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究一般人群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一般人群感染性疾病80例患者,根据感染情况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各4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予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检测,观察并比较三组观察对象的的各项指标。结果:对照组、病毒组、细菌组的WBC、CRP、PCT检测指标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WBC、CRP、PCT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比WBC、CRP、PCT单项检测高,且细菌组WBC、CRP、PCT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毒组WBC、CRP、PCT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一般人群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WBC、CRP、PCT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升诊断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清化方治疗呼吸机相关性重症肺炎(VA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WBC、PCT和CRP的影响。方法:将68例ICU住院并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广谱抗菌药物控制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化方,1剂/d,持续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和中医证候评分,测定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结果:两组在VC、MVV及FEV1较治疗前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中医证候评分、WBC、PCT及CRP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化方佐治呼吸机相关性重症肺炎,可改善肺功能,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早期诊断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需行呼吸机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其中39例感染VAP患者作为观察组,39例未感染VAP作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炎症指标对于VAP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进行机械通气前,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通气后,观察组WBC、CRP、PCT、H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T诊断VAP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81.64%、86.92%,均显著高于WBC、CRP诊断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血清降钙素原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VAP实施早期诊断,灵敏度以及特异度高,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肺炎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血清中PCT、CRP及WBC的水平。结果:观察组中PCT、CRP、WBC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5%、47.5%、40.0%,PCT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RP、WB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中PCT、CRP及WBC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PCT、CRP及WBC有助于小儿肺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白细胞(WBC)与感染性疾病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广州市正骨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将本院同期接诊的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取免疫浊度法和免疫色谱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CRP水平与血清PCT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WBC计数进行检测。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非细菌性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与WBC计数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非细菌性感染组的CRP水平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细菌性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CRP水平与WBC计数均比非细菌性感染组和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血清PCT水平、CRP水平与WBC计数,能够为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与病情评估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6.
吴怡逸  张勇 《新中医》2021,53(5):20-22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减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重症肺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用美罗培南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7 d,观察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研究组WBC、CRP、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WBC、CRP、PCT水平改善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加减辅助治疗重症肺炎优于常规医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病情的好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血清中CRP(C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血常规中WBC(白细胞总数)、N%(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鉴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80例,以PCT、CRP、WBC、N%超出正常值为界,设定为阳性组,反之为阴性组;正常对照组40例。阳性组、阴性组治疗5天后,再测PCT、CRP、WBC、N%及体温变化,将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阳性组与阴性组治疗前后的PTC、CRP、WBC、N%,阳性组、阴性组与对照组的PTC、CRP、WBC、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与阴性组治疗后体温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联合检测PCT、CRP、WBC、N%鉴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简便、快速、灵敏、值得基层医务人员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疑似感染性疾病患儿115例,诊断后分为细菌感染组64例、非细菌感染组51例,另选取同期正常儿童35例为对照组,检测以上儿童PCT、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及非细菌感染组患儿WBC及CRP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PCT高于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患者PCT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细菌感染组患儿PCT、WBC及CRP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PCT阳性率为79.69%,非细菌感染组患儿PCT阳性率为13.73%(P0.05)。结论:PCT可作为儿科感染的治疗效果及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且对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D–D)在重症肺炎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东莞市茶山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症的发展情况,将纳入患者分成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测定各组患者的D–D、PCT及hs–CRP水平,对其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D–D、PCT及hs–CRP水平比较,重度组均最高,其次为中度组,轻度组最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D–D与hs–CRP诊断重症肺炎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者均低于P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PCT、hs–CRP及D–D检测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可协助临床判断患者肺炎的严重程度,PCT具有更加显著的准确率及特异度。  相似文献   

10.
金渊  姚亚萍  陈华彬  李浅 《新中医》2019,51(5):151-153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序贯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2个疗程;评价2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啰音明显好转时间、肺部X线改变好转时间与住院时间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并统计疗程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啰音明显好转时间、肺部X线改变好转时间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前PCT与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PCT与CRP水平较前改善(P 0.05)。2组治疗后PCT与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甲基泼尼松龙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早期判断重症肺炎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肺炎患者78例为肺炎组,另根据病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选择同期住院具有呼吸道症状的非肺炎患者78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肺炎组和对照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肺感染评分、痰量等临床指标。结果肺炎组和对照组WBC、CRP、肺感染评分以及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症组肺炎患者感染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重症组患者细菌感染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肺炎组PCT阳性69例(88%),对照组3例(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炎组CRP阳性70例(90%),对照组15例(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炎组WBC计数阳性67例(86%),对照组14例(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PCT、CRP、WBC对肺炎患者诊断灵敏性分别为88.5%,89.7%以及85.9%,CRP灵敏性稍高,但是3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特异性为94.9%,CRP为80.8%,WBC为82.1%,PCT特异性与其他2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好转组治疗1 d后血清PCT降至1.63μg/L,治疗5 d后为0.57μg/L,治疗7 d后为0.29μg/L,未愈组治疗1 d后血清PCT升至3.15μg/L,治疗5 d后为5.01μg/L,治疗7 d后为6.37μ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动态检测血清PCT的水平可以辅助诊断肺炎,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潮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细菌感染的5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A组,再选取同期50例病毒感染的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B组和同期50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C组。采用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WBC等。结果:A组患者PCT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PCT水平、CRP水平、WBC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能够为感染性疾病提供相关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85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为观察组,85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CRP和PCT水平,以及CRP和PCT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误诊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CRP水平及PCT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CT检查结果要比治疗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RP和PCT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高于对照组,误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和PCT水平可以有效的检测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并且CRP和PCT是感染性炎症的标志物,可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测定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24例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再将其按照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78例)和非细菌感染组(46例),另选择64例进行体检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受试者治疗前血液中PCT和白细胞(WBC)水平,并测定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液中PCT和WBC水平;对比PCT和WBC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PCT和WBC显著高于对照组受试者(P0.05),PCT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患者(P0.05),而WBC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患者PCT和WB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受试者(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细菌感染组患者PCT水平逐步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WBC水平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还是维持较高水平,其回落速度慢于PCT。PCT监测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WBC监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测定可以有效分别感染类型,监测感染患者病情变化,可操作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联合鼻饲生大黄粉对严重脓毒症的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乳酸(LAC)的变化。方法:将50例诊断为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单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鼻饲生大黄细粉治疗。结果:观察组外周血WBC、PCT、CRP及LA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联合鼻饲生大黄细粉能明显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外周血WBC、PCT、CRP及LAC水平,减轻炎症病理反应,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及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应用清肺逐瘀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WBC计数、PCT水平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WBC计数、PCT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BC计数、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较为明显的用药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常规西药与清肺逐瘀汤结合治疗重症肺炎利于提升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与炎症反应,从而遏制病症进展,临床普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银翘温胆汤对放射性肺炎患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放射性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翘温胆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PCT、WBC及CRP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1%(41/4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CT、WBC及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翘温胆汤能有效降低放射性肺炎患者PCT、WBC及CRP水平,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值得推广应用,且PCT、WBC和CRP对放射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探讨血清PCT、CRP和WBC在细菌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85例细菌性感染患者作为试验组,非细菌感染患者80例作为非细菌感染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PCT、CRP及WBC的检测,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血清PCT、CRP及WBC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组PCT、CRP及WBC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结论:血清PCT、CRP、WBC可以作为细菌性感染的临床诊断指标,PCT、CRP和WBC联合检测可提高准确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3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130例健康新生儿设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PCT、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检测以及血培养,比较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WBC、CRP、PCT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在血培养、CRP、WBC以及PCT的阳性检出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早期诊断中采用PCT进行检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能够对患儿的病情、预后疗效进行判断与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及细菌性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各40例作为病毒组及细菌组,并选取同期40例健康新生儿为健康组,比较其治疗前后三组新生儿PCT、CRP及WBC水平。结果:细菌组PCT、CRP及WBC水平均较高,且与病毒组及健康组新生儿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毒组患儿相应检测结果也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病毒组与细菌组患儿PCT、CRP及WBC水平稍高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新生儿PCT、CRP及WBC水平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帮助医务人员对其病情进行诊断,使其尽早得到有效治疗,并可通过再次检测判断其治疗效果,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