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脐带绕颈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的最佳分娩方式,以达到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的目的。方法:选取脐带绕颈孕妇351例,根据新生儿出生时脐带绕颈情况分为:脐带缠绕一周组229例;脐带缠绕大于或等于两周组122例,以无脐带绕颈1 148例为对照组,分析三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脐带缠绕一周组剖宫产91例,其中胎儿宫内窘迫或新生儿窒息16例,阴道分娩138例,其中胎儿宫内窘迫或新生儿窒息6例;脐带缠绕大于或等于两周组剖宫产112例,其中胎儿宫内窘迫或新生儿窒息6例,阴道分娩10例,其中胎儿宫内窘迫或新生儿窒息1例;对照组剖宫产229例,其中胎儿宫内窘迫或新生儿窒息41例,阴道分娩919例,其中胎儿宫内窘迫或新生儿窒息20例。结论:脐带绕颈一周可阴道试产;脐带绕颈两周及以上的孕妇,选择剖宫产结束妊娠为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在产程中导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选择合适的分娩分式.方法 住院分娩400例脐带绕颈孕妇为观察组,同期抽取住院分娩的无脐带绕颈的孕妇50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脐带绕颈周数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孕妇的分娩方式.结果 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脐带绕颈1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绕颈2~3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脐带绕颈1周者.可鼓励孕妇自然分娩,必要时行剖宫产.脐带绕颈2~3周者,建议孕妇剖宫产分娩.  相似文献   

3.
刘晓东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692-1693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孕妇经阴道分娩的可能性,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659例脐带绕颈病例分为阴道试产和择期剖宫产两组,分析其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结果:脐带绕颈的产妇经阴道试产时,脐带绕颈≥3周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脐带绕颈1~2周者(P<0.01)。脐带绕颈1~2周者阴道试产组与择期剖宫产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脐带绕颈3周以上者阴道试产组显著高于择期剖宫产者,两者有显著茬异(P<0.01)。结论:脐带绕颈1~2周的产妇,通过S/D比值和CST或OCT筛选,可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脐带绕颈≥3周者宜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为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时脐带绕颈对围产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680例单胎足月妊娠孕妇进行分析,分脐带绕颈组与无脐带绕颈组,分析脐带长度与脐带绕颈的关系,分析产时胎儿宫内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分析因胎儿宫内窘迫行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结果:脐带过短无一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过长组的脐带绕颈周数多于脐带正常长组,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脐带绕颈组与无绕颈组的胎儿宫内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P<0.01,二组有显著差异.脐带绕颈的胎儿宫内窘迫率为24.82 %,新生儿窒息率为12.41 %.脐带绕颈与无绕颈组因胎儿宫内窘迫行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两组比较,P>0.05,并无显著差异,脐带绕颈的胎儿宫内窘迫行阴道助产率为4.96 %,剖宫产率为6.38 %.结论: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关系,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绕颈的基本因素,脐带绕颈周数越多,则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机会越大;但产前疑诊脐带绕颈者无需均采取剖宫产.  相似文献   

5.
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分娩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在产程中导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方法住院分娩的548例脐带绕颈孕妇为观察组,同期抽取住院分娩的无脐带绕颈的孕妇50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脐带绕颈周数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孕妇的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脐带绕颈1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率无明显差异(P>0.05);脐带绕颈2~3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脐带绕颈1周者,可鼓励孕妇自然分娩,必要时行剖宫产。脐带绕颈2~3周者,建议孕妇剖宫产分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头位脐带绕颈时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65例头位妊娠脐带绕颈的孕妇分娩进行观察,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时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新生儿影响进行比较.结果 头位脐带绕颈有50.3%经阴道顺利分娩.当孕妇在产程中出现胎儿窘迫,剖宫产比经阴道分娩对新生儿的影响小.结论 单纯头位脐带绕颈,无其他剖宫产指征,应在严密监护下行阴道试产,出现胎儿窘迫时应及时手术,会明显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病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时脐带绕颈对围产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680例单胎足月妊娠孕妇进行分析,分脐带绕颈组与无脐带绕颈组,分析脐带长度与脐带绕颈的关系,分析产时胎儿宫内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分析因胎儿宫内窘迫行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结果:脐带过短无一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过长组的脐带绕颈周数多于脐带正常长组,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脐带绕颈组与无绕颈组的胎儿宫内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P<0.01,二组有显著差异。脐带绕颈的胎儿宫内窘迫率为24.82 %,新生儿窒息率为12.41%。脐带绕颈与无绕颈组因胎儿宫内窘迫行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两组比较,P>0.05。并无显著差异,脐带绕颈的胎儿宫内窘迫行阴道助产率为4.96%,剖宫产率为6.38%。结论: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关系,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绕颈的基本因素,脐带绕颈周数越多,则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机会越大;但产前疑诊脐带绕颈者无需均采取剖宫产。  相似文献   

8.
周冰琴 《中外医疗》2012,31(18):52-52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胎儿的分娩方式。方法选择130例脐带绕颈孕妇为观察组,140例同期住院分娩无脐带绕颈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阴道分娩率、孕妇分娩方式。结果在观察组中,脐带绕颈1周者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6例(12-3%),5例(3.84%),脐带绕颈2周或以上者在产程中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27例(20.7%),13例(10%),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绕颈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手术指征.可在严密监护胎心、胎动情况下积极试产,在试产过程中出现胎儿窘迫症象及时手术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对分娩经过的影响。方法 :对 2 98例头位脐带绕颈者的分娩方式和对围产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剖宫产率无差异 (P >0 1)。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脐带绕颈不宜作为剖宫产的指征 ,对于无其它剖宫产指征的头位脐带绕颈孕妇 ,应鼓励其阴道试产。但产程中应严密观察胎心和羊水变化 ,持续胎心电子监护 ,一但出现胎儿宫内窘迫 ,原则上应使胎儿尽快脱离母体。  相似文献   

10.
邢玲玲 《医学综述》2012,(19):3328-3329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头位脐带绕颈的处理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单胎头位脐带绕颈足月妊娠产妇共280例,上述病例均无产科合并症、相关并发症。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阴道分娩组均在局麻下行左侧会阴侧切分娩。剖宫产组均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实施剖宫产术。其中阴道分娩组160例;剖宫产组120例。观察脐带绕颈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影响。结果阴道分娩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脐带绕颈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脐带绕颈1周妊娠病例可建议实施自然分娩,脐带绕颈>2周的可建议实施剖宫产进行分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与产妇分娩方式、围产儿并发症的关系,以此严格掌握分娩方式,从而降低临床剖宫产率。方法对280例头位妊娠脐带绕颈的孕妇分娩进行观察,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时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新生儿影响进行比较。结果头位脐带绕颈有65.5%经阴道顺利分娩。当孕妇在产程中出现胎儿窘迫,剖宫产比经阴道分娩对新生儿的影响小。结论单纯头位脐带绕颈,无其他剖宫产指征,应在严密监护下行阴道试产,出现胎儿窘迫时应及时手术,会明显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病残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时分娩方式选择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头位脐带绕颈产妇388例,临产后用胎儿电子监护仪行胎心外监护,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适时终止妊娠,产后Apgar评分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脐带绕颈仍以自然分娩为主,但有胎儿窘迫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无胎儿窘迫组明显增高,随着脐绕颈周数增多,剖宫产及阴道助产率增高,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也增高。急诊剖宫产术组新生儿窒息明显大于选择性剖宫产术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脐带绕颈可在严密监护下行阴道试产,出现胎儿窘迫时可行阴道助产,其次为剖宫产;对脐带绕颈2周以上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宜选择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讨脐带绕颈对孕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脐带绕颈初产妇60例为A组.抽取同期分娩无脐带绕颈初产妇60例为B组,对两组间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状况、产时监护、新生儿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阴道分娩率A组83.3%,B组91.7%;剖宫产率A组10.0%,B组5.0%;胎儿窘迫发生率A组20.0%,B组15.0%。A、B两组均无新生儿窒息发生。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脐带绕颈的孕妇分娩时须严密观察.正确处理,绕颈1周甚至2周的产妇,无其他剖宫产指征的头位妊娠脐带绕颈者可以阴道分娩,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最佳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月五年间在焦作市人民医院住院终止妊娠的足月、头位、无产科并发症及并发症、单胎伴脐绕颈的病例资料,其中选取89例脐绕颈≥2周的病例作为观察组,选取162例脐绕颈1周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回归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产率及剖宫产率。并比较脐带绕颈周数不同与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孕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病例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对围产儿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孕妇自然分娩组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死产率均高于剖宫产组。结论脐带绕颈周数越多,围产儿并发症越高。脐带绕颈1周,可阴道试产,脐带绕颈≥2周的孕妇宜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5.
康爱仙 《吉林医学》2012,(36):7938-7939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B超提示脐带绕颈,临床分娩方式的选择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正规产前检查B超提示无脐带绕颈、脐带绕颈1周、2周、3周及以上的孕妇,研究其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结果:无脐带绕颈、脐带绕颈1周、2周的孕妇其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绕颈3周及以上的孕妇其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均上升,与无脐带绕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绕颈1周、2周的孕妇可在严密观察胎心、胎动、胎心监护、胎儿宫内超声监护、羊膜镜的护航下经阴道试产,脐带绕颈3周及以上者应放宽剖宫产指征,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阴道试产对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4年1月76例脐带绕颈阴道试产病例(观察组)与111例无脐带绕颈阴道试产病例(对照组)临床资料。结果: 脐带绕颈阴道分娩其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观察组中,脐带绕颈2周以上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高于绕颈1周者(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及难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脐带绕颈产妇可在加强产时监护的情况下予阴道试产,以降低脐带绕颈产妇的剖宫产率,并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围产儿的影响,正确处理脐带绕颈.方法:选择378例胎儿脐带绕颈作为研究组,将脐带绕颈长度,绕颈周数进行分析,并将同期分娩的孕妇随机抽取具有可比性的4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结果:脐带过短无1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过长组的脐带绕颈周数多于脐带正常长度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中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加强产前检查和监护,选择适当分娩方式,正确处理脐带绕颈,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贺玉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6):3563-3564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将住院产前诊断为头位脐带绕颈者,产前及产时使用胎儿电子监护仪行胎心外监护,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适时终止妊娠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脐带绕颈仍以自然分娩占大多数,随着脐带绕颈周数增多,剖宫产术及阴道助产比例增高,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也增高。急诊剖宫产术组的新生儿窒息明显大于选择性剖宫产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脐带绕颈方式仍以正常分娩多见,其次为剖宫产分娩,对于脐带绕颈2周以上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分娩方式宜以选择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文应用对比法研究脐带绕颈1—2周的孕妇与胎儿窘迫的关系。方法 对88例脐带绕颈1—2周的孕妇与200例非脐带绕颈孕妇在经阴道分娩过程中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发现脐带绕颈1—2周的孕妇胎儿窘迫发生率为12.5%、新生儿窒息率7.9%,而非脐带绕颈的孕妇胎儿窘迫发生率为9.5%、新生儿窒息率为6.0%,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表明脐带绕颈1—2周的孕妇如无其他合并症应先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提示胎儿脐带绕颈孕妇临产后连续胎心监护临床分娩经过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1月-2011年2月在我院产前超声提示胎儿脐带绕颈200例孕妇临产后开始常规采用外监护法进行连续产时胎心监护.结果 200 例胎儿脐带绕颈孕妇中发现重度变异减速及频发晚期减速图形50例占25%.发生在潜伏期者10例,占20%,活跃期25例占50%;第二产程15例,占30%,其中45例改行剖宫产,5例急行阴道助产.无重度新生儿窒息,轻度新生儿窒息20例,全部复苏成功,无围生儿死亡.结论 对产前超声提示,脐带绕颈孕妇,无剖宫产指征,要求阴道分娩者进行全程胎心监护,有助于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及早处理.可有效避免新生儿重度窒息和围生儿死亡,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