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60例住院病例,应用西药+中医辨证选方用药.结果 临床控制25例,显效31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 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RA,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西药治疗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探讨中药方剂对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治疗,A组采用非甾类及激素类,B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膏剂外贴。结果中西药组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5%,明显大于西医组90%。结论中药方剂对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不错,合用后可减少西药用量,从而减少西药引起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类风湿关节炎(简称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以关节病变为主,目前病因未明,病情缠绵,致残率高,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效单一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药汤剂及正清风痛宁口服为主,加西药甲氨蝶呤、戴芬胶囊或洛芬口服,并配合饮食、心理、康复指导等综合方案治疗本病36例,取得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接收的96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8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肠溶片与来氟米特片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C反应蛋白、血沉、风湿因子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结合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其还能改善患者C反应蛋白、血沉、风湿因子等指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用随机对照方法,比较了中医辨证施治加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单纯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自1991年以来,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7例,采用自拟方煎服,配合口服姜酚胶丸、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8.
类风湿病是一种发生在周围关节组织的慢性病。发病时间长 ,发病率较高 ,不容易治愈。同时 ,对身体的其他部位也有侵害 ,我们采用中药、西药并用的治疗方法 ,收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2 2例 ,男性 5 6例 ,女性 6 4例 ,儿童 2例 ;年龄最小的 7岁 ,最大的 5 8岁 ,平均年龄 34岁 ;患病时间最长的 2 3年。以上病例均经化验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有所改变者。症状与体症 :全组患者均有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疼痛 ,多表现为全身及四肢疼痛、肿胀变形 ,尤其双手活动受限明显 ,并且早晨起床困难 ,不能穿衣。其中 ,全身疼…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7年以来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2例中,男16例,女26例,年龄32~73岁,平均45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4.5年.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制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①每天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病程至少6周;②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痛,至少6周;③腕、掌指、近指关节肿痛至少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痛至少6周;⑤有皮下结节;⑥手部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⑦类风湿因子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以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及西药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疗程8周,治疗后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英太青胶囊、甲氨蝶呤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口服.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7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0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SR、CRP、RF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取得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陈蕾 《实用医技杂志》2012,19(1):109-11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称为九王痹、历节风.现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0 例的护理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风湿科2008 年7 月至12 月之间住院的RA 患者40 例,其中男性15 例,女性25 例,年龄18~69 岁,平均(43 ±15)岁,病程6 个月至12 年.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性症状为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性病变。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持续、反复发作过程,是造成患者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本病病因不十分清楚,治疗困难,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采用中药盘龙七片合并普威片(尼美舒利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6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下的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实效性。方法:采取回顾分析的方法,从我院近三年(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2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西医治疗),观察组58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观察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与治疗前均有较大改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中,通过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法,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躯体症状及血清炎症因子、风湿四项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86例R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中途脱落3例)予以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中途脱落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三乌芍蝎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躯体症状(关节疼痛、肿胀、晨僵)评分结果、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TNF-α)检测结果及风湿四项因子[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ies,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ACCP)、抗链球菌溶血素"O"(antistreptolysin"O",ASO)]阳性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症状评分结果、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检测结果及风湿四项因子(RF、AKA、ACCP、ASO)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RA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躯体症状,调节炎症因子及风湿相关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女性,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32%-0.36%。其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常累及手指近端指间关节,导致关节破坏,同时可造成心、肺、肾等多脏器、多系统损害。目前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RA获得良好疗效的报道较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大活络丸辅助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49例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39例,服用大活络丸联合甲氨喋呤、来氟米特片;对照组10例,用甲氨喋呤、来氟米特片,疗程均为2个月. 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大活络丸能有效缓解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症状,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减少西药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