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改良分段外剥内扎加原位皮瓣留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将2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采用改良分段外剥内扎加原位皮瓣留置术.对照组120例采用分段外剥内扎术。结果表明,改良分段外剥内扎加原位皮瓣留置术治疗环状混合痔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缩短疗程,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减少并发症,将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采用外剥内扎加分段切除缝合术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显示,两组均获近期治愈,无明显后遗症;治疗组在平均愈合时间、创缘水肿、肛门漏液、复发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外剥内扎加分段切除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治疗彻底,并发症及后遗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11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一组采用改良外剥内扎术(外剥内扎痔核悬吊加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治疗组),一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创口愈合比对照组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果表明,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治疗环状混合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将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分段外切内套扎保留齿状线加注射和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率为95.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为(17.3±3.4)d,对照组为(21.4±3.1)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术后疼痛、水肿、出血、皮赘残留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果表明,分段外切内套扎保留齿状线加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保留齿状线分段结扎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一组采用保留齿状线分段结扎缝合术治疗(治疗组),一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且治疗组疼痛轻,创口愈合快,术后肛缘水肿、肛门溢液、肛周皮赘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后遗症。结果表明,保留齿状线分段结扎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治愈率高,创面愈合快,并发症及后遗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内扎外切弧形缝合加肛门切扩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2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内扎外切弧形缝合加肛门切扩术;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4%和80%(P〈0.01),两组间的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肛缘水肿、肛门狭窄及术后复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果表明,治疗环状混合痔时,内扎外切弧形缝合加肛门切扩术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等优点,呵减少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肛缘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改良分段外剥内扎术加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3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分段外剥内扎术加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分段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水肿、痔核残留、肛门狭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改良分段外剥内扎术加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肯定,而且可避免发生肛门狭窄,减轻肛门水肿程度,减少痔核残留,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避免过多损伤肛垫,保护齿状线功能,提高外科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采用分段外剥内扎保留齿状线加肛垫悬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6例。结果显示,治愈33例(91.7%),好转3例(8.3%),有效率100%。随访半年,均无复发,无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肛门功能正常。结果表明,分段外剥内扎保留齿状线加肛垫悬吊术对肛垫及肛管皮肤损伤小,保留了齿状线的功能,对患者排便反射功能影响小,治疗比较彻底,并发症及后遗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外剥内扎术加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对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外剥内扎术及非结扎部位内痔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并对其中结缔组织型环状混合痔行肛门括约肌松解。结果显示,治愈78例(97.5%).显效2例(2.5%),有效率为100%。疗程16~28d,平均20d。术后随访6个月,成功随访66例,除1例偶有肛门潮湿外,其余无复发,无肛门狭窄等后遗症。结果表明,外剥内扎术加非结扎部位内痔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改良综合疗法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改良综合疗法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本研究选择30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外剥内扎、消痔灵注射联合侧切、皮桥修整术治疗(观察组),另一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为98.7%,对照组为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出血、肛缘水肿和皮赘残留)发生率及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改良综合疗法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疗效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应用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0例(试验组),用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手术)治疗3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疼痛、出血、切口皮瓣水肿、切口愈合、肛门管径大小、皮赘残留等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治愈28例,1例切口皮瓣严重水肿再次行局部修整后延迟愈合,1例出现肛门狭窄行肛门松解术后治愈,无大出血病例,平均治疗时间(6.2±1.1)d;对照组治愈24例,2例大出血,11例皮瓣水肿经局部热敷和坐浴后3例严重者行再次手术后治愈,2例肛管狭窄行肛门松解扩肛后治愈,平均治疗时间(7.0±0.3)d。结果表明,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与后遗症少,治疗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综合应用切扎注射术,即外切内扎前位U形皮瓣缝合内扎内切悬吊加消痔灵注射术治疗女性环状混合痔的疗效,以此术式治疗女性环状混合痔70例(治疗组),与外切内扎术治疗7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均近期治愈,均未发生肛门狭窄。治疗组无术后脱线期大出血,术后肛缘水肿1例(1.4%),随访2~3年无再发;对照组术后脱线期大出血6例(8.6%),术后肛缘水肿23例(32.9%),再发9例(12.9%)。结果表明,此术式治疗女性环状混合痔,并发症少,远期疗效佳。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PPH结合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手术过程中的手术顺序问题,将51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54例先行改良外剥内扎术,再行PPH;观察组256例先行PPH,再行改良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及近期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后创口疼痛、肛门排便功能、尿潴留、平均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术中血肿形成、术后肛缘皮赘、水肿、肛门渗液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先行PPH,再行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术中利于操作,术后患者近期并发症少,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外剥内扎术加注射治疗Ⅲ期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对位于截石位3,7,11点母痔行外剥内扎术,其余内痔行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结果显示,110例治愈107例(97.3%),好转3例(2.7%),有效率100%。结果表明,采用外剥内扎术加注射治疗Ⅲ期环状混合痔,对组织损伤小,疗效好,术后无后遗症,术中不需要切开肛门括约肌,可防止远期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0例PPH组和20例外切内扎术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疗程、术后并发症。结果PPH组和外切内扎术组疗效一致,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PPH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可靠,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为比较重建皮肤黏膜桥术和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一组采用重建皮肤黏膜桥术治疗(治疗组),一组采用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结果显示,在治愈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面愈合方面,治疗绀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对照组低。结果表明.重建皮肤黏膜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痔的肛垫理论,探讨小切口分段外切内缝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分段外切内缝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36例,术后两组作疗效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全部治愈,术后疼痛、肛门水肿、大便失禁、肛门坠胀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该术式具有切口小,疼痛轻,并发症少,创面愈合快,能有效地防止术后大出血、肛门失禁或狭窄等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加外切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将5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TST加外切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治疗。跟踪随访、观察记录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TS'I’加外切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治疗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的理想术式,将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外痔剥离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切内扎术治疗,并对两组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全部治愈,均无复发,但PPH结合外痔剥离切除术在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术后疼痛、水肿、肛门狭窄等方面明显优于外切内扎术(P〈0.01)。结果表明,该术式治疗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具有疗程短,痛苦少,术后无肛门畸形、狭窄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外切内注保留齿状线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将13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采用外切内注保留齿状线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观察指标为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肛门溢液、平均愈合时间、复发率、治愈率等。结果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外切内注保留齿状线术符合混合痔治疗原则,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