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药线灸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紧张性头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针刺结合药线灸组、针刺组、黛力新组各32例。每组均隔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月随访时依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anxiety,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评定3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针刺结合药线灸组优于针刺组、黛力新组(P0.05),针刺组与黛力新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组患者HAMA、HAMD量表总评分治疗后及随访期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针刺结合药线灸组优于针刺组、黛力新组(P0.05),针刺组与黛力新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药线灸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及黛力新。  相似文献   

2.
药线灸治疗头痛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北燕 《四川中医》1997,15(6):50-50
头痛是临床上颇为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中,无论外感或内伤,凡邪气上逆,均可产生头痛。我科采用药线灸治疗外伤风寒湿邪所致头痛50例,灸到痛除,方法简便,疗效较好,兹介绍如下。[临床资料]50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5例;年龄在20~45岁38例,46~60岁10例,60岁以上2例;首次发作者5例,反复发作者45例;一侧头痛者23例,全头痛者11例,头顶痛者6例,前额痛者10例;风邪袭络型40例,风寒阻络型6例,寒湿型4例。[治疗方法]药线制作:选择较细麻绳线,用硫风散寒、祛湿通络、调和营卫、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类中药浸泡一周,再将…  相似文献   

3.
药线点灸疗法治疗乳癖10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伟球 《广西中医药》1997,20(2):37-37,44
药线点灸疗法治疗乳癖100例唐伟球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530800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城北新民路关键词乳癖;药线点灸;乳腺增生乳癖相当于乳腺增生病[1]。1987年以来笔者运用药线点灸疗法治疗乳癖100例,疗效尚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0例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壮药烫疗结合药线点灸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性盆腔炎的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配合壮医烫疗、药线点灸,每天1次,均以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显效21例,有效9例。结论:采用壮药烫疗结合药线点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壮医药线点灸结合麦粒灸疗法和单纯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偏头痛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西药组、药线组和观察组。西药组口服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0 mg/次,1次/d;药线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局部穴位,3壮/穴,1次/d;观察组在药线组的基础上加上麦粒灸足三里、胆俞、气海和关元穴,3壮/穴,1次/d。10 d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的VAS、VRS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及头痛持续时间评分的变化。结果:3组远期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药线组和西药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后6个月的VAS、VRS、头痛发作次数及头痛持续时间的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优于药线组和西药组(P0.05);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1个月后比较观察组VAS、VRS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西药组和药线组的评分均较治疗1个月后升高(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结合麦粒灸治疗偏头痛具有良好的远期临床疗效,并且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及壮医药线治疗。  相似文献   

6.
陈攀 《中国针灸》2012,32(3):224-226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药线组和药物组。药线组60例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药物组60例口服麦角胺咖啡因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0天。观察患者头痛积分变化和不良反应,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间头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线组总有效率为93.3%(56/60),药物组总有效率为90.0%(54/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线组无任何不良反应,药物组有20例出现面红、上腹部不适等症状。结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偏头痛与药物疗效相当,但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有皮肤瘙痒感而无原发皮损为特征的疾病。因痒剧烈而搔抓,皮肤出现抓痕、血痂、苔藓样化、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等继发损伤。本课题采用药线点灸和药物对照治疗8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6例门诊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药线点灸组50...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近年来药线点灸治疗网球肘的研究进展。方法:从药线点灸的方法与器具、点灸穴位的选择、临床病例的观察等方面,对药线点灸治疗网球肘进行分析总结。结论:药线点灸治疗网球肘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药线点灸治疗气郁质型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空白药线点灸穴位,观察组采用药线点灸穴位,评价两组间治疗前后气郁质辨识量表及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气郁体质积分和临床症状评定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线点灸可以改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气郁体质指数,消除功能性胃肠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药线点灸结合中药治疗麦粒肿的疗效和治愈天数。方法:选取67例门诊病人分为两组,药线组42例,除按中医辨证治疗(同中药组外),均配合药线点灸治疗,中药组单纯用中药治疗,结果,药线组的总有效率优于中药组(P<0.05),痊愈所需天数也比中药组短(P<0.0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药线点灸结合中药治疗麦粒肿疗效较好,疗程缩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药线点灸联合刺血疗法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药线点灸联合刺血疗法治疗急性湿疹患者28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多数患者皮损及瘙痒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6.4%(27/28)。结论:药线点灸联合刺血疗法治疗急性湿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药线点灸法与火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PHN患者随机分成药线点灸组和火针组。药线点灸组(35例)采用药线点灸疗法治疗,火针组(35例)采用火针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共14d。采用视觉模拟尺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VAS评分变化比较,治疗后药线点灸组显效12例(34.3%),有效20例(57.1%),总有效率为91.4%;火针组显效12例(34.3%),有效18例(51.4%),总有效率为85.7%,两组临床疗效相当。结论:药线点灸疗法和火针疗法均可缓解PHN患者的疼痛症状,且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3.
药线灸治疗顽固性头痛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头痛是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症候,病因多治疗方法亦多,而顽固性头痛,系指病程长、反复治疗不愈、病因不清的一类头痛症,常使医者束手无策。我在临床上使用四川名中医吴木翟仙老师、雷德安老师所传秘制药线灸,治疗此类疾病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特总结于后。  药线备制:取陈年?..  相似文献   

14.
龙雪  张贵菊  刘兴文 《新中医》2016,48(1):105-106
目的:观察药线火灸技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常规采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并予局部激光照射及黄柏液湿敷;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药线火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3%,对照组为7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及局部物理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药线火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调血、扶本培源"药线灸疗法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轻、中度VD经临床随机分组并经治疗筛选后,得到针刺组30例,接受"益气调血、扶本培源"针法治疗;药物对照组30例,接受多奈哌齐口服治疗;药线灸组30例,接受"益气调血、扶本培源"药线灸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给予MMSE、BBS、SDSVD量表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在认知能力、行为能力、中医证候评分上,三组无论在治疗后评分、还是在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上,"益气调血、扶本培源"药线灸法组和针刺组,均较药物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疗效明显优于药物对照治疗。而在MMSE评分前后差值上,"益气调血、扶本培源"药线灸法组又优于针刺干预组(P0.05)。结论 "益气调血、扶本培源"药线灸可显著改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行为能力和中医证候,疗效不差于或优于针刺方法,且疗效明显优于多奈哌齐治疗。  相似文献   

16.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症临床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壮医药线炙治疗痛症在临床的应用。方法:采用经营中药泡制的药线,灼灸相应穴位。结果:对牙髓炎、落枕、冠心病、心绞痛、头痛、咽喉肿瘤、痛经等症,有良好的止痛效果。结论:壮医药线灸治疗痛症见效快、疗效好,尤其是急性疼痛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性和安全性并筛选优化治疗方案。方法:以符合诊断标准的PHN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药线点灸组、药线点灸合电针围刺组和药物组。每组观察40例,总样本量为120例,试验周期为4个月,其中治疗4周,随访3个月。结果:药线点灸组、药线点灸合电针围刺组和药物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87.50%、55.00%。结论:药线点灸合电针围刺组的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气虚质亚健康患者体质的调治效果。方法:将60例气虚质亚健康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药线点灸组各30例,穴位埋线组患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药线点灸组患者采用药线点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气虚质亚量表转化分变化情况。结果:穴位埋线法与药线点灸法均对气虚质亚健康患者有较好的调治效果,但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药线点灸法相比,穴位埋线疗法具有更省时、治疗次数少、痛苦小等优点,在调治气虚质亚健康患者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周宇博  吴红斌 《河南中医》2019,39(12):1862-1865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线点灸组、桂枝茯苓胶囊组和针刺组,每组各40例。药线点灸组给予壮医药线点灸,桂枝茯苓胶囊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针刺组给予针刺疗法。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症状积分情况,检测三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栓素B_2(thromboxane B_2,TXB_2)水平。结果:桂枝茯苓胶囊组有效率为87.5%,针刺组有效率为92.5%,药线点灸组有效率为97.5%,药线点灸组有效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及TXB_2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药线点灸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及TXB_2水平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线点灸组及针刺组治疗后低切水平低于桂枝茯苓胶囊组,药线点灸组中切水平低于桂枝茯苓胶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桂枝茯苓胶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线点灸组高切水平低于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桂枝茯苓胶囊组及针刺组治疗后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聚集指数、RBC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药线点灸组,RBC变形指数低于药线点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后、RBC压积低于桂枝茯苓胶囊组,RBC变形指数高于桂枝茯苓胶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可降低患者全血黏度及TXB_2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壮医药线点灸不同配穴对实验性脾虚大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大黄苦寒泻下并劳倦刺激法建立大鼠实验性脾虚模型,研究观察了龙氏配穴药线治疗组、脐周配穴药线治疗组、脾俞配穴药线治疗组三组不同主配穴对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实验性脾虚的作用,并设立了正常对照组和脾虚模型自然恢复组。结果显示:壮医药线点灸三个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脾虚证作用,其中以龙氏配穴药线治疗组效果最好,治疗后各观察指标接近正常对照组;脐周配穴药线点灸组、脾俞配穴药线点灸治疗组对脾虚的改善治疗作用相对较弱。提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脾虚的效果与施灸所选的配穴处方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