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养生又称道生、摄生,是研究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延年益寿的学说,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养生历史和文化,它促进了民族的繁荣发展,下面本文就探讨一下《黄帝内经》对中医养生学说的贡献:1指出了不良的生活方式是早衰和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内经》认为良好的生活方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人类尽天年的必要条件,而不良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饶宏孝 《浙江中医杂志》1994,29(11):497-498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黄帝内经》养生之道刍议615000四川省西昌市卫生局饶宏孝《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内经》养生之道,字数虽少,...  相似文献   

3.
儒家思想自西汉以来,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以儒学为基础对中医学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儒家思想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阴阳"观念、"八卦"系统、"五行"观念及"致中和"思想为中医系统观念的构成以及中医经典提供了哲学思想和模式。本文将讨论"天人合一"思想、"阴阳"观念、"八卦"系统、"五行"观念及"致中和"思想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探讨《黄帝内经》理论,对中医精神病学的定义和范围提出了个人见解。并从精神活动的生理基础、病因病机、诊断命名、治疗方法、预防思想等几个方面,对《黄帝内经》中有关精神病学的理论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认为人的寿命是可以延长的,主要与能否掌握养生规律有关.提出了以调节精神,顺应四时,保持脏腑气血充盛,尤应注意保养肾之精气等一套完整而全面的养生方法.掌握并推广这些方法对提高民族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商铁刚 《中医药学刊》2004,22(12):2310-2311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是中医长寿之道的理论基础,是研究身体健康益寿延年的理论。其具有以下特点:把顺应自然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重视保养正气在养生中的主导作用。《黄帝内经》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不妄作劳、起居有常、地理环境与养生长寿、恬愉为务、治未病等为养生特点。现代研究认为,长寿,并非是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我们遵循养生之道并付诸行动,定会享遐龄而尽天年。  相似文献   

7.
王小红  李奕祺  郭晓黎 《光明中医》2011,26(9):1758-1760
经、带、胎、产是妇女特有的生理特点,它们的正常与否反映了女性身体的健康状况。闭经作为妇科月经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困扰并影响着许多女性的生活。西医认为闭经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症状,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中的教育观。方法:阅读文献,就《内经》对受教育者的素质标准、医学态度、经典学习、授业方法、学习方式、道德规范等方面做了系统地总结。结果:《黄帝内经》中的教育理念为当代医学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础。结论:我国的医学教育思想始于《内经》,经历代医家的传承与发展,已形成了丰富完善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0.
11.
《内经》作为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其中渗透了很多素质教育的内容。素质教育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教育之一,尤其将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知识的教育中,并与之有机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祖国的传统医学知识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7,(6):1157-1159
补泻是中医治疗的总原则,其内容在《黄帝内经》中分散在各篇章之中,理清并汇总各篇章之中有关补泻的内容,分析《内经》中补泻的内涵十分重要。文章从文字学和医理的角度对《内经》中"补"和"泻"进行研究,来探求《内经》中补泻理论的原始内涵和核心思想。《内经》中补泻有两种内涵,而以"调均有无"为多见。在此内涵中,补的含义是"移气于不足",泻的含义是"去此注彼"。补泻即"调均有无"。"调均有无"的含义大多被后世医家所忽略了。针刺和药物只是治疗手段的区别,其治病的原理是一致的。中医治疗的根本大法是补虚泻实,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或选择药物治疗,或选择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3.
刘秀华  刘锋  张新渝 《河南中医》2009,29(3):232-233
失眠在《内经》中被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内经》在阴阳学说和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指导下,创立了卫气循行经络脏腑昼夜各二十五度以主持寤寐生理活动的理论。本文从卫气运行失常、胃气不和、水气上逆、火热扰心、邪气内扰、气血虚衰等方面探讨失眠病机。  相似文献   

14.
郁祥 《山东中医杂志》2009,28(3):154-155
中国传统医学的诞生与发展起源于中国古代哲学,而取象比类法则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探讨了取象比类法的本质特征,从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阐述了此方法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5.
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中国自古就有人本思想传统,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作为中医理论巨著的《黄帝内经》就体现出了人本思想。《黄帝内经》中所反映的人本思想包括生命观、诊治观和养生观几个方面。《黄帝内经》所反映的人本思想主要是重视人的生命,保全人的生命。保全生命是《黄帝内经》的一个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7,(4):743-745
中医温法是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治法。文章从《黄帝内经》中有关经文的论述及温法的特点方面对中医温法进行追本溯源的研究。在《内经》中论述温法有两种适用症:寒证和劳损之证。后世医家对温法的发展和应用都不离《内经》的基本原理。《内经》中论述的温法与清代之后医家的论述是略有差别的,《内经》强调的是对温药的使用,后者强调的是针对寒证的治疗方法。临床上要首先辨清虚实,在明辨虚实的基础上论治,不可偏执温法,须将《内经》《伤寒杂病论》中的治法、治则灵活的应用于具体的病证之中。  相似文献   

17.
孙晓生 《新中医》2011,(2):130-132
《内经》是首次记载食养食疗理论的经典著作。笔者从养生的角度,全面收集其中食养食疗的内容进行筛选与归纳,阐述其分类方法、性味阴阳以及作用趋势等,探讨通过平衡饮食、改善饮食结构的方法,辨证施膳以改善机体的体质,以此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五行学说是建立在哲学思辨基础上的一般规律,由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特殊性,《内经》对五行学说的运用是有变化的,这主要体现在:就五行与五藏的配位来说,《内经》采取的是性质配位法,即根据五藏的生理性质与五行进行匹配;探索五藏的生理功能时不受四时五行性质的局限;包含了五行五藏的思想的萌芽;五行同行间灵活的"通应思想";灵活的疾病传变思想;提出了五行乘侮、五行胜复的思想。《内经》运用五行学说而不拘于五行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机械应用五行学说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刘奇  李玉玲  黄智斌  陈延  李秋萍 《河南中医》2016,(10):1686-1688
土居中央,为脏腑之中轴,机体气机的升降斡旋,无不赖中土之作用得以实现。中土为患,其症状表现纷繁芜杂,《黄帝内经》多有具体论述;从运气角度而言,土气不足为"卑监",太过为"敦阜",土运之年民多病湿,甲己失守,则后三年化为土疫,这便是李东垣从中土立论的理论依据之一。从养生保健角度而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故饮食无损中焦、胃气是养生的基本原则;"胃不和则卧不安",故养气、和气使脾胃安,以后天之气养先天之气也是防病养生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内经》全文进行探讨和分析,认为《内经》中存在几种用时间判断疾病预后的方法,即根据阴阳变化节律推测、五行生克推测、象数及经验推测疾病预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