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 目的:分析牙槽嵴劈开术对种植体稳定性与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茂名 市人民医院进行牙槽嵴劈开术的患者 60 例,患者牙槽嵴高度大于 10 mm,厚度保持在 3 ~ 4 mm 左右,患者在行牙槽嵴劈 开术同期实施种植体植入术,比较患者各项临床状况,并且分析患者接受治疗前后改善状况。结果:患者治疗后缺牙区牙 槽骨高度、缺牙区牙槽骨高度最大指标、缺牙区牙槽骨高度最小值均有所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 治疗后的稳固功能、咀嚼功能和美观程度得到较好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口腔种植修复治 疗中牙槽嵴劈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状况,并且患者牙齿的稳固功能、咀嚼功能和美观程度得到较好的改善, 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系统种植体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及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牙种植术的患者54例,共植入38枚BLB(HA涂层)种植体,45枚ITI(SLA表面)种植体。观察两种系统种植体的应用情况,分别于种植术后3、6、9、12个月检查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于基台连接后1、3、6、9个月时采集种植体周围龈沟液(GCF),检测GCF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并选取种植部位同颌对侧同名天然牙36颗作为对照。结果:BLB、ITI种植体12个月内种植成功率均为10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9、12个月时,BLB种植体骨吸收量均明显高于ITI种植体(P0.05);基台连接后6、9个月时,BLB种植体PICF中AST水平均明显高于ITI种植体和天然牙(P0.05),而ITI种植体和天然牙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LB、ITI种植体短期内的成功率均较高,其中ITI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及软组织稳定性更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DIO系统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在韶关市口腔医院接受DIO短种植体种植修复的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共37例,56枚植体。Ⅰ期手术全部采用埋入式种植,3~6个月行Ⅱ期手术,2~4周内完成永久固定修复,测量冠–种植体高度比(C/I)。修复完成后每年复查,临床检查种植体松动度,X线片检测种植体边缘骨高度变化。结果:37例患者56枚种植体Ⅱ期手术时55枚获得良好骨结合,1枚植体松动。Ⅱ期修复后,经12~36个月随访观察,X线片检测种植体周骨组织稳定,平均吸收(0.57±0.46)mm,C/I(1.24±0.41)。种植成功率为98.2%。结论:在骨量不足后牙区,通过植入DIO系统短种植体,可以简化手术,降低风险,扩大种植适用范围,并有较高的成功率,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引导骨再生技术(GBR)在前牙区种植中不同类型骨缺损种植修复中的效果.方法:对30例前牙缺损且牙槽嵴唇舌向厚度<5mm的患者,采用GBR技术进行骨增量,在种植体植入骨床后,同期植入骨立生人工骨粉(CERASRBM),表面盖Resomatrix骨膜.通过临床评价和影像学检查,对比分析种植术后6个月,种植体负载12个月后牙槽骨的厚度及高度的变化.结果:所有牙槽骨骨量不足的患者在种植体植入后6-12个月,临床观察种植体与骨结合良好,牙槽骨唇舌向宽度较术前明显增宽,种植体负载12个月后牙槽骨唇舌向及垂直向仅有少量吸收,无种植体失败.结论:引导骨再生技术[GBR]能有效地对前牙区不同类型的骨缺损进行骨增量,解决骨组织不足的问题,符合种植美学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在牙齿种植中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36例上颌后牙区种植患者资料,均采用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技术,植入32颗种植体,上部结构修复26颗。结果种植体全部为临床骨结合,稳固,无上颌窦炎症。X线片显示上颌窦底抬高(3.48±1.18)mm,结构完整。结论作为一种临床实用技术,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技术安全可靠、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6.
<正>上颌窦提升技术是解决上颌窦窦底垂直骨量不足的一种有效方法,临床上常用的上颌窦提升方式主要有上颌窦前外侧壁开窗式(lateral window technique)、上颌窦底提升术和冲顶式(osteotome technique)上颌窦底提升术,冲顶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又称内提升术(internal sinus lift)[1]。上颌窦前外侧壁开窗植骨种植技术是目前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常规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采取上颌前牙区不翻瓣即刻牙种植术对于口腔内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上颌前牙区修复患者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40例)采取不翻瓣即刻牙种植术治疗,对照组(40例)采取翻瓣即刻牙种植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整体情况、术后软硬组织情况、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 d的疼痛、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的牙龈乳头指数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的嵴顶吸收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的骨愈合和牙龈沟出血比例无明显区别,在术后7 d的牙槽嵴顶和种植体距离、术后12个月的龈沟深度无明显区别,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上颌前牙区实施不翻瓣即刻牙种植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美观度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因上颌后牙缺失而实施骨凿冲顶法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行种植牙手术的46例患者(共53枚种植体)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术前锥形束CT(CBCT)评估,采用冲顶法上颌窦底提升术植入种植体,评估不同患者的种植体稳定性及口腔健康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时的稳定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即刻比较,B组稳定性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剩余牙槽骨高度(RBH)均随着时间的递增而增高;治疗后,患者的辅助发声、进食咀嚼、牙齿固定度、面部美观度等口腔健康量表评分均得到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冲顶法上颌窦底提升术植入种植体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程度,且种植牙的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io-Oss骨粉在种植牙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上下颌磨牙和前牙缺损且牙槽嵴高度或厚度不足患者,使用Bio-Oss骨粉充填骨腔同时植入共77颗标准种植体治疗,随诊观察1年。结果:3个月后,X线片显示植入的Bio-Oss骨粉均已改建形成新骨,种植体与Bio-Oss骨粉改建形成的新骨形成紧密的骨性结合,37例患者种植的成功率为90.9%。结论:Bio-Oss骨粉能明显缩短术后骨缺损的愈合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牙槽突裂植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实验组15例牙槽突裂患者进行术前CBCT检测以确定牙槽突裂隙骨缺损量,术中按照所测定骨缺损量取髂骨松质骨并植骨;25例对照组患者直接根据术中评估取骨并植骨。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均进行CBCT检测,比较植骨效果。结果:术前应用CBCT指导植骨的病例组Image-J软件测量的术后移植成骨量与牙槽突裂隙骨缺失量比值为(0.935±0.16),对照组术后比值为(0.742±0.37),病例组植骨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可以准确检测牙槽突裂植骨修复效果,术前应用CBCT精确检测指导植骨量能够提高牙槽突裂植骨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颊腭侧黏膜游离结合截断牙槽窝骨板对上颌后牙拔除术所致上颌窦穿孔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东莞市人民医院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上颌后牙拔除术所致上颌窦穿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颊腭侧黏膜游离结合截断牙槽窝骨板进行干预。统计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颊侧前庭沟深度,观察两组术后1期愈合成功率,随访6个月,记录复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颊侧前庭沟深度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明显变浅(P0.05),两组治疗前后、颊侧前庭沟深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1期愈合成功率高,术后无复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颊腭侧黏膜游离结合截断牙槽窝骨板修复上颌后牙拔除术所致上颌窦穿孔可获得理想效果,术后无复瘘,较传统疗法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种植体-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全口覆盖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011年在我院就医的无牙颌患者9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56岁,平均64.3岁。9例患者牙槽嵴均为中、重度萎缩。使用CDIC组合式种植体定点植入6个月后安装MAGNEDISC800型磁性固位体,制作全口覆盖义齿。观察3个月—4年。结果:1例患者的1枚磁性固位体8个月后脱落,经更换磁体重新粘固后可正常使用。其余种植体和磁体均稳定,X线片示骨结合良好,能够正常行使功能,复查中未发现磁力消退及腐蚀现象。患者均对全口义齿的固位及功能表示满意。结论:种植体-磁性附着体固位全口覆盖义齿固位及稳定效果可靠,临床操作简便,费用相对较低。患者取戴方便,且容易维护义齿及种植体清洁,是一种较好的无牙颌义齿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体下颌骨移植联合延期牙种植在修复老年牙槽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老年牙槽缺损患者随机为2组,观察组40例,采用自体下颌骨移植联合延期牙种植术,对照组40例,采用混合骨移植联合延期牙种植术,观察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在手术结束即刻种植牙的种植体稳定系数(IS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8周以及12周时的ISQ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析因分析组别与时间之间无交互效应(P0.05)。观察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松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咀嚼效率和咬力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自体下颌骨移植联合延期牙种植方案修复老年牙槽缺损种植体稳定性好,修复后基牙质量高,患者咀嚼效率和咬力良好,在临床牙槽缺损治疗方面优于混合骨移植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了解颏部块状骨onlay植骨应用于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郑州拜博口腔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23例前牙区有缺损的患者,采用颏部块状骨onlay植骨种植修复上颌前牙区缺损,观察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取骨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根据随访结果未发现颏部有异常情况。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后所有种植牙均存活,术后随访3个月和6个月的牙槽骨厚度和骨吸收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未发现种植体有松动脱落的现象,骨吸收情况良好。结论:颏部块状骨onlay植骨应用于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修复牙齿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上颌后牙区牙缺失剩余牙槽骨不足3 mm的患者中,进行上颌窦底外提同期植入手术的可行性及科学性,并与上颌窦底外提延期植入手术疗效做对比,为选择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深圳恒生医院2011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上颌后牙区骨量丢失严重(3 mm)的49名入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共有26例患者,对照组共有23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均采用上颌窦外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对照组患者均采用上颌窦外提升术延期植入种植体。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种植体存留率和稳定性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康复时间上较对照组显著缩短3个月以上。结论:在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骨3 mm的患者中,采用上颌窦底外提同期植入手术可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具有经济高效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2例行牙种植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钛膜引导骨再生,观察组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比较两组患者种植体稳定率、骨再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3个月后的植骨厚度和骨厚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种植体稳定率(95.0%)与对照组(9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再生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2.9%),不良反应发生率(2.4%)明显低于对照组(14.6%),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植骨厚度(2.4±0.5)mm、骨厚度(2.8±0.6)m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2.0±0.3)mm、(2.1±0.5)mm,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种植中采用钛膜和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均有疗效,但海奥口腔修复膜效果更佳,其不仅能促进患者植体稳定和骨再生,同时还能保证骨和植骨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针对上颌前牙区单颗牙即刻种植患者,探讨改良盾构术(SS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 至 2019 年 10 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 25 例上颌前牙区单颗牙即刻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 = 12,传统 SST)与观察组(n = 13,改良 SST),术后随访 1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术后 12 个月唇侧 骨吸收量,红 – 白复合美学指数(PES–WE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种植体肩部(IS)1、3、5 mm 水平的唇侧骨吸收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2 个月,观察组患者 PES–WE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于单颗牙即刻种植患者, 施以改良 SST 可减少骨吸收,提高美观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鼻内镜辅助改良上颌窦根治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35例上颌良性病变患者,并应用鼻内镜辅助改良上颌窦根治术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中,治愈25例,治愈率为71.43%,有效8例,有效率为22.86%,无效2例,无效率为5.71%,总有效率为94.29%.结论 鼻内镜辅助改良上颌窦根治术具有上颌窦腔暴露良好、窦内病变易处理、术中损伤小、临床治愈高等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探讨可吸收膜与不可吸收膜联用与单用对拔牙窝愈合后牙槽嵴的影响。方法:以成年普通级雄性比格犬8只为研究对象,行全麻联合局部麻醉后,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截冠分根后拔除远中根,近中根行根管治疗,修正牙槽嵴,模拟常规拔牙导致的颊侧骨缺损。所有32例拔牙窝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拔牙窝不做处理,其余组移植人工骨粉后,B组覆盖高聚四氟乙烯膜、C组覆盖胶原膜、D组先覆盖胶原膜,再覆盖高聚四氟乙烯膜。术后3个月、6个月行口腔锥形束CT(CBCT)检测各组实验位点牙槽嵴高度、宽度及新骨的骨质量。结果:D组术后3个月、6个月高度减少量及宽度减少量与C组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少于B组及A组(P<0.05),且B组明显少于A组(P<0.05);D组术后3个月、6个月骨密度与C组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B组及A组(P<0.05),且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可吸收膜与不可吸收膜联用,相较单用不可吸收膜,更有助于保存拔牙窝牙槽嵴宽度、高度及牙槽骨质量,同时较单用可吸收膜对外科操作的精度要求更低。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回顾性研究百康特 BV 种植系统应用于上颌前牙缺失患者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 至 2019 年 6 月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上颌前牙美学区单颗种植修复的患者 30 例植入百康特 BV 种植体。术后随访 12 个月,通过观察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形态、X 线检查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情况、调查患者满意度等方法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30 颗种植体成功率 100 %;骨结合良好,无松动、脱落征象,修复 1 年后种植体平均垂直骨吸收量为(0.50 ± 0.26)mm; 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9.20 ± 1.54)分,美学修复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达到 90 %。结论:百康特 BV 种植系统 应用于上颌前牙区缺失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修复功能和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