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体属纯阳,所患温热病最多,如肺炎喘嗽、暑温、麻疹等疾病。温病为感受温热阳邪所致,疾病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变过程中易伤阴液,致出现津枯液涸之变,故贯穿于温病整个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治疗,无不以救阴为要义。然而小儿体质娇嫩,稚阴稚阳,病理变化多端,往往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现就“热因热用”在小儿温病治疗中之运用,探讨如下。l阳气郁闭、阳气虚衰是应用温热药的病理基础 温热之邪性属阳,具有亢奋、宣泄、炎上的特点,但又易阻遏人体气血阴阳之流通,导致阳热佛郁,气机不畅。清·杨栗山在《温疫论评注》中指出:“杂…  相似文献   

2.
一、序论 中药处方中,性味相反的药物(如寒与热、润与燥、补与泻、升与降等),在机体内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例如:(热性药)与寒性药物同用时,有时寒性药与热性药各自在病变部位独立地发挥作用;有时看上去却是温性药被寒性药所抑制,甚至寒性药克制热性药而发挥作用的。前者如新加香薷饮中,辛温之香薷与其它寒性药物的作用方式;后者如防风通圣散中,麻黄,荆芥所具有的温性,被其它清热泻火药之寒性所抑制,似乎是辛温之麻黄、荆芥用作了辛凉之剂。这种可能是如何实  相似文献   

3.
解毒一词 ,在中医药理论中 ,人们所熟悉的总是与清热相提并论 ,称为“清热解毒”。究其原因 ,是因为药物的清热解毒功效 ,是针对热毒而言 ,所谓毒者 ,从古至今 ,人们一直将热与毒合而视之 ,这是因为热毒之邪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致病毒邪 ,其治疗多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与其他邪气一样 ,笔者认为毒邪除热毒之外 ,也有阴毒、寒毒、湿毒等不同 ,因此 ,在用药上也就应有诸如辛温解毒、甘温解毒、温阳解毒等治疗方法 ,由于此类药药性均属温性或热性 ,又可统称为散寒解毒。本文就上法粗略作一探讨 ,以供同仁参考。1 病因病机散寒解毒 ,…  相似文献   

4.
温病是由外感温热之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温病病因有兼寒挟湿、患病体质和病理变化具有特殊性,治疗中寒凉过度,以致温病治疗有运用温热药物的可能性.从其概念来言,其病因是温热之邪,发热是其特征.其治疗上必以寒凉药为主的方药.这些温热药在温病治疗方剂中的配伍机制及作用,值得探讨,其配方遣药可谓匠心独具.现归纳于下,求请杏林同侪不吝正鹄.  相似文献   

5.
<正> 凡言之悖理显然者,人多能辨,无须琐琐。若似是而实非,似真而实伪,则最易误人。《温病条辨》中类此者颇多,今人又多遵信而不疑,故本文为辨伪、察讹,抉其论药失真、用药好奇一端,作为举隅之谈。一、论药失真 1.谓凉药性温“上焦篇”十六条说:太阴温病,发疹者,“禁升麻、柴胡、当归、防  相似文献   

6.
温病按其病症的性质可分为温热,湿热两大类。湿热类温病中的湿温病多见于夏秋雨湿较盛的季节。发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脾胃证候显著。湿热病邪是这类湿病的主因,祛湿清热为其主治。湿为阴邪,得阳(温药)则化;热为阳邪,得阴(凉药)则清。温燥祛湿之药,易于助热助火,耗伤阴液;寒凉清热之品,易于损伤脾胃,“留湿致困”,所以正如陈光淞说:湿热病“所感之气最杂,湿多热多,治法迥异,化热化燥,传变无定。清热太过,留湿致困”,“开之以温,则又助其热”,  相似文献   

7.
《温病条辨》系统讨论温病的理法方药,其中对温病斑疹理论的论述颇为精详。吴鞠通在梳理历代斑疹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前贤经验,并结合临床实际加以发展,完善了温病斑疹理论:分析温病斑疹的病因病机,认为温邪外袭,热传阳明而发斑,热入血分而出疹;分别探讨温病发斑与出疹的治法治则与具体方药,提出治斑以清泄阳明兼凉血为法,以化斑汤主之,治疹以凉血透疹、透营转气为法,以银翘散加减主之;并明确温病斑疹治疗中应禁用辛温、发散、升提、补益之药。  相似文献   

8.
<正> 《温病学》(1979年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认为:“温病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疾病”,笔者认为此说作为“温病概念”不够全面,难以概其全貌。“概念”,在《辞源》中解释为:“就种种观念,概括其相类似者,而成一共同之观念也。”就温病的概念来讲,也当从多种类型的热性病中,找出其相类似的特点,以概括之,至于这“相类似点”从什么角度去寻求、去归纳?笔者认为,当从病因和临床表现两个大的方面去考虑。一、就病因而言,温病的病因应以“感受温邪为主因”作为温病的“相类似点”概括之。因为温病的病因,就目前讲,仍跳不出“外感不外六淫”  相似文献   

9.
温病质难     
温病源流:温病一名,首先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民疠温病”,“温病乃作”的记载。温病又名热病,《素问·热论》曰:“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或  相似文献   

10.
"温"在《辞海》中释义为"不冷不热","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温"有两层含义:其一为通常解释的温化和用方不宜过热过燥,即"不热";其二为用方宜凉但不宜过寒或清泄太过,即"不冷"。"温"是指整个方剂而言,并非指方剂中一种或几种药物。仲景治痰饮用药用方特点:药有大寒大热甚至有毒之品,方剂有纯温化之剂,有寒温并用之剂,有纯寒无阳之剂。文中根据该特点结合《伤寒论》中温病理论进行了论证,提出治疗痰饮不排除温化,不唯温化,重视凉润,应温凉并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二续名医类案》中治疗便秘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便秘提供理论依据及思路。方法总结《二续名医类案》中便秘篇的所有治疗复方并将每个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EXCEL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其治疗的用药规律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收集治疗便秘的复方196首,共使用药物271种,其药物出现的总频率为1895次,对前63味药物按照中药学分类、药性、药味、归经进行统计所得:补虚药居于首位,其次是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和清热药,泻下药位置较居中;寒性和温性药物使用最多;甘味药物使用次数最高,苦味药物次之,辛味药物使用相对较多;药物归经中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脾经、肺经、胃经、大肠经、肾经。结论明清时期中医对便秘病因病机的认识已非常深刻,用药也不仅仅局限于泻下通便,而是紧抓中医辩证论治思维,即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清之,寒者温之,将补虚、理气、清热、化湿等多法并用,再从症加减,以调整脏腑整体气机为要,从而使药到气畅腑调便通。  相似文献   

12.
所谓"透"即宣透之意,"透法"是指通过使用轻清宣透之品,使伏藏的邪气或由表或由上而解,或由里达外而解的一种治法。早在《内经》中即有"火郁发之"的论述,可谓"透法"的萌芽。叶天士则将透法广泛的应用到温病的治疗过程中,温病是感受温热之邪  相似文献   

13.
温病属外感热病,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四时不同的温热病邪.根据"客者除之"的原则,祛邪为温病治疗的重要方面,邪去则正安.吴鞠通说:"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园法活,祛邪务尽".阐明了祛邪是治疗温病的重心.温病祛邪,透法是其中之一.温病的发展演变是从温邪深入程度来判断在卫、在气、在营、在血,而卫气营血的各个阶段都需要祛邪,也都存在运用透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 病有寒热之别,药有寒热之异,故《本经》有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之分,临床上寒热错杂,需要常用寒热理论炮制中药,明代李时珍在黄连炮制项谈到“诸法不独为之引导,盖辛热能制其寒,咸寒能制其燥性,在用者详酌之”。本文用实例从寒热相制可变其性,寒热互制可缓其性,寒热各制可增其功、生凉、熟温,法有其用等方面专论运用寒热理论炮制中药的重要性,科学性。1.寒热相制,可变其性 寒热是拮抗、对立、矛盾、相反的,常用此理论炮制药物改寒转温,或使热(温)转凉,寒药用热药制后变为温性药,热药用寒药制后转变为凉性药。如生地性寒属寒药,为清热凉血之品,经热药酒加热蒸制成熟地后,就成温药,为滋阴补血之品。  相似文献   

15.
采用归类统计、Logistic回归分析《疡科心得集》内服方的用药规律。结果显示《疡科心得集》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种类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及活血祛瘀药;使用频次在25以上的中药依次为炙甘草、当归、白芍、茯苓、人参、川芎、黄芩、白术、牡丹皮、防风、柴胡、连翘、生地黄、栀子。提示《疡科心得集》在治疗外科疾病过程中注重补养气血,顾护脾胃;清法亦为治疗疡病的主要治法;疡科之证在上部者多用防风,在中部者多用柴胡,下部者多用黄芩;治疗中兼顾气血,以川芎活血行气。  相似文献   

16.
湿热病即温病中兼有湿邪者,它包括了暑温挟湿、湿温、伏暑及一般温热挟湿等。湿为阴邪其性重浊而粘腻,阻滞气机又伤阳气。故温病中只要兼湿,则与一般温热病的治法完全不同。湿温,伏暑都是由暑湿郁久而成,所以伏暑、暑湿、湿温等皆须按湿温进行辨证论治。正如吴鞠通所说:“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但湿温又不同于温热挟湿。凡挟湿,是指温热病中挟持着湿邪,但仍以热为主,且其湿并未与热相合,是分离之湿热。湿温病则不同,它由于湿热互相裹结,湿在热中,热在  相似文献   

17.
温病“微观血瘀”证治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形成机制、诊断意义及治疗特点等方面,对温病“微观血瘀”证治作了初步探讨。提出“毒”是温病血瘀的病理核心。并认为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如凝血因素,血液动力学检验,可在微观阶段诊断温病血瘀,对于温病过程中仅见“微观血瘀”而无宏观血阏征象者,提出治疗上应早用化阏之药,以防微杜渐,所转病势。  相似文献   

18.
辛温药在治疗外感病初起时其配伍应用经历了单纯使用辛温药、辛温苦寒相配、辛温与辛凉相配的3个变化过程。萌芽阶段(战国到晋唐)、成长阶段(宋金元)与形成阶段(明清)是温病学派形成过程中的3个重要时期,随着温病学派的崛起,辛温药由最初的辛温峻烈之品到后来的微辛温之品,其与寒凉药的比例也不断变化。本文对三个时期温病初起时辛温与寒凉的配伍应用进行了梳理,强调根据病机临证处方用药,注重寒温并用、性味合化的组方思路,辨治温病初起时可体现为辛温与寒凉药物配伍,意在使用辛温开郁达邪,与清热凉解祛邪相结合,根据气机郁闭与热邪炽盛的程度决定选药与用量。为临床辨治温病时辛温药与辛凉药的配伍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泻有余之火在于行气”始见于《丹溪心法》,意思是说,清泻实热必有行气药物相辅佐,其效方著。朱氏“泻有余之火在于行气”这句话,是根据《素向·至真药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和“……疏气令调,则其道也。”而引伸的,因为有余之火(实热)蕴积体内,必然引起气机的逆乱,阻滞气机运行。壅塞、逆乱之气,又可加重热邪之怫郁,二者互为因果,必致火热嚣张,病情加重。治疗时在苦寒药中加入行气之品,一可在直折邪气的同时,畅通气机,怫郁之实热也可随之四散;又能恢复气机升降之常,使被清泻之实热,随浊降之势而排出;三者可佐苦寒药物收引之性,故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暑温是感受暑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暑热之邪,其性酷烈,热势较盛,易伤津耗气,治暑之法,以祛暑生津为要,而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清热生津之功,能散卫气之暑邪,可清营血之暑热,亦可养暑伤之阴,笔者总结天花粉在临床暑温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