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摘 要目的:探讨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传染病医院 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肝爽颗粒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 6 个月。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相关细胞因子、肝纤维化、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6.67 %,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 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17(IL–17)、IL–35、调节性 T 细胞(Treg)、IL–23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后观察 组患者血清 IL–17、IL–35、Treg、IL–23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 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 型前胶原(PCⅢ)、Ⅳ 型前胶原(IV–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HA、LN、PCⅢ、IV–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血清总胆红素(TBIL)、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 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ALB 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 TBIL、HBV–DNA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有效减轻患者机体炎症 反应,增强免疫能力,改善肝功能,延缓肝硬化进展,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与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的相关性,为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初次就诊的念珠菌性阴道炎21例患者为初发组,将1年内反复发病4次(含以上)的患者13例患者设为复发组,另外选取本院健康体检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接受ELISA法检测,观察不同组别内IL–10、IFN–γ的表达水平,并研究IL–10、IFN–γ的表达水平与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的关系。结果:初发组和复发组患者的阴道分泌物IL–10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组的阴道分泌物IL–10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初发组,组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组与复发组的阴道分泌物IFN–γ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与初发组的IFN–γ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IFN–γ的表达水平与念珠菌性阴道炎具有相关性。结论:IL–10、IFN–γ的表达水平会影响念珠菌阴道炎,与其发病和复发情况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进展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按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46)、中度组(n=47)、重度组(n=43),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36例作为对照组。各组人员均进行血清AST、ALT、HBV–DNA水平检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指标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血清AST、ALT及HBV–DNA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ST、ALT、HBV–DN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重度组患者的血清AST、ALT、HBV–DNA水平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血清AST、ALT及HBV–DNA水平检测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可用来辅助评估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肠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化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一时间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观察所有研究对象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以及干扰素(IFN)–γ水平与对照组差异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Dukes B组IL–2、IFN–γ水平较Dukes C、D组提高,但IL–4、IL–10较Dukes C、D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腺癌组患者IL–2、IL–4、IL–10、IFN–γ水平与黏液性腺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IL–4、IL–10水平较术前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肠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正常者存在较大差异,且在不同Dukes分期中存在明显差别,因此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可为患者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准确判断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痰湿蕴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吴江市苏州永鼎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0例痰湿蕴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观察组行小青龙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部哮鸣音、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0、γ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2、IFN–γ均高于对照组,且IL–4、IL–1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用于痰湿蕴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肺功能及细胞因子,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积分、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LT、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后ALT、TBil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12个月两组患者的ALT、TBil较治疗6个月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Child–Pugh积分、血清HBV–DNA、PTA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小柴胡汤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襄城县人民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恩替卡韦联合小柴胡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 %高于对照组的7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8个月治疗,观察组的血清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 %与对照组的10.0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柴胡汤联合恩替卡韦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提高疗效,且联合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比较替诺福韦酯和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展开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展开替诺福韦酯治疗。结果:(1)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Child–Pugh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阴率和失代偿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观察组死亡3例(6.7%);对照组死亡4例(8.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肝癌发生率分别为4.4%(2/45)、6.7%(3/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建议采取替诺福韦酯治疗,疗效优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药物耐受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感染科治疗的9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指标应答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头痛、发热、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HB患者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提高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60例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根据是否使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另匹配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组进行比较。检测治疗前、治疗后2周患者血浆中的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及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哮喘患者血浆IFN–γ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体检者,IL–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IL–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对哮喘患者Th1/Th2比例失衡具有纠正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联合恩替卡韦(ENT)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监利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ENT组与PEG+ENT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CD3+、CD4+及CD8+细胞差异。结果:PEG+ENT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均显著高于ENT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G+ENT组患者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症状及皮疹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EN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NT组和PEG+ENT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CD3+、CD4+及CD8+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效果。方法:选择在罗定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治疗的同时结合中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水平、肝功能各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BV-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肝炎病毒,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丙型肝炎病毒(HCV)是经血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PT-NANBH)的主要病原[1]。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临床结局不同,HCV感染之后高达80%的患者转为慢性感染。慢性丙型肝炎(CHC)如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含量检测对孕妇产后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洛阳东方医院收治的60例产后甲状腺炎产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60名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产妇的IL–6、IFN–γ、TNF–α与TPO–Ab含量,观察两组产妇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血清中的IL–6、IFN–γ、TNF–α与TPO–A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中IL–6、IFN–γ、TNF–α与TPO–Ab含量检测能够有效的辅助医生对孕妇产后甲状腺炎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舒肝解毒汤为主方辨证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肝治疗,观察组实施自拟的舒肝解毒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证候积分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舒肝解毒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明显,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红曲复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红曲复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改善情况,采用中医证候评分进行评价。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干扰素(IFN)-γ与白介素(IL)-8浓度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2.50%高于对照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T与AST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ST含量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FN-γ与IL-8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曲复方能够显著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降低ALT作用,而其主要通过减少IFN-γ与IL-8的分泌从而实现护肝抑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比较在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治疗中予以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惠东县人民医院32例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16例予以恩替卡韦治疗,16例予以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个时段肝功能各项指标均得以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明显更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病毒反弹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乙型肝炎病毒(HBV)-脱氧核糖核酸(DNA)转阴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治疗中予以恩替卡韦比拉米夫定治疗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杞县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4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恩替卡韦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转阴率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肝功能评价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促进HBV–DNA及HBeAg转阴,改善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加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英德市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数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LT、AST、TBIL、AL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TBIL、ALP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多药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收治的74例多药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保肝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替诺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降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病毒学应答率、生物化学应答率分别为97.30 %、100.00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7 %、75.6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替诺福韦酯对多药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可降低患者HBV–DNA水平,使患者肝功能改善,提高病毒学及生物化学应答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