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改良自体骨融合术是松质骨与皮质骨的结合,将二者同时应用到腰椎融合术中,能起到互补的作用,在保证融合率的同时,又能减少椎间隙高度的过度丢失。目的:探讨钉棒系统内固定并改良自体骨后路椎间融合修复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需要进行内固定治疗的60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按修改方式不同分为2组,每组30例。改良组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并改良自体骨后路椎间融合,对照组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并Cage后路椎间融合,在内固定后3,6,12个月随访,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腰腿痛改善率、椎间隙高度及腰椎生理前凸角的差异。结果与结论:与内固定前相比,2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及腰腿痛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改良组的术后并发症更少,椎间隙高度及腰椎生理前凸角的保持方面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钉棒系统内固定并改良自体骨后路腰椎融合与钉棒系统内固定并Cage后路椎间融合疗效相近,但自体骨移植组术后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2.
背景:临床多见应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Cage行椎间融合时采用自体髂骨颗粒填充Cage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椎间融合率的报道,很少有整个融合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融合情况以及自体椎板颗粒骨椎间植骨融合率的远期随访报道.目的:随访观察自体椎板、棘突作为骨源联合Cage植入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的影像学随访结果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63例,均为单一椎间隙病变,男24例,女39例;年龄46(35~72)岁,将全椎板减压后的自体椎板、棘突碎骨粒庆大霉素浸泡后充填于Cage内,应用髓核钳沿备好的Cage通道将部分绞碎自体骨植入Cage前间隙内,然后再沿备好的Cage通道植入Cage.随访53(37~62)个月;术后1周,3,6,12个月及远期行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检查,观察患者不同时期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63例患者中,51例患者成功融合(81%),融合部位均位于Cage内及其前方,融合时间为术后6~12个月.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椎间融合好,椎间隙高度无明显减少.结果说明自体椎板、棘突作为骨源联合椎间Cage植入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后可获得满意的融合结果.应用减压后的椎板骨颗粒填塞Cage及椎间植骨,可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取骨区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崔建胜 《临床医学》2011,31(4):80-81
目的比较不同椎间隔合治疗严重腰椎滑脱的早期疗效差异。方法对68例严重腰椎滑脱患者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根据椎间融合方法不同分为Cage融合组34例和椎间植骨组34例。比较术后两组的植骨融合率、Taillard滑脱率、腰椎前凸角和滑脱椎椎间高度指数等,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经随防,患者均复位良好。Cage融合组的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部评估系统评分优良率、椎间融合率优于椎间植骨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illard滑脱率、腰椎前凸角和滑脱椎椎间高度指数等指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融合治疗严重腰椎滑脱的早期临床疗效优于椎间植骨。  相似文献   

4.
张平德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5):1957-1958,1960
目的对比不同自体植骨材料在不同植骨融合术中对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97例腰椎滑脱患者分为自体棘突椎板横突间移植(A组)23例,自体棘突椎板椎体间移植(B组)27例,自体髂骨横突间移植(C组)24例和自体髂骨椎体间移植(D组)23例。对比4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和植骨后融合率。结果 A组神经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1.30%,B组为88.89%,C组为91.67%,D组为95.65%,4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1,P>0.05)。随访6个月,4组融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49,P<0.05);其中A组与B、C组间、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融合率明显高于A、B、C 3组(P<0.05)。随访1年,4组间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85,P>0.05)。结论选择自体髂骨作为植骨材料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的疗效较为明显,可作为临床治疗腰椎滑脱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方式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各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后路椎板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椎板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腰椎滑脱症植骨融合率、复位丢失率及治疗前后患者JOA评分。结果观察组腰椎滑脱症植骨融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位丢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板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显著优于后路椎板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降低复位丢失率,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后路复位内固定中不同植骨融合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腰椎滑脱患者60例,分成A、B、C组,分别进行行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自体骨植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术后定期随访,比较其术后效果。结果术后1年各组患者腰椎滑脱均获完全复位,未出现固定螺钉松动、拔出、断裂及腰椎再滑脱现象。椎体融合率A组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A组与C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间隙高度、Naka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腰椎滑脱患者因合理选择植骨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椎阍植骨融合内固定与三柱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效果.方法 对43例有手术指征的退行性腰椎不稳症患者,分别采用单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A组,24例)和三柱植骨融合内固定(B组,19例)两种方法治疗,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植骨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植骨融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A组[(85~170)min,平均110 min]与B组[(105~205)min,平均145 min)],术中出血量:A组[(250~800)ml,平均450 ml]与B组[(300~1100)ml,平均600 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12~65个月,平均27.8个月.A组与B组融合率分别为91%与94%(P>0.05).术后各时间点2组JOA评分及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各时间点JOA评分及椎间隙高度,A组与B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单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与三柱植骨内固定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在融合率,术后JOA评分,椎间隙高度相接近,但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钉棒系统加单侧Cage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应用钉棒系统加单侧Cage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49例,按Heyevding分类[1],38例为Ⅰ°滑脱,11例为Ⅱ°滑脱。结果:49例患者经8个月~6年(平均17个月)随访,按Henderson标准评价,优88%,良8%,可4%;融合率按Lenke标准,A级78%,B级14%,C级8%。结论:钉棒系统加单侧Cage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固定可靠,骨融合率高,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同种异体骨、Cage与自体髂骨在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椎间植骨融合术的颈椎间盘突出症84例,根据手术植骨所用材料不同将其分为同种异体骨组(26例)、Cage组(22例)和自体髂骨组(36例)3组。观察比较3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3 d、3个月、6个月颈部疼痛程度,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和6个月骨融合情况,术后6个月椎间高度和颈椎曲度,以及术后6个月治疗效果。结果 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自体髂骨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长于或多于同种异体骨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长于或多于Cag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3组颈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体髂骨组颈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高于同种异体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及术后3 d、3个月、6个月,3组组内颈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及术后3 d、3个月、6个月,3组组内颈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呈依次下降趋势,组内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组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髂骨组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同种异体骨组和Cag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3和6个月骨融合率、术后6个月椎间高度和颈椎曲度以及术后6个月Odom分级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异体骨、Cage及自体髂骨应用于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中均具有较好效果,但采用自体髂骨者损伤大、痛苦较多,采用Cage者可能发生金属反应,而采用同种异体骨者并发症相对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椎间融合器加颗粒状自体骨椎间融合和自体髂骨加颗粒状自体骨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5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后路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根据椎间植骨融合方式的不同,分为椎间融合器加颗粒状自体骨椎间融合组(A组,26例)和自体髂骨加颗粒状自体骨椎间融合组(B组,30例)。比较两种植骨融合方式的影像学结果和临床疗效。结果随访时间18~30个月,平均(20.3±3.7)个月。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前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A组融合率为96.2%,B组融合率为96.7%,两组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良率92.3%,B组优良率为90.0%,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椎间隙高度丢失(1.1±0.3)mm,B组椎间隙高度丢失(2.5±0.6)mm,两组椎间隙高度丢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椎间融合器加颗粒状自体骨椎间融合和自体髂骨加颗粒状自体骨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优良率相当,融合率相近,临床疗效好,但采用椎间融合器加颗粒状自体骨椎间融合者椎间隙高度丢失较少,可能有利于保持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山富彦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4):2416-2418
目的:比较3种不同植骨材料联合钉棒系统在胸腰椎结核植骨融合术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8月至2009年8月胸腰椎结核12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自体骨组(A组、40例),同种异体骨组(B组、40例),BMP重组骨组(C组、44例),比较术前、术后8、16、24个月的Cobb角变化,骨融合率及临床疗效Nakai评分情况.结果:A、C组Cobb角减少、融合率、临床疗效Nakai评分均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A、C两组间3个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MP重组骨或自体骨植骨融合基本等效,较同种异体骨融合快、成功率高,BMP重组骨移植对胸腰椎结核治疗效果肯定,无骨移植取材创伤,应优先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下两种融合方式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采用MIS-TLIF术治疗的11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融合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57例和B组55例。A组行单纯椎间植骨融合,B组行椎间融合器(Cage)融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腰椎功能改善情况、腰腿疼痛恢复情况、椎间隙高度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JOA评分、ODI评分以及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高,ODI评分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B组椎间隙高度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1年,两组椎间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S-TLIF术下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间Cage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相当,可根据患者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背景:自体骨移植结合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常运用于椎体融合,但单纯颗粒骨打压联合椎弓根钉的临床生物力学研究报道不多。目的:比较后路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内固定及Cage内固定的即时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利用腰椎后路附件逐级破坏和椎间盘切除制作腰椎不稳模型。12具猪腰椎标本随机分为两组:打压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实验组),Cage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对照组)。使用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机模拟人体对两组标本在正常、不稳、融合3个状态下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各个活动的生物力学测试,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定不同载荷下不稳节段的运动范围。结果与结论:正常状态下,两组间L2~3节段各方向运动范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两组标本均衡性好,具有可比性;与正常状态相比,两组不稳状态各方向运动范围亦明显增加(P〈0.05);融合后对照组L2~3节段椎间各方向运动范围均较实验组小,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内固定与Cage内固定均能明显提高脊柱的即时生物力学稳定性,而且两组对于改善脊柱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后外侧植骨与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远期疗效。方法 11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2组。A组行椎弓根钉内固定复位横突间植骨融合术,B组行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椎间融合术。比较2组的滑脱复位率、复位丢失率、椎间隙高度丢失率、植骨融合率、手术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2组手术前后及随访时滑脱率、复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融合率显著高于A组(P0.05)。2组手术前后及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与近心端第2椎间隙高度比值有显著差异(P0.05)。2组JOA评分、RIS及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术前及随访时下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6%,显著高于B组的10.7%(P0.05)。结论与后外侧植骨相比,椎间融合术能够维持滑脱的矫正,减少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出现,但两种术式的效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后外侧植骨融合与后外侧加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4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组27例(A组)与后外侧加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组21例(B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X线影像学结果及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随访时间1~6年,A组临床疗效优良率88.9%,骨融合率74.1%。B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0.5%,骨融合率95.2%。对于椎间盘摘除,A组骨融合率53.7%,B组骨融合率95.2%。两组椎间盘摘除骨融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外侧植骨融合与后外侧加椎间融合术均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术式,但对于椎间盘摘除者,B组融合率明显高于A组。  相似文献   

16.
背景:采用自体颗粒骨结合打压植骨技术,行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治疗下腰椎结核具有可靠的融合率,但目前临床应用报道不多。目的:探讨经腰椎后路椎弓根钉置入并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单节段下腰椎结核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7/2009-07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单节段下腰椎结核患者20例,均行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置入内固定后评价其神经功能障碍改善、疗效、椎体融合及畸形矫正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结果优11例,良8例,中1例,优良率95%。椎间融合率约为90%。内固定未见松脱、断裂等并发症。置入后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椎间高度均较置入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固定是治疗下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一期后路内固定术,观察组45例辅以椎体加椎间植骨术,对照组40例行后外侧植骨术,比较两组术后伤椎Cobb角、前缘和后缘高度、骨性融合时间和融合率、内固定失效率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随访时间(24.28±5.12)月。观察组伤椎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和后缘高度均高于对照组,骨性融合时间、融合率、内固定失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术后Frankel分级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一期后路内固定术后辅以椎体加椎间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显著,可使椎体获最佳的骨性融合,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6):3014-3015
探讨钛网及同种异体骨联合植入术对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的6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其中钛网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术34例(A组),单纯钛网植骨融合术32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植骨融合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且A组术后Cobb角的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钛网及同种异体骨植入结合内固定术能使脊柱获得较好的稳定性,纠正后凸畸形,促进椎体间的植骨融合,是目前治疗胸腰椎结核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RF椎弓钉棒系统联合TFC螺纹状椎间融合器内外植骨治疗腰椎体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120例腰椎体滑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行传统经后路腰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联合腰椎椎体间自体髂骨植入融合术治疗;研究组患者80例采用RF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体间融合器内外植骨法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复查硬膜撕裂和术后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内固定松动、神经损伤发生率及腰椎体滑脱加重或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RF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TFC螺纹状椎间融合器内外植骨治疗腰椎体滑脱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伤椎复位后的稳定性,减少滑脱加重或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USS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病椎植骨成形、配合内服中药汤剂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筛选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43例,均以钉棒系统固定结合经病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手术并结合骨与软组织损伤中药三期辨证施治。将所有筛选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术后病椎愈合评分、Cobb角及病椎高度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所有患者无不良反应出现。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病椎椎体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Cobb角恢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病椎椎弓根进行椎体植骨及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可有效恢复病椎高度,加强了脊柱稳定性,结合中药辨证治疗,缩短了病人卧床时间,减少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