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出血是鼻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发生在鼻腔的任何部位,位于鼻腔前部的止血比较容易,鼻腔后部的出血,前鼻镜下不宜看到,且来势凶猛,是耳鼻咽喉科的难题之一。我院自1997年8月引进鼻腔内窥镜(鼻内镜)以来至今,共收治鼻出血患者202例,其中鼻内镜下治疗24例难治性鼻出血(随访2年),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鼻出血的部位大多数在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区,但也有少数严重的出血发生在鼻腔后部,且出血量大,出血部位隐蔽,用前鼻镜检查不能窥见出血点,间接鼻咽镜检查也难发现。且易复发。我们自2000年11月-2005年1月,采用鼻内窥镜下配合微波热凝治疗后鼻道出血68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1995年至2005年共接诊鼻腔出血病人826例,其中568例出血部位在前鼻镜下可窥见,365例采用微波热凝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鼻出血传统上多采用在前鼻镜下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经济实惠,效果可靠。但前鼻镜下鼻腔内结构暴露不很清楚,出血多时出血部位不能看清,止血不从容,凡士林纱条填塞并发症多,加鼻腔局部或全身疼痛、鼻塞、鼻部分泌物多、用口吸吸引起口干咽部不适症状等并发症重,鼻腔黏膜反应等等,患者痛苦,大多难以接受,且抽取纱条时还会出现第二次损伤及出血,2001年2月我科门诊采用在鼻内窥镜下用双极电凝止血,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病历介绍 患者,男,25岁。因“右侧鼻塞,鼻出血1个多月”,于2006年7月拟“右上颌窦新生物”收治入院。1个多月前患者因右鼻腔出血在国外某医院就诊,鼻窦CT提示右鼻腔上颌窦占位。入院前半个月,患者反复鼻出血,伴有头痛。来我院后,体检:右侧鼻腔充满淡红色新生物,表面欠光滑,质软,无触痛。右上牙龈见新生物突出,同鼻腔类似。  相似文献   

6.
张淑亭 《河北中医》1995,17(4):46-47
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顽固性鼻衄30例临床报道张淑亭(河北医学院附属二院050000)鼻衄是指血从鼻孔而出,可发生于鼻腔任何部位,但大多数发生在鼻中隔前下部的黎特尔区。多发生在一侧,两侧同时出血者较少见。轻者鼻涕带血,或出血须臾即止;重者可流血不止,因出...  相似文献   

7.
鼻腔手术后出血常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恐惧,而且会导致严重的致死并发症。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临床应用及其手术后鼻腔填塞方法的改进,术后鼻腔出血的观察,需引起临床护理的高度重视。2001年3月-2002年3月笔者对我科鼻内窥镜鼻窦手术70例术后鼻腔出血患者进行了观察和护理,现报道分析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属耳鼻喉科急症,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性疾病所致。老年性鼻出血患者全身情况复杂,易发生严重并发症,且鼻出血大多发生在鼻腔后部,常规检查不易发现出血部位。针对老年人鼻出血的特征,2001年1月—2002年12月,本院采用鼻腔内窥镜导向下治疗老年性鼻出血患者69例,止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补络补管汤治疗难治性鼻衄9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治性鼻衄是指发生在鼻腔深部某些狭窄及隐蔽区域出血。2001年至2008年,我们用补络补管汤治疗难治性鼻衄91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急诊。无论是单纯鼻腔出血 ,还是全身疾病并发鼻腔出血 ,及时、有效的止血总是治疗的第一步。传统的纱条填塞法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局部组织损伤 ,纱条、纱球的压迫刺激 ,粘膜反应性肿胀等原因使患者痛苦较大 ,特别是后鼻腔出血病例中采用的后鼻腔填塞法 ,患者往往因为难以忍受的痛苦而拒绝治疗。我科于 1998年 7月在临床中部分应用气囊代替传统纱条填塞法治疗鼻出血 55例 (不包括术后出血 ) ,颇有收益 ,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5例 ,前鼻腔出血 2 0例 ,其中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6~ 60岁 ,后鼻腔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电凝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我科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鼻腔深部出血106例,对其出血部位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106例中1次性治愈95例,11例术后仍有反复出血,经鼻内窥镜下再次治疗后治愈。结论:鼻内窥镜下电凝治疗鼻腔深部出血针对性强、痛苦小、术后反应轻、安全有效,应为首选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鼻衄又称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在临床上治疗鼻衄的新方法较多,如微波、射频、激光、冷冻等,但都有其局限性。传统的鼻腔填塞法仍然是临床上最可靠的首选治疗手段,由于传统的凡士林油纱不能在鼻腔中滞留72b,否则会发生腐败而引起鼻腔、鼻窦、中耳的感染有再次出血的可能。因此,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改良传统的凡士林油纱鼻腔填塞法,运用自制中药油纱进行鼻腔填塞治疗鼻衄5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鼻腔血管瘤极易出血,加之鼻腔鼻窦血运丰富,手术切除病变时出血较多,有时因出血使术野不清,使病变范围显示不清,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出血量,不利于肿瘤彻底切除。如何能减少出血,缩短术程,保证彻底切除肿瘤,我们研制了一种具有电烧、切割、剥离、吸引功能的吸引管,与鼻内窥镜配合使用,自2000年3月至2004年3月手术治疗56例鼻腔血管瘤,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鼻衄即鼻出血,是鼻腔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出血原因很多,一般出血部位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而40岁以上的老年人鼻出血,则多见于鼻腔后部,常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关。鼻腔填塞仍是本病有效的止血方法,包括前鼻孔填塞、前后鼻孔填塞,其它方法还有结扎供应血管,烧灼局部出血点  相似文献   

15.
鼻出血(epistaxis)又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多数出血可自止。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们收治鼻出血98例,实施辩证护理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老年患者鼻出血常见于鼻腔深部出血,部位隐匿,出血凶猛,迁延不愈。常规的前、后鼻孔堵塞治疗,痛苦大、易引起精神紧张,出现其它并发症。出血原因除局部因素以外,还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全身性疾病因素。临床上采用填塞的止血方法,即使短时间内能奏效,也极易出现反复发作,治标不治本的情况。为了探索治疗深部出血更有效的方法,我们于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对56例鼻腔深部出血的中老年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处理出血区,  相似文献   

17.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诊之一,是鼻腔、鼻窦疾病常见症状,同时也是某些全身疾病症状之一,严重者可大量出血,甚至休克。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寻找出血点,采取有效的方法迅速止血。但常规的前鼻镜对于鼻腔中后段的出血很难找到出血点,而采用前、后鼻孔填塞方法治疗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但患者痛苦,而且效果也不理想。近年来本院耳鼻喉科在内窥镜下准确地找到出血部位,并在直视下采用烧灼及明胶海绵微填塞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完成随诊的39例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诊之一,是鼻腔、鼻窦常见症状,同时也是某些全身疾病症状之一,由于可引起鼻出血的病因很多,一般多为单侧出血,也可为双侧,可表现为间歇性反复出血,也可为持续性的出血,出血量多少不等,轻者仅鼻涕中带血或回吸性血涕,严重者可大量出血,甚至休克。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寻找出血点采取有效的办法迅速止血。但常规的前鼻镜对于鼻腔中后段的出血点很难找到出血点,以往采用传统的前、后鼻孔填塞,在治疗上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但造成患者极大的痛苦,而且效果也不理想。借助鼻内窥镜的使用对于寻找鼻腔中后段的出血部位成为了可能,近年来我科在内窥镜下准确找到出血部位,同时在直视下采用烧灼及明胶海绵微填塞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完成随诊的均属住院病例的125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鼻出血又称鼻衄。是临床最常见病之一。它通常是指鼻腔出血经前鼻孔流出或后鼻孔流入到咽部。可由鼻腔疾病引起如鼻外伤、鼻腔异物、鼻腔肿瘤或鼻腔急性炎症等 ,亦可见于鼻腔干燥时或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如高热、血管疾病、血液病及维生素C、维生素K缺乏症等 ,还可由颅底鼻窦、鼻咽部等处病变出血引起鼻出血。鼻出血的治疗及护理很重要。1.治疗方法1.1止血1.1.1简易止血法 鼻中隔前少量出血者 ,可自行捏紧两侧鼻翼 10~ 15分钟 ,冷敷前额或用浸有1%麻黄素生理盐水棉球塞入鼻腔 ,亦可按压耳屏前方 1.5厘米处数分钟。1.1.2填塞法 使用明胶…  相似文献   

20.
李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8):177-178
鼻出血属中医"鼻衄"范畴,因肺热上蒸,逼血逆行,或燥气外袭所致,病位在鼻腔,与肺、肝、脾等有关。可由单纯的鼻病引起,亦可由全身疾病所致。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表现为间歇反复出血,也可呈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涕中带血,重者大量出血可引起休克。小儿及青少年鼻出血多发生在鼻中隔前下方易出血区,即黎特尔区;中老年人多发生在鼻腔后部鼻-鼻咽静脉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