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对维吾尔族人群的尿液中艾滋病病毒HIV-1抗体进行检测,初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试剂盒同时对66例经CDC确诊的HIV感染者及30例无HIV感染者的血液和尿液标本进行HIV-1抗体检测,评价HIV-1抗体在尿液与血液中检测的一致性,并考察尿液检测法的诊断性能。结果:66例经确诊的HIV感染者血清HIV-1抗体全部阳性,相对应尿液中HIV-1抗体阳性59例,阴性7例;对照组30例的尿液HIV-1抗体阴性28例,假阳性2例。两种方法一致性良好(kappa=0.79),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值=0.09,P〉0.05),尿液检测法对HIV诊断的敏感度为89.4%,特异度为93.3%,阳性预示值96.7%,阴性预示值80.0%。结论:维吾尔族人群HIV-1抗体在尿液与血液中的检测具有一致性,但尿液检测法在该人群中推广应用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制霉菌素局部应用治疗艾滋病口腔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将艾滋病口腔真菌感染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用生理盐水、制霉菌素生理盐水漱口后,以碳酸氢钠液做口腔护理,将制霉菌素片研碎用适量生理盐水调成糊状,涂于口腔黏膜、舌面、牙龈患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洗必泰漱口液漱口,以碳酸氢钠液做口腔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口腔真菌感染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制霉菌素局部应用配合口腔护理治疗艾滋病口腔真菌感染效果好,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住院者HIV抗体血清学检测,探讨HI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初筛阳性血清送HIV确证实验室确认。结果 3 a共检测住院者32 900例,HIV感染者34例,感染率为0.103%。检出男性感染者24例占71%,检出女性感染者10例占29%,HIV感染者男多于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住院者进行HIV抗体血清学检测非常必要,及时发现HIV感染者,对于预防医护人员职业感染、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二氢杨梅素对兔复发性口腔黏膜溃疡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二氢杨梅素(DMY)对兔复发性口腔黏膜溃疡的作用。方法:取新西兰兔,背部脱毛,采用同种异体口腔黏膜匀浆与弗氏完全佐剂作成免疫抗原,脊柱两侧多点皮内免疫注射,2周1次,共5次;第5次免疫注射后7d,口腔黏膜表面给DMY 4 d;给药前和给药期间观察口腔溃疡发生次数,末次给药后次日,比浊法测血清抗口腔黏膜抗体滴度,ELISA法测血清IgG含量,取口腔黏膜做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根据病变程度进行分级评分。结果:于第3次免疫注射后,兔口腔黏膜均出现溃疡,给药前溃疡发生次数为11.8±1.4(n=40);对照兔血清抗体滴度、IgG升高,溃疡部位黏膜角化层脱落、上皮细胞层和固有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病变程度计分为2.06±0.85。给DMY37.5,75,150 mg.kg-1后,口腔黏膜溃疡发生次数明显减少,溃疡部位病变减轻,病变程度计分降低(1.81±0.91,1.37±0.80,1.12±0.61);血清抗体滴度、IgG降低。结论:DMY有抗兔复发性口腔黏膜溃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潘小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4):101-102
目的:比较分析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与TPPA法测定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主要通过观察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来判定其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2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病患986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ELISA法检测患者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对照组使用TPPA法检测患者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抽取其血清标本备检。结果ELISA法检测的阳性率为25.76%(127/493),而TPPA法检测的阳性率为20.69%(102/493)。若以TPPA法作为金标准,ELISA法测定患者梅毒螺旋抗体的特异性是98.71%,敏感性是94.25%。结论:ELISA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优于TPPA法,此外ELISA还具有重复性优良、容易分析、结果比较客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绝大多数采用ELISA方法中的双抗原夹心一步法,而应用此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时,若样本血清中抗体浓度过高,易造成前带现象(钩状效应)引起假阴性.倘若在临床血液检测中出现此种现象,一旦漏检后果严重.2010年2月本院免疫室检出1例TRUST和TPPA试验均阳性、ELISA 试验阴性的梅毒血清标本.在分析原因时考虑到ELISA双抗原夹心一步法可能存在的前带现象,故进一步对该血清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现将有关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并分析献血人员应用核酸检测技术进行血液筛查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本血站献血者的血液标本3474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完成检测,收集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经检测标本合格率为97.4%(338422/347456);不合格检测样本主要为HBV/HCV/HIV-1阳性标本、NAT阳性且ELISA阴性、HBV-DNA阳性、HIV-1 RNA阳性等。结论: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献血人员血液筛查,可有效降低献血者感染窗口期及隐匿感染献血者造成的疾病传播,提高医院输血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因此,献血人员应用核酸检测技术进行血液筛查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LISA法梅毒抗体检测与TRUST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行梅毒血清学试验的120例患者,留取空腹静脉血并分离血清,均同时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法(TRUST)检测,并利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进行确证。结果共检测血清标本120例,采用TPPA法确诊36例。TRUST法检出24例阳性,其中22例经TPPA确诊阳性,2例为假阳性,检测敏感度为61%(22/36),检测特异性为92%(22/24);ELISA法检出37例阳性,其中34例经TPPA确诊为阳性,3例假阳性,检测敏感度为94%(34/36),检测特异性为92%(34/37)。ELISA法血清标本阳性率、检测敏感性显著优于TRUST法(P0.05)。结论在梅毒诊断中,ELISA法敏感性优于TRUST法,有助于提高梅毒诊断准确率,对梅毒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方小桂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9):102-103
目的:明确血源性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在医疗损伤性感染防护和规避医疗纠纷的重要意义,探讨其流行趋势及意义。方法:对在潜江市中心医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的血液传染性标记物(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1/2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相关资料进行阶段性回顾。结果:在88 669份血清标本中,HBsAg阳性血清为12 857例,阳性率为14.5%,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平均水平;丙肝抗体阳性率为0.42%;艾滋病病毒抗体1/2初筛阳性率为0.06%,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阳性率为1.08%。结论:潜江地区病原体感染以HBV为主,但有逐年下降的趋势;HCV、HIV和TP感染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溶血对ELISA法检测HIV抗体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健康体检人员非溶血标本200例,通过ELISA法检测其HIV 抗体;将200例非溶血标本以物理方式使其全部溶血,测定其HIV 抗体水平,比较标本溶血前后的检测结果及假阳性率.结果 :溶血标本OD值明显高于非溶血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熟练掌握HIV筛查实验室中的基本操作技能,除了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仔细的核查外,对操作环节有效的把握,尤其是操作过程中人为因素引起标本溶血的控制,尽量避免假阳性标本的出现,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性,为临床HIV诊断及防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槐花提取化合物K3体外抗HIV-1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高红  郑永唐 《中药材》2006,29(4):355-358
目的:研究槐花提取化合物K3的体外抗H IV-1活性,并对其抗H IV-1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化合物对各种细胞的毒性。用合胞体形成计数法,p24抗原捕获ELISA法及RT-PCR等多种方法研究化合物体外抗H IV-1活性。结论:槐花提取化合物K3体外有较好的抗H IV-1活性,能够抑制病毒实验株(H IV-1ⅢB,耐药株(H IV-174V)和临床分离株(H IV-1KM018)等多种病毒株的复制,且其作用机制是多靶点的,不仅可以抑制病毒的进入,还可以抑制H IV-1逆转录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红花五味子果实中寻找活性代谢产物,研究其抗HIV1活性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合胞体抑制、HIV1感染细胞保护、HIV1p24抗原测定、融合阻断、逆转录酶和蛋白酶活性分析等实验,检测分离化合物的抗HIV1活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红花五味子甲素能够抑制病毒诱导的合胞体形成,保护病毒感染细胞,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对HIV1感染细胞与正常CD 4细胞间的融合,逆转录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红花五味子甲素不抑制病毒在慢性感染细胞中的复制,也不抑制蛋白酶的活性。结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红花五味子甲素,它对HIV1病毒复制早期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Of 30 Indonesian plant extracts tested for their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1 (HIV-1) inhibitory activities, six were shown to be effective by assays using HIV-1-infected MT-4 cells: a methanol extract of mahoni (bark of Swietenia mahagoni) and water extracts of benalu teh (stems and branches of Loranthus parasiticus), kiules (fruit of Helicteres isora), supratul (fruits of Sindora sumatrana), sambiloto (leaves of Andrographis paniculata) and temu ireng (rhizoma of Curcuma aeruginosa). Their ED50 values ranged from 4.2 to 175 μg/mL. The samples also suppressed the formation of syncytia in co-cultures of MOLT-4 and MOLT-4/HIV-1 cells. The most potent inhibitor was a methanol extract of mahoni, which also showed a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HIV-1 protease.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虚拟筛选技术从传统中药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tabase platform,TCMSP)中寻找HIV-1整合酶的中药小分子抑制剂。方法:以整合酶与细胞因子LEDGF/P75相互作用位点为靶点,运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首轮筛选,然后运用ADME/T预测进行第二轮筛选,最后基于靶点与药物相互作用位点进行第三轮筛选。结果:以原配体(4-[(5-bromo-4-{[2,4-dioxo-3-(2-oxo-2-phenylethyl)-1,3-thiazolidin-5-ylidene]methyl}-2-ethoxyphenoxy)-methyl]-benzoic acid,D77)为阳性对照,筛选出2个类药性良好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二者与HIV-1整合酶亲和力及相互作用基团均优于D77(新型的HIV-1整合酶抑制剂),并且确定了它们的中草药来源。结论:成功建立一整套高通量虚拟筛选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策略,该研究结果可促进从传统中药库中提取、设计以及实验合成新的抗艾滋病药物。  相似文献   

16.
八棱丝瓜蛋白1的体外抗HIV-1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八棱丝瓜蛋白1的抗HIV-1活性。方法:通过实验株HIV-1ⅢB诱导合胞体形成抑制实验、HIV-1ⅢB和临床分离株HIV-1KM018急性感染细胞以及HIV-1ⅢB慢性感染细胞的p24抗原表达抑制实验检测八棱丝瓜蛋白1的抗HIV-1活性。结果:八棱丝瓜蛋白1抑制HIV-1ⅢB诱导C8166细胞形成合胞体的EC50为0.025μmol·L^-1,治疗指数为76。八棱丝瓜蛋白1抑制HIV-1ⅢB感染C8166和HIV-1KM018感染PBMC的p24抗原表达的EC50分别为0.033和0.207μmol·L^-1。八棱丝瓜蛋白1不抑制HIV-1ⅢB在慢性感染H9细胞中的复制。结论:首次发现八棱丝瓜蛋白1是一种具有抗HIV-1活性的核糖体失活蛋白。  相似文献   

17.
18.
乌药茎中鞣质类成分及其抗HIV-1整合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樟科药用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Sims) Kosterm.]的抗HIV-1整合酶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60%丙酮冷浸提取,通过反复Sephadex LH-20和MCI-gel CHP 20P柱色谱从乌药茎中分离缩合鞣质类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常数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IA法进行抗HIV-1整合酶活性筛选。结果分离得到3个寡聚缩合鞣质类化合物:二倍体procyanidin B-1(LA-1),三倍体cinnamtanin B1(LA-2)和四倍体cinnamtannin B2(LA-3)。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寡聚缩合鞣质具有抗HIV-1整合酶的活性。结论寡聚缩合鞣质是乌药茎抗HIV-1整合酶的主要活性成分,四倍体cinnamtannin B2(3)为种内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MT)对醛固酮(ALD)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对盐皮质激素受体(MR)转录和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胰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原代心肌细胞,采用肌钙蛋白和肌动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心肌细胞及其纯度,并建立ALD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采用噻唑蓝(MTT)法确定ALD导致心肌细胞损伤的最佳作用浓度与时间。实验分为空白组(无血清培养基),ALD组(最佳刺激浓度组),OMT高剂量(ALD+100 mg·L~(-1)OMT)组和OMT低剂量(ALD+50 mg·L~(-1)OMT)组。OMT预保护2 h,继续加入ALD共同作用36 h,并用MTT法和乳酸脱氢酶(LDH)外漏检测分析OMT对ALD诱导心肌细胞膜损伤的保护作用。逆转录-PCR(RT-PCR)分析MR mRNA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R和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的蛋白表达。结果:16 mg·L~(-1)ALD诱导心肌细胞36 h后能显著引起细胞损伤,OMT(50,100 mg·L~(-1))能够抑制ALD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及LDH外漏量升高。同时,OMT(50,100mg·L~(-1))能够抑制ALD诱导的MR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升高,上调CYP11B2蛋白表达。结论:OMT对ALD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LD-MR系统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0.
Aqueous extracts of 75 different traditional medicines, current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human diseases in China, Japan and Indonesia, were screened for possible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HIV-1 protease using fluorogenic assay. Forty extracts exhibited inhibitory activity at a concentration of 250 μg/mL, and 18 of them inhibited HIV-1 protease activity by more than 70%. Among the extracts examined, Belamcanda chinensis, Magnolia fargesii, Paeonia suffruticosa, Phellodendron amurense and Terminalia chebula were also effective at a concentration of 25 μg/mL in the fluorogenic ass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