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学生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75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的应对方式的使用程度依次是解决问题、忍耐、退避、发泄、幻想、求助。根据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将应对方式分为: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问题解决);中间型应对方式(求助、退避);消极被动的应对方式(发泄、忍耐、幻想)。结论中学生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应对方式,但在应对方式的培养和提高上仍需要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社交焦虑障碍的防御方式及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防御机制和应对方式特点。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分别对40例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测查。结果:社交焦虑障碍组中间型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以及掩饰因子均分都高于正常对照组.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均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社交焦虑障碍组解除、制止.回避、隔离和同一化、投射、潜意呈现、退缩和躯体化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幽默分低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社交焦虑障碍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降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增高。社交焦虑障碍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与HAMA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积极应对与HAMA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心理防御机制有其特点.他们较多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3065名初中生施测。结果①5.38%(165例)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②学习压力上得分最高;③女生易采用问题应对(t=24.77,P<0.001),情绪应对上性别差异不显著(t=2.24,P>0.05);④心理健康总分随年级上升而增加(F=150.269,P<0.001);⑤问题应对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r=0.099~-0.262,P<0.01),情绪应对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r=0.138~0.279,P<0.01);⑥除发泄情绪因子,其他应对方式均进入回归方程,对心理健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P<0.001)。结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应结合应对方式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中学生焦虑情绪的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学校实施有效地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对上海市松江区633名6~10年级的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①上海市松江区中学生焦虑的发生率为24.s%.在性别上,女生焦虑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2.665,P<0.01);②在应对方式中寻求社会支持方面和发泄情绪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t=-2.950,-3.862;P<0.01,P<0.001);③与全国常模比较,松江区中学生应对方式在问题解决上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在寻求社会支持、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及幻想否认上显著高于全国常模;④本地户籍学生在寻求社会支持和问题解决方面显著高于外地户籍学生(t=2.374,2.235;P<0.05);⑤七年级学生在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方面显著低于其他年级的学生,在合理化解释和幻想方面显著低于九、十年级学生,十年级学生在发泄情绪方面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中学生;⑥中学生的焦虑情绪与应对方式中问题解决、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合理化解释呈显著负相关,与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幻想否认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中学生焦虑情绪的发生率高,且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栗艳  葛玲 《校园心理》2016,(2):92-93
探讨自信心训练对改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应对方式的效果。将80例社交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自信心训练)和对照组。试验组每周进行2次自信心训练,每次3 h,持续5周,共10次;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手段。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2组分别进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的测查,分析患者应对方式的改善状况。结果显示:1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积极应对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P<0.05),而消极应对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P>0.05);2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在题目2和题目8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2,P<0.001;t=-12.78,P<0.001)。结果表明,自信心训练对改善社交焦虑患者积极应对方式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社交焦虑的特点及相互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应付方式问卷(CSQ)和社交焦虑问卷(IAS)对368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①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解决问题应对方式中存在显著差异,但社交焦虑无显著性差异;理科、文科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差异不显著,但在社交焦虑和求助应对方式中差异显著。②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解决问题和合理化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而自责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③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自责、合理化应对方式三变量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交焦虑和应对方式上表现出差异性,并且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社交焦虑存在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焦虑、抑郁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中学生处于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 ,也是各种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1- 2 ] 。初三毕业生面临升学的压力 ,这部分同学的心理状况更应引起关注。在各种心理问题中 ,焦虑、抑郁是常见的症状 ,本文拟调查初三毕业生的焦虑、抑郁状况 ,并通过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调查 ,以便发现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 ,这对初三毕业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将有重要意义。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取一所普通中学 ,以所有初三毕业生为调查对象 ,发放 35 2份调查表 ,共收集 331名资料完整者 ,资料回收率 94 .0 3%。 331名学生中 ,男生 171名 ,女生 16 0名 ,平均年龄 15 .4 …  相似文献   

8.
农村小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农村小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对江西省176名小学生施测。结果:(1)随着年级升高,小学生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各维度得分逐步下降(F=8.61—25.64,P〈0.001),社交焦虑量表的害怕否定评价(F=4.34,P〈0.01)、社交回避及苦恼(F=9.42,P〈0.001)也均随年级升高而下降;(2)父母养育方式与农村小学生的社交焦虑呈正相关(r=0.17—0.37,P〈0.05-〈0.001);(3)父亲养育方式、母亲养育方式分别解释了社交回避及苦恼总方差的8.3%、3.6%,解释害怕否定评价总方差的10.4%和0.9%。结论:农村小学生的父母养育方式与其社交焦虑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社交焦虑、依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依恋水平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建立三者关系的结构方程。方法采用社交焦虑量表(SAS-A)、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和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广州地区32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社交焦虑的新环境社交回避、一般环境社交回避维度与依恋回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社交焦虑的3个维度与依恋焦虑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大学生依恋通过影响社交焦虑,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交焦虑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结论大学生社交焦虑与依恋水平相关显著,社交焦虑在依恋水平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当代中学生的社交焦虑和自我意识状况及社交焦虑和自我意识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La Greca等编制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20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①中学生组在SASC得分中显著高于中国常模(t=10.704,P<0.001);在Piers-Harris...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自我效能、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中生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特点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186名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中选择具有较好信、效度的自我效能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共3份测验量表分别作为评定高中生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工具.结果 ①在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因子和心理健康水平上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在自我效能、采用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方面要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采用退避和合理化应对方式方面要显著多于男生;②被调查高中生组与1992年全国高中生常模的比较表明,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的趋势;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自责、幻想、求助、退避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 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显著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重视和培养高中生的自我效能与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临沂师院的271名大学生进行SCL-90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不同心理健康状况的大学生主观支持、应对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支持与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不成熟或混合型的应对方式与SCL-90的某些因子分之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结论大学生更多地使用不成熟或混合型应对方式,其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师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中师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应付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和应付方式量表进行测查。结果 :解决问题和求助应对方式与SCL - 90各因子呈负相关 ,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应对方式与SCL- 90各因子呈高度正相关。有心理问题组与无心理问题组在“解决问题”、“自责”、“退避”、“合理化”应对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 :采用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有利于中师生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在校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3所具有博士学位专业授予权学校的博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博士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39.3%,博士生在强迫、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及心理健康总均分上明显高于全国常模(t1=4.13、P1<0.01,t2=3.38、P2<0.01,t3=2.39、P3<0.05,t4=3.40、P4<0.01,t5=2.20、P5<0.05),在人际敏感因子的得分低于全国常模(t=2.57、P<0.01);②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年级、婚姻状况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在工作情况、学习方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③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消极应对方式可共同解释博士生心理健康18.6%的变异。结论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是预测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欠发达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安顺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27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朋友支持相关较高,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80后和90后贫困大学生在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和敌对因子存在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2.20,-2.50,2.40,-2.22;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朋友支持、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能够预测心理健康.结论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关联.需改善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引导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初中生的乐观人格、解释风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取向测量修订版(LOT-R)、儿童解释风格问卷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77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初中生的乐观人格与乐观解释风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初中生的乐观人格(r=-0.389,P〈0.01)、乐观解释风格(r=-0.309,P〈0.01)与心理健康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初中生的人格越乐观,其解释风格越乐观,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相似文献   

17.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对方式问卷(CSQ),对19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SCL-90得分,除偏执因子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在CSQ中除求助项外.其余5项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结论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高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应付方式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中的中介作用已被国内外的众多研究所证实[1- 3] 。综观这一研究领域的大量文献资料 ,学者们的研究取样更多来自于医学卫生领域、城市居民群体、特殊社会职业人群以及经济相对发达或较发达的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和综合性大学的大学生[4 - 8] 。本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地处偏僻、经济相对落后 ,位于黄土高原上的陇东学院师范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关系 ,为西部地区培养高素质的高师大学生提供教育决策所需要的实证支持。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陇东学院 2 0 0 2 - 2 0 0 3学年度…  相似文献   

19.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与应付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302名幼儿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①11.26%的教师有明显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偏执、抑郁、强迫、敌对症状等方面。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其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呈显著相关,自责、幻想、合理化、主观支持、客观支持这5个因子对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结论良好的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有助于缓解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