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常规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ICSI)在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和低受精率周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北省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ICSI-ET助孕治疗的2811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受精方式不同分为3组:R-ICSI组(210个周期):实施早期R-ICSI;IVF组(2062个周期):行常规IVF助孕;ICSI组(539个周期):直接行ICSI助孕。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R-ICSI组的原发不育比例显著高于IVF组(P<0.05),但与ICSI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的平均获卵数、移植胚胎数及MⅡ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R-ICSI组患者的受精率显著高于IVF组和ICSI组(P<0.05);R-ICSI组患者的2PN率显著低于ICSI组(P<0.05),但与IVF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ICSI组的多PN率显著高于ICSI组,但显著低于IVF组(P<0.05);R-ICSI组患者的优胚率、可利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显著低于IVF组和ICSI组(P<0.05);R-ICSI组患者的着床率显著低于IVF组(P<0.05),但与ICSI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IVF受精失败及低受精的患者行早期R-ICSI可有效克服受精障碍,提高受精率,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中与受精失败相关因素分析以及早期补救ICS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实施的297个早期补救ICSI病例,根据补行ICSI的卵母细胞的比例分为全补救组(99个周期)和部分补救组(198个周期),比较补救组和IVF正常受精组临床用药、胚胎质量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1)补救组Gn起始剂量[(3 101.89±1 390.95)U]和促排总量[(223.11±81.67)U]显著高于IVF正常受精组[(2 426.22±1 050.04)U、(192.84±61.90)U]和部分补救组[(2 373.11±910.03)U]、[(183.52±67.62)U](P0.05),平均获卵数、MII卵数显著降低(P0.05);(2)补救ICSI增加受精率,异常受精率无显著性增加(P0.05);(3)全补救组妊娠率、种植率降低(P0.05),但优胚率和活婴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短时受精基础上实施早期补救ICSI有助于增加胚胎利用率,降低无胚胎移植风险,改善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早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与部分(Half)-ICSI两种授精方式在体外受精(IVF)助孕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6个常规IVF发生受精失败的移植周期。其中30个周期为早补救ICSI授精方式(早补救ICSI组),46个周期为Half-ICSI授精方式(Half-ICSI组)。分析受精情况、胚胎质量、种植率、妊娠率、抱婴回家率、出生缺陷和卵母细胞利用情况。结果早补救ICSI组与Half—ICSI组的双原核(2PN)受精率、多PN受精率、1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妊娠率、抱婴回家率、出生缺陷无显著差异(P〉0.05)。但早补救ICSI组卵母细胞利用率高于Half-ICSI组,平均受精卵数分别为(6.30±2.96)和(4.20±1.75)(P〈0.001),胚胎数分别为(6.20±2.89)和(4.11±1.68)(P〈0.001),冷冻胚胎数分别为(3.20±2.76)和(1.56±1.68)(P〈0.01)、冷冻周期率分别为76.67%和50.00%(P〈0.05)。结论在常规IVF完全受精失败的周期,早补救ICSI授精方式与Half-ICSI授精方式的受精率、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类似,但前者有更好的卵母细胞利用率和更多可利用胚胎。  相似文献   

4.
体外受精后6h应对受精失败的补救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体外受精(IVF)后6 h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和half ICSI应对受精失败的优劣。方法16例IVF完全受精失败周期采卵当日选取4个卵母细胞行ICSI,其余卵行常规IVF(half ICSI组);39例IVF完全受精失败周期在常规IVF后6 h补救ICSI(6 h补救ICSI组),比较两组的实验室指标。结果6 h补救ICSI组的受精率和冷冻胚胎比率显著高于half ICSI组,(分别为P0.01、P0.05);两组的卵裂率和优质胚胎比率无显著差异,妊娠率、种植率和累积妊娠率也无显著差异。结论IVF后6 h补救ICSI可应用在所有IVF周期,ICSI指征明确;half ICSI只能应用于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工作中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在优先选择IVF后6 h补救ICSI的前提下,结合应用half ICSI,可提高受精失败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ICSI)和常规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对原发性不孕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常规ICSI治疗或因IVF全部/部分受精失败行早期r-ICSI治疗、年龄<35岁的原发性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79个周期。根据授精方式的不同,分为r-ICSI组(行早期r-ICSI,共77个周期)和常规ICSI组(共402个周期);再根据患者的精液质量,将常规ICSI组分为精液参数正常的ICSI-1组(共144个周期)和精液参数异常的ICSI-2组(共258个周期)。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 3组患者间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年限、基础FSH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r-ICSI组的MⅡ卵母细胞率、受精率、2PN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显著高于ICSI-1组(P<0.05),而周期取消率显著低于ICSI-1组(P<0.001);r-ICSI组的MⅡ卵母细胞率、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显著高于ICSI...  相似文献   

6.
补救的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方法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常规体外受精(IVF)后完全受精失败(TFF)的卵母细胞进行补救的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L-ICSI)方法的效果。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7年2月对86对夫妇常规IVF后TFF的卵母细胞行L-ICSI,对取卵数目达到12个的原发不育,尤其是对原因不明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不育的14对夫妇采用半数卵母细胞ICSI(Half-ICSI),并进行评估。结果L-ICSI与取卵日ICSI的受精率和分裂胚胎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且可移植胚胎数目减少,临床妊娠率极低,仅获得1.2%(1/86)的临床妊娠与分娩。31对L-ICSI的夫妇在本中心行第二次助孕治疗选择取卵日ICSI,获得41.9%(13/31)的妊娠率。Half-ICSI与L-ICSI比较,受精率、分裂胚胎率相似,但临床妊娠率(50%比1.2%)差异非常显著(P<0.01)。Half-ICSI受精率67.6%,临床妊娠率50%(5/10),与取卵日ICS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L-ICSI作为补救措施作用甚小,建议对合适的人群采用Half-ICSI以避免TFF,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赵敏  张耀 《生殖医学杂志》2023,(10):1565-1567
蜡样透明带的卵母细胞发育潜力低于正常形态卵母细胞,蜡样透明带影响精卵正常结合、从而影响受精率和胚胎发育。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是最佳治疗策略,使得具有蜡样透明带的卵母细胞能够正常发育并最终分娩健康的后代,获得理想的临床妊娠结局。本文报道病例体外受精助孕共4个周期所获卵母细胞均见蜡样透明带,行ICSI后获可利用胚胎,冻融胚胎移植后获临床妊娠,并分娩活婴。另外,本文就蜡样透明带卵母细胞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胞质完整的无透明带卵母细胞(ZFO)的临床利用价值。方法选取本中心2016年1月至12月接受ICSI治疗的123例不孕症患者,根据卵母细胞有无透明带分为2组:36个ICSI周期中的36枚ZFO作为实验组,87个ICSI周期中749枚透明带完整的成熟卵母细胞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促性腺激素(Gn)用量及天数、HCG日血清雌二醇(E_2)水平及平均获卵数,同时对两组的受精率、双原核(2PN)受精率、异常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及优质囊胚形成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BMI)、基础FSH水平、Gn用量及使用天数、HCG日E_2水平及平均获卵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ICSI后的受精率、2PN受精率、异常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及优质囊胚形成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透明带卵母细胞可以正常受精、卵裂并发育为囊胚;若患者在无可利用胚胎的前提下,临床上可以考虑将其利用,以增加患者的累积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在纺锤体观察仪下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比较不同纺锤体观察情况的卵母细胞的ICSI结局。方法 2014年2~5月间,就诊于我中心的反复IVF失败、获卵数较少、高龄妇女、卵母细胞质量较差、胚胎发育差而导致可移植胚胎数少或者无可移植胚胎的患者30例,在纺锤体观察仪下行ICSI操作。观察卵母细胞受精情况和胚胎发育情况,并比较观察到纺锤体组和未观察到纺锤体组胚胎的正常受精率、异常受精率、总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结果 30例行ICSI助孕的患者,共获卵149枚,其中MII卵118枚;72枚MII卵观察到纺锤体,纺锤体观察率为61.01%;观察到纺锤体组和未观察到纺锤体组卵母细胞的总受精率(94.44%vs.80.43%)、正常受精率(83.33%vs.54.35%)、异常受精率(11.11%vs.26.09%)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观察到纺锤体组胚胎的卵裂率、可移植胚率和优质胚胎率低于观察到纺锤体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CSI授精时观察到纺锤体的卵母细胞受精结果优于未观察到纺锤体的卵母细胞;使用纺锤体观察仪进行ICSI有助于避免纺锤体损伤,进而改善受精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两种授精方式对周期获卵数仅为1~2个患者的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胚胎移植(ET)168个周期获卵数仅为1~2个的卵巢低反应患者的资料,比较常规IVF组和ICSI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等情况。结果ICSI组受精率高于IVF组(分别为83.7%和63.8%,P0.05);IVF组有24.5%周期的卵子全部不受精,高于ICSI组的9.7%(P0.05);而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取消移植周期率和临床妊娠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精液参数不正常时,ICSI组受精率高于IVF组(分别为83.9%和55.6%,P0.05);IVF组有34.8%周期的卵子全部不受精,高于ICSI组的14.3%(P0.05);而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取消移植周期率和临床妊娠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精液参数正常时及35岁、精液参数正常或不正常时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取消移植周期率和临床妊娠率,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鉴于获卵数为1~2个的周期采用ICSI治疗并不能提高其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因此我们不建议全部行ICSI治疗,男方精液参数正常或处于临界状态建议行IVF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受精障碍患者行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常规IVF—ET治疗877周期,其中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期间开展短时受精并对受精障碍周期行早期补救ICSI的546周期作为研究组,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期间未开展短时受精、早期补救ICSI的331周期作为对照组。研究组通过IVF后6h观察卵母细胞是否排出第2极体评估受精,对完全未受精和低受精周期中未见第二极体排出的成熟卵母细胞立即行早期补救ICSI,比较两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研究组中行早期补救ICSI的70周期实验室指标和临床指标与同期179个常规ICSI周期相比较。结果研究组通过早期补救ICSI,受精率、周期冷冻率、优质胚胎率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O.01),因受精失败取消移植率显著降低(P〈O.01)。早期补救ICSI周期受精率、可移植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与常规ICSI相似,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常规ICSI,≥3原核(PN)异常受精的比率较常规ICSI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VF后6h行早期补救ICSI能提高常规IVF卵的利用率,并获得与常规ICSI相似的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Y染色体微缺失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CSI-ET)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因男方严重少精子症为指征在本院行ICSI-ET助孕治疗的夫妇的临床资料,根据Y染色体是否存在微缺失改变将患者分为缺失组和对照组:缺失组167例(共184个ICSI周期):检测显示存在Y染色体微缺失;对照组463例(共528个ICSI周期):检测为无Y染色体微缺失。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助孕后的妊娠结局(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男女方年龄、女方基础FSH、女方体重指数(BMI)、MⅡ卵母细胞数、优质胚胎总数、HCG日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缺失组患者的受精率(62.7%)显著低于对照组(67.8%)(P<0.01);两组患者的优质胚胎率(53.0%vs.50.7%)、临床妊娠率(49.5%vs.51.7%)、异位妊娠率(0.5%vs.0.9%)、早期流产率(5.4%vs.2.8%)、晚期流产率(3.3%vs.3.0%)、早产率(3.8%vs.6.4%)、活产率(40.2%vs.44.9%)、后代男女比例(1.13vs.1.09)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Y染色体微缺失行ICSI助孕会降低胚胎正常受精率,但不影响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后代男女婴比例等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非男性因素不孕的高龄患者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中心行IVF/ICSI治疗的非男性因素不孕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3 107个周期,包括2 876个IVF周期和231个ICSI周期。根据受精方式不同分为IVF组和ICS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受精和胚胎发育情况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子宫内膜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IVF组基础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显著高于ICSI组(P<0.05),IVF组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窦卵泡数(AFC)、获卵数均显著低于ICSI组(P<0.05)。受精和胚胎发育情况:IVF组正常受精率显著低于ICSI组(P<0.05),异常受精率显著高于ICSI组(P<0.05),两组患者的完全受精失败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均无显著差异(P> 0.05)。临床妊娠结局情况: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受精完全失败的体外受精 (IVF)周期及时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CSI)进行补救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 :取精卵共培养 16~ 18h后受精完全失败的 16个周期 ,及时将所有可见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进行补救ICSI。 结果 :行ICSI后 ,卵母细胞异常受精率为 17.9% ,正常受精率为 4 2 .7% ,正常卵裂率为79.6 % ,种植日优质胚胎率为 2 9.7%。 16个周期共移植胚胎 5 4个 ,平均每个周期种植 3.4个。共获得 3例妊娠 ,临床妊娠率 18.8%。 结论 :补救性ICSI是否有临床应用价值 ,主要与可供行补救ICSI的卵母细胞数量和取卵当日卵母细胞的成熟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精子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治疗后的胚胎发育及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行ICSI助孕治疗的144对不育夫妇(共154个周期),其中96个周期(A组,89对夫妇)的精子来源为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的射出精子,32个周期(B组,30对夫妇)为附睾精子,26个周期(C组,25对夫妇)为睾丸精子。比较三组经ICSI治疗后的2PN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妊娠率。结果 B组的2PN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和种植率与A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2PN率、优质胚胎率低于A组、B组(P0.01),而妊娠率、种植率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尽管睾丸精子行ICSI可能影响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但与严重少弱精患者的射出精子及附睾来源的精子行ICSI的妊娠结局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睾丸精子冷冻复苏对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因梗阻性无精子症在本院采用睾丸精子行ICSI助孕的21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107个周期采用冷冻复苏的睾丸精子(冻精复苏组),另外107个周期采用新鲜睾丸精子(新鲜精子组)。比较两组中女方的一般资料、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以及临床妊娠率。结果本研究中,107个周期冻存睾丸精子复苏均获成功;冻精复苏组与新鲜精子组行ICSI助孕后的受精率[(76.91±18.24)%vs.(75.35±20.62)%]、卵裂率[(94.69±5.29)%vs.(95.37±4.48)%]、可利用胚胎数[(4.67±2.52)vs.(4.20±2.75)个]、优质胚胎率[(64.47±26.08)%vs.(60.34±27.39)%]及临床妊娠率(52.24%vs.50.63%)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睾丸精子冷冻复苏对ICSI助孕结局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育男性精子形态与体外受精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按照WHO《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要求对573例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男性不育患者的精子形态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正常精子形态百分比分为2组(<1 5%:≥1 5%),分别采用体外受精(IVF)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受精方式,观察精子形态对IVF及ICSI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和流产率等的影响.结果采用IVF(327例)受精方式下,两形态组精子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采用ICSI(246例)受精方式下,两形态组精子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育男性精子形态异常影响IVF治疗结局,但对ICSI治疗结局无影响,对于精子形态异常的患者应采用ICSI的受精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冷冻精子与新鲜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 ICSI)助孕技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 对 1 6 1对不育夫妇进行 1 6 3个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周期 ,其中采用冷冻精子 47个周期 ,比较了冷冻精子组与新鲜精子组 1 1 6个周期的受精率、卵裂率、A级胚胎率与临床妊娠率。 结果 冷冻精子组 (组 I)的受精率为 77.6 %、卵裂率为 92 .9%、A级胚胎率为 6 5.4%、临床妊娠率为 45.5% ;新鲜精液严重异常组 (组 II)分别为 54 .4%、94.0 %、45.7%及 2 5.0 % ;新鲜精液轻、中度异常组 (组 III)分别为 73 .5%、92 .5%、46 .8%及 2 9.3 %。组 I的受精率、A级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组 II( P<0 .0 5) ;与组 II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患者本身的精子质量直接影响 ICSI的受精率 ,精子冷冻复苏处理不影响 ICSI的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  相似文献   

19.
李脉  靳镭 《生殖医学杂志》2012,21(3):214-217
目的 评价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对于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病例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由于前一周期的常规IVF中完全不受精及受精率<30%、而随后一次采取ICSI方法的62个病例(共62个周期,两次治疗方法自身对照)的ICSI治疗结局. 结果 ICSI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冻存率及临床妊娠率分别为60.3%、66.1%、41.7%、35.5%,比常规IVF组的9.8%、35.6%、0、4.8%显著升高(P<0.01).结论 ICSI可以显著提高前次常规IVF受精失败病例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冻存率,并可明显改善这部分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卵母细胞成熟率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在本中心接受ICSI治疗且获卵数≥5枚、卵母细胞成熟率≥30%的2 196个周期,根据卵母细胞成熟率不同,分为5组:A组:30%≤卵母细胞成熟率60%;B组:60%≤卵母细胞成熟率70%;C组:70%≤卵母细胞成熟率80%;D组:80%≤卵母细胞成熟率90%;E组:卵母细胞成熟率≥90%。比较5组间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放弃周期率及临床妊娠率等。结果(1)各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受精率:A组(71.11%)显著低于C组(75.38%)、D组(77.40%)和E组(79.66%),且E组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3)卵裂率:A组(97.93%)显著低于D组(99.06%)和E组(99.13%)(P0.05);(4)周期取消率:A组(12.20%)显著高于C组(5.61%)、D组(3.57%)和E组(3.07%),B组(8.02%)显著高于D组和E组,C组显著高于E组(P均0.05);(5)胚胎种植率:A组(36.71%)显著低于D组(48.80%)(P0.05);(6)其余观察指标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母细胞成熟率较低时ICSI助孕的临床结局相对较差。卵母细胞成熟率低于70%时临床妊娠率开始下降,当卵母细胞成熟率低于60%时临床妊娠率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