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或芬太尼用于开胸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术后均行PCIA,镇痛药配方分别为地佐辛30 mg+芬太尼0.5 mg(A组),地佐辛30 mg+氟比洛芬酯200 mg(B组),芬太尼0.5mg+氟比洛芬酯200 mg(C组),均加入托烷司琼6mg,且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初始负荷剂量2 ml,背景剂量2ml/h,单次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2、4、8、24、48h的VAS疼痛评分、Prince-Henry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24 h内PCA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2、4h,A组VAS疼痛评分、Prince-Henry疼痛评分和术后24 h内PCA按压次数明显高于B、C组(P<0.05).术后2h,A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B、C组,术后4、8、24 h高于B、C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开胸手术术后镇痛,而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在术后最初数小时内镇痛效果欠佳,不良反应偏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肝硬化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肝炎后肝硬化拟行脾切断流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B、C组.A组于手术开始前10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B组于术毕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C组于术毕静注生理盐水.三组患者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采用VAS对术后4、8、12、24、48 h内疼痛进行评价,检测术前、术后即刻、24、48 h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结果 术后VAS评分A、B两组明显低于C组,A组低于B组(P<0.05);三组术前、术后即刻、24、48 h凝血功能组闻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对患者凝血功能无影响,可安全用于肝硬化行脾切断流术患者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镇痛对胃癌患者术后吗啡用药量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和吗啡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前0.5 h静注氟比洛芬酯或安慰剂英脱利匹特.术后距第一次给药6 h再次静注氟比洛芬酯或英脱利匹特.两组患者术后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2、24、36、48 h的VAS和舒适评分(BCS),记录术后吗啡用量以及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的时间.结果 两组VAS和BCS评分在各相应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12 h氟比洛芬酯组吗啡用量为(16.99±3.51)mg,明显低于吗啡组的(25.09±4.63)mg(P<0.01).氟比洛芬酯组患者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的时间为(69.05±11.20)h,短于吗啡组的(78.05±12.94)h(P<0.05).结论 围术期使用氟比洛芬酯可减少胃癌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吗啡用量,促进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比较开胸手术患者使用羟考酮联合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镇痛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开胸手术患者80例,男53例,女24例,年龄40~65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于手术结束前15min分别静注羟考酮0.1mg/kg(O组)或芬太尼1μg/kg(F组),术后均行PCIA,镇痛泵配方为羟考酮0.8mg/kg(O组)或芬太尼8μg/kg(F组)+氟比洛芬酯4mg/kg+昂丹司琼8mg+生理盐水至150ml。记录术后2、6、12、24、36、48h的静止和咳嗽状态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48h内PCIA有效及无效按压次数、镇痛药追加例数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2~48h静息和咳嗽时O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1或P0.05)。两组不同时点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组PCIA有效按压次数、无效按压次数和镇痛药追加例数明显少于F组(P0.05)。O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羟考酮联合氟比洛芬酯可有效地缓解开胸术后疼痛,等药剂量药物镇痛效果似强于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且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5.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级拟行腹腔镜检查及治疗的不孕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麻醉维持采用持续静脉泵注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A组在气管插管后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B组在手术结束时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两组患者术毕清醒后均静注芬太尼1μg/kg用于术后镇痛。用VAS评估患者术后4、8、12、24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记录麻醉时间、麻醉苏醒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A组在术后4、8、12、24hVAS均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从手术结束到呼之睁眼时间相似。B组需追加哌替啶行术后镇痛的患者数明显多于A组(P<0.05),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1mg/kg超前镇痛可以产生较好的术后镇痛以及减少阿片药的用量,同时不影响麻醉恢复。  相似文献   

6.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心脏手术后静脉镇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心脏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纯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开胸心脏手术术后行PCIA患者3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250 μg/125ml;氟舒芬组(F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125μg+氟比洛芬酯150 mg/125 ml.两组PCIA泵的设置,维持量0.2 ml/h,单次负荷剂量0.8ml.锁定时间10 min.观察两组镇痛开始时及开始后4、8、24、48 h的疼痛评分、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镇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S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心脏手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与单纯舒芬太尼组相似,但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静脉镇痛对开胸患者术后急性和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开胸手术的成年患者8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自控静脉镇痛组(I组)和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静脉镇痛组(P组)。I组患者不给予胸椎旁神经阻滞, 术毕时给予自控静脉镇痛;P组患者手术开始前在手术切口肋间水平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 注入0.3%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10 mg共20 ml, 术毕时也给予自控静脉镇痛。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24、48、72 h静息和咳嗽时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al Rating Scale, NRS)疼痛评分, 术后l、3、6、12个月时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 询问是否存在静息时伤口疼痛以及NRS疼痛评分。结果 P组术后6、24、48、72 h静息和咳嗽时NRS疼痛评分低于I组(P<0.05)。P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静息时NRS疼痛评分低于I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静息时NR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l、3、6、12个月静息时慢性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及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妇科微创术后疼痛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80例全麻下行妇科微创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15~30 min,A组静脉滴注患者氟比洛芬酯50 mg;B组静脉滴注地佐辛50 mg;C组静脉滴注50 mg地佐辛与50 mg氟比洛芬酯;D组于手术前30 min单次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 mg/kg)。记录患者术后4、8、12、24和48 h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C组及D组患者的术后各时间点静态及动态VAS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Ramsay镇静评分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与D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25%,明显低于A组与B组患者(7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氟比洛芬酯组或地佐辛相比,联合应用地佐辛或超前应用氟比洛芬酯这两种模式镇痛策略均可显著降低妇科微创术后患者的疼痛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按术后镇痛药不同随机均分为三组:F1组(氟比洛芬酯2mg·kg-1·24h-1)、F2组(芬太尼0.2μg·kg-1·h-1)、C组,未行PCIA。记录术后4、12和24h的静息疼痛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于麻醉前、术后4、12和24h抽取静脉血,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1的水平。结果 F1、F2组术后4、12和24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5)。F1组、C组在术后各时点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F2组(P<0.05)。F1、C组嗜睡、恶心呕吐、注射部位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F2组(P<0.05)。C组患者术后4、12和24h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和F1、F2组(P<0.01)。结论氟比洛芬酯和芬太尼PCIA术后镇痛均有利于抑制神经外科术后应激导致的血浆ET-1水平增高,但氟比洛芬酯PCIA术后镇痛嗜睡、恶心等不良反应较少,更适合于神经外科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术中泵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氟比洛芬酯对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3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D1组和D2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Dex 0.6 μg/kg(泵注时间为10 min),D2组术中以0.4 μg·kg-1·h-1持续泵注;C组以同样的方式泵注等量生理盐水.三组均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mg/kg.记录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舒适评分(BCS评分),并记录术后首次给予氟比洛芬酯的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定向力恢复后10 min~2 h,D1、D2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且D2组明显低于D1组(P<0.05);术后4h,D2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定向力恢复后10 min~4 h,D1、D2组BCS评分明显高于C组,且定向力恢复后10 min~2 h D2组明显高于D1组(P<0.05).术后首次给予氟比洛芬酯时间,D1、D2组均明显晚于C组,且D2组明显晚于D1组(P<0.05).结论 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全麻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优于单独应用氟比洛芬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