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食道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4月~2013年11月收治食道癌术后心律失常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在60岁及以上、手术时间过长、采取弓上吻合的手术方式及有吸烟史均是食道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及吸烟史均与食道癌术后心律失常发生密切相关,在护理中应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对患者心率、心肺功能予以密切监测,促使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为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40例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加以观察,术前及伴随疾病治疗、术后的护理。结果 40例食道癌患者经20~38d治疗和精心护理,吻合口瘘2例。伤口进行Ⅱ期缝合2例,无其他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潘家东 《安徽医药》2012,(9):1305-1306
目的探讨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方法将同期收治的94例食道癌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设立对照组与观察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引管日引流量、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术后镇痛泵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引管日引流量、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术后镇痛泵留置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等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在手术疗效上无明显差异,但小切口开胸手术时间短、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术后胸引管及镇痛泵留置时间短、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术侧肩关节及上肢活动障碍程度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食道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应用.研究通过纤支镜在食道癌术后肺部灌洗治疗清除积液后的疗效.方法按照常规纤支管镜操作方法,采用配有抗生素,化痰止咳等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灌洗治疗.结果30例肺部并发症经纤支镜吸引灌洗治疗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心率减慢,肺部感染能有效控制,通气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应用纤支镜治疗食道癌术后肺部并发症安全,疗效确切,纤支镜灌洗治疗既能解决病人呼吸道阻塞问题,亦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不失为目前治疗食道癌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7例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加以观察,强调应重视术前及伴随疾病治疗、术后的护理。结果7例食道癌病人经20~42天治疗和精心护理,除两例伤口进行Ⅱ期缝合,无其它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讨论与开放手术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14年8月我院的58例食管癌患者,其中应用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手术的31例,应用传统开放手术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组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时间较开放手术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开放手术组少(P0.05);术后的疼痛评分较开放手术组低(P0.05);两组手术方式中淋巴结的清理数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胸腔镜腹腔镜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道癌较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食道癌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患者多为老年人,呼吸器官多有慢性疾病。因此,对这类病人术后加强护理,对早期恢复至关重要。我院1983年1月—1991年12月共收治食道癌病人105例,手术治疗98例,现就术后护理总结如下。一般资料: 本文手术98例,男85例、女13例。年龄48—70岁,平均59岁。并发呼吸道疾病的15例,其中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食道癌患者围术期肠内营养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10例食道癌根治术后患者行肠内营养和围术期护理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经过肠内营养和精心护理,均恢复较好.结论 对食道癌患者围术期行肠内营养治疗和精心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食道癌患者在食道癌根治术期间接受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食道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食道癌患者74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单纯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麻醉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81.1%(P0.05);麻醉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P0.05);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食道癌患者在食道癌根治术期间接受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可以减少麻醉导致的不良反应,缩短苏醒时间和术后治疗时间,提高手术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70岁以上老年人食道癌术后无创正压通气对术后低氧血症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年龄70~82岁、ASAII-III级择期食道癌3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5例,术后常规鼻导管吸氧+外科常规治疗+胸部理疗;NPPV组:1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NPPV支持.结果:术后早期无创正压通气,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氧合功能,SPO zPa02较术前升高;对照组术后SPO2、PaO2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术后l~3天最明显,2例发生肺不张,3例出现明显低氧血症,经无创正压通气支持后好转.结论:术后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支持能有效地防治老年食道癌术后低氧血症,减少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老年食道癌术后心肺并发症的护理福州市第一医院严容陈宝英老年食道癌手术,由于病人营养差、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恢复慢,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因此,术后早期注意心肺功能的监护及呼吸道管理,以及各种引流管道等多方面的护理配合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总结1995~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63例,30例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为观察组,33例传统开放手术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康复情况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腹引流量、胸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5);两组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转移病例.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可获得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的淋巴结清扫效果,但其创伤较开开放手术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更少,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食道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食道癌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行食道癌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F)和芬太尼(F)两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切皮、探查肺门和纵隔及拔管期的SBP、DBP、HR,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疼痛状况.结果 在气管插管时、切皮、及术中探查RF组SBP、DBP、HR的变化均明显小于F组(P<0.05);RF组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F组(P<0.05).RF组术后疼痛的例数明显多于F组.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食道癌手术中麻醉诱导更加平稳,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苏醒质量高,但因瑞芬太尼消除半衰期短,术后镇痛应及时建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食道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对食道癌患者采取体位护理、病情观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食道癌采取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143例食道癌患者中显效101例,有效38例,无效4例,有效率达97.20%。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可以提高食道癌患者介入治疗手术的成功率,也会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食道癌患者根治术后采取的有效的护理对策,为以后临床更好的治疗食道癌患者提供较好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2月至1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08例食道癌患者接受根治术后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并对出现的异常状况及时进行处理,同时观察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结果我院108例食道癌患者接受根治术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术后经过护理人员的耐心、有针对性的护理后,患者一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病情均有所好转,其中69例食道癌早期患者经手术治疗和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后痊愈出院,期间无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食道癌的患者接受根治术治疗后,因食管变短,容易造成患者进食困难或者咳嗽的症状,此时需要护理人员采取专业的护理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和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观念和信心,早日战胜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  相似文献   

16.
徐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9):765-765
我院自1998~1999年对收治126例食道癌病人行手术治疗 ,术后按照整体护理的要求 ,我们将护理程序这一科学的工作方法应用于食道癌术后的护理中 ,指导临床实践 ,使其术后护理更具科学性、预见性和条理性。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26例食道癌患者 ,男73例 ,女53例 ,年龄32~76岁。每例患者入院时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入院宣教 ,积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术后制定专门的护理措施 ,患者均好转出院。2护理措施2 1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注意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让患者运用深吸气分散注意力的技巧以缓解疼痛 ,…  相似文献   

17.
食道癌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晚期患者往往因肿瘤浸润,手术难以切除,或不能接受手术治疗.作为一种姑息治疗方法,通过内镜下内支架置入,缓解因梗阻引起的吞咽困难,不能进食,增进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尽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我科采用内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治疗食道癌患者八例,现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36例儿童先天性内斜视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内斜视36例.内斜视20△单眼内直肌后徙5 mm;+40△~60△双眼内直肌后徙4~6 mm;少数大龄患儿且斜视角较大者采用双眼内直肌后徙加单眼外直肌截除术.术后同视机训练三级功能.结果:术后眼位正位28例,欠矫7例,过矫1例.术前斜视角在+30△~+50△,术后眼位正位率91.67%(33/36);术前斜视角大于+50△,术后眼位正位率61.11%(22/36).结论:先天性内斜视患儿应早期手术治疗,双眼内直肌后徙术为首选术式,术后的随访对于远期眼位正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乳糜胸有效的诊治和预防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899例食管癌中术后8例并发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保守治疗2例,1例痊愈,1例死亡;手术治疗6例.均治愈。结论:食管上中段癌根治术中常规行胸导管预防性结扎,有防止或减少术后乳糜胸的作用。对于食道癌术后乳糜胸的患者,保守治疗仍未能改善的,果断实施手术治疗是较为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食道癌至食道狭窄支架植入术的护理.方法 在X 光机定位下经口置入支架.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结论 食道支架置入及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对于治疗食道癌所致食道狭窄及食道气管瘘安全、有效、创伤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