本文将对CD的诊断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炎症性肠病1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2004年的135例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制定的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标准的病人的临床、肠镜及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31例CD主要临床症状为糊状腹泻,腹痛多位于脐周或右下腹,内镜下主要表现为节段性、非对称性的黏膜炎症,阿弗他溃疡。104例UC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黏液脓血便,腹痛多位于下腹和左侧,内镜下主要表现为多发性浅表溃疡、弥漫性充血糜烂、假息肉。UC结肠镜确诊率为100%,但CD结肠镜确诊率仅为41.9%。UC内外科治疗完全缓解率33.6%,有效率82.7%;CD完全缓解率为22.6%,有效率为64.5%,UC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CD(P<0.05)。结论结肠镜是诊断UC的最有效方法,CD的诊断须依靠临床、内镜、X线及手术探查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合理的内科治疗和选择性外科治疗可提高IBD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IBD患者的临床资料,肠镜、病理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显示,临床主要表现:93例溃疡性结肠炎(UC)以腹泻为主,伴有腹痛和黏液脓血便,腹痛多位于左下腹和左腰腹部;59例克罗恩病(CD)以腹痛为主,伴有腹泻和黏液或水样便,腹痛多位于右下腹和脐周。病变范围:UC以直肠和全结肠为主;CD以末端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临床类型:UC以初发型及慢性复发型多见;CD以狭窄型为主。内镜及病理大体检查:UC为多发性表浅溃疡、连续性弥漫性黏膜充血糜烂,病理检查镜下隐窝脓肿较多见;CD为节段性、非对称性的黏膜炎症,病理检查镜下黏膜下层见结节样肉芽肿。CD并发症较多,主要为肠梗阻、瘘管及肠穿孔。UC结肠镜病理活检确诊率为96.8%,3.2%的病例是经手术标本病理活检确诊。CD结肠镜病理活检确诊率为59.3%,40.7%的病例是经手术标本病理活检而确诊。结果表明,IBD临床表现多样,CD并发症较UC多见,误诊率较高,结肠镜病理活检是诊断UC和CD的有效方法。合理内科治疗和选择性外科治疗可提高IBD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克罗恩病诊治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涛  郑泽霖  张弥平 《腹部外科》2002,15(3):137-137
克罗恩病 (Crohndisease ,CD)是炎性肠病的一种 ,病因迄今尚不明确。目前多数作者认为 ,其发病是以特定的遗传因素为基础 ,在某些环境因素的作用下 ,机体的免疫调整障碍 ,经过由炎症性细胞因子介导 ,淋巴组织、粘膜上皮内免疫相关细胞及脉管系统参与的一系列复杂反应 ,最终导致组织损害和病变形成 ,病损从直肠或直肠乙状结肠开始 ,向近端蔓延 ,可波及全结肠甚至末端回肠。病变特点为连续弥漫性结肠粘膜、粘膜下层慢性渗出性和出血性炎症及溃疡性病变 ,很少累及肌层和浆膜[1] 。一、诊断1.临床表现 :慢性起病、反复发作右下腹…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预防性手术治疗结直肠克罗恩病的疗效,回顾分析7例结直肠克罗恩病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7例患者手术治疗共23次,手术方式以肠段切除吻合术最多(21/23,91.3%);肠段切除范围在保证血运通畅的条件下尽量多地保留肉眼可见的正常肠段;手术后复发率为69.6%(16/23);切缘阳性的复发率为75.0%(9/12),切缘阴性的复发率为63.6%(7/1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结直肠克罗恩病肠管切除范围及切缘有无病变残留不影响术后复发率;预防性手术是其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不能改变其基本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12.
13.
患者,男,35岁,以“反复尿频尿急尿痛6个月”为主诉入院,2017年5月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晨尿清,遂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前列腺炎”,药物治疗后无明显好转,上述症状反复发作约6个月,2017年11月患者自述排尿时尿中可见食物残渣并出现气尿,遂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4.
克罗恩病(CD)是一个原因未明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可使肠组织进行性不可逆性地破坏而致肠管狭窄、瘘管形成等。目前CD诊断没有统一金标准,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X线、结肠镜检查及活检结果等各项临床资料的综合评价。研究人员曾试图在炎症性肠病(IBD)寻找一种特异性的血清标志物,以便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干预。当首次发现CD患者血清中ASCA表达较对照组高时,认为ASCA可作为CD的血清标志物。自此,很多学者将ASCA作为区分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的血清标志物。然而ASCA如何产生,与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的关系如何,能否反映CD的严重程度,是否为可靠稳定的标志物?近年来研究者们一直围绕着以上的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克罗恩病的发病机理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骆成玉  李世拥 《腹部外科》2002,15(3):133-135
克罗恩病 (Crohndisease ,CD)是一种全胃肠道炎性疾病 ,它与溃疡性结肠炎 (UC)同属炎症性肠病。常累及从口腔到肛门的任何部位 ,多伴有肠外表现。疾病似乎呈终生复发性 ,即使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后也不例外 ,术后 3年肠镜下复发率达 75 % ,所以手术不是CD的理想治疗方法。外科手术只是在内科治疗失败或出现如穿孔、大出血、肠狭窄梗阻、肠瘘、腹腔脓肿、或无法与其它腹内炎症鉴别的急腹症、腹部包块及重要肠外并发症时 ,才不得而为之的对症治疗。要真正改善炎性肠病的现状 ,必须抓住病因学研究 ,弄清其发病学的基础、致病环…  相似文献   

16.
病人男性,40岁。因间歇性上腹部疼痛2周,加重伴恶心、呕吐4h于2010-07-07入院,既往有脑膜炎病史。入院查体:T38℃,P108/min,R24/min,BP95/60mmHg(1mmHg=0.133kPa)。急性痛苦面容,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肌高度紧张,呈板状腹,全腹压痛、反  相似文献   

17.
1一般情况 患者男,25岁,因“肛周肿痛20d伴肛门漏尿半年”于2004年12月28日入院。患者诉1999年起出现腹泻伴发热,在职工医院对症治疗,效果差,后行大肠镜检查发现全结肠黏膜糜烂,即转入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行电子肠镜,全消化道造影等检查,诊断为克罗恩病,给予对症治疗,效果较好。2004年初因精神刺激病情反复再次入住湘雅医院治疗,住院期间出现肛门部漏尿,行膀胱镜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手术患者蒙特利尔分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3例克罗恩病手术患者(手术组)的临床资料,按蒙特利尔分型标准进行临床分型,对比非手术的克罗恩病患者(非手术组)125例各亚型的临床特征。结果手术组17~40岁(A2)28例(65.1%),大于40岁(A3)者14例(32.6%)。16岁以下(A1)者只有1例;与非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病变累及回肠末端(E1)18例(41.9%),结肠(TJ2)11例(25.6%),回结肠(L3)13例(30.2%),上消化道(IA)1例(2.3%);与非手术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行为:手术组无狭窄无穿透(B1)1例(2.3%),狭窄(B2)26例(60.5%),穿透(B3)16例(37.2%);与非手术组的B1亚型79例(63.2%)、B2亚型44例(35.2%)和B3亚型2例(1.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4和P=0.000)。结论克罗恩病手术患者的年龄和病变部位的亚型与非手术患者相同,但其疾病行为主要为狭窄和穿透亚型.是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03年 12月,我科收治 1例肠梗阻合并肠穿孔的病人,经病理证实为末段回肠恶性淋巴瘤合并克罗恩(Crohn)病。现报道如下。1 病历简介病人男性, 49岁。腹痛、腹胀 3年余,加重 2个月,黑便 3d入院。脐周及上腹部隐痛伴腹胀且逐渐加重,有排气排便,间断低热,无进行性消瘦,未行治疗。入院前 3d出现黑便,全身乏力,有服用扑热息痛史。曾诊断 "消化不良 ""急性胃黏膜病变 "在诊所应用消炎制酸止痛等药物。入院后检查:T39℃,BP90 /60mmHg(1mmHg=0 133kPa),贫血貌,脐周及上腹部有压痛,右下腹触及 6cm×5cm肿块,有压痛,腹水征阳性。上腹部CT提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