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择期行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F)组和瑞芬太尼(RF)组,每组50例.SF组输注舒芬太尼0.5 μg/(kg·h),RF组输注瑞芬太尼0.3 μg/(kg·min).观察记录手术结束后的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以及术后的疼痛语言(VRS)分级评分和镇静(SS)评分.观察苏醒期内躁动、恶心、呕吐、噩梦、瘙痒以及拔管后嗜睡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均无显著差别,RF组术后躁动发生率、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SF组(P<0.01),SF组镇静强度显著强于RF组(P<0.01).结论 舒芬太尼全身麻醉与瑞芬太尼全身麻醉相比,使用前者的患者苏醒期更平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靶控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胸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麻醉用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F)组和瑞芬太尼(RF)组,每组15例。常规监测有创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两组患者均采用效应室靶控输注,开放上肢静脉,给予咪唑安定0.02mg/kg,面罩吸纯氧3min后开始诱导。SF组和RF组诱导时设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0.5ng/ml和3ng/ml,2分钟后TCI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μg/ml,意识消失后予罗库溴铵0.6mg/kg,2分钟后插双腔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靶控浓度不变,间断罗库溴铵维持肌松。关闭胸腔时停止输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缝合切口时停止输注丙泊酚,术毕阿托品1mg和新斯的明2mg拮抗残余肌松,病人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意识清醒后拔管。分别观察麻醉诱导、切皮及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手术室时间,第一次主诉需要镇痛药时间;OAAS评分;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和术中知晓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性别、年龄、体重和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RF组麻醉诱导时SBP、DBP、MBP低于SF组(P<0.05),两组在麻醉诱导时心率比麻醉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在手术开始时的SBP、DBP、MBP无明显变化,RF组围拔管期的SBP、DBP、MBP均高于SF组(P<0.05);SF组停药后的呼吸恢复、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高于RF组(P<0.05),RF组停止异丙酚后30mnin内的OAAS评分高于SF组(P<0.05),30min后的OAAS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RF组围拔管期的躁动发生率多于SF组(P<0.05),RF组第一次主诉需要阿片类药物时间早于SF组(P<0.05),需要镇痛药的比例高于SF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均无发生术中知晓。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用于胸外科手术麻醉过程更加平稳,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患者苏醒迅速,躁动发生率高,应提前给予镇痛药。  相似文献   

3.
周玉梅  郭文俊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1):1857-1859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用于预防老年患者依托咪酯全麻苏醒期躁动及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全麻下胃癌根治手术患者,年龄60~75岁,随机分为3组,S组为舒芬太尼组,F组为芬太尼组,R为瑞芬太尼组。S组全麻诱导、维持均为舒芬太尼,F组全麻诱导、维持均为芬太尼,R组全麻诱导、维持均为瑞芬太尼。记录患者围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患者均入复苏室,观察2组患者术后全麻恢复期并记录3组手术气管导管拔管后(T1)、20 min (T2)及30 min (T3)的MAP、HR及SpO2变化,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苏醒期的Riker镇静躁动和VAS评分,拔出导管后30 min进行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活动、哭闹、可抚慰性(FLACC)评分。 结果 在麻醉诱导期和术中3组患者血液动力学均稳定。在麻醉恢复期,舒芬太尼组(S组)患者平均心率和动脉压与芬太尼组(F组)、瑞芬太尼组(R组)比较更为平稳;舒芬太尼组患者躁动发生率及Riker躁动镇静评分、FLACC评分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舒芬太尼可使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环境更加稳定,不影响患者术后拔管和苏醒时间,可有效预防依托咪酯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发生率和减少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舒芬太尼、芬太尼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丽英  邱翠银 《当代医学》2010,16(21):69-70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芬太尼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发生情况,比较舒芬太尼、芬太尼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II级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S组,舒芬太尼组,以咪达唑仑0.1mg/kg、舒芬太尼0.4μ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胺0.12mg/kg诱导插管;F组,以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胺0.12mg/kg诱导插管。吸入1%异氟醚维持麻醉,切皮前静注舒芬太尼10μg(S组)、芬太尼0.1mg(F组)。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10min(T3)、20min(T4)的躁动评分、意识状态评分及拔管时间。结果 T1~T3时,S组RS低于F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OAAS:T1、T2时S组评分低于F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比芬太尼低,更能有效地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同时不影响苏醒拔管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脊柱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需要全麻下行脊柱手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F组,n=20)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SF组,n=20)。全程各药行靶控输注,诱导时各药靶浓度为:瑞芬太尼4.0μg/ml,舒芬太尼0.5μg/ml,丙泊酚3μg/ml;术中维持:丙泊酚浓度不变,瑞芬太尼2~6μg/ml,舒芬太尼0.2~1μg/ml。观察项目包括两组病人的围麻醉期的血流动力学和插管反应的变化。结果:诱导后两组病人的SBP、DBP、HR均明显下降(P〈0.05),直至切皮前恢复正常;术后SF组病人呼吸、睁眼、拔管、定向力)恢复情况均比RF组病人明显延迟(P〈0.05);RF组OAAS评分仅在术后30分钟高于SF组(P〈0.05);术毕30分钟之后各时点RF组VAS评分明显低于SF组(P〈0.05或P〈0.01);拔管期燥动现象RF组明显多于SF组(P〈0.01)。结论:舒芬太尼的麻醉时效长,术后要加强呼吸管理;瑞芬太尼麻醉时效短,术后要及时使用镇痛干预以减少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在胸腔镜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中临床应用。方法将收治的186例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62例,分别为:舒芬太尼组(SS),瑞芬太尼组(RR),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组(SR)。观察诱导前(T0)、诱导后3min(T1)、插管时(T2)、切皮时(T3)、手术开始30min(T4)、拔管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的变化;记录麻醉苏醒睁眼时间、呼吸恢复、定向力恢复、拔管时间、术后躁动发生例数。结果 RR组麻醉诱导的MAP和HR下降较SS组与SR组更显著(P<0.05);SS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呼吸恢复、定向力恢复、拔管时间较RR组与SR组显著延长(P<0.05)、SS组在麻醉维持期间MAP和HR较RR组及SR组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R组术后躁动发生率较SS组与SR组显著增多( 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对胸腔镜手术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麻醉苏醒快速平稳,术后躁动发生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全麻用于小儿腭裂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小儿腭裂修补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S、F组,各30例.S组给予小剂量氯胺酮舒芬太尼复合全麻,F组给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复合全麻.分别于诱导开始时(T0)、气管插管时(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30分钟(T3)、拔出气管导管时(T4)记录MAP、HR、SpO2,并观察两组术毕苏醒时间、苏醒延迟发生率、呼吸再抑制发生率.结果:与T0比较,S组T1~T2时MAP、HR明显下降(P<0.05).F组T1~T4时MAP、HR明显升高(P<0.05),与S组相较也明显升高(P<0.05);S组苏醒时间缩短,苏醒延迟发生率、呼吸再抑制发生率均降低(P均<0.05),S组围拔管期镇静评分高于F组(P<0.05),躁动评分低于F组(P<0.05).结论:在小儿腭裂修补术中,舒芬太尼比芬太尼更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提高麻醉恢复质量和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胡伟  李金玉  张志捷 《海南医学》2013,24(22):3328-3330
目的 比较手术结束前分别预注帕瑞昔布钠与舒芬太尼预防食道癌开胸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食道癌开胸手术的患者90例,ASAⅠ~Ⅱ级,年龄45~73岁,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舒芬太尼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前30 min P组和S组分别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与舒芬太尼0.2 μg/kg,C组静注生理盐水10ml.记录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室停留时间;评估患者苏醒期间的躁动分级,记录患者拔管后不同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 三组患者的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室停留时间均长于P组和C组(P<0.05).P组和S组无躁动及轻度躁动例数显著低于C组(P<0.05).P组和S组各时点MAP及HR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食道癌开胸手术的患者,预注帕瑞昔布钠或舒芬太尼均可明显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维持苏醒期循环稳定,且帕瑞昔布钠不延长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室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用于全麻术后苏醒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行全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躁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在全麻术后苏醒期的应用,可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减少苏醒期躁动情况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腹部全麻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长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接受腹部全麻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研究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统计两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后、拔管后平均动脉血压(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并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及拔管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短,呼吸抑制、躁动、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腹部全麻手术中具有良好镇痛效果,可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择期开胸术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将42例行择期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在手术结束前10min,分别给予芬太尼和舒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的时间;拔管即刻、拔管后3min、出麻醉恢复室时的Ramsay镇静评分、躁动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舒芬太尼组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芬太尼组,而其躁动评分低于芬太尼组。结论与芬太尼组比较,开胸患者手术结束前加用舒芬太尼能明显减少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术前静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预防全麻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F、S两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加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间断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常规监测心电图(ECG)、无创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在手术结束前10分钟于F组静注芬太尼1μg/kg,S组静注舒芬太尼0.15μg/kg.分别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的镇静-躁动(RASS)评分,拔管5分钟后的呼吸频率及拔管30分钟后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苏醒期RASS评分、VAS评分,S组优于F组(P<0.05).结论 在全麻手术结束前10分钟静注舒芬太尼0.15 μg/kg可有效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预注小剂量舒芬太尼抑制急诊全麻病人术后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将60例全麻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S)与对照组(C),每组各30例.两组均以咪唑安定、罗库溴铵、瑞芬太尼快速诱导,间断静注罗库溴铵及异丙酚、瑞芬太尼持续泵入和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观察组(S)于手术结束前30分钟给予舒芬太尼0.05~0.1μg/kg静脉注射,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期心血管反应和躁动程度,对术后早期切口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两组病人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无明显差异,但拔管时S组循环波动明显小于C组,苏醒期躁动程度S组明显低于C组,S组术后早期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C组.结论 瑞芬太尼全麻结束前预注小剂量舒芬太尼可有效减轻苏醒期不良反应和术后早期的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全麻与单独应用这2种药物全麻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ASA1-2级在全麻下行椎弓根内固定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1组诱导应用舒芬太尼1微克每公斤,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追加舒芬太尼,2组诱导应用舒芬太尼1微克每公斤,术中不再追加舒芬太尼,而是持续输注瑞芬太尼,3组诱导用瑞芬太尼2微克每公斤,术中持续输注瑞芬太尼。3组诱导时依托咪酯,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咪唑安定量均根据体重计算,不存在差异,术中维持BIS值在40~60之间。观察3组患者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拔管时间,拔管后患者是否遗忘呼吸,是否躁动。结果:与1组比较,2组拔管时间短,遗忘呼吸率低;与3组比较,2组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小(p<0.05),拔管及拔管后躁动发生率低(p<0.05)。结论: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持续输注用于脊柱手术的全麻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小,苏醒快,舒适不躁动,是更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周维肖 《海南医学》2007,18(2):59-59,2
目的 观察小剂量芬太尼消除瑞芬太尼全麻病人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情况.方法 随机将60例需要全麻的择期手术病人分为两组,即瑞芬太尼组(Ⅰ组)、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组(Ⅱ组),每组30例,两组均以咪唑安定、维库溴铵、瑞芬太尼诱导,异丙酚 维库溴铵 瑞芬太尼十异氟醚维持麻醉,Ⅱ组于手术结束前、停药前5分钟给予止痛药芬太尼0.05~0.1 mg.分别记录术毕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患者的躁动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麻醉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苏醒期出现躁动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较Ⅰ组苏醒质量好.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全麻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瑞芬太尼,可减轻单独使用瑞芬太尼术后苏醒期的躁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婴幼儿漏斗胸矫正术麻醉中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ASA Ⅰ~Ⅱ择期行先天性漏斗胸矫正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n=20):舒芬太尼组(SF组)和芬太尼组(F组)分别以舒芬太尼、芬太尼静脉诱导及麻醉维持,两组均复合丙泊酚、维库溴铵.观测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切皮时(T2)、剥离肋软骨时(T3)及手术结束时(T4)各时点心率(HR)、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观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与苏醒期躁动、术后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与T0比较,F组T1-T3时SBP、DBP、MBP升高,HR增快(P<0.05),SF组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F组比较,F组T1~T3时SBP、DBP、MBP显著升高、HR明显增快(P<0.05)SF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F组(P<0.05);与F组比较,SF组患儿苏醒期躁动等并发症少.结论:与芬太尼复合麻醉相比,舒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影响小,是婴幼儿漏斗胸矫正术中比较理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7.
蒋江沅 《中外医疗》2014,(10):136-137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芬太尼对全麻患者在苏醒期表现的躁动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在该院行全麻手术患者43例资料,按照麻醉用药不同分为两组,分别统计两组资料麻醉评分结果和麻醉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舒芬太尼组患者平均躁动评分为(1.9±0.4)min,躁动发生率为18.2%[4例/22例],明显低于芬太尼组统计资料(P〈0.05);舒芬太尼组患者麻醉后平均苏醒时间(10.8±3.2)min,平均拔管时间为(13.4±1.6)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与平均拔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芬太尼进行全身麻醉具有较低的躁动发生率和满意的临床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静脉麻醉用于老年胸腔手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胸腔手术患者45例,年龄65~78岁,随机分为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组(S组)、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靶控维持组(SR组)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组(R组),每组15例。术中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调整麻醉深度。观察诱导前(T0)、插管时(T1)、插管后1min(T2)、插管后5min(T3)、切皮后5min(T4)及开胸探查时(T5)的MAP、HR、BIS值和术毕苏醒各时段时间、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SR和R组拔管时间短于S组(P〈0.05),术后躁动、切口疼痛S和SR组少于R组(P〈0.05),术后呼吸抑制SR和R组少于S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靶控维持更适合于老年开胸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高频超声刀甲状腺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接受高频超声刀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共23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组(SR组)及单纯瑞芬太尼麻醉组(R组).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分别记录记录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时(T2)、手术中(T3)以及拔管后(T4)的生命体征指标,以及拔管后镇静评分(The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Scale,OAA/S)、疼痛评分(VAS)、躁动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T4时间点SBP和HR均显著高于T0时,且SR组患者在T1~T3时的SBP水平、在T2、T3时的HR水平显著优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即刻SR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354,P<0.05);拔管10 min后,SR组患者的OAA/S、VAS以及躁动评分显著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出室时血压、SpO2和RR值显著升高且高于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高频超声刀甲状腺手术中,能够较好地控制血压,减轻拔管后疼痛程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金爱华 《中外医疗》2014,(11):119-120
目的:分析研究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应用于甲状腺手术全麻中对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采用全身麻醉方法行甲状腺手术患者108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其他麻醉药物进行诱导插管;观察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其他麻醉药物进行诱导插管。将两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拔管前患者躁动程度、术后疼痛评分、T1~T5点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等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拔管前患者躁动程度、术后疼痛评分等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T1-T5点的血压及心率检测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芬太尼应用于甲状腺手术全麻患者的麻醉中,能够在围拔管期内使患者血流动力学处于较平稳的状态,降低苏醒期患者躁动、疼痛的发生机率,可以缩短患者苏醒与拔管时间,并且患者在麻醉期间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