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肝豆状核变性血清铜和铜蓝蛋白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患儿血清铜(Cu)和铜蓝蛋白(CP)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改进的酶化学法分别测定血清铜和铜蓝蛋白含量。结果:肝豆状核变性患儿血清铜和铅蓝蛋白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患儿血清铜和铜蓝蛋白含量有明显变化,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血清铜蓝蛋白在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豆状核变性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 ,其致病因子造成了铜蓝蛋白 (CER)的合成障碍 ,是一种少见病 ,早期容易误诊、延诊。我院 1997年 3月~ 2 0 0 1年 3月对15例疑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的 CER,测定结果均低于正常值范围 ,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了15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 ,为临床上诊断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均系我院住院患者 ,男性 9例 ,女性 6例。汉族 9例 ,维吾尔族 4例 ,哈萨克族 1例 ,回族 1例。年龄最大 2 5岁 ,最小 2岁。1.2 方法 采用速…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总结分析血清铜蓝蛋白(CP)正常值的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以CP≥200mg/L为正常值,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入院的正常CP水平WD患者为CP正常组,选取同一时间入院的CP<200mg/L的WD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一般资料、并发症、实验室指标、King评分等指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铜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CP正常组82例,对照组82例,CP正常组年龄较对照组大(P<0.05),肝硬化、腹水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TBA、ALT、AST、γ-GGT、血氨、D-二聚体、肝纤维化指标、King评分均较对照组高,ALB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P正常组血清CP、血清铜、铜氧化酶均较治疗前下降,44.83%的患者治疗后血清CP仍≥200mg/L,对照组中仅血清铜较治疗前下降。结论:血清CP正常的WD患者以肝型为主,年龄偏大,部分患者肝损害偏重,治疗后血清CP可轻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Zhou XX  Li XH  Huang HW  Liu B  Zhu RL  Liang YY  Zhu JZ  Liang XL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9):2757-2760
目的 研究血清铜和血清游离铜在肝豆状核变性(WD)、WD携带者、病毒性肝炎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监测血清铜对于WD患者排铜治疗过程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2007年7月至2011年1月住院治疗的WD初诊患者80例(脑型60例,肝型20例)、WD携带者30例,病毒性肝炎20例进行血清铜等铜代谢指标检查.WD患者接受二巯基丙磺钠治疗8个疗程,每疗程用改良Young量表进行神经症状评分,进行肝功能、出凝血功能、血清铜、尿铜等检查.患者出院后用锌剂维持治疗.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t检验和方差检验等统计学分析.结果 WD患者、WD携带者、重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游离铜分别为0.17 mg/L±0.04 mg/L、0.13 mg/L±0.03 mg/L和0.12mg/L,高于正常.血清游离铜与肝功能等级相关,但与神经症状严重程度无关.排铜治疗过程中,神经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者,血清铜升高;神经症状改善者,血清铜降低.长期排铜过程中,血清铜将稳定在0.2 mg/L左右.结论 血清铜和血清游离铜对WD有辅助诊断意义.肝型WD患者肝功能将影响血清铜水平.而脑型WD血清铜并不能直接反映神经症状严重程度.排铜治疗过程中,血清铜升高,提示预后不佳.在排铜治疗过程中,血清铜可作为监测治疗是否有效的指标,可作为排铜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6.
肝豆状核变性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忠胜 《医学综述》2009,15(1):121-123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铜代谢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国人的基因突变热点与西方人的突变热点不同。铜蓝蛋白是肝豆状核变性重要的生化指标,目前对铜蓝蛋白与肝豆状核变性的因果关系的认识仍有误区。本病与铜的代谢密切相关,对发病机制的理解有助于准确地认识本病。  相似文献   

7.
龚晓彬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6):100-101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铜蓝蛋白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德国德灵公司生产的BN Ⅱ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103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了血清铜蓝蛋白的测定,并进行回顾性结果分析。结果①103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检测血清铜蓝蛋白结果为(0.18±0.09)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经t检验,结果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②103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92例血清铜蓝蛋白检测结果降低阳性率为89.32%。结论在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中,血清铜蓝蛋白的测定是一项最有价值的检测项目,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最可靠的特异性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8.
了解本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及时诊断治疗,在长期甚至终身服用药物的同时,一定要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尤其是饮食护理.长期正确合理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可保证患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侯枭 《重庆医学》2012,41(9):915-917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名Wilson病,是一组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疾病。因患者病程及铜沉积部位的不同,HLD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以致延误治疗。近年来通过对已确诊HLD患者的首发症状、临床表现、误诊情况及主要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到一系列有价值的,可用于筛查的  相似文献   

10.
铜蓝蛋白在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豆状核变性(HLD)又名Wislon病(WD),是一种铜代谢异常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是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要特征的脑损害及(或)肝脏损害。在现阶段血清铜蓝蛋白(CP)或铜氧化酶检测仍不失为肝豆状核变性(HLD)最有价值的诊断指标之一。本文对69例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CP)及铜氧化酶进行了检测,并就血清铜蓝蛋白(CP)或铜氧化酶在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症状分型及治疗前后等方面的临床意义予以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1992—2005年我科收治的HLD患者69例,其中门诊26例、病房43例。每例病人均符合HLD的诊断标准[1,2]。资料中男39…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迟发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为迟发型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8例迟发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铜代谢变化及其治疗结果.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铜蓝蛋白,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铜、尿铜和肝铜;初期治疗用二巯基丙磺酸钠,维持治疗用青霉胺或锌剂.结果:迟发型肝豆状核变性占肝豆状核变性总数的7.0%,肝病型起病缓慢,恶心、纳差等不明显,极易误诊.血常规、氨基转移酶多数正常,均有K-F环,肝功能受损程度及铜代谢异常相差甚大.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第1天平均排铜4 072ug,是治疗前的18.1倍,是同等剂量青霉胺的2.5倍,未见明显副作用,患者预后良好.结论:迟发型肝豆状核变性并非少见,极易误诊,值得高度重视,初期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肝功能、尿铜和血清铜蓝蛋白的变化,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检测解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铜蓝蛋白(CP)的水平以及尿铜(U-cu)的水平。结果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中以转氨酶升高为主,AST和ALT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4.18%和37.2%,血清转氨酶异常程度与尿铜、血清铜蓝蛋白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清转氨酶异常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脏功能损害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但转氨酶异常与尿铜、血清铜蓝蛋白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5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与以肝损害为首发症状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的发病年龄(18.94±8.87)岁、K-F环阳性率、疗效,明显高于以肝损害为首发症状者(均P〈0.01)。发病年龄≤18岁29例(64.496),明显多于〉18岁的例数(P〈0.01)。结论肝豆状核变性多见于≤18岁,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者的发病年龄晚、K-F环阳性率高、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Wilson病(WD)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51例健康者(对照组)和287例WD患者(WD组)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并对比分析,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统计方法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①SSRS测量结果显示,WD患者的客观支持得分为(8.01±2.87)分、社会利用度得分为(7.79±2.49)分,对照组得分分别为(7.10±1.87)分和(9.16±1.6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D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33.30±7.42)分、主观支持得分(17.73±4.99)分,与对照组的(32.47±5.38)分、(17.22±3.98)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社会支持总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 ①WD患者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低于一般人群。②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等对WD患者生活质量有影响。要提高其生活质量,须多方位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的一种新型错义突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了解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基因(ATP7B基因)的突变情况,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TP7B基因的外显子片段,通过DNA单链构象多态(SSCP)寻找突变,以DNA测序予以鉴定。结果在141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发现4例脑型患者的PCR-SSCP电泳带存在相同的异常迁移。DNA测序均显示为第662密码子(TCC)第二碱基发生由C→G的颠换,导致其编码的丝氨酸(Ser)变为半胱氨酸(Cys)。结论在4例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发现了一个未见报道的新突变类型(Ser662Cy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WD)的临床,以提高该病早期确诊率。方法:回顾1989-2000年本院92例W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结果:(1)该病总误诊率较高,92例中有41例首诊误诊,以肾与骨关节损害为主要表现者相对误诊率更高;(2)误诊率随时间推移而降低;(3)不同年龄段的误诊率无显著差异。结论:WD早期诊断困难,近年来该病首诊确诊率有所提高,但误诊率仍高,误诊率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又称为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目前对于铜蓝蛋白在WD、WD携带者及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尚不一致。文中探讨检测血清铜蓝蛋白在WD、WD携带者和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研究WD携带者的临床表现和铜代谢规律。方法确诊的WD患者60例,WD携带者30例,合并病毒性肝炎的WD携带者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20例。对所有入组者进行病史采集、临床神经系统检查,检测血清铜蓝蛋白水平以及铜代谢指标检查,包括脑脊液铜、血清铜、青霉胺排铜试验前后24 h尿铜。同时进行神经影像学、腹部B超、肝功能、肝炎标志物检查。结果 WD患者铜蓝蛋白水平低于健康人,排铜试验后尿铜显著高于健康人。WD携带者铜蓝蛋白异常者高达73%,其铜蓝蛋白水平介于健康人和WD患者之间。合并病毒性肝炎的WD携带者铜蓝蛋白水平低于0.1 g/L且随肝功能波动,其尿铜略高于健康人,排铜试验后尿铜高于健康人。单纯病毒性肝炎患者铜蓝蛋白水平仅轻度降低。结论血清铜蓝蛋白水平有助于鉴别WD、WD携带者和其他肝病。病毒性肝炎多导致铜蓝蛋白水平轻度异常;WD携带者合并病毒性肝炎时,铜蓝蛋白水平显著下降。WD携带者的铜蓝蛋白水平常介于健康人和WD患者之间,可作为WD携带者的诊断依据。WD携带者存在轻微铜代谢异常,但无临床症状,不需进行排铜治疗。  相似文献   

18.
李芬 《海南医学》2013,24(17):2553-255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3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45例肾病综合征患者,44例高血压慢性肾病患者和43例正常人群,根据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分为健康对照组(A组)、肾功能正常组(B组)和早期肾功能不全组(C组),分别检测三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SCys C)、肾小球滤过率(GFR)、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mA1b)、尿β2-微球蛋白含量(β2-MG)。结果 B组和C组的Cys C、GFR、SCr、尿mA1b和尿β2-MG含量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Cys C、GFR与B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GFR、SCr与Cys C呈正相关,与尿mA1b、尿β2-MG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作为诊断肾病早期的指标,具有准确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铜水平与高血压患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3年10月至2014年 11月在湘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年龄≥40岁,且通过双膝负重站立前后位X线片诊断为膝骨关节炎的患者935 例。使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铜水平,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血清铜水平与高血压 患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校正后的模型显示,与血清铜水平最低分类组相比,总人群与女性亚组人群中 血清铜水平最高分类组高血压患病风险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1.46(95% CI:1.02~2.09,趋势性P=0.035)和1.47(95% CI:0.77~2.78,趋势性P=0.032);男性亚组人群中,血清铜水平与高血压患病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OR=1.21,95% CI:0.76~1.93,趋势性P=0.354)。结论:骨关节炎患者中血清铜水平与高血压患病呈正相关,该相关性仅在总人群和女性亚组人群中成立,在男性亚组人群中可能不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