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法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51),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1.9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结肠癌疗效明显,可明显降低患者症状积分,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法联合m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结肠癌患者100例,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mFOLFOX6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客观缓解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 575,0. 432);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更低(P=0. 022),中医症候总有效率更高(P=0. 013);观察组KPS评分及QLQ-C30评分更高(P=0. 003,0. 012);观察组治疗后部分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包括SGOT/SGPT及WBC(P=0. 001,0. 004),而其余统计的不良事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采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法结合m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症候评分,提高生活质量,降低部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半夏泻心汤法和辛开苦降法在临床脾胃病论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来院就诊的脾胃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评估后选出200例脾胃病患者进行试验。试验前,使用数字发生器将所有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半夏泻心汤法组(100例)和辛开苦降法组(100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均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半夏泻心汤组脾胃病患者的治疗总效率高达94.0%,辛开苦降法组脾胃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半夏泻心汤法优于辛开苦降法,但二者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夏泻心汤法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疼痛次数多于辛开苦降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缓解疼痛频率上,辛开苦降法组优于半夏泻心汤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果上差异不大,但在缓解疼痛程度上半夏泻心汤法组明显优于辛开苦降法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寒热错杂型D-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得舒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各症状和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的变化,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性状、大便次数积分、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治疗组各症状积分与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焦虑不安、行为障碍、躯体意念、健康忧虑、社会功能、性行为积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治疗组健康忧虑积分与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辛开苦降法方剂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D-IBS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5-HT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m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5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mFOLFOX6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mFOLFOX6方案联合半夏泻心汤新开苦降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30 d、60 d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55%比对照组68.9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晚期结肠癌患者在接受mFOLFOX6方案治疗时,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7,(7):901-902
目的:探讨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治疗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口服,每日1剂,分2次服,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3次/d,2片(1.0g)/次。4周后评估患者在临床症状及胃镜下胃黏膜形态改变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束后,观察组的胃镜黏膜炎症积分(3.46±1.23)明显低于对照组(5.84±1.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肯定,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性地研究辛开苦降法和天麻勾藤饮对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H型高血压,而且年龄在65~74岁的老年患者7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患者不接受任何疗法(n=25),辛开苦降法组患者接受辛开苦降法治疗(n=25),天麻钩藤饮组患者接受天麻钩藤饮治疗(n=25)。观察三组患者在浅表性胃炎的中医症候方面、中医健康积分方面以及有关H型高血压的血浆血清化验指标方面的状况,并综合考察三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在接受不同疗法1周和1年的生活满意度情况。结果:使用辛开苦降法患者的血浆化验参数指标、中医症候积分以及中医健康状况积分好于对照组和天麻钩藤饮组患者。结论:辛开苦降法比天麻勾藤饮对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脾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辛开苦降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可有效改善脾胃病患者的脾胃不适感,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对痞证患者,观察选择辛开苦降法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痞证患者13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痞证患者的随机分组。C2组(对照组65例):临床选择果胶铋、选择吗丁啉以及选择奥美拉唑等系列药物进行治疗。C1组(观察组65例):临床选择辛开苦降法即选择半夏泻心汤加减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两组痞证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C1组痞证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46%,C2组痞证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C1组明显高于C2组痞证患者(P0.05)。结论针对痞证患者,临床选择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发挥寒温并用以及攻补兼施的功效,对患者的脾胃进行有效调和,最终发挥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半夏泻心汤加减辛开苦降法治疗功能性胃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泗洪县陈思卫生室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功能性胃痛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65%,高于对照组89.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5%,低于对照组14.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2.70%,低于对照组12.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辛开苦降法治疗功能性胃痛患者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性高,减少病情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辛开苦降法在痞证治疗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萍 《光明中医》2010,25(1):50-51
目的探讨辛开苦降法在痞证治疗中应用。方法选自2005年3月~2009年3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痞证患者4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2例,对照组230例;治疗组采用辛开苦降法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对照组采用吗丁啉、硫糖铝、奥美拉唑、果胶铋等应用。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半夏泻心汤是应用辛开苦降治法,寒温并用,攻补兼施,调和脾胃的主要方剂,是临床治疗痞证的基本方。  相似文献   

12.
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方  钟兴美 《新中医》2007,39(6):61-61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患者以半夏泻心汤为基本方加减化裁治疗。结果:临床痊愈12例,显效19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0%。结论: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采用辛开苦降法的治疗原则,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1剂/d;对照组患者予以泮托拉唑钠胶囊,每日1次,每次40mg,多潘立酮,每日3次,每次10mg。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反酸、烧心、咽下困难及胸骨后灼热等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及治疗后1个月复发率。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反酸、烧心、咽下困难等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胸骨后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2%,对照组为73.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8例复发,复发率为23.5%,对照组17例复发,复发率为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辛开苦降法为治疗原则,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胃痛、反酸等临床症状,预防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辅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予以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结果: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Hp根除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辅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好转,提高生活质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与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43例)给予柴胡疏肝散+半夏泻心汤辨证加减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评分和胃镜评分、生活质量评价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72.09%,观察组90.7%;两组治疗总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症状评分和胃镜评分均显著地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项生活质量均显著地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3个月,均未发现复发和转为胃癌患者。结论:在CAG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柴胡舒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有效优化胃镜积分,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辛开苦降法治疗气郁痰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并研究辛开苦降法治疗气郁痰热型反流性食管炎对患者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的提高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气郁痰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88例患者,将其按照年龄、性别、病情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奥美拉唑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辛开苦降方药治疗方法。疗程为6w,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药效起效快,安全不易复发。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有明显治疗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降低西药治疗的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半夏泻心汤联合针灸治疗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2015年3月收入笔者所在科室治疗的108例GERD(寒热错杂型)为受试者,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以半夏泻心汤,观察组则联合针灸、半夏泻心汤治疗。结果:半夏泻心汤联合针灸治疗取得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的90.0%(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食道压力、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空腹痛、纳差以及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联合半夏泻心汤和针灸显著提高了寒热错杂型GERD的临床疗效,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和食道压力得到明显改善,明显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后期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辛开苦降法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宋旭东,卢全立,王晓燕辛开苦降法为医圣仲景所立,其代表方剂为半夏泻心汤,原治小柴胡汤证因误下而成之痞证。半夏泻心汤近代被广泛应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贲门炎、返流性食管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应用辛开苦降法...  相似文献   

19.
辛开苦降法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治法,具有寒热平调、调理阴阳、调畅气杌、分解湿热的功用,临床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疗效。《伤寒论》中创立了多首辛开苦降法的方剂.许多都可以用来治疗心血管疾病,如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厚朴汤、小陷胸汤等均为临床所常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法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每天两次皮下注射诺和灵30R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开苦降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症状积分、HOMA-IR和HOMA-IAI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辛开苦降法可减轻初发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