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CT三维重建技术对肩胛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及容积重建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对肩胛骨骨折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使用SIEMENS PLUS4螺旋CT机对2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进行扫描,全部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SSD及VRT处理,并与X线、二维CT(2D CT)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D CT扫描的结果经临床与手术证实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经统计学分析,X线检查及SSD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44%和97.78%,假阴性率分别为17.65%和7.84%,X线检查的假阳性率为0.76%;VRT诊断正确率为100%。SSD、VRT检出骨折创伤的数量与X线、2D CT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是显示损伤的质量优于X线和2D CT。术后对8例进行3D CT复查,VRT能立体显示术后肩胛骨骨质及内固定物的形态与结构。结论:螺旋3DCT是诊断肩胛骨骨折的有效手段,可指导手术计划的制定和内固定物的选择,应作为诊断复杂性肩部骨折的首选方法。VRT对骨折术后内固定物的位置及复位效果的判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髋臼后柱骨折与后柱伴后壁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髋臼后柱骨折、后柱伴后壁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5例A2型髋臼骨折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6例,改良Kocher-Langenbeck入路9例。结果15例中达到解剖复位13例,复位欠佳2例。获得随访11例,随访时间1~4年,平均2年。关节功能按改良d-Aubigne和Postel功能评定标准,优良10例,可1例。术后异位骨化Brookel Ⅰ度1例、Ⅱ度2例。原发坐骨神经损伤2例,1例在1年后恢复,另1例未恢复。结论只有把患髋前后位片、闭孔斜位片、髂骨斜位片、CT平扫图像、SSD重建图像、MPR图像和VRT重建图像结合起来,才能做出髋臼后柱骨折或后柱伴后壁骨折的诊断。绝大多数髋臼后柱骨折和后柱伴后壁骨折需行玎放复位内固定,复位后柱骨折的最好方法是联合使用Schanz螺钉与Farabeuf钳,术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1块或2块后柱重建钢板固定。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2):1138-1140
[目的]探讨弹性钢板技术在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并髋臼内壁骨折手术中的入路、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2007年10月2012年10月经双向牵引治疗,髋关节脱位已复位,髋臼内壁骨折片移位严重的12例患者,根据髋臼骨折类型,选择髂腹股沟入路或联合Kocher-Langenbeck切口前后入路进行复位,采用四方区弹性钢板技术复位固定髋臼内壁骨折。[结果]根据Matta评价标准,术后解剖复位12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22012年10月经双向牵引治疗,髋关节脱位已复位,髋臼内壁骨折片移位严重的12例患者,根据髋臼骨折类型,选择髂腹股沟入路或联合Kocher-Langenbeck切口前后入路进行复位,采用四方区弹性钢板技术复位固定髋臼内壁骨折。[结果]根据Matta评价标准,术后解剖复位12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20个月。根据髋关节评价标准,术后髋关节疗效:优9例,良2例,可1例。本组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切口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合并股骨头坏死1例。[结论]髋臼内壁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复位与固定均十分困难,运用四方区弹性钢板技术,通过预弯钢板弹簧作用使髋臼内壁骨折获得理想的复位及固定,显著改善了骨折的复位和固定质量,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收治5例髋日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4例男性,1例女性,平均年龄38岁。所有患者均先试闭合复位内固定股骨颈,闭合复位失败再根据髋臼骨折类型采用前路或后路或联合人路先复位固定股骨颈骨折再复位固定髋臼骨折。术后按照Matta标准和Haidukewych标准分别评价髋臼复位和股骨颈复位。结果术后随访18.74个月,平均35个月。髋臼骨折4例解剖复位,1例满意复位;股骨颈骨折均复位优,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2例患者伴脱位,进行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行全髋置换,术后患者对功能满意,余3例患者未出现股骨头坏死,对术后功能满意。结论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恢复髋关节良好功能,髋臼的解剖复位对术后髋关节功能起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杂髋臼后壁骨折的诊断及手术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以三种体位X线平片、CT扫描、CT三维图像重建技术诊断髋臼后柱合并后壁骨折42例、横形骨折合并后壁骨折18例。采用俯卧位Kocher-Langenbeck入路,开放复位髋臼重建接骨板和拉力螺钉固定,治疗复杂髋臼后壁骨折。结果按Matta评定标准,骨折解剖复位率80.49%、满意复位率8.54%、不满意复位率10.97%。术后早期并发症:坐骨神经损伤1例,股神经损伤1例,髂外动脉损伤血栓形成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晚期并发症:异位骨化3例,股骨头坏死1例,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2例。结论复杂髋臼后壁骨折正确诊断主要依靠骨盆前后位、闭孔斜位、髂骨斜位X线平片检查,对于判断髋臼骨折部位、类型非常重要,CT扫描提供髋臼冠状面骨折线、骨折块等清晰图像,为复杂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提供选择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术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笔者自2012-01—2015-12应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26例髋臼骨折,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评定:解剖复位6例,满意复位18例,不满意复位2例。26例获平均16.5(6~2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疗效按照Matta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5例,良10例,可1例。结论改良Stoppa入路在手术治疗髋臼骨折时能清楚显露耻骨梳、髋臼内壁、方形区,方便骨折复位固定,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Wang G  Pei G  Gu L  Zhu L  Guo G  Xia T  Lin A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9):657-661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以提高髋臼骨折的诊疗水平。方法:对41例移位髋臼骨折行术前CT平扫或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和制定手术方案,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以骨盆重建钢板和螺丝钉固定。结果:39例获得1-4年,平均1.5的的随访,按Metta的疗效标准评定。临床标准:30例新鲜骨折,优16例(53.3%),良11例(36.7%),可3例(10%),优良率90%。9例陈旧性骨折,优2例,良3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55.6%。并发症主要有坐骨神经损伤、股骨头坏死和异位骨化。结论:伤后手术时机、髋臼损伤程度和手术复位质量是影响术后髋臼功能的重要因素,尽量争取早期手术,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选择最佳入路,术中准确复位和妥善固定是 提高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螺旋CT扫描三维、多平面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三维表面遮盖重建(surfaceshadeddisplay,SSD)和多平面重建(mu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儿童髋臼“Y”型软骨的解剖为基础,将成人髋臼分为“二柱”(前、后柱)、“四壁”(前、后、内侧、顶壁)。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2001年8月68例髋臼骨折患者的影像资料,依据SSD和MPR准确划分骨折部位并进行统计分类。结果68例中双柱三壁(前、后柱,前、后、内侧壁)复合骨折28例、单柱三壁(前柱,前、后、内侧壁)复合骨折7例、单柱两壁(前柱,前、内侧壁)复合骨折5例、单纯后壁骨折21例、单纯前壁骨折7例;对其中21例双柱三壁骨折、7例单柱三壁骨折、5例单柱两壁骨折、15例单纯后壁骨折、3例单纯前壁骨折患者行钢板或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对其余7例双柱三壁骨折、6例单纯后壁骨折、4例单纯前壁骨折患者,因髋臼骨折骨块分离、移位不明显而采用牵引复位治疗,直至骨折愈合。X线片与SSD、MPR比较在显示骨折数目和分型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SD、MPR对于术前充分了解损伤情况、制定严格的手术计划、选择适当的内固定器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累及前柱或后柱的骨折须钢板固定才能使骨折部位稳定,而前壁或后壁的骨块只须螺钉内固定即可,内侧壁骨折后形成的较小的  相似文献   

9.
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复杂型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对16例16侧复杂型髋臼骨折,经髋臼正位片、髋臼闭孔斜位片、髂骨斜位片及CT三维重建明确分型后,分别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10例,髂腹股沟入路2例,王钢改良的髂股入路3例,前后联合入路1例,分别进行复位,应用重建钢板进行固定。对术后骨折复位质量和X线表现按Matta标准评估,髋关节功能按D′Aubigne和Postel 6分法标准评估。结果随访3~36个月,优良率87.5%。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2例,异位骨化2例,所有患者均骨愈合。结论术前正确的骨折分型、手术入路的合理选择、术中良好的复位、简单有效的固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手术时机的合理选择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AO-C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复位、内固定质量评估中的应用,及其指导手术操作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5—2016-02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6例AO-C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分别采用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CT三维重建观察骨折复位及内固定质量。结果 X线片显示1例未达到解剖复位,而CT三维重建显示11例未达到解剖复位;X线片与CT三维重建显示C1型骨折复位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三维重建显示C2、C3型骨折复位质量较X线片显示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显示4例内固定位置合适,而CT三维重建显示17例内固定位置不合适;X线片与CT三维重建显示C1型骨折内固定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三维重建显示C2、C3型骨折内固定质量较X线片显示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O-C型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进行骨折复位及内固定质量的评估中,CT三维重建优于X线片。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容积重组技术(VRT)和多平面重建(MPR)在胫骨平台骨折(TPF)分型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8月-2009年2月对45例49侧TPF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20~65岁(平均46岁).4例为双侧TPF.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和64层螺旋CT扫描仪扫描.在轴位CT扫描后行VRT和MPR成像.按照Schatzker分型标准,应用X线片与64层螺旋CT扫描(包括VRT、MPR成像)分别进行分型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参考VRT、MPR成像后,更改X线分型13侧(13/49)、更改治疗方案8侧(8/49)、发现胫骨髁问嵴骨折15侧(漏诊率46.9%)和腓骨近端骨折6例(漏诊率28.6%).[结论]MSCT(VRT+MPR)可以清晰显示TPF塌陷的范围和程度、细节及隐匿骨折,有助于骨折的正确分型、降低漏诊率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是X线片和轴位CT扫描有效的补充手段,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多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及其在评价肝硬变门体分流侧支循环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总结采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并通过最大密度投影、表面遮盖显示、容积再现等二维、三维重建技术来显示肝硬变门脉高压侧支循环血管的文献。结果 肝硬变门体分流侧支血管的分布、走行及解剖毗邻关系在多排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图像上都能得到良好、直观的显示。结论 多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有利于血管走行的连续追踪和毗邻关系的清晰显示,有助于肝硬变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CT三维图像重建在关节内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图像重建显示关节内骨折的价值。方法 在20例关节内骨折患者中应用Hispeed螺旋CT机进行扫描,再将资料通过Windows工作站应用成像软件进行表面遮盖法三维成像,或再以关节解体技术充分显示损伤的关节面,细致观察关节损伤情况。结果 CT三维图像重建能清晰显示所有病例的关节内骨折及损伤细节情况,结合关节解体技术,能逼真地显示关节损伤的立体形态。所示结构清晰,与临床实际相符,无失真现象。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结合关节解体技术和图像旋转技术,能显示关节内骨折的细节,术前应用有利于选择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减少手术创伤和失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颌面部骨折的价值.方法:对32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分别用多平面重建(MPR)法,表面阴影遮盖(SSD)法和容积渲染成像(VR)法进行三维成像,观察3种方法对颌面部骨折的显示情况.结果:32例颌面部骨折患者,MPR法能清晰显示全部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损害情况,但图像缺乏立体感;SSD法图像立体感强,但对细小骨折显示欠佳;VR法对所有骨折能清晰显示,特别是对细小骨折及无移位的骨折显示明显优于SSD法,但其对复杂解剖结构的立体显示则不及SSD.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PR法、SSD法和VR法显示病变各有优劣,在实际应用中,最好三者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5.
CT三维表面遮盖与容积重建在骨盆肿瘤切除与重建中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重建(SSD)及容积重建(VRT)在骨盆肿瘤切除与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使用SiemensPlus4螺旋CT机对17例骨盆肿瘤患者(男11例,女6例,年龄15~71岁,平均38岁)术前进行扫描,在Siemens工作站进行三维SSD及VRT。结果:术后创口延迟愈合1例,经引流Ⅱ期闭合伤口;术后16个月复发1例,行半骨盆切除及人工半骨盆重建后恢复健康,患者行走正常;肺部转移1例;其余病例在随访期内未发现局部复发。结论:螺旋CT三维表面SSD及VRT图像清晰地显示了术前骨盆肿瘤的细节,以最易理解的形式立体直观地显示了病变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手术应切除的范围,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和制定手术计划,有效地减少术后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16.
齿状突骨折的 CT三维重建分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的CT三维重建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2000年9月~2004年6月,对32例寰枢椎损伤患者均行X线检查、螺旋CT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查,评价CT三维重建分型及临床意义。结果X线片检查对齿状突骨折的漏诊率为28.13%(9/32),CT平扫漏诊率为6.25%(2/32),CT三维重建无1例漏诊。结论X线片对齿状突骨折易造成漏诊或诊断不确切。CT三维重建能直观、精确地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及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提供分型依据,对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重建(SSD)及容积重建(VRT)在骨盆肿瘤切除与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使用SiemensPlus4螺旋CT机对17例骨盆肿瘤患者(男11例,女6例,年龄1571岁,平均38岁)术前进行扫描,在Siemens工作站进行三维SSD及VRT。结果:术后创口延迟愈合1例,经引流Ⅱ期闭合伤口;术后16个月复发1例,行半骨盆切除及人工半骨盆重建后恢复健康,患者行走正常;肺部转移1例;其余病例在随访期内未发现局部复发。结论:螺旋CT三维表面SSD及VRT图像清晰地显示了术前骨盆肿瘤的细节,以最易理解的形式立体直观地显示了病变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手术应切除的范围,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和制定手术计划,有效地减少术后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18.
复杂髋臼骨折术中应用CT扫描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复杂髋臼骨折术中应用CT扫描的意义。方法 2008年 6月至 2010年 12月, 结合术中 CT监测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患者 14例, 男 9例, 女 5例;年龄 28~62岁, 平均 45.1岁。根据 Le tournel分型: 后柱加后壁骨折 2例, 横行加后壁骨折 4例, 野T冶形骨折 2例, 前柱加后半横行骨折 3例, 双柱骨折 3例。其中合并髋关节后脱位 3例, 股骨骨折 2例, 跟骨骨折 1例, L1骨折 1例, 坐骨神经损伤1例, 颅脑损伤 1例。术前采用 X线片、CT三维重建对骨折进行评估, 并使用三维影像处理软件进行术 前计划。手术复位后临时固定, 并使用野C冶型臂 X线机和 CT扫描三维重建评估复位质量, 对复位不满意 者重新复位。再次行术中 CT扫描三维重建检查内固定位置, 并与术前计划对照。结果 14例患者术中 平均接受 CT扫描 2.7次, 手术时间平均为 40.4 min, 平均接受放射量约为 47.2 mGy。术中再行复位者 4 例, 更改术前计划者 1例。术后采用 Matta影像学评价标准进行评估, 优 8例, 良 3例, 差 3例;优良率为 78.6%。结论 术中 CT扫描三维影像监测增加了手术时间和患者放射线暴露, 在评估复位质量方面与 传统野C冶型臂 X线机相似, 根据术中 CT扫描三维重建结合术中情况实施手术与术前计划基本吻合。在 术前使用 X线片、CT三维重建对髋臼骨折进行仔细评估的前提下, 术中使用 CT三维影像监测是否有 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尚有待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19.
In1901,basedontheexperimentationwithbrittlewandstrokingcadaverskulls,LeFortfirstlyclassifiesmaxillofacialfracturesintothreetypes.Atpresent,theclassificationisstillusedtodistinguish clinicalmaxillofacialfracturesintheworld.1,2The diagnosisofLeForttypefracturereliesonthephysical andradiologicalexamination,butthephysicalfindings maynotalwaysbepresent.35Conventionalradiographs areroutinelyusedforLeForttypefracture,however,theoverlapofstructuremayimpairproper interpretationofimages.35Routinecom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