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天性肾动脉畸形、狭窄或因肾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肾血管性高血压(renal vascular hypertension, RVH)的发生率占高血压病的2~5%。移植肾动脉狭窄(transplant renal arterial stenosis, TRAS)引致  相似文献   

2.
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可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及肾功能改变,是老年社会的重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RAS最常见的病因,90%的RAS病例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therosclerotic renal artery stenosis,ARAS)可表现为单纯解剖学上的狭窄,也可与肾功能不全和(或)高血压同时存在[1],已成为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肾血管性高血压(RVH)属于肾动脉血管床的闭塞性病变,是由一支或多支狭窄的肾动脉导致的高血压。以高血压进展迅速,舒张压升高明显(110-120mmHg)为本病特点。诊断肾动脉狡窄(RAS)的检查方法有超声、放射性核素显像、磁共振或螺旋CT血管造影。前两种推查为初筛检查,后两种检查为主要诊断手段,而肾动脉造影又常被认作诊断(RAS)的“金指标”^[1]。笔者回顾分析了26例临床疑为肾血管性高血压住院患者的肾动态显像结果,并与肾动脉造影结果对比,以探讨肾动态显像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速尿-卡托普利肾功能显像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速尿-卡托普利肾功能显像(CRS)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RVH)临床价值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比研究50例怀疑RVH患者的速尿-CRS和选择性数字减影肾血管造影资料.计算速尿-CRS诊断RVH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速尿-CRS对诊断RVH的总体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7.8%,98.2%,89%;速尿-CRS诊断双侧、单侧肾动脉狭窄(RAS)的敏感性分别为67.8%,95.3%.结论:速尿-CRS对RVH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肾血管性高血压(RVH)是一种较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在我国其发病按常见性依次为肾动脉炎、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狭窄及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异常为多见,少见原因有先天性肾动脉发育不良、肾动脉栓塞、肾动脉瘤,肾动静脉瘘等。现将我院1998~2001年共收治5例先天性肾动脉发育不良性肾血管性高血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肾血管性高血压(RVH)是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各种病因引起的一侧或双侧肾动脉及其分支狭窄进展到一定程度,导致患肾缺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高,引起严重高血压及患肾功能减退。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ARVD)的病情往往进行性加重,肾动脉从狭窄进展为闭塞,肾功能逐渐恶化,一些患者因此进入终末期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动脉内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 inal renal artery stenting,PTRAS)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对9例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患者进行了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并观察手术对患者血压的影响。结果9例患者均成功置入肾动脉支架。患者收缩压由术前的186.1±45.6 mmHg降至术后的139.4±15.4 mmHg(p<0.05),舒张压由术前的114.2±27.1 mmHg降至术后的89.4±17.9 mmHg(p<0.05),服用降压药物种类由术前的2.2±0.8种减少为术后的1.4±0.7种(p<0.05)。结论PTRAS技术成功率高,可有效降低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血压。  相似文献   

8.
1 概述 慢性缺血性肾病(chronic ischemic renal disease, CIRD)是指因双侧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 RAS)或孤立性肾动脉狭窄或阻塞(≥60%),引起肾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变,从而导致肾功能不全的慢性肾脏疾病[1].  相似文献   

9.
介入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祚燕  文春玉  李伟  张小珊 《重庆医学》2004,33(12):1914-1915
肾动脉狭窄是指一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狭窄≥50%[1],肾动脉狭窄引起肾血流量减少和肾缺血导致的高血压,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在我国,多发性大动脉炎是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约占半数以上[2].长期而严重的高血压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和衰竭,甚至死亡.近几年采用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PTRA)及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TRAS),具有创伤小、痛苦少、病人易于接受的特点,效果满意.我科2000年11月~2003年11月实施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的PTRA 支架术共21例,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肾血管性高血压(RVH)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高度怀疑RVH的病人行肾动脉MSCTA检查初步诊断为肾动脉狭窄,同期行DSA检查确诊,通过比较两种图像资料,分析MSCTA在诊断RVH肾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及动脉硬化斑块形态、数量等方面的准确率及应用价值.结果 MSCTA图像在诊断RVH肾动脉狭窄的部位及动脉硬化斑块形态、数量上与DSA比较无差异,在狭窄程度判断上有1例与DSA不符合,二者总符合率为93.3%.结论 MSCTA能无创有效地筛选与诊断RVH,可作为临床首选检查方法基本替代有创的DSA,其所提供的图像诊断信息对治疗方案的制订,尤其是术前评估和术后复查具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为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stenosis, RAS).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或药物治疗,而肾动脉支架植入术(PTRAS)在治疗因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防止肾功能衰竭方面取得公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肾动脉狭窄(renala rtery stenosis)引起的肾缺血可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肾动脉狭窄可用无创检查如肾动脉多普勒彩超、肾动脉CTA、肾动脉MRA。但肾动脉造影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肾病(ischemie nephropathy,IN)是由于双侧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或孤立性肾动脉狭窄(≥60%)导致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继发性肾脏损伤[1].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包括肾间质纤维化,肾萎缩,肾内血管损伤及肾硬化,肾脏瘢痕形成等.IN的主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各种纤维肌的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FMD)等,而肾动脉粥样硬化则是引起IN的最主要原因,约占总数的60%~75%,其中50岁以上的RAS病人中,大约95%的患者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其他血管疾病(包括中风和心肌梗塞)生存率的提高,IN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因此充分重视IN的诊断和治疗就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4.
<正>肾动脉狭窄所致的肾血管性高血压常导致继发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的病因以动脉硬化为主,约占75%[1],最终可导致终未肾脏疾病以及需透析治疗的肾功能衰竭。肾动脉血管成型术(PTRA)是恢复肾脏血流量最可行的方法之一,成功的PTRA有助于控制肾血管性高血压和阻止缺血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吸烟和肾动脉狭窄(RAS)之间的联系,作者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性研究,将71例已证实为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患者和308例年龄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对照比较。  相似文献   

16.
<正>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ial stenosis,RAS)是肾血管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占高血压患者的1%~5%,其诊断对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有创伤性,一般患者难以接受。多排螺旋CT(MSCT)扫描速度快,层厚薄,检查时间短,获取的影像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MS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以及强大而高  相似文献   

17.
用自体肾移植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RVH)1例成功,进而结合基层医院条件探讨了RVH的发病率、痛因、病例的筛选与评价及手术的适应症。认为IVP患肾不显影,肾动脉造影患侧肾动脉不显影,仅提示肾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并非自体肾移植的禁忌症。对下肢血压低于上肢者,目前认为也非手术禁忌。经PTA治疗失败者仍可施自体肾移植术。本文还简述了自体肾移植手术过程,术后血压变化,并发症处理及长期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18.
<正>肾动脉狭窄(RAS)引起肾脏的血流减少,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导致血压升高及心功能紊乱;而进行性的管腔狭窄可导致肾脏缺血,引起进行性肾实质破坏和肾功能降低等肾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肾功能衰竭。据报道,3%~5%的高血压人群为肾血管性高血压。能早期做出诊断并进行有效及时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总结我院2002年12月—2010年12月诊治的肾动脉狭窄患者31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吴华 《北京医学》2011,33(2):83-84
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是指肾脏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的血管内径狭窄,当狭窄大于60%~70%,导致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肾内发生缺血性病变,继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相似文献   

20.
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是继发性高血压的最常见原因之一[1]。是指肾动脉血管床发生阻塞性病变,临床上可以单独存在,亦可与高血压及缺血性肾脏病同时并存,其狭窄可影响肾动脉一侧、双侧或其肾内分支,造成肾组织缺血,进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产生高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