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在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将所有来我院处理的外来器械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追溯系统中建立树目录再与医院HIS系统进行相关联前后12个月的外来器械的信息登记缺失率、清洗合格率、厂家配合度、包装完好率、植入物及植入性器械的生物监测的依从率,手术医生的满意度及外来器械的管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的管理、外来器械的信息登记缺失率、清洗合格率、厂家配合度、包装完好率、植入物及植入性器械的生物监测的依从率,手术医生的满意度及感控质量管理得分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质量追溯系统在外来器械的管理中应用,实现了外来器械的规范化管理,使外来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实现了工作流程标准化,质量可控化,追溯信息化和标准化;增强厂家的自律性,责任到人保证生产质量,能够有效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和手术医生满意度。既能为管理者提供可靠的全方位的质量和服务管理,在法律上可以举证倒置依据,又可以拓展专业领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科植入性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及监测效果。方法我院于2010年6月开始建立起一套健全的外科植入性器械管理及监测制度,并对外科植入性器械的申请、交接、清洗消毒、检查与包装、灭菌、监测与发放以及追溯等流程进行了规范管理与监测。结果我院因植入性器械消毒与灭菌不合格而引起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结论外科植入性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及监测,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保证了外科植入性器械的灭菌质量、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了外科植入手术的安全性以及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叶称梅  华春燕 《吉林医学》2013,34(3):588-589
目的:观察快速生物监测指示剂的灭菌效果;加强对外科植入性手术器械、外租手术器械灭菌效果监测。方法:对植入性手术器械、外租手术器械灭菌时,利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进行每炉次快速生物监测。结果:253例植入物及外租器械快速生物监测,全部合格,临床没有与植入物及灭菌后的无菌物品相关的感染报导。结论:快速生物监测在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监测中效果可靠,可操作性强,解决了检测结果滞后,是目前较理想的、科学的、实用的一种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广西158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47家(31.3%)进行现场核查。结果发放问卷158份,回收有效问卷143份,在143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中,96.5%负责人参加过消毒供应中心3项标准培训;67.1%实现集中管理;63.6%接受外来器械处理。136所使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消毒供应中心中,86%(117/136)每日空载进行B-D试验,97%(132/136)每周进行生物监测,76%(103/136)对植入物灭菌每炉次进行生物监测。结论消毒供应中心3项标准的实施推动了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转变,消毒供应中心整体形象及专业功能逐步提升,然而仍需优化空间设计,严谨地开展全方位质量监测,集中管理需“医院、政府、社会”三方合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流程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消毒供应中心接收的241个外来器械包(共计984件器械)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消毒供应中心接收的256个外来器械包(共计1036件器械)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流程管理,比较两组器械包湿包率、提前放行率、器械消毒不合格率和器械损伤率。结果:观察组器械包湿包率、提前放行率、器械消毒不合格率、器械损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管理基础上,采用流程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湿包率、提前放行率、器械消毒不合格率和器械损伤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质量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综合质量管理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的器械各1 200件,综合质量管理前、后选取118例医生、护理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比较综合质量管理实施前后器械清洗消毒质量、风险事件发生率、消毒监测合格率、科室满意度。结果:综合质量管理实施后器械回收、清洗、包装、灭菌不合格率显著下降,消毒供应中心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消毒监测合格率显著提高,各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满意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综合质量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消毒质量控制中可显著提高器械清洗消毒质量,降低消毒供应中心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消毒监测合格率和各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优化流程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和植入物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和植入物器械,研究包数200包,收取时间在2018年1月2日至2018年2月10日,总件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0包(应用优化流程)、对照组100包(实施常规流程),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外来器械清洗质量评分、消毒质量评分以及包装合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来器械的缺陷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2.00%)(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和植入物规范化管理中实施优化流程后,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植入型器械中的应用,进一步加强植入型器械的质量管理,保证零缺陷。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设定质量管理重点,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的植入型器械30例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在器械准入、清洗消毒、器械交接、监测追溯、临床科室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植入型器械准入以及监测追溯均达到了100.00%,器械的规范清洗消毒合格率为96.67%,器械交接的规范率为93.33%,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96.67%。结论在医院植入型器械的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制度,有助于提升器械管理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医院物品无菌保证水平,促进植入物零风险的实现,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规范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流程化管理.保证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灭菌质量。方法:针对医院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CSSD(消毒供应中心)修订完善管理制度,设立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标准化管理流程,包括设立外来器械的准入、接收、清洗、包装、灭菌、监测、追溯的流程,加强监管力度,保证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灭菌质量,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结果:通过对外来器械的流程化管理,优化了工作流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控制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医疗安全、杜绝医疗纠纷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董秀梅 《中外医疗》2012,31(8):117-117
目的探讨可追溯管理对外来器械在消毒灭菌监测过程的应用。方法由医疗器械公司按时将外来医疗器械及时规范送至消毒供应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过程和监测过程各环节进行细化管理,建立可追溯记录,减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结果规范了外来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为信息查询提供了有力依据。结论外来器械的持续改进,优化了质量控制的流程管理,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有效保证了医疗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外来器械与植入物管理中的优化流程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所接收的2008件外来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008件器械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4件,探讨管理办法。结果对照组,1004件器械中不合格的有78件,不合格率为7.76%;观察组,1004件器械中不合格的有12件,不合格率为1.19%,对照组的不合格率要远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损失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化流程改善了外来器械以及植入物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医疗器械的消毒质量,减少了手术的感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对提高颅脑外科植入物灭菌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9月所灭菌的颅脑外科植入物共938包,按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两组人员培训、植入物的交接、清洗、消毒、干燥、包装、灭菌、监测、存放、发放与记录等环节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植入物清洗质量、效果监测(生物监测除外)和相关记录的合格率均提高,无湿包发生,监测更规范、记录实现了可追溯。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对颅脑外科植入物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消毒灭菌质量,保证了植入物的安全有效使用,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质控指标对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从2022年1月开始应用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质控指标,比较2021年6—12月(实施前)和2022年1—6月(实施后)质控组、护士长、上级部门对去污区的督导检查合格率及去污区相关生物监测合格率、器械清洗合格率、科室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护士长日查、质控组日查合格率分别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后上级部门督导检查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空气生物监测、物表生物监测、工作人员手监测、钳类、口腔科牙针车针、管腔类、器皿类等器械清洗合格率及科室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质控指标可提升器械清洗质量,提高科室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快速生物监测技术在植入物灭菌效果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的300次植入性手术器械以及植入物,进行快速生物监测。观察生物指示剂的荧光反应,确定灭菌效果。同时对该300次高压效果进行48 h传统培养,比较两种检测效果差异。结果:本组300次快速生物检测结果显示,全部合格,临床也未见有关由于手术器械或植入物灭菌不彻底而导致感染的病例。300次快速生物检测结果与传统48 h培养检测结果相一致,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生物监测技术在植入物灭菌效果的检测中效果可靠,快速高效,是目前比较理想的生物检测技术,为手术器械以及植入物的安全使用、及时供给、手术正常进行提供有力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监测管理对于控制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行有效的质量监测以及质量管理工作,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在实行质量监测和管理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了100%,没有出现不合格的器械。结论采用良好的质量监测以及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果,实行期间合格率到达了100%,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6.
外来手术器械主要是指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1],用以满足各种新型手术需要。随着医学科学发展,越来越多外来手术器械在不同医院中流动使用,一方面,外来手袪器械品种繁多,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且绝大部分为植入性器械。一般医院为了控制成本多袪用租赁的方式使用[2],另一方面,外来手袪器械在不同医院之间频繁流动,临床使用率高,其清洗、保养、灭菌质量难以保证。为充分保证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诊疗护理安全,防止医院感染发生,自2008年10月以来,我院消毒供应室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标准化管理,取得一定成效,现归纳如下:
  1加强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培训
  组织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学习《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三个行业标准》中相关知识和规定,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外来手术器械和植入物潜在安全隐患。邀请厂家工作人员讲解关于器械功能,拆装方法,清洗方法,包装要求及注意事项,减少不必要损坏和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王晓梅  王改芹 《吉林医学》2011,(6):1093-1094
目的:探讨外来器械及植入物清洗、灭菌对骨折患者的影响,选择最佳的外来器械及植入物清洗、灭菌流程。防止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安全。方法:选择在手术室做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的外来器械及植入物重新进行清洗、灭菌,同时经生物监测合格后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的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由厂家灭菌处理后带到医院直接使用。护理人员对术后一年内的伤口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对骨折患者手术伤口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H=4.1876,P<0.05)。结论:清洗质量是保证灭菌合格的重要保证,并且只有生物监测能确定灭菌效果,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必须术前清洗、灭菌并进行生物监测。  相似文献   

18.
为腔镜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确保清洗灭菌质量,控制医院感染。规范消毒供应中心从腔镜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及发放的一系列工作流程及监测标准。提高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有效防止医院感染。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对腔镜器械规范管理,提升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的效果及对腔镜器械供应质量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19年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130件腔镜器械为对照组,行常规消毒模式;2020年1月-2020年6月130件腔镜器械为观察组,行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比较两组腔镜器械的感染率,器械包装、清洗、无菌物品发放合格情况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保障患者安全,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外来器械管理中存在的交接不清,记录不准确;器械公司流动性大,人员意识欠缺等问题,从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监测、使用后清洗消毒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建立和完善管理流程,保证了外来手术器械的质量。结果通过建立可追溯的质量管理制度,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清洗及灭菌均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要求,各个环节都做到有据可查,实现了无菌物品的可追溯性,确保了医疗安全。结论规范了从接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以及发放的工作流程,完善了质量监控,满足了临床需要,节约了成本,达到了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