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评价KDSJ-Y120型空气消毒机的消毒效果.方法 在消毒前和消毒后进行空气培养,计算菌落数.结果 消毒后菌落数<200CFU/m3,在合格范围内.结论 KDSJ-Y120型空气消毒机安全可靠,适合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用除菌消毒空气洁净器的实时消毒效果。方法:使用医用除菌消毒空气洁净器,检测4家不同医院手术室在不同时间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数。结果:医用除菌消毒空气洁净器可以明显减少工作状态下手术室享气中的细菌数。结论:医用除菌消毒空气洁净器具有实时空气消毒灭菌作用,同时可清除空气中的尘埃和异味,不产生“第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静电灭菌空气净化机(KJU-1200)与传统紫外线照射进行供应室空气除菌净化的效果比较。方法 分别测定静电灭菌空气净化机和传统紫外线照射后即时静态和动态即活动后2h的室内菌落检测结果。结果 电灭菌空气净化机处理后空气中平均细菌总数,静态9.6cfu/m^3(0-62.5cfu/m^3),动态7.2cfu/m^3(0-31.2cfu/m^3);传统紫外线照射为静态20.1cfu/m^3(0-93.6cfu/m^3),动态为40.5cfu/m^3(0-156cfu/m^3),均达到卫生部环境空气Ⅱ类卫生标准(≤200cfu/m^3)的要求,但为统计结果P<0.05,有统计学差异有意义。结论 静电灭菌空气净化机除菌效果相对传统紫外线空气消毒明显,不仅可以用于医院供应室的常规空气消毒,而且在有人工作的条件下,也可以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4.
用血平皿沉降法做了手术室在手术中及消毒后,治疗室、换药室的上下午空气中细菌数及种类的对比。手术室在手术中细菌数为820.9CFU/m~3 (菌落形成单位/立方米)消毒后为208.4CFU/m~3。治疗室上下午分别为1 292.2和841.3CFU/m~3。换药室上下午分别为1 380.4和912.5CFU/m~3。消毒后的手术室及下午的治疗室、换药室细菌密度减少,有意义的细菌明显下降。作者提出空气监测指标应包括:细菌总数、致病菌数、条件致病菌数三部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用空气消毒机在烧伤手术室进行动态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对手术时间超过2h的手术进行术中空气洁净度观察,设常规消毒组与动态消毒组各观察50次;常规消毒组每日于早7时、中午12时、晚8时各自动开机消毒2h,动态消毒组在常规消毒的基础上于手术开始后开机进行持续动态消毒,直至手术结束;两组均于手术开始后30、60、120min应用平板暴露法采样,培养48h后计数菌落数,比较两种消毒方法的空气消毒效果。结果在术中各时间点动态消毒组空气含菌量均小于常规消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手术中对手术室进行动态空气消毒可以持续控制空气含菌量,其对预防烧伤创口感染、提高手术植皮成活率及促进创面愈合等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卢蕴瑜  杨丽华 《广东医学》2006,27(11):1770-1771
目的 讨在NICU内的紫外线灯与医用空气消毒净化机的空气消毒效果以及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紫外线组)采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2次/d,每次30min;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净化机组)采用医用空气消毒净化机进行空气消毒,3次/d,每次2h;采用平板暴露法检测空气中的菌落数,每个月1次。并对相应时段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紫外线组和净化机组的空气培养合格率分别为80.0%,98.O%,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2.7%,5.3%,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医用空气消毒净化机较紫外线机的空气消毒效果好,但两者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说明空气消毒不是降低NICU院内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病案染菌情况,评价臭氧消毒灭菌效果,探讨防止接触病案的人员免受相关感染的方法。方法分别对灭菌前后半小时的病案取样,进行细菌培养计数及鉴定。结果消毒灭菌前平均细菌菌落数5.3CFU/ml,消毒后灭菌平均细菌菌落数0.4CFU/ml。灭菌前细菌除表皮葡萄球菌、芽胞杆菌、棒状杆菌属、真菌(霉菌)等环境中常见菌之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等院内感染最常见病原菌也大量存在。芽胞杆菌、真菌消毒效果应该相对较差。结论病案在形成、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细菌污染,因此要重视病案灭菌,减少使用病案人员免受细菌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放疗辅助设备物体表面洁净度,控制医院感染,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再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对设备进行常规消毒,研究组患者对放疗辅助设备物体表面使用一次性卫生湿巾进行擦拭,一步完成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记录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2 h消毒合格率、8 h消毒合格率,并统计细菌总数。结果研究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29%、放疗设备2 h后消毒合格率为95.71%、8 h后消毒合格率为88.5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为(126.53±18.53)CFU/m~3、设备表面细菌菌落总数(3.61±0.47)CFU/m~3、工作人员双手细菌菌落总数(2.33±0.41)CFU/m~3、医疗器械细菌菌落总数(1.57±0.36)CFU/m~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放疗辅助设备物体表面使用一次性卫生湿巾进行清洁-消毒程序,能显著减少细菌总数,有效控制放疗技术科内的医院感染,对化疗效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丽  吕勇娟 《中国热带医学》2005,5(9):1994-1995
目的观察多功能动态空气消毒器对手术室空气进行消毒的效果。方法选择经彻底清洁处理后面积相同的普通手术间为消毒观察场所,实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均于当日手术前分别用巨光牌KT型多功能消毒器和紫外线灯对手术间进行空气消毒60min。实验组手术开始后开启多功能消毒器进行连续空气消毒。分别对Ⅰ组和Ⅱ组手术间术前、手术开始后1h、术毕时进行空气采样3次检验。结果Ⅰ组和Ⅱ组相比较,术前消毒后空气中细菌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开始后lh、术毕时,Ⅱ组空气中菌落数分别为(275·8±67·5)cFu/m3、(474·8±59·7)cFu/m3,分别超过卫生标准的1·4倍和2·4倍;Ⅰ组菌落数分别为(135·1±29·0)cFu/m3)、(155.8±9·3)cFu/m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KT型多功能消毒器的空气消毒效果可靠,可有效减少术中空气传播感染的危险性,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植物清菌片对实验动物生活环境的消毒效果及探讨应用可行性。[方法]使用植物清菌片(观察组)和紫外线照射(对照组)消毒法分别对两个面积、饲养小鼠数量相同的房间进行消毒,对消毒前后的空气菌落数和细菌清除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消毒前及消毒开始后1h室内空气采样菌落数无差异,消毒后2h、4h采样结果显示差异显著,观察组空气中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消毒后1h与消毒后2h比较细菌清除率无统计学意义(x2=0.257),而对照组消毒后2h细菌清除率明显下降,与消毒后1h比较差异显著(x2=58.773)。[结论]植物清菌片对实验动物生活环境的消毒效果较好,持续作用时间较长,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的消毒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院空气消毒新方法。方法在供应室10个操作间,分别采用空气清菌片熏蒸和紫外线照射两种方法进行空气消毒,用采样器在消毒前及消毒后采取100个样本进行分析,确定空气清菌片的消毒效果。结果空气清菌片在护理人员操作的情况下,对空气自然菌的杀菌率为83,48%,而紫外线照射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对空气自然菌的杀菌率为57,73%,空气清菌片空气消毒效果明显高于紫外线。结论空气清菌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紫外线的缺陷,杀菌效果好,且操作方便,不影响医务人员正常的操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紫外线灯照射和动态空气净化器两种方法对心脏导管室接台手术空气消毒效果.方法分别用两种方法对导管室空气进行消毒,在导管室第一台手术消毒前、后,连台手开始前,连台手术开始后30min、60 min、120 min分别进行采样和细菌计数.结果两种方法对手术前心脏导管室空气均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空气中的微生物杀灭率均在80%以上.连台手术开始后30 min,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台手术开始60 min,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连台手术开始120 min,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应用动态空气净化器对导管室空气消毒效果好,以缩短手术间隔时间,是心脏导管室空气消毒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无层流Ⅱ类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过氧乙酸喷雾法、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机对接台手术间空气消毒的静态监测及效果比较,且三组均在彻底清扫手术间后开始消毒。结果在保证接台手术合理间隔时间的前提下,三种空气消毒方法对手术室空气均有显著灭菌效果,且都小于卫生部颁布的手术室空气细菌量≤200cfu/m^3,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消毒机的灭菌效果最佳,细菌杀灭率〉(98.87±0.64)%;紫外线照射细菌杀灭率〉(93.11±1.76)%;过氧乙酸喷雾法杀灭率〉(89.44±0.67)%,但对人体呼吸道、眼睛等有很强刺激。结论基层医院可以使用适当品牌的空气消毒机为无层流Ⅱ类手术室提供有效的空气消毒,且消毒效果强于其他空气消毒方式,为降低院内感染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曾燕 《当代医学》2021,27(6):57-59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在消毒供应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科室从2018年7月将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应用于微创手术器械消毒灭菌过程,组建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小组,制定流程图、评估可能失效环节、分析存在的原因和对应的解决方法,用于消毒供应室质量安全管理中。比较医疗失效模式实施前后6个月科室工作人员在微创手术器械平均回收发放时间,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的合格率及器械损坏率。结果实施后,消毒供应室微创手术器械平均回收时间由实施前的5.68 min缩短至3.12 min(P<0.05),平均发放时间由实施前的10.33 min缩短至6.59 min(P<0.05);实施后,微创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合格率分别为99.40%、99.80%、99.80%,均明显高于实施前的95.00%、96.40%、95.40%(P<0.05),器械破损率也由实施前的7.00%降低至2.00%(P<0.05);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服务态度、风险防范意识和安全识别能力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引进医疗失效模式后能明显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科室微创手术器械质量管理,增强科室人员的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5.
蒋碧菊  陈华丽 《河北医学》2014,(6):1034-1036
目的:探讨不同空气消毒方法对供应室无菌区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采用现场实验法应用紫外线或空气消毒洁净器分别对相同的供应室无菌区(A间和B间)进行空气消毒,比较消毒效果。结果:消毒前A间与B间空气采样细菌培养菌落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消毒结束和消毒后30 min、60 min和120 min,B间空气采样细菌培养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消毒结束时,空气消毒洁净器消毒可使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达到97.58%,而紫外线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为9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紫外线或空气消毒洁净器对供应室无菌区空气消毒均能达到国家要求,但是空气消毒洁净器效果更好,消毒后空气中细菌总数回升缓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专业人员管理手术器械的效果。方法2004年11月~2006年11月手术器械由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室内清洗消毒、包装再送消毒供应室灭菌(对照组);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手术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人在手术室内清洗消毒、包装再送消毒供应室灭菌(观察组)。分别比较两种方法在手术器械清洗、灭菌合格率及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性能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正式运行2年,手术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人管理前的12.05%下降至专人管理后的2.30%;灭菌包检测不合格率由10%下降至1%;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性能满意度由86%上升至98%,均P〈0.01,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手术部门有独立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人管理,使手术器械就地处理,减少搬运中间环节,节省周转时间,能及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质量,保证手术器械的安全使用,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找出层流空气中浮游菌超标的原因,为预防医院感染和正确管理维护手术室提供相关数据。方法:采用尘埃粒子计数仪和浮游菌采样器依照《医疗机构技术消毒规范》在手术间布设14个采样地点,11个时间点,每点采样次数3次,连续检测200台次手术,对手术间手术区和周边区不同时段和地点的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和浮游菌数进行动态监测、总结、分析。结果:在空态状况下尘埃和浮游菌完全达标;手术运行过程中开台时迅速上升,开台后30 min持续增高,45 min后逐渐回稳,维持到60 min,到手术快要结束前30 min迅速拉升直至手术结束时达最高峰,在对手术间物体表面、回风口滤网与清洁消毒维护后15 min逐渐回复,30 min恢复正常。结论:在洁净环境参数稳定的情况下,净化主体过滤器本身不具备杀菌功能,以及手术动态运行过程中人流、物流、操作活动增加导致空气中尘埃粒子和浮游菌浓度超过滤器单位时间内有效滤除率,是导致尘埃粒子和浮游菌动态情况下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邵瑞芳  谭颖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4):74-74,78
目的研究施乐氏手消毒剂临床使用的消毒效果。方法按照2009年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洗手、卫生手消毒、采样,随机对60名医护人员使用施乐氏手消毒剂前、后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消毒后手平均菌落总数(0.41±0.72)CFU/cm^2,明显少于消毒前细菌平均菌落总数(35.12±2.74)CFU/cm^2,对自然菌的杀灭率为98.83%,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乐氏手消毒剂除菌效果佳、作用迅速、手感舒适,临床使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李吉航 《吉林医学》2012,33(14):3131-3132
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对清洗组、包装组、消毒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前的工作质量评价与理论知识考核和规范化培训后工作质量评价与理论知识考核,对规范化培训前后的工作质量和护士素质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进行规范化培训后清洗合格率、包装正确率和消毒合格率均明显提高,同时工作效率和护士的整体素质也有显著提高。结论:规范化培训是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工作人员素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杨惠红  尹丽梅 《中外医疗》2013,(28):142-142,144
目的探讨手术室硬式内镜器械清洗管理模式,防止清洗不到位引发消毒失效。方法通过多种清洗模式的对比,分析利弊,寻求符合本院特点的最佳模式。结果供应室人员的专业知识使硬式内镜器械的清洗得到保证。结论内镜的规范清洗管理是内镜消毒灭菌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