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来广东省乐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检查和就诊的贫血患者107例,按照患者所患贫血类型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地中海贫血)和对照组(缺铁性贫血),采用日本希森美康9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两组血液进行检验分析,观察比较两组血液中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指标,并对比两组血液检测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等指标。结果:通过血液检验后,研究组血液中RDW和MCV分别为(11.4±1.6)%、(68.1±4.0)fl,均低于对照组(20.0±2.3)%、(72.3±4.6)f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血液中MCH为(320.1±5.2)g·L~(-1)高于对照组(271.3±4.5)g·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液中MCH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灵敏度为96%、特异性为67%、符合率为77%,对照组(缺铁性贫血)血液检测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分别为97%、69%和78%。结论:贫血通过血液检验的鉴别诊断,为贫血类型做出有效的判断,并且提高了鉴别和诊断的灵敏度以及准确度,具备极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在贫血诊断中采用血液检验技术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 173 例自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 在三明市第一医院进行诊治的贫血患者,包括缺铁性贫血患者 84 例、地中海贫血患者 89 例,并按贫血严重程度分为 轻度贫血患者 116 例、中度贫血患者 37 例、重度贫血患者 20 例,另随机选取 71 例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者,应用血 液检验技术进行疾病诊断和鉴别,比较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患者与健康者之间以及不同贫血程度患者之间的平均 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及血清铁蛋白(SF)检测结果,并计算血液检验诊断地中海贫血及缺铁 性贫血的效能。结果: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的 MCH、MCHC、MCV、Hb、RBC 及 SF 水平均低于健康者, RDW 水平均高于健康者;地中海贫血患者 MCH、MCHC、Hb、RBC 及 SF 水平均高于缺铁性贫血患者,RDW、 MCV 均低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液检验对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灵 敏度为 96.53 %,特异度为 90.28 %,准确度为 95.08 %。中、重度贫血患者的 MCH、MCHC、MCV、Hb、RBC 及 SF 水平均低于轻度贫血患者,RDW 水平高于轻度贫血患者;重度贫血患者的 MCH、MCHC、MCV、Hb、RBC 及 SF 水平均较中度贫血患者低,RDW 水平较中度贫血患者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血液检验 技术有助于鉴别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还可为临床评估贫血严重程度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血常规检验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开封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20例贫血患者,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分观察组(地中海贫血)与对照组(缺铁性贫血),每组60例,均行血常规检验,比较血常规检验对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血常规检验的诊断符合率是96.67 %,对照组是98.33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较低,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常规检验能正确区别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地中海贫血(THAL)与缺铁性贫血(IDA)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方法:随机选取始兴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进行血常规检验者2265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对照组1830例、IDA组375例和THAL组60例,比较分析三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在血常规检查指标比较中,IDA组和THAL组的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异常率比较中,IDA组和THAL组的血小板(PLT)、白细胞(WBC)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MCV、MCHC、MCH、RDW、PLT和WBC均能够作为重要检验指标,具有诊断意义,且检验方式简单方便、快捷,能够准确的检验出正常人和贫血患者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贫血患者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的结果,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黄冈市黄州区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贫血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贫血类型的不同分为8组,每组30例,采集其肘静脉血作为血液标本对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4项指标进行测定;同时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行相同检测,比较不同类型贫血患者、健康志愿者四项血液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分别对各组受检者的四项血液检测指标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以及慢性感染性贫血患者的MCV、MCH、MCHC均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而RDW则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几种类型的贫血患者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之间也有差异。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贫血患者实施血液检验不仅能对疾病的发生进行诊断,还可以对不同分型的贫血患者进行有效鉴别,为其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对贫血患者病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患者各46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46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1组、研究2组、对照组。对3组实施血液检验,对比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指标水平。结果:研究2组的Hb、MCH、RBC水平明显低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RDW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研究1组,MCV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1组Hb、MC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RBC、RDW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CV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研究2组(P0.05);研究1组和研究2组出现血常规指标异常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查可以作为临床对贫血疾病进行鉴别和诊断的一项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血液检验在贫血患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7月南煤炭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收治的23例地中海贫血患者(B组)、2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C组)分别进行血液检验,另选取23例健康人群(A组)血液标本作对照,并对三组研究对象各自的血液指标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与B组和A组相比,C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平均体积比值(RBC/MCV)均明显偏低,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却明显偏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与C组和A组相比,B组患者的RBC、RBC/MCV指标明显偏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与B组和C组患者相比,A组的HB、红细胞平均体积比值(MCV)、MCH均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检验用于不同类型贫血的鉴别诊断中意义重大,可为临床疾病的针对性治疗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促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贫血患者应用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8月临清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贫血患者,根据贫血患者类型将其分为缺铁性贫血组(38例)与溶血性贫血组(22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红细胞参数[血红蛋白平均值(MCH)、红细胞体积平均值(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贫血鉴别诊断中红细胞参数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贫血性疾病患者,入组患者均在院行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类型贫血患者红细胞各参数值。结果:缺铁性贫血RBC、MCV、RDW检测值高于地中海贫血,Hb、MCHC检测值低于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RET#、RET%、IRF、MFR%、HFR%均低于地中海贫血,LFR%高于地中海贫血,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CH检测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红细胞参数检验可有效鉴别不同类型的贫血,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评价血常规检验应用于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长沙市中医医院 2019 年 4 月至 2021 年 2 月收治的贫血患者 60 例为观察组,按照贫血类型划分为地中海贫血(甲组)和缺铁性贫血(乙组),各 30 例, 并于同期选取 60 例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常规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高于对照组,而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 细胞计数(RBC)及血清红细胞体积(MCV)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乙组患者的 RDW 和 MCV 比甲组高,Hb、MCH、RBC 比甲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临床可通过血常规检验对贫血进 行诊断,并能对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贫血诊断中血液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以47例地中海贫血患者、5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三组患者血液中RBC、MCH、Hb、MCV和RDW五项观察指标差异,计算血液检验方法应用于不同类型贫血诊断中检验灵敏度、特异性和约登指数,对各项数据结果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各项血液检测观察指标差异明显(P0.05);地中海贫血组MCH和Hb水平明显高于缺铁性贫血组(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RDW指标水平明显低于缺铁性贫血组(P0.05);缺铁性贫血组RDW水平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临床诊断贫血时血液检验可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但其误诊率也较高,辅以其它诊断方式可取得更为确切的鉴别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血液检验的患者90例,其中正常患者3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行血液检验,回顾性分析患者血液检验结果及临床表现,就血液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展开研究。结果:地中海贫血患者和缺铁性贫血患者RBC、MCV及MCH、RDW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不能区分贫血患者的类型,此时要行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电泳检查。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电泳检查结果与地贫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血液检验,比较相关指标可准确区分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对于提供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行血液检验的160例患者及80例健康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08例为缺铁性贫血组,52例为地中海贫血组,8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全部研究对象行血液RDM、MCH、RBC、Hb、RBC/MVC、MCV指标分析。结果:缺铁性贫血组RDW指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RBC、Hb指标显著低于地中海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RBC、RBC/MCV指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对照组MCH、MCV指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DM、MCH、RBC、Hb、RBC/MVC、MCV指标均为贫血诊断标准,可有效诊断与鉴别不同类型贫血;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8例贫血患者依据贫血类型分为地中海贫血组56例、缺铁性贫血组62例,另选择同时期本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受试者行血液检验,并比较检验结果。结果:缺铁性贫血组和地中海贫血组各血液检验指标与健康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地中海贫血组RDW、RBC、MCV与缺铁性贫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MCH、HGB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论:血液检验在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及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检验过程中血常规检验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A组)、地中海贫血患者(B组)以及同时期健康体检者(C组)各36例,对比三组患者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指标以及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结果A组、B组与C组相比,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计数以及平均红细胞比容存在明显差异(P<0.05);A组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指标显著低于B组(P<0.05),而在平均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比容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能够精准鉴别出地中海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有助于患者及时进行后续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容积(MCV)联合血红蛋白(Hb)电泳筛查常见地中海贫血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惠州市惠阳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婚检和孕检中,有任一方筛查Hb电泳阳性并行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的患者3156例,检测患者血液中MCH、MCV水平并做Hb电泳检查。以基因诊断为金标准,分析地中海贫血患者与非地中海贫血者MCH、MCV水平Hb电泳筛查阳性率差异,分析MCH、MCV、Hb电泳单一筛查和联合筛查地中海贫血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结果:3156例患者经基因检测显示,确诊为地中海贫血1557例;地中海贫血组Hb电泳筛查阳性高于非地中海贫血组,MCH、MCV水平低于非地中海贫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MCH、MCV、Hb电泳联合筛查地中海贫血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高于MCH、MCV、Hb电泳单一筛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H、MCV联合Hb电泳筛查地中海贫血可有效提高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指导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90例血液检测异常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9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血细胞形态检测工作,记录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值(RDW–SD)、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与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数量(MCH)等检测结果,并对两组患者的阳性检测结果进行记录。结果:对照组的HCT、MCV、RDW–SD、MCHC均高于观察组,其MCH明显少于观察组,阳性检测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为诊断患者病情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枣提取物改善缺铁性贫血大鼠的保护作用,以期为临床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鼠饲以缺铁性饲料6周,按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及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大枣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2.7,5.4,10.8 g·kg-1)及硫酸亚铁组(100 mg·kg-1),另设正常组,连续ig给药4周,测定给药1,2,4周时血液中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平均容量(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直接测定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CHCM),血红蛋白含量分布宽度(H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比积(PCT),给药4周时测定血清中铁、血清总铁结合力、未饱和铁结合力、铁饱和度及肝脏中铁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液中HGB,RBC,HCT,MCH,MCHC,CHCM水平均明显降低,PLT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血清铁及铁饱和度及脾脏、肝脏中铁含量明显降低,未饱和铁结合力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枣提取物能低、中、高剂量组明显升高血液中HGB,RBC,HCT,MCH,MCHC,CHCM,降低PLT水平,对血中MCV,HDW,RDW,MPV及PCT变化均有改善作用;升高血清铁及铁饱和度,降低未饱和铁结合力,且明显升高肝脏中铁含量(P0.05,P0.01)。结论:大枣提取物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细胞在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患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院前检查的孕妇4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血细胞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地中海贫血组16例,非地中海贫血组84例和对照组368例,比较3组红细胞参数。结果:地中海贫血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明显高于非地中海贫血组(P0.05),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明显低于非地中海贫血组(P0.05);地中海贫血组RB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GB、MCV、MC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患者存在RBC升高和MCV、MCH降低的特征性改变,这有助于对孕妇的筛查,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贫血患者60例,均分为A、B两组,分别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A、B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与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较另两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RBC上,观察组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A、B的检测特异性、灵敏度及符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检测可靠性较高,可作为贫血的鉴别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