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本院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试验组,选取来我院进行健康查体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比较。同时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血同型半胱氨酸化验结果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组和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进行NIHSS评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随访1年复发率。结果:急性脑梗死组Hcy(19.8±8.7)mmol/L,对照组Hcy(10.4±4.6)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中高同型半胱氨酸症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同型半胱氨酸组1年复发率高于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发生及复发呈相关性,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调控同型半胱氨酸(Hcy)对急性脑梗死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进行回顾分析,根据3个月后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患者分为同型半胱氨酸达标组和同型半胱氨酸未达标组,观察两组入院时及3个月后Hcy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结果入院时两组Hcy水平无明显差异,3个月后达标组(11.88±2.49)μmol/L,较未达标组Hcy(25.78±7.83)μmol/L明显降低(P〈0.05)。入院时两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3月后达标组NIHSS评分较未达标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控制Hcy水平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近期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银杏酮酯滴丸辅助治疗58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云浮市中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1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常规西药治疗+银杏酮酯滴丸治疗),各5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持续发作时间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总有效率为观察组84.48%高于对照组67.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为(9.65±2.86)μmol·L~(-1),对照组为(12.65±3.21)μmol·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选择素(P–selectin)为(26.54±7.86)ng·L~(-1)和(32.05±9.01)ng·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为(302.56±42.15)μg·L~(-1)和(412.98±48.35)μg·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浆丙二醛(MDA)(6.25±1.25)mmol·L~(-1)和(9.54±1.84)mmol·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无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银杏酮酯滴丸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可通过降低血Hcy、改善血小板活化、内皮功能和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发挥功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58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58例健康人群,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观察对象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调查不同心功能评级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7.87±5.42)mmol/L,对照组为(9.24±3.04)mmol/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评级为Ⅳ级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评级为Ⅱ级、Ⅲ级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三酰甘油(TG)水平、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增高,且患者心功能损害越严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及血脂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30日于广州市白云区石井人民医院经头颅MRI或CT检查证实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98例设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98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U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总胆固醇(TC)、脂蛋白a〔Lp(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以及血脂水平等指标同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是影响脑梗死患者预后效果的因素,而对各项指标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对于预防急性脑梗死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57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的健康体检者900例,取两组患者的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循环酶法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进行测定,正常值为5~15μmol/L,15μmol/L即为高同型半胱氨酸,分析对比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中有262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其中男135例,女127例,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为(24.1±2.9)μmol/L,对照组中有137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其中男95例,女62例,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为(14.7±1.5)μmol/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487例首发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9.1±1.5)μmol/L,470例再发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5.6±3.0)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具有显著相关性,临床治疗时要有效预防患者出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降低脑梗死发病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皂贝化痰汤治疗风痰瘀血痹阻证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选取风痰瘀血痹阻证急性脑梗死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皂贝化痰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31%对照组有效率75.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皂贝化痰汤治疗风痰瘀血痹阻证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24例)组,治疗组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对照组用红花注射液。2组均治疗14d。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检测。结果:奥扎格雷钠组总有效率(95.3%)与红花组(7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两组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但奥扎格雷钠组较丹参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并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OD、Hcy等指标改善情况、Fue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神经功能(NIHS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升高,NIHSS评分降低,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更高,NIHSS评分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cy及SO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cy降低,SOD升高,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cy水平更低,SOD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氧化应激指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吴盛宏 《新中医》2015,47(3):35-36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对脑梗死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血府逐瘀汤加减,2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4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的NIHSS评分、Hcy含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Hcy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2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对脑梗死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1.
郭宇 《河南中医》2016,(1):72-74
目的:观察丹红还五汤治疗青年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130例青年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28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cy、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80.00%,观察组有效率93.8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还五汤治疗青年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患者和原发性高血压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将其分为单纯性高血压组(Hcy10μmol/L)101例和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99例;对两组患者中的TIA患者和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进行比较。结果:单纯性高血压组中的急性脑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H型高血压组(P0.05)。在H型高血压组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TIA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其他临床观察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纯性高血压组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显著低于TIA患者,TC、LDL-C均显著高于TIA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其他临床观察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H型高血压是卒中事件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头穴丛刺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头穴丛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早晨空腹采集静脉血,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客观的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穴丛刺疗法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持续正压通气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CRP、Hcy、MMP-9及脑血流动力学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02%(40/43),对照组为68.29%(28/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IHSS评分两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和峰流速(Vp)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Hcy和MMP-9水平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疗效显著,且可降低CRP、Hcy和MMP-9水平,改善脑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问题。方法:选择确诊为脑梗死的68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以空腹血浆检查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48例为实验组,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正常的2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4年中脑梗死复发情况进行跟踪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脑梗死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复发关系密不可分,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云浮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6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清Hcy及hs–CRP检测,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Hcy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不同程度梗死患者的Hcy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梗死灶面积患者Hcy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及hs–CRP检测可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判定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骨折患者应用中医补肾活血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东城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6例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补肾活血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钙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钙水平为(2.61±0.43)mmol·L~(-1),血磷水平为(1.12±0.35)mmol·L~(-1),与对照组的(2.23±0.32)mmol·L~(-1)和(1.83±0.29)mmol·L~(-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补肾活血法应用于骨折治疗,有助于加速患者骨折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风复春汤1号+天智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血清Hcy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NIHSS评分较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低于观察组的9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较好,可明显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吴乐程  鲍德国 《新中医》2016,48(4):20-2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西医组49例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中西医结合组49例在西医组用药基础上加丹红注射液。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1天分别评价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情况;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91.8%,高于西医组的总有效率(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与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与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中西医结合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较西医组显著(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梗死采用血栓通粉针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血栓通粉针剂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粉针剂对脑梗死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Hcy水平,修复受损神经,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