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降期的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本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2组,未放疗组仅给予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术后辅助化疗,放疗组患者在未放疗基础上给予放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生存率与远期生存质量。结果放疗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未放疗组(P 0. 05);放疗组患者2、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未放疗组(P 0. 05);放疗组末期随访躯体领域、角色领域与情感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未放疗组(P 0. 05); 2组患者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降期的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3.
随机抽取我院6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A、B两组各34例。A组患者给予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阿霉素化疗;B组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化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4%;B组患者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1%。B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A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对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有极其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的疗效、副反应。方法 10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例,病人均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术后6~8周期化疗,随机分为大分割放疗和常规分割放疗2组:大分割放射治疗组2.9 Gy/次,每周5次,总剂量43.5 Gy;常规分割治疗组2 Gy/次,每周5次,总剂量50 Gy。结果大分割放射治疗组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组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4%和85.7%,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7.8%和6.1%,急性2~3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分别为7.8%和6.1%(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后期反应发生(臂丛损伤、皮肤溃疡形成、放射性肺炎等),心电图所示两组心肌缺血性改变也无明显差别。结论大分割放射治疗缩短了治疗时间,其总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疗后毒副作用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无明显差异,可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规辅助放疗的替代放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病理诊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病理诊断的影响,评价新辅助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0例经空芯针穿刺取材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给予临床证实有效的新辅助化疗方案2周期治疗,继之行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并做免疫组化测ER、PR和c-erbB-2,与化疗前的检查结果比对,进行总结。结果经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原发灶明显缩小,11%完全缓解;腋窝淋巴结阳性率下降,21.6%完全缓解;ER、PR和c-erbB-2结果与新辅助化疗前不相符,不符合率分别为46%、37%和12%。结论新辅助化疗对降低病期、争取保乳机会、筛选敏感的化疗药物大有益处,但因其影响了术后病理结果,不利于医生制定放疗、内分泌治疗及基因治疗等方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此矛盾。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4例炎性乳腺癌新辅助放疗病例及文献复习,分析探讨炎性乳腺癌新辅助放疗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临床分期为T4dN1~3M0的炎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全身治疗失败后加用新辅助放疗,观察其疗效,并回顾分析相关文献。 结果4例炎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放疗后均获得临床缓解,成功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无坏死。1例患者术后病理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18~103个月),1例胸壁复发,2例肺、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无复发转移。1例死亡(肺转移)。 结论精确放射治疗技术对新辅助全身治疗失败的炎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放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靳海霞 《临床医学》2020,40(5):56-58
目的 观察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分别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行保乳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患者36例纳入保乳术组,将行改良根治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患者36例纳入根治术组。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2~4周的新辅助化疗。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生存率等情况。结果 保乳术组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根治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3年内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根治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 22%(8/36),高于保乳术组[5. 56%(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与改良根治术比较,保乳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可减少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身体的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改良根治术及术后辅助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1994年4月至1999年4月共实行改良根治术35例期间,分别采用改良根治术Ⅰ式和Ⅱ式。术后再分别给予6个疗程辅助联合化疗,根据病情分别采用了CMF方案、CAF方案、辅助放疗及三苯氧胺治疗。结果35例术后随访,生存8年以上11例,占31.4%;生存5年以上18例,占51.4%;生存3年以上5例,占14.2%;另1未化疗病例术后15个月因肝肺转移死亡,占2.8%。结论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对腋淋巴结有转移较明显的宜采用改良根治术Ⅱ式。术后辅助治疗可以提高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结束至手术的间隔时间(TTS)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42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TTS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TTS<21 d,119例;B组:TTS 21~28 d,152例;C组:TTS>28 d,15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时间并制作生存曲线,Log 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率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TTS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患者中位TTS为26 d。A组、B组和C组无病生存期(P=0.012)和总生存期(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间无病生存期(P=0.595)、总生存期(P=0.7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C组无病生存期(P=0.006)和总生存期(P=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无病生存期(P=0.024)和总生存期(P=0.027),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元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混杂因素后,TTS>28 d是无病生存期[HR 2.33,95%CI 1.44~3.77,P=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中,Kodama改良根治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2002-2007年间65例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分别行Halsted根治术(HRM组)和Kodama改良根治术(KMRM组),比较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清扫腋窝淋巴结总数及阳性淋巴结数差异无显著性,术后上肢水肿差异有显著性,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Kodama改良根治术远期治疗效果等同于Halsted根治术,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管置管时间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方法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管置管时间相关因素调查表,对随机选取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92名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和行改良根治术Ⅰ式、Ⅱ式患者的置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身体质量指数、手术医生行手术的方法、负压引流强度以及患肢肩部开始活动时间的置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身体质量指数、手术医生行手术的方法进入方程。结论患者身体质量指数、手术医生行手术的方法是影响置管时间的最主要因素,而负压引流强度以及息肢肩部开始活动时间能够影响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严建明  储昭新 《系统医学》2022,(22):152-155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接受EC-T方案化疗患者放疗开始时间对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9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根据手术至放疗间隔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在EC-T方案化疗后6个月内实施术后辅助放疗,治疗组(41例)在EC-T方案化疗后6~8个月之间实施术后辅助放疗,开展为期2年的随访,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复发率(12.50%vs 14.63%)、远处转移率(10.00%vs 12.20%)和PFS[(22.62±3.54)个月vs (21.80±3.84)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9、0.001,t=0.998,P>0.05)。结论EC-T化疗方案序贯放疗用于乳腺癌手术患者时,手术至放疗间隔时间未超过8个月,不会对患者的PFS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术后6个月均可正常生活和工作,无心理障碍、患肢功能障碍、淋巴水肿等并发症。结论:加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焦虑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意义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乳腺癌易于发生血行播散 ,即使是“早期”癌 ,常已存在周身的亚临床转移 ,故认为乳腺癌为一全身性疾病之称。自 2 0世纪 70年代 ,人们逐渐加强了乳腺癌的全身治疗 (主要是化疗 ,或加内分泌治疗 ) ,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 ,生存质量也有改善 ,化疗便成为浸润性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对可手术的乳腺癌 ,化疗多在术后应用 ,称之为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 ,最初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LABC即TNM分期中的Ⅲ期 (ⅢA、ⅢB)病例。因为此类患者局部病变为T3、T4,或区域淋巴结转移较重 ,手术切除困难或属不可切除者。早年曾采用许多方法加…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已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将金华市中心医院肿瘤科2000年1月~2001年11月间收治的各期乳腺癌107例 ,其中49例进行了新辅助化疗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00年1月~2001年11月间收治的各期乳腺癌随机分组 ,实行新辅助化疗组49例 ,其中女性47例 ,男性2例 ,年龄24~89岁 ,平均48岁 ,另58例直接手术作为对照组 ,均为女性 ,年龄31~65岁 ,平均49岁。两组病例中肿瘤大小从T1~T4均有分布 ,以T2、T3为主 ;新辅助化疗组术前均有病理切片证实乳腺癌 ,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钙化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期指导患者后续治疗.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1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新辅助化疗,根据新辅助化疗后钙化状态的改变分为钙化减少组、钙化增加组、无变化组,比较三组的临床病理特征、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标本CerbB-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CerbB-2在131例新辅助化疗组及78例未化疗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并分析CerbB-2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组CerbB-2表达率低于未化疗组;新辅助化疗组中有效组与无效组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erbB-2可能作为乳腺癌治疗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Ki-67表达变化与乳腺癌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273例经病理确诊后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病例,对比分析新辅助化疗后不同亚型乳腺中Ki-67表达降低和未降低患者的PCR率,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Ki-67表达降低与未降低患者PCR率的差异在Luminal B型、三阴性乳腺癌以及HER-2过表达型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DFS率的差异在Luminal B型、三阴性乳腺癌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OS率的差异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Ki-67表达降低患者的PCR率、DFS率及OS率均高于未降低患者。结论 Luminal B型、三阴性乳腺癌以及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Ki-67表达变化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Ki-67表达变化可以用于评估Luminal B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特别是三阴性乳腺癌,Ki-67表达降低可能具有更好的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于北京肿瘤医院乳腺中心接受新辅助化疗的30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Wilcox秩和检验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NLR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NLR与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病理性完全缓解(p CR)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评价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p CR+组(n=62)和p CR-组(n=242)患者NLR中位数分别为1.76和1.7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临床分期(TNM)(P0.05)和p CR(P0.05)均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LR与乳腺癌患者五年无病生存期无明显相关性(HR=0.842,95%CI=0.566~1.255,P0.05)。结论 NLR在乳腺癌患者化疗疗效预测及预后方面未发现其价值。TNM分期和p CR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