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有创颅内压监测对改善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清远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75例。患者在治疗早期均行有创颅内压监测,适当时间给予甘露醇药物。对患者的颅内压数值、甘露醇用药剂量、用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预后效果进行记录,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甘露醇用药剂量为(689.48±73.35)g,用药时间为(7.01±3.12)d,住院时间为(17.43±1.46)d。患者预后良好率为80.00%(60/75)。治疗后3 d、7 d患者GCS评分分别为(12.48±1.45)分、(12.55±1.53)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5.21±1.24)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3 d与治疗后7 d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颅内压监测对其治疗预后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双侧额叶挫裂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39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6~12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疗效。结果:手术治疗18例,保守治疗21例;随访后保守治疗组GOS:5分11例,4分8例,3分1例,1分1例;手术治疗组GOS:5分6例,4分4例,3分4例,2分2例,1分2例。并发癫痫5例,脑积水2例,认知功能、情感障碍13例。结论:对于双侧额叶脑挫裂伤老年患者,应及时规范治疗,密切观察血肿、脑水肿及意识变化,具有手术治疗指征者及时给予手术治疗,积极治疗原有疾病,后期给予高压氧、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日益提高,严重的颅脑损伤极大威胁国民健康水平。急性颅脑损伤后7 d内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为颅内压(ICP)增高,控制ICP是急性颅脑损伤处理的重要前提。ICP监测可迅速及准确地反应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力情况,有效反应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变化,现已广泛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的救治。ICP监测技术主要分为有创性和无创性两大类,无创性ICP监测具有低感染率等一系列优势,有创性ICP监测虽有感染、出血等风险,但由于其能直观反映ICP变化,故目前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螺旋CT在肺挫裂伤中的应用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37例均于伤后3h内急诊肺CT扫描,21例分别于伤后1~3d,4d至3周,3周后复查.结果 ①1~3d复查:可见液气囊腔内液体增多;单纯肺气囊腔内出现液平,形成液气囊腔;大片肺出血范围缩小,逐渐形成边界清晰肺血肿;病灶周围磨玻璃样影逐渐吸收.②4d至3周复查:变为血肿形态,边界清楚.气囊腔缩小,液平消失.③3周后复查:气囊、液气囊缩小,消失;大片肺出血内多发气囊及液气囊完全消失;肺血肿缩小,甚至消失,残留条索样影.有1例肺血肿半年后复查仍未吸收,影像表现为肺内肿块.结论 对较严重的胸部损伤患者行CT检查已经达成共识,对轻微X线异常甚至无确切异常的患者,有必要CT进一步扫描,以期在CT下发现轻微的肺挫裂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传感器置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由于其血肿小,早期意识障碍不明显,往往不予以重视观察与护理,随后部分患者伤情进展快,加重病情.造成重残率、死亡率明显增高.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护理,可做到早预防、早治疗、早护理,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方法:对我科2008.1-2011.12 共收治的16 例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的患者,进行分析.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护理,研究其临床效果.结论:通过对16 例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患者的严密观察与精心护理,以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测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123例重型颅脑疾病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动态观察,同时对照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及GCS评分,为患者争得了抢救治疗时机,提高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现将临床资料和监测护理体会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科相关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0例颅脑外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颅内压情况进行颅内压监测,并经患者或患者家属同意后给予单纯椎颅置入或手术植入治疗。结果:经监测及治疗后,患者均未出现颅内感染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颅内压监测能够指导颅脑外科疾病的有效治疗与预后判定,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挫裂伤采用螺旋C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肺挫裂伤患者50例,采用螺旋CT诊断,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肺撕裂伤6例,肺挫裂伤42例。气胸或血(液)气胸14例,以胸腔内液平面或透亮的无肺纹理带为主要表现。纵隔气肿、皮下气肿9例,肋骨骨折、皮肤张力高12例。结论:早期应用螺旋CT对肺挫裂伤进行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可同时辅助胸外骨折、胸部骨折、血胸、血气胸、气管、隔破裂、肺撕裂伤、支气管损伤等病变处的诊断,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颅内压(ICP)监测指导阶梯式治疗应用于中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意义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中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评价ICP并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有创ICP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个体化阶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在GOS中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保证ICP监测指导阶梯式治疗的效果,对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对照组患者不进行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以及其预后格拉斯哥等级评分。结果:进行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没有进行监测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进行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的患者预后总良好率为70.0%,而没有进行监测的患者预后总良好率仅为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及时了解患者颅内压的变化情况,有利于采取及时的治疗,并提高患者预后良好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在重型颅脑创伤中采用有创颅内压(ICP)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陆丰市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行持续ICP监测治疗。采用国际通用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预后良好率为88.0%,对照组预后良好率为65.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采用颅内动态监测有利于及早诊断颅脑创伤,正确判断患者病情变化,为正确治疗与预后提供准确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性重度颅脑外伤应用颅内压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急性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颅内压监测进行分组;对照组51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5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颅内压监测,采取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对比分析颅内压正常、轻度增高、中度增高和重度增高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综合评价患者的转归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颅内压正常、轻度增高、中度增高和重度增高患者的GOS、预后良好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斯皮尔曼相关系数(SCC)分析,急性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颅内压与GOS、预后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大于对照组,预后不良率、死亡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可评估急性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对于指导治疗具有应用价值,有利于促进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5.
难以预测的短暂胸痛、心悸及一过性意识障碍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由于发作时间不确定,发作持续时间较短暂,常规检查法常难以确诊。为了及时发现中年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心电图变化的具体情况,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而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我们在近两年中对有上述症状的100例中年患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一大健康杀手,这类疾病病程长,治愈艰难,医疗花费大,这一终身疾病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有效地监控糖尿病的病情变化,判断体内糖代谢的程度,评价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对于优化血糖管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脑外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而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常危及生命。因此正确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对挽救病人的生命,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自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2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颅内压监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5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重型颅脑损伤急救的患者112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6例,使用常规的神经外科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56例,在进行常规神经外科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持续的颅内压监护,根据患者颅内压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脱水剂应用时间、剂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预后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型颅脑患者采取颅内压持续监护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能够获得显著提升,药物使用剂量明显较少,康复速度非常快,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是一种理想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癫痫患者动态监测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癫痫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动态脑电图组(n=40)和常规脑电图组(n=40),动态脑电图组接受动态脑电图监测,常规脑电图组接受常规脑电图监测,比较两组脑电图监测结果、脑电图异常区域分布情况。结果:动态脑电图组脑电波异常检出率为97.5%,显著高于常规脑电图组的77.5%(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监测在癫痫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常规脑电图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