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面神经肿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蓉先  沙炎  邹明舜   《放射学实践》2009,24(1):11-14
目的:研究面神经各种类型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其影像学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类型面神经肿瘤影像学表现特点。21例均行CT检查,其中2例同时行面神经管的多平面重建(MPR);17例行MR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21例面神经肿瘤有面神经鞘瘤15例,分别涉及内听道段1例、迷路段2例、膝状神经节6例、鼓室段11例、乳突段7例、腮腺5例、外耳道3例、颈静脉球窝2例、后颅窝2例,中颅窝1例。面神经血管瘤有3例,均累及膝状神经节,涉及中颅窝1例、鼓室段2例。面神经纤维瘤有3例,2例广泛累及迷路段、鼓室段和乳突段,1例累及乳突段和鼓室段。影像学表现:CT表现:17例面神经管扩大和/或骨质破坏,1例血管瘤于膝状窝区可见蜂窝状骨样密度影;12例鼓室内软组织肿块;5例伴听小骨外移和/或破坏,3例伴外耳道后壁破坏,2例伴颈静脉球窝外侧壁破坏。MRI:16例肿瘤表现为结节状或不规则状软组织肿块,1例表现为面神经增粗。T1WI等信号,T2WI等或偏高信号,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中等至明显强化,信号均为不均匀。结论:一个肿瘤常涉及多个面神经节段,CT有利于显示面神经肿瘤区骨质改变,MRI可很好地显示面神经肿瘤的部位、形态、范围和内部结构特征,两者结合有助于不同类型面神经肿瘤的鉴别诊断及其定位诊断,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和手术途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面神经瘤的CT和MRI诊断(附六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CT,MRI对面神经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面神经瘤CT,MRI表现,结果 6例面神经瘤中位于颞内段4例(迷路段1例,鼓室段2例,鼓室段+乳突段1例),颅,内脑池段,内听段及颞内段(迷路段+鼓室段)1例,颞内段(鼓室段+乳突段_并颅外肋腺段1例,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肿瘤的部位有关,CT影像上,颞内段面神经瘤显示受累段面神经管扩大,破坏;中耳腔和(或)乳突软组织肿块及膝状神经窝区内质破坏,如肿瘤扩展到中颅窝或肋腺也可一并显示,1例起源于内听道,桥脑小脑角区的面神经瘤,CT,MRI清楚地显示了桥脑小脑角区肿块,内听道扩大,迷路段面神经管扩大,以及扩展到膝状神经窝区的病灶。结论 CT和MRI能准确地描绘面神经瘤的受累情况,CT在显示骨破坏细节方面极佳,而增强MRI对肿瘤本身的显示优于CT。  相似文献   

3.
面神经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面神经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9例面神经瘤中,8例面神经鞘瘤,1例面神经纤维瘤。7例行颞骨高分辨CT扫描,2例常规扫描;6例行MRI检查,其中5例做了增强扫描。结果:本组发生在右侧5例,左侧4例;内听道1例,迷路段4例,膝状神经节6例,鼓突段(降段)6例,茎乳孔5例,腮腺3例。CT表现:面神经管扩大,膝状窝骨壁膨胀,面神经径路上有条索状或结节样软组织影。MRI表现:面神经呈结节样或条索状增粗,呈跨节段性分布,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或高信号;有明显强化。结论:面神经径路上出现实质性节段性肿块是面神经瘤的影像特点。MR增强扫描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颞骨先天性胆脂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2015年7月,经过病理证实的4例成人颞骨先天性胆脂瘤的临床及CT、MRI影像资料。结果 4例成人颞骨先天性胆脂瘤中,单纯高分辨率CT平扫检查2例,高分辨率CT和MRI平扫检查2例,MRI增强检查2例。病变单纯位于鼓室2例,CT平扫表现为鼓室内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病变同时累及鼓室、鼓窦及乳突2例,CT平扫表现为鼓室、鼓窦及乳突片状软组织密度影,周围岩骨膨胀性破坏,2例听小骨、半规管、面神经管鼓室段及迷路段侵蚀破坏,1例耳蜗、前庭、内听道及乙状窦前壁破坏。MRI扫描表现为鼓室、鼓窦及乳突片状等T_1长T_2异常信号,周围岩骨膨胀性破坏,DWI表现为环状高信号,增强未见明显强化。结论成人颞骨先天性胆脂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影像特征,结合临床病史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5.
酷似海绵状血管瘤的眼眶海绵状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酷似海绵状血管瘤的眼眶海绵状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海绵状淋巴管瘤的CT和MRI表现以及MR动态增强扫描的特点.结果 7例均表现为眼眶椭圆形肿块,其中4例累及眼眶后部和眶尖,视神经明显受压移位.7例CT表现均呈等密度,密度均匀.MRI显示7例均呈略长T1长T2信号,信号不均匀,T2WI显示肿块内有散在的条状和小片状低信号.7例MR动态增强扫描都表现为"渐进性强化"征象,其中5例肿块强化范围扩大较快.结论 表现为眼眶内椭圆形肿块的海绵状淋巴管瘤与海绵状血管瘤非常相似,但肿块累及眼眶后部和眶尖及动态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强化范围扩大较快高度提示肿瘤为海绵状淋巴管瘤.  相似文献   

6.
眶壁转移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研究眶壁转移瘤的CT和MRI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眶壁转移瘤的CT和MRI表现,成人组16例,儿童组7例.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与MR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16例成年患者CT表现均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和眼眶不规则肿块,9例骨质破坏区邻近的颅内可见扁平不规则肿块;16例MRI表现为骨质破坏区邻近的眼眶和颅内均可见略长T1、略长T2信号的不规则软组织影,增强后呈明显强化.7例儿童患者CT表现均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和眼眶不规则肿块,其中2例可见垂直针状高密度影,3例骨质破坏区邻近的颅内可见扁平不规则软组织肿块;MRI显示7例骨质破坏区邻近的眼眶内和6例颅内可见略长T1、略长T2信号不规则的软组织影,其中1例为双侧,增强后呈明显强化;7例双侧眶骨、4例斜坡和双侧岩尖及1例双侧颞骨鳞部骨髓腔呈略长T1、略长T2信号影,增强后呈明显强化.结论眶壁转移瘤的CT和MRI表现有一些特点,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该文报道了1例面神经神经鞘黏液瘤。CT显示左侧颞骨乳突部及面神经管乳突段骨质破坏。MRI平扫显示左侧颞骨乳突部及中耳腔软组织肿物, T1WI呈不均匀稍低信号, T2WI和DWI呈稍高信号, ADC图为高信号, 增强扫描呈环形明显强化, 延迟期强化, 对比剂有向内填充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颞骨内面神经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面神经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跟踪随访证实的面神经病变的CT和MRI表现,31例行MR扫描,其中28例行平扫和增强扫描,3例仅行平扫;19例行CT扫描。结果(1)面神经损伤13例,8例行CT扫描,6例显示面神经管骨折,2例表现正常;13例MRI扫描均表现为面神经增粗,其中10例增强扫描显示面神经明显强化。(2)面神经炎14例,7例行CT扫描,1例因岩尖胆脂瘤致面神经管迷路段、前膝部、鼓室段前部骨质破坏,6例面神经管未见异常;14例MRI增强扫描显示面神经节段性异常强化。(3)面神经鞘瘤4例,CT表现为受累面神经管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MRI表现为面神经节段性增粗,呈长T1、长T2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经统计学处理,MRI显示颞骨内面神经病变明显优于CT(P<0.01)。结论HRCT可显示面神经管的异常,MRI尤其是MR增强扫描可显示面神经病变的形态、部位、范围及强化表现,有助于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面神经鞘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面神经鞘瘤的CT和MRI特征,提高对其的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面神经鞘瘤患者7例,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三维重组,3例同时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7例中,右侧6例,左侧1例.以膝状神经节为中心(迷路段+鼓室段)4例,鼓室段1例,乳突段2例.6例为小肿瘤,直径<1.5 cm.CT影像特点:曲面重组(CPR)显示所有肿瘤均位于面神经通路上,受累段面神经管扩大、破坏,局部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明显强化.MRI影像特点:面神经通路上的软组织肿块,呈等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 MSCT CPR技术结合其增强扫描特点是诊断面神经鞘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眼球肿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探讨眼球肿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73例眼球肿瘤行CT扫描,45例行MRI扫描,回顾性分析眼球肿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28例视网膜母细胞瘤CT表现为有钙化的肿块;26例色素膜黑色素瘤MRI显示为短T1短T2信号,增强后轻至中度强化;9例脉络膜骨瘤CT表现为眼球壁高密度扁平性肿块;6例转移瘤MRI表现为扁平性肿块,呈略长T1长T2信号;4例脉络膜血管瘤呈长T1明显长T2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结论:CT和MRI可显示眼球肿瘤的形态、大小及内部特征,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侵及颈静脉孔区的原发性中耳癌的CT、MRI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侵及颈静脉孔区原发性中耳癌患者的CT、MRI资料,其中6例行高分辨率CT(HRCT)扫描,1例行常规CT增强扫描,7例均行MR平扫+增强.结果 HRCT显示鼓室、鼓窦、外耳道深部及颈静脉孔区软组织病灶伴不规则虫蚀样骨质破坏,涉及颈静脉孔(7例)、咽鼓管骨性段(7例)、面神经管(4例)、颈动脉管(4例)、外耳道前后壁(3例)、听小骨(2例)及前庭窗、水平半规管(1例)等结构的破坏.4例病变密度较均匀,CT值约30~55 HU,2例肿块内见少许小片状高密度影.1例CT增强显示中度较均匀强化.MR平扫示边界不清软组织肿块,与脑灰质相比,T1WI呈等、略低信号,T2WI呈等、略高信号,其中5例信号较均匀,2例肿块内见少许小片状T1WI、T2WI低信号灶,增强扫描5例呈中度较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内见小片状无强化区.MRI显示4例侵及颈内动脉,1例侵及乙状窦.结论 原发性中耳癌可广泛侵及颈静脉孔区,易造成误诊.HRCT可准确显示中耳癌骨质破坏特点及范围,咽鼓管骨性段破坏可帮助减少误诊;MRI能更清楚显示病变范围,肿瘤信号及强化方式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面神经瘤的HR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面神经瘤患者的HR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例中神经鞘瘤5例,神经纤维瘤1例,发生在右侧3例,左侧3例。受累情况为鼓室段、膝状神经节各5例,乳突段、迷路段各2例,颅内脑池段、内听道段及颅外腮腺段各1例。1例仅累及迷路段,其余5例为多节段面神经受累。面神经瘤的主要HRCT表现为面神经管扩大和(或)破坏,膝状窝骨壁膨胀性破坏,面神经径路上条索状或结节样软组织影。结论:HRCT扫描能显示面神经瘤的形态、部位、范围,有助于定位、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舌下神经鞘瘤的CT、MRI特征性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了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舌下神经鞘瘤CT和MRI表现。结果 从病变部位看,右侧3例,左侧1例;颅内段2例,颅内与颅外段同时受累2例。CT表现:舌下神经孔扩大和骨质破坏,并见软组织块影2例。MRI表现:舌下神经径路上出现圆形、椭圆形的软组织块影4例,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信号和高信号;有明显的强化。结论 舌下神经径路上出现软组织块影是其特点;MRI对舌下神经鞘瘤的诊断优于CT,特别是MRI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14.
听神经瘤CT、MRI诊断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听神经瘤的CT、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听神经瘤的CT、MRI表现。结果:听神经瘤的MRI表现为桥小脑角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于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实质部分及增粗的听神经明显强化,呈“苹果柄”样改变。CT表现为桥小脑角部低密度或等密度病灶,薄扫可见同侧内听道口扩大。结论:CT能直观地显示内听道口的扩大,但常规扫描易漏诊。/MRI多层面成像及无骨伪影的优点,对显示听神经瘤瘤体及病侧听神经增粗很有价值,增强后的“苹果柄”样改变是听神经瘤特征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面神经管病变的多层螺旋CT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面神经管病变CT表现,评价多层螺旋CT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面神经管病变患者35例CT资料,男24例,女11例,年龄4~51岁,平均27岁,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常规行多平面重建和面神经管曲面重建。结果:面神经管骨折15例,其中鼓室段骨折8例,乳突段骨折5例,迷路段骨折2例;胆脂瘤型中耳炎侵犯面神经管15例;面神经瘤1例,乳突段面神经管前移2例,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累及面神经管2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成像能清晰显示面神经管病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面瘫影像表现与手术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面神经(管)损伤的CT和MRI表现. 资料与方法 对外伤性面瘫患者的20侧耳进行CT检查,其中6侧耳同时行MRI检查,对照手术结果 回顾性分析影像学表现. 结果 CT显示面神经管鼓室段损伤8耳,迷路段损伤1耳,乳突段损伤1耳,前膝和鼓室段同时损伤3耳,前膝和迷路段同时损伤2耳,迷路段和鼓室段同时损伤1耳,无异常表现4耳.行MRI的6侧耳表现为面神经鼓室段损伤2耳,乳突段损伤1耳,鼓室段和乳突段同时损伤1耳,迷路段、前膝和鼓室段同时损伤2耳. 结论 CT能较准确地显示面神经管的骨折,但不能完全明确面神经损伤的范围,而MRI明确地显示面神经的损伤范围,但不能直接显示骨折本身,两者联合使用可明确诊断面神经损伤范围及骨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颅骨骨巨细胞瘤(GCT)的CT、MRI征象,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颅骨GCT的CT、MRI表现, 5例患者均行普通CT平扫,2例行CT增强扫描;3例以颞骨破坏为主的病例,均行颞骨MRI平扫、增强扫描及HRCT扫描及听骨链、面神经计算机重建.结果 5例均单侧发病, 右侧4例、 左侧1例.CT平扫显示广泛的膨胀性骨质破坏、残存骨嵴及骨包壳.肿瘤信号多变,在T1WI呈低-等信号;在T2WI肿瘤呈不均匀的高信号,病灶周边T2WI呈现特征性的低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结论 颅骨GCT的CT平扫显示广泛的膨胀性骨质破坏不伴硬化边、残存骨嵴及骨包壳,T2WI病灶周边低信号是本病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颞骨HRCT扫描及听骨链、面神经CPR重建为术前评估听小骨、面神经受累情况,为临床制定治疗策略提供更准确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