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联合小剂量苯溴马隆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治疗的50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患者均患有高尿酸血症,接受临床药物治疗。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苯溴马隆治疗,给予观察组非诺贝特联合小剂量苯溴马隆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以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治疗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00 %和7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使用非诺贝特联合小剂量苯溴马隆治疗痛风,相比于单独使用苯溴马隆,具有更高的治疗有效率,患者的各项治疗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同时可以有效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降尿酸茶联合苯溴马隆治疗痰湿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38例痰湿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健康宣教,对照组采用苯溴马隆治疗,治疗组采用苯溴马隆联合降尿酸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BUA)、24 h尿尿酸(24 hUUA)、尿氢离子浓度指数(尿pH)、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及中医症状总积分,评估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U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尿pH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4 hUU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BMI、WHR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及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健脾化浊通络方合用苯溴马隆对糖尿病前期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及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19年1月-2019年12月)糖尿病前期高尿酸血症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苯溴马隆治疗,观察组采用健脾化浊通络方联合苯溴马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各效果指标(UA、FBG、TC、TG)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为94.1%(32/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26/3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UA、FBG、TC、TG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UA、FBG、TC、TG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浊通络方联合苯溴马隆应用在糖尿病前期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中疗效确切,可降低血尿酸、空腹血糖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化湿活血方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化湿活血方治疗组、苯溴马隆对照组.化湿活血方组口服化湿活血方煎剂(每日1剂,分2次服用);苯溴马隆组口服苯溴马隆片(每片50mg,1次/日);进行临床观察,治疗8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血尿酸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化湿活血方组、苯溴马隆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均较前有所下降(P<0.01),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90.91%;化湿活血方组和苯溴马隆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湿活血方可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医用三氧自血疗法对痛风缓解期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痛风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医用三氧自血疗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别嘌呤醇/苯溴马隆治疗,疗程8周。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肝肾功能,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8周后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Cr)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8周后观察组肝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4周、8周后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但治疗后2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7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三氧自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缓解期患者,既能明显降低血尿酸、保肝肾降酶,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苯溴马隆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降尿酸作用及对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广东同江医院诊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苯溴马隆治疗,60例)和常规组(别嘌醇治疗,60例),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干预组和常规组患者IL–18、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P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8周,相对治疗前,两组患者IL–18、hs–CRP、TNF–α水平均降低,但干预组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苯溴马隆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能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7.
除湿化瘀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除湿化瘀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尿酸、三酰甘油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湿热夹瘀型高尿酸血症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除湿化瘀方组(治疗组)和苯溴马隆组(对照组),分别予以除湿化瘀方和苯溴马隆,30d为1个疗程。观察中医证候疗效,并对治疗前后尿酸、三酰甘油进行比较。结果除湿化瘀方降尿酸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中医湿热夹瘀证候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三酰甘油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除湿化瘀方能降低血尿酸,改善湿热夹瘀型中医证候,并降低三酰甘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泻浊毒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拆方研究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苯溴马隆组、土茯苓熟大黄组、金银花蒲公英组及清泻浊毒方组,以氧嗪酸钾盐腹腔注射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药物对各组小鼠血清尿酸和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药物组中,苯溴马隆组和清泻浊毒方组血尿酸下降最为明显,土茯苓熟大黄组血尿酸数值最高,与清泻浊毒方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清泻浊毒方组降低小鼠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最为明显,优于土茯苓熟大黄组和苯溴马隆组(P0.05~0.01),与别嘌呤醇组和金银花蒲公英组作用相当(P0.05)。结论 :清泻浊毒法能够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尿酸水平,其中清热解毒类药物金银花蒲公英发挥了主要作用,抑制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是其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温肾化瘀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温肾化瘀中药分别用于因酵母膏和氧嗪酸钾盐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身上,并与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对照观察其对模型动物血尿酸、尿素氮及血清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使小鼠血尿酸明显升高(P<0.05)。在酵母膏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中,中药各剂量组及苯溴马隆组有明显改善模型动物血UA、BUN异常升高的作用(P<0.05),但中药各剂量组对XOD活性的改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氧嗪酸钾盐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中,中药高剂量组、别嘌呤醇组及苯溴马隆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改善实验小鼠血UA、BUN异常升高的作用(P<0.05),但中药各剂量组对XOD活性的改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XOD活性的改善,高剂量组已接近于阳性组。结论:温肾化瘀中药很可能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活性和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联合苯溴马隆对痛风石切除术后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痛风‘石切除术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数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术前1天及术后第3天检查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术后3天起治疗组给予口服四妙散加五味消毒饮以及苯溴马隆片50mg,其中,中药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早晚各一次,连服14天;对照组只给予1:2服苯溴马隆片50mg,每日1次,连服14天。14天后复查血清尿酸,比较观察两组术后血清尿酸变化及治疗后血清尿酸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能有效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其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联合苯溴马隆片能有效降低痛风石切除术后血清尿酸水平,与单纯口服苯溴马隆对比,疗效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7,(6):751-752
目的:研究三仁汤加减方辅助苯溴马隆片治疗间歇期痛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痛风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苯溴马隆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仁汤加减方。治疗前后分别从临床症状、血尿酸水平、红细胞沉降率以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关节疼痛评分、红肿评分、功能受限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关节疼痛、功能受限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而红肿评分略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54.5%,高于对照组(40.0%)(P<0.05)。未愈率(7.27%)显著低于对照组(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间歇期痛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温肾化瘀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温肾化瘀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温肾化瘀中药分别用于因酵母膏和氧嗪酸钾盐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身上,并与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对照观察其对模型动物血尿酸(UA)、尿素氮(BUN)及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D)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使小鼠血尿酸明显升高(P<0.05)。在酵母膏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中,中药各剂量组及苯溴马隆组有明显改善模型动物血UA、BUN异常升高的作用(P<0.05),但中药各剂量组对XOD活性的改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氧嗪酸钾盐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中,中药高剂量组、别嘌呤醇组及苯溴马隆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改善实验小鼠血UA,BUN异常升高的作用(P<0.05),但中药各剂量组对XOD活性的改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XOD活性的改善,高剂量组已接近于阳性组。结论温肾化瘀中药很可能有抑制XOD的活性和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芪苓散防治急性痛风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口服芪苓散,对照组40例,口服秋水仙碱片、苯溴马隆片,疗程3周;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沉、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沉、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芪苓散对急性痛风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有确切治疗效果,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探讨口服西尼地平片与苯溴马隆片治疗老年人高尿酸血症并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江门市第三人 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诊治的老年高尿酸血症并高血压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给予低嘌吟饮食及口服西尼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苯溴马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指标及血 尿酸情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尿酸水平均低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 %)高于对照组(73.33 %),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总满意度(96.67 %)高于对照组(7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老年人高尿酸血症并高血压采用口服西尼地平片与苯溴马隆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尿酸指标, 临床疗效显著,获得患者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高尿酸血症共40例和痛风患者共40例,另外选取40名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患者血清进行科学的测定。结果痛风组的Hs-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尿酸血症组相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组的HOMlA-IR、总胆固醇、尿酸水平以及三酰甘油与高尿酸血症组相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却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尿酸血症组的三酰甘油水平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组患者中的Hs-CRP水平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当作是痛风临床症状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联合麻杏薏甘汤治疗痰湿型高尿酸血症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痰湿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予以健康指导联合口服苯溴马隆片治疗,研究组34例予以健康指导联合麻杏薏甘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血尿酸、血糖、血脂水平以及肝肾功能。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11%)显著高于对照组(70.59%)(P0.05)。两组干预前中医症状评分,血尿酸、血糖以及血脂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血尿酸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糖以及血脂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干预前后AST、ALT、CR、BUN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康指导联合麻杏薏甘汤治疗痰湿型高尿酸血症可显著降低血尿酸、血糖以及血脂水平,且不会影响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四妙丸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的效果。方法:9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7例用四妙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尿酸及三酰甘油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UA、BUN、Cr及AL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丸能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尿酸及三酰甘油指标,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痛风饮颗粒治疗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苯溴马隆组、别嘌醇组、痛风饮颗粒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采用腺嘌呤联合尿酸酶抑制剂氧嗪酸钾灌胃的方法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模型,造模周期21 d。造模开始后第7天,按组别给予不同的干预药物,实验第22天,检测小鼠尿尿酸、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和血尿酸、尿素氮水平,并取小鼠肾脏行HE染色,光镜观察病理变化。结果:痛风饮颗粒组小鼠血尿酸、尿素氮及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同时尿尿酸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病理学观察显示痛风饮颗粒可减轻肾小管的损伤及肾间质炎性细胞的浸润程度。结论:痛风饮颗粒能够改善尿酸代谢、促进尿酸排泄、减轻高尿酸血症肾脏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补肾降浊方治疗高尿酸血症(H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HUA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0例应用健脾利湿补肾降浊方治疗,对照1组30例给予苯溴马隆片口服,对照2组30例采用生活方式指导的一般治疗。治疗1个月后分别测定3组患者的血尿酸(BUA)、尿尿酸(UUA)的水平。结果治疗组、对照1组治疗后BUA均下降,UUA均上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治疗前后BUA、U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1组治疗后BUA、UU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利湿补肾降浊方治疗HUA可以促进UUA排出,降低BUA,临床疗效与苯溴马隆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联合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茂名市中医院收治的76例高脂血症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三组,A组患者(25例)使用非诺贝特进行治疗,B组患者(25例)使用苯溴马隆进行治疗,C组患者(26例)使用非诺贝特联合苯溴马隆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前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尿酸血症患者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后,患者血尿酸监测值明显降低,A组平均下降18.98%,B组平均下降36.45%,C组平均下降58.32%,三组患者平均水平下降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下降幅度C组最高,B组次之,A组最小。结论:就高尿酸症的治疗效果而言,苯溴马隆治疗效果优于非诺贝特,非诺贝特联用苯溴马隆的方式具备较佳的治疗效果,并且所有运用此治疗方式的患者都没有出现结石,具备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