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水平变化与白癜风患者疾病分期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我院198例白癜风患者为观察组(2017年4月~2019年3月),按照疾病分期分为进展期者(n=94)与稳定期者(n=104),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2例为健康对照组。均检查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免疫球蛋白A(IgA)]及补体C3、C4水平,并分析其与白癜风疾病分期关联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IgG、IgM、IgA及补体C3、C4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P<0.05);进展期者血清IgG、IgM、IgA及补体C3、C4水平较稳定期者低(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IgG、IgM、IgA、补体C3、C4水平与白癜风疾病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IgG、IgM、IgA、补体C3、C4水平与白癜风疾病分期呈正相关,故检测白癜风体液免疫指标,可为临床判定病情程度、对症治疗、评估预后效果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在儿童白癜风疾病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126例儿童白癜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补体C3、C4水平,同时以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寻常型儿童白癜风患者血清IgG、IgA、IgM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补体C3、C4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节段型儿童白癜风患者血清IgG、IgA、IgM、补体C3、C4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寻常型儿童白癜风患者进展期IgG、IgA、IgM含量高于稳定期患者,而C3、C4含量低于稳定期患者。节段型儿童白癜风患者进展期IgG、IgA、IgM、C3、C4含量与稳定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液免疫在部分寻常型儿童白癜风病情活动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清补体C3、C4水平变化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观察B组(轻症组)85例及观察A组(重症组)75例,另取同期8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均行血清补体C3、C4水平检测,观察比较各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并分析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各组间血清补体C3、C4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A组及观察B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A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高于观察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1=0.340,P1=0.024;r2=0.378,P2=0.015);急性期患儿血清补体C3、C4水平高于恢复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可降低血清补体C3、C4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3和C4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87例,按病情分为缓解期44例、活动期43例。两组的肝功能生化指标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的补体C3、C4、Ig A、Ig G、Ig M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并进行肝脏穿刺病理组织检测。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活动期患者ALT、AST、TBIL、DBIL、GGT、ALP和Ig G水平均高于缓解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自身免疫性肝炎活动期患者血清补体C3、C4表达水平均低于缓解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C3表达水平与AST、TBIL、DBIL水平呈现负相关(P 0.05);所有患者C3表达水平与ALT、GGT、ALP水平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C4表达水平与ALT、AST、TBIL、DBIL、GGT、ALP水平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19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活动期患者C4表达水平与组织学活动指数(HAI)评分呈现负相关(P 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炎活动期患者血清补体C3、C4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为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RA患者及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病例组和对照组。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补体(C3、C4)水平;按DAS28评分标准将病例组分为高度活动组23例、中度活动组24例、低度活动组18例、缓解组15例,对比病例组不同病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G、Ig M)及补体(C3、C4)水平;并观察病例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 G、IgM)及补体(C3、C4)水平变化。结果病例组血清IgA、IgG、IgM、C3及C4水平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四组血清Ig A、Ig G、IgM、C3及C4水平比较,高度活动组明显高于中度活动组、低度活动组及缓解组,中度活动组明显高于低度活动组、缓解组,低度活动组明显高于缓解组(P<0.05)。治疗后,病例组血清IgA、IgG、IgM、C3及C4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RA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呈高表达状态,其水平与患者病情活动度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对症治疗有助于调节其表达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剂量泼尼松对散发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散发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A组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B组仅予NB-UVB治疗,评价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及C4水平,另取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C组)。结果 A组有效率为57.89%,明显高于B组的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组和B组C3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治疗后,A组C3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高,且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小剂量泼尼松能提高散发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C3水平,并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及补体(C)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对临床确诊的40例SLE患者和36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gG、IgA、IgM及补体C3、C4 进行检测并比较其结果.结果 40例SLE患者血清IgG、IgA 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M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IgG、IgA 及补体水平检测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IgM未见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外周血胱抑素C、补体C3、补体C4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并比较90例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观察组)和9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胱抑素C、补体C3、补体C4、肌酐、尿素氮、白蛋白、血尿酸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分析血清胱抑素C、补体C3、补体C4与血清肌酐、尿素氮、白蛋白、血尿酸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以及其对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观察组给予激素+他克莫司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上述实验室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白蛋白、补体C3、补体C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肌酐、尿素氮、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补体C3、补体C4、肌酐、尿素氮、血尿酸、白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血清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血尿酸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无显著相...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脑瘫患儿免疫功能水平。方法脑瘫患儿59例,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进行评估,检测患儿及非脑瘫儿童61名(对照组)血清Ig G、Ig A、lg M,补体C3、C4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瘫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 A、lg M,补体C3、C4水平显著降低(P0.001);不同GMFCS分级脑瘫患儿间,Ig G、Ig M、补体C4有显著性差异(P0.05),Ig A、补体C3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瘫患儿可能存在体液免疫功能异常,并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西门子BNProSpec全自动蛋白分析仪检测成人新鲜血清补体C3、C4的正常参考区间,探讨不同储存时间和不同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373例体检结果正常者进行空腹采血,分离后的血清在室温放置8h内测定;同时随机抽取70例血清标本置于室温8h内及4℃冰箱24h和48h后进行测定;另外随机抽取40例血清标本置于室温8h内及-30℃冰箱冷冻保存3个月后进行测定。结果 (1)室温放置8h内测定新鲜血清补体C3的正常参考区间为0.747~1.354g/L,补体C4的正常参考区间为0.127~0.352g/L。(2)新鲜血清补体C3、C4水平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保存于4℃的血清标本,随着存放时间延长,补体C3、C4在24、48h的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室温放置8h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冰箱冷冻保存3个月后的血清标本补体C3水平较室温放置8h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补体C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个医疗机构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实验室血清补体C3、C4的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体活化在乙肝相关性肾病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乙肝相关性肾病患者临床资料。低补体C3血症的定义为血清补体C385 mg/d L,根据血清C3水平分为正常补体C3组和低补体C3组,比较2组病理及临床指标的差异。根据免疫荧光下补体C3在肾组织沉积情况,分为阴性组、阳性组,比较2组病理及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29例患者中,正常补体C3组18例(62.07%),低补体C3组患者11例(37.93%),与正常C3组相比,低C3组患者的血肌酐较高,e GFR水平较低(P0.05);低补体C3组的系膜增生、肾间质纤维化病理指标平均积分显著高于正常C3组(P0.05)。肾组织C3沉积阴性组共9例(31.03%),阳性组共20例(68.97%),随肾组织补体C3沉积加重,患者胆固醇、血清Ig G水平升高,血白蛋白、血清补体C3和e GFR降低(P0.05);肾组织C3沉积阳性组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乙肝相关性肾病患者常伴随不同程度的补体系统活化,肾脏局部与全身补体活化明显的患者肾脏损伤更为严重,提示补体活化参与乙肝相关性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prol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Ms PGN)患者补体、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寻找病情评估的可靠指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6月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Ms PGN的90例患者,观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患者血清Ig G、Ig E、Ig M、Ig A及补体C3、C4水平,以及补体、免疫球蛋白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结果 90例原发性Ms PGN血清Ig M阳性及Ig G阳性各79例(87.78%)。女性患者Ig G、Ig M水平较男性患者高,Ig E水平低于男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患者年龄的增长,Ig A水平逐渐升高,Ig E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 A在不同24 h尿蛋白定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13.0 g/24 h组Ig A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血清Ig A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227,P=0.031)。结论通过观察原发性Ms PGN患者补体、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可判断疾病的进展及调整治疗方案,并可经干预细胞免疫水平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体活化在乙肝相关性肾病中的意义。方法分析乙肝相关性肾病患者29例。低补体C3血症的定义为血清补体C385 mg/d L,根据血清补体C3水平分为正常补体C3组和低补体C3组,比较2组在病理及临床指标之间的差异。根据免疫荧光下补体C3在肾组织中沉积情况,分为阴性、阳性两组,比较两组在病理及临床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29例患者中,正常补体C3组患者18例(62.07%),低补体C3组患者11例(37.93%),与正常补体C3组相比,低补体C3组患者的血肌酐较高,eGFR水平较低(P0.05);低补体C3组的系膜增生、肾间质纤维化病理指标平均积分显著高于正常补体C3组(P0.05)。肾组织补体C3沉积阴性组共9例(31.03%),阳性组共20例(68.97%),随肾组织补体C3沉积增多,患者血清胆固醇及Ig G水平升高,血白蛋白、血清补体C3和eGFR降低(P0.05);肾组织补体C3沉积阳性组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乙肝相关性肾病患者常伴随不同程度的补体系统活化,肾脏局部与全身补体活化明显的患者肾脏损伤更为严重,提示补体活化参与乙肝相关性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闽东地区畲族自然人群体液免疫指标水平进行调查,并比较畲族人群与汉族人群免疫指标水平的差别。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对279例闽东地区畲族自然人群和104例汉族自然人群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的畲族自然人群间体液免疫指标水平的差异,并与汉族人群进行比较。结果畲族自然人群血清IgG水平女性[(14.55±3.06)g/L]高于男性[(13.49±2.84)g/L](P〈0.05),IgA、IgM和C3、C4的水平与性别无关(P〉0.05);IgG、IgA、IgM的水平与年龄无关(P〉0.05),而C3、C4随年龄的增长水平升高(P〈0.05)。畲族人群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在各年龄段均高于汉族人群(P〈0.05),畲族人群的C3、C4水平与汉族人群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畲族人群的体液免疫指标中IgG、IgA、IgM水平高于汉族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补体C3、C4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诊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接受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的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并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同时分析所有患者C3和C4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学分级、分期的相关性。结果炎症分级和肝纤维化程度高的患者其C3和C4水平明显低于病情较轻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3以及C4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3、C4水平与患者肝炎分级程度以及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测定补体C3和C4水平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病理学分级、分期具有一定的判别意义,进而对该患者的诊治以及预后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的含量,分析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对临床确诊的42例SLE患者和37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gG、IgA、IgM及补体C3、C4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42例SLE患者血清IgG为(18.69±6.69)g/L、IgA为(3.87±0.91)g/L、IgM为(1.62±0.61)g/L、C3为(0.89±0.41)g/L、C4为(0.22±0.18)g/L,SLE患者血清IgG、IgA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M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IgG、IgA及补体C3、C4水平检测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并且SLE患者的病情变化与其血清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王亮  王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5):1076-1077
目的 检测肝癌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变化,了解肝癌患者不同child-pugh分级时的机体免疫情况.方法 选取肝癌患者115例,无肝病证据,年龄、性别、体重相匹配的正常人50例为对照组,测定血清补体C3、C4的含量.并根据Child-Pugh评分分级分组,比较两组间不同Child-Pugh分级状态时补体C3、C4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癌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总体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补体C4水平也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hild-Pugh分级由A级至C级分析中,A级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C4的含量没明显改变.Child-Pugh分级B级及C级的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肝功能损伤严重程度相关,结合Child-Pugh分级可更好地反映肝癌患者,不同状态下机体的免疫水平,对临床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清补体C3、C4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检测意义,并探讨其与骨髓瘤骨病(MB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定量分析69例初诊MM患者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采用双能骨密度仪(DXA)测量69例初诊MM患者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的正位L1-4椎体、双侧股骨颈、双侧髋关节的骨密度值。结果:MM患者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者(P0.01);ISS临床分期中进展期患者的血清补体C3、C4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P0.01);在不同MBD分组中,分级C级的补体C3、C4水平明显高于A级和B级(P0.01);MM患者血清补体C3、C4表达水平与其L1-4椎体、左右股骨颈和左右髋关节整体的骨密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38,r=-0.659,r=-0.745,r=-0.748,r=-0.596和r=-0.908,r=-0.623,r=-0.710,r=-0.714,r=-0.595。结论:MM患者血清中补体C3、C4水平升高,与MM患者骨病严重程度及骨密度相关,这提示,补体C3、C4在MBD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血清中C3、C4水平可能是MBD的敏感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临床确诊的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设为观察组(A组),并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单纯性肾病组(A1组,36例)和肾炎性肾病组(A2组,24例)。随机抽取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B组)。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对各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进行检测,将各组间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1、A2组与B组比较,IgM、IgE水平明显升高,IgG及C3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组之间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和A2组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不同,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部分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水平会有所改变,免疫学检查对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 C1q 与脑梗死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82例纳入观察组,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斑块组(60例)和无斑块组(22例),再根 据斑块性质,将斑块组分为稳定斑块亚组(34例)和不稳定斑块亚组(26例)。另选取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 对照组。应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血清补体C1q,比较各组血清补体C1q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 组的血清补体C1q水平明显较高(P<0.05)。斑块组的血清补体C1q、TC及LDL-C水平均高于无斑块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稳定斑块亚组比较,不稳定斑块亚组的血清补体C1q和LDL-C水平 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38)。血清补体C1q及LDL-C是影响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 性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补体 C1q 水平与IMT检测值呈正相关(P<0.001)。结论:ACI患者血清补体 C1q水平呈高表达,其可能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