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并比较纳洛酮与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81例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在上海市青浦区中医医院治疗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90例,观察组9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醒脑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96.60%)优于对照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6.67%)与对照组(5.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时,给予其纳洛酮与醒脑静联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的治疗效果,并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醒脑静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市第十人民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0.2 mg盐酸纳美芬;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30 mL醒脑静;两组患者均治疗3 d。统计两组患者恢复时间,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氧化应激水平,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统计两组患者苏醒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血压恢复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30.00%)比较,观察组患者(12.00%)苏醒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纳美芬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诊内科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40例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接受治疗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作对照组(n=20)与观察组(n=2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醒脑静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催醒时间、痊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催醒时间与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给予醒脑静进行治疗,能在缩短催醒时间与痊愈时间的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备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纳洛酮与醒脑静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纳洛酮和醒脑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分析比较两者患者临床疗效、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昏迷时间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0.0%、病死率1.7%比对照组6.7%、6.7%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2.1±0.5)d、昏迷时间(5.4±1.1)h比对照组的(4.8±1.4)d、(11.8±3.3)h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与醒脑静联合高压氧能够有效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能够降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和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和昏迷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35例,随机分为3组,即丹参组、醒脑静组和联合组,分别给予丹参注射液、醒脑静及醒脑静+丹参注射液治疗,连续用药14 d。评价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进行评定,并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两单用药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联合组作用最明显,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水平明显降低,联合组作用最为显著,与丹参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肯定,降低CRP含量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高大达 《新中医》2004,36(10):32-32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与西联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采用醒脑静注射液与西药纳络酮联合用药;对照组50例采用西药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苏醒时间。结果:神志恢复时间在兴奋期,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共济失调期和昏睡期,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联用治疗酒精中毒具有催醒时间短、临床应用安全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注射用尤瑞克林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醒脑静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D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OD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的急诊治疗效果。方法:在焦作市人民医院急诊科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ACOP患者中选出13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入对照组(常规对症支持抢救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醒脑静和纳美芬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96 %,且观察组随访2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49 %;在意识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COP患者应用高压氧、醒脑静、纳美芬治疗有助于缩短意识障碍时间,促进患者神志清醒,提高抢救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3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给予常规纳洛酮治疗;治疗组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醒脑静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为67.69%,两组在治愈率及症状改善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有所缩短,且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洗胃、导泻、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按床位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各监测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监测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RR、瞳孔直径、SBP及PaO2/FiO2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可有效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明显改善患者中毒症状,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的急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7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住院时间、生理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9%,低于对照组的51.9%(P0.05)。结论: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给予基础急诊治疗联合血液灌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7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纳络酮治疗,而治疗组给予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注射静滴。对比观察两组显效时间、症状减轻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总有效率(P0.05)。结果:治疗组在症状减轻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能显著提高疗效,具有催醒快、疗程短、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等优点,是目前救治急性酒精中毒较为理想的药物组合,充分发挥中药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酒厥"的中医药特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梦影  何朝华  李霞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9):1085-1085,1104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联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例随机分成三组,联合用药组33例给予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用药,醒脑静组35例予醒脑静,纳洛酮组32例予纳洛酮,三组均给予补液、补充维生素等治疗;对比三组的显效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联合用药组与醒脑静组及纳洛酮组对比显效率差异有显著。结论醒脑静与纳洛酮联用能明显缩短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意识清醒时间。  相似文献   

14.
马君媛 《四川中医》2020,38(8):111-114
目的:观察酒毒内蕴型急性酒精中毒(AAI)患者应用醒脑静治疗对呼气酒精浓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118例酒毒内蕴型AAI患者,并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给予醒脑静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意识恢复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肢体运动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CaO_2)和呼气酒精浓度(BrAC)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中医治疗有效率为94.92%高于对照组的83.05%(P0.05);观察组的意识恢复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及肢体运动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pO_2和Ca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BrA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OD和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17%低于对照组的22.03%(P0.05)。结论:酒毒内蕴型AAI患者应用醒脑静治疗疗效显著,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降低BrAC水平,改善氧代谢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采用纳美芬与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 至 2020 年 10 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 80 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40 例,纳美芬)与 观察组(40 例,纳美芬+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0 %,高于对照组的 8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酒醒后,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血压下降 等不适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治疗中,纳美芬与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应用,对患者中毒症状缓解效果较好,同时对患者酒醒后不适症状也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醒脑静与血液透析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的临床治疗方案,而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醒脑静的联合治疗方案,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大幅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均得到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上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发生比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救治过程中,中药醒脑静与血液透析联合疗法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纳洛酮与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补液、利尿、能量合剂和醒脑静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显效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和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成药》2017,(11)
目的考察醒脑静注射液(麝香、栀子、郁金、冰片)联合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间于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4例急性CO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予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Scr)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DA、CRP及ALT、Sc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SOD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时,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迟发性脑病发生,保护肝肾功能,进而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时应用醒脑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收治的50例患有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25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方法实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醒脑静注射液实施治疗。对比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总有效率56.0%,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在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hs-CRP和IL-6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血清hs-CRP)、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愈显率为81.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9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血清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血清hs-CRP、IL-6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hs-CRP及IL-6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